日常、生态与回归
——《秘境》之文化解读

2015-07-22 08:14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研究生321000
大众文艺 2015年19期
关键词:秘境舌尖美食

邱 悦 (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321000)

日常、生态与回归
——《秘境》之文化解读

邱 悦 (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321000)

《舌尖上的中国》,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从饮食入手,展现我国广袤疆土上各不相同却又暗含共性的传统文化。本文拟从日常、生态和回归三方面入手,选取《秘境》一集结合文本分析自然性、社会性和人文性。

《舌尖上的中国2》;日常;生态;回归

2012年5月,《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首播,受到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它以美食为窗口,展现了中国广袤大地上的自然、文化和传统。2014年4月18日,《舌尖上的中国2》延续第一季的主题,用150多个人物,300多种美食继续对古老国度的探寻。《秘境》是《舌尖2》使用高科技拍摄手法最多的一集,包括航拍、窥镜式拍摄等。笔者认为,该集在日常景象、生态意识和情感回归三方面的表现是可圈可点的。

一、日常:草根家庭的叙事建构

《舌尖上的中国》展示的是普通人的生活百味,以小见大,《秘境》当然也不例外。将叙述的视角还原给庶民大众,惟其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地引起观众的共鸣。社会的基座正是由无数个这样的家庭搭建而成,他们书写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也构建了本片的基本叙事结构。

北海的沙蟹汁,对于大部分观众而言,是陌生的;有人甚至无法理解,将几乎没肉的沙蟹杵碎发酵过后会是什么滋味。但是片中爷爷那副缠满胶布的老花镜却一定能够唤起很多记忆的共鸣。现实生活中味觉的感受或许因地而异,但是情感中的味道却是我们共有的,从祖辈传递下来,再由小辈传承下去。这种以普通家庭为单位的叙事结构,以食物和食品制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表征,再用风土人情作串联。文化是一件很玄妙的东西,尽管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是通过劳作、烹饪、欢聚这些具体的形式,人们在不经意间就已经传承了文化。历史的笔墨或许更偏爱帝王将相,但是历史的书写者和延续者始终静默在山野田间,面朝黄土背朝天。

在熟悉感之下,影片却又因着创作时刻意的“陌生化”手法,仪式感十足。在创作者的镜头下,盛装沙蟹酱的玻璃罐子仿若成为祭祀时的器皿,承载着流传千百年的想象力酿造出的奇绝美味。这是日常生活中不被群体意识关注的情绪,通过“陌生化”的表现手法引发观众的自我感知。此外,特写和微距拍摄赋予食物运动之美,也让观众从不同的视角和距离观察。

二、生态:禁忌、约束与和谐

正如《舌尖1》第一集的标题——《自然的馈赠》所言,人类如今享受到的所有美味食材,都是自然的赠与。导演刘硕介绍,“我们这一集有9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标签,像华子鱼的主题就是保护和收获,人和自然、食物永远是一个正三角形的关系。当环境发生危机时,人要保护环境,又要提取食物,如何取得平衡是关键”。

达里诺尔生态退化,水草稀少,渔民铺设2000米羊胡草把,给鱼卵提供附着。华子鱼伸手可得,但他们不会在这个时节捕捞,并且约定每年冬捕不超过30万公斤。这是维持平衡的生存之道,但没什么值得歌颂。科技快速发展,人类一度以为自己完全把握了自然规律,一切尽在掌中。祖先的教训被遗忘,古老的禁忌被抛在脑后。毫无节制的扩张,透支了环境的自我调节力。草场变沙地,渔网空空如也,这时我们才想方设法补救。华子鱼对环境极为挑剔且生长缓慢,四年体重仅达200克,笔者认为在这条信息中,华子鱼不再仅仅是渔民谋生的物资和人们喜爱的美味食材,而且是自然的信使——生态一旦被破坏,恢复过程极为缓慢。要想获得味蕾的快感,我们首先得管住自己的手和嘴。导演用影像展现科技狂欢过后人类的反思和自我约束。

