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惠敏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美术系 558000)
黔南巴江农民画艺术特征探究
龙惠敏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美术系 558000)
巴江乡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唯一的农民画创作之乡,全村的男女老少都会创作农民画,农民画家中又以苗族妇女居多,这里的妇女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绘画训练,但她们驾驭画笔却象拿绣花针一样娴熟,她们运用饱满的构图、明快的色彩、夸张的造型向大山外的人们展现她们的生活、传达她们的情感,令人折服。
黔南;巴江;农民画;艺术特征
巴江乡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境内,乡里有一个安静的小山村——平坡村,村里的苗族同胞很擅长农民画创作,农民画家中以苗族妇女居多,她们中年龄最大的八十多岁,最小的仅八岁。农忙时,她们象所有的农村妇女一样忙碌在田间地头、锅碗灶台,农闲时节,她们会在自家的小院里摊开画纸,尽情地描绘她们美丽的田园风光、恬静的农家生活、繁忙的劳动场景、欢喜的节日庆典,享受着一丝清静。平坡村农民画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体现苗胞热情奔放的性格和对生活的挚爱,其作品构思淳朴,构图饱满,色彩艳丽明快,造型夸张、不拘一格,被美术界誉为“东方的毕加索、马蒂斯”。1995年被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政府誉为“苗族农民画艺术之乡”;2006年成立了贵州省首家村级农民画协会——“平坡苗族农民画协会”,现有会员百余人;农民画家集体创作的60米、90米农民画长卷《苗岭放歌》《锦绣苗乡》分别被贵州民族文化宫和国家民族文化宫收藏。
下面笔者从巴江农民画的构思、构图、色彩、造型四个方面作些粗浅的探究。
巴江农民画在构思上是极为纯朴的,它不同于其它少数民族的民间艺术形式,画面中没有祖先祭祀、宗教信仰、神话故事,也没有壮丽山河、奇珍异兽,有的只是她们自己的真实、自然的平常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巴江乡平坡村的农民画家们将自己生活中的一切都无拘无束地体现在画布上。画布中有家乡的高山、小河、农田、果林,有小院里的花草、家禽、家畜、矮墙、生产生活器具,有繁忙的生产劳作场景,有恬静的农闲时节,有欢天喜地的节日景象。总之,有着她们生活的全部,包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她们世代生活在偏僻的小山村,远离都市的喧嚣,心无杂念,心静如水,大多数农村妇女终身没有走出过大山,静静地守望着这片家园,周而复始的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她们将这种满足表现在画布上,寄托期盼、表达情感,希望能够世世代代、长长久久。
巴江农民画的构图有着独特的一面,巴江农民画的构图饱满、内容丰富、结构完整、布局合理、极富装饰性。画面中没有透视和比例的原理,完全采用平面式构图方法;也没有完全对称的构图,而是追求画面视觉效果的均衡。“满”的构图是大多数民间纸上艺术遵循的一种构图规则,巴江的苗族同胞也不例外,从大量的农民画作品中可以归纳出这一特点,画面中很少看到象传统书画作品中那样大量的留白,主体形象都以人物和体型稍大的家畜占据画面大部分面积,主体形象之外的少量空白都会被花草、果树、家禽、飞鸟、太阳、月亮、星星、几何纹样等图案点缀。这种满构图跟农民画家们的心理因素是分不开的,她们心里向往团圆,追求美满,以“满”的构图来体现这种情感,寓意她们的生活平安祥和、五谷丰登。除了满构图的特点,巴江农民画在构图上的另一个特征也是令人惊叹的。大多数农民画家是没有学习过文化知识的,有的甚至不会写自己的名字,但她们对画面上疏密对比关系和点、线、面布局关系的掌控,仿佛