相比之下,云南阿佤山的少数民族更懂得顺应自然。姑姑阿秀挖鸡枞,小心遵循着丛林中中的自然法则,仔细掩盖,保护蚁巢。或许是现代科技的浪潮还未波及这片边境疆土,他们至今坚守着世代流传的规约。原始的文化往往深谙和谐之道,自然以这样的方式保护自己,也保护着生活其中的人。阿秀黝黑的皮肤是一道强烈的视觉符号,有别于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汉民族,表明其“他者”的身份。导演选择这一拍摄素材,既有政治性的考量,也是呼唤对自然敬畏心理的回归。

三、回归:趋同化中的标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文化汇聚融合,人们可以品尝到各地美食,但也因快节奏的生活而不得不跨入速食消费的行列。地方性的味道被冲淡,代之以摆盘精美却神韵全无的饕餮盛宴。这样的美食之所以无法让人动容,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没有内在的文化支撑。在现代消费主义的语镜里,文化多样性逐渐被同质化所取代,以家庭为单位的饮食结构转变为快餐店里的一张张桌椅。食物制作过程被机械化、标准化,花费几十分钟做一顿饭于很多人而言称得上是对自己和家人的犒劳。正因如此,美食的趣味性才显现出来,这也正是《舌尖》火爆的主要原因之一。

人们需要文化认同和归属感,越是繁华的都市越是如此。60年前,800多家大排档曾遍布全港,到今天只剩28家。它们见证了香港这座国际都市关于食物的变迁,大排档记录了城市转型的身影。在味觉记忆之外,还有劳作的记忆。吉林延边,年逾七十的老夫妻姜贞淑和沈范极上山跋涉十五公里采摘蕨菜,使用繁复的工序制成蕨菜干寄给远在他乡的儿女。忙碌之后,老人坐在炕头上发呆打盹,抚摸身边的小鸡,这是当下中国社会的一幕缩影。

年轻人纷纷投奔大城市寻求发展机会,农村“十室九空”,城市空巢老人比例已达49.7%。亲人间的关系日渐疏离,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顿饭都是奢望。张北根夫妇当了一辈子渔民,夫妻俩不想成为孩子的负担,更舍不得生活了一辈子的小岛。虽然年岁已高,但他们仍出海捕鱼,制成虾干鱼干寄给孩子。或许这是如今离家闯荡的子女与家庭最紧密的联系了。故事最后,老人们坐在阳台的围栏上,像孩子般光着脚晃啊晃,眺望远方,谈笑风生,这是属于他们的闲适时光。然而,世代相传的地域文化标签是否到此就画上句点?这是隐藏在画面背后难以言说的困惑。

正如《秘境》中的解说词所说,“地球村形成的速度不断加快,没有人能够阻挡,然而,只要保持对某种味道的迷恋和期待,那么这种味道以及与之密不可分的生活信念,就一定能守护一个个不可复制的部落,一处处令人神往的秘境”。一个个普通的家庭,满怀对自然的敬畏,遵循和谐之道,守护着祖先留给我们的味觉记忆。虽然记忆中的家乡才能找寻到真正纯粹的美食文化,但是有期待、守望和坚持,这些美好就不会消散,在某个角落为我们搭建起永恒的心灵家园。

[1]龙念.在美食的表象下:透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J].现代传播:2013(1).

[2]张书端.《舌尖上的中国》.国家形象柔性传播中的一次成功尝试[J].电视研究:2012(10).

[3]胡斌毅.《舌尖上的中国》叙事空间结构分析[J].电视研究:2012(8).

[4]李丽.论陌生化理论在《舌尖上的中国》中的运用[J].电影评介:2012(17).

[5]芦坚强.他者、地方性与仪式化——《舌尖上的中国》之文化解读[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13(1).

猜你喜欢
秘境舌尖美食
水果秘境
秘境
美食
美食都被玩坏了
秘境 心境
美食的诱惑
走出《云南秘境》:仍非自圆其说(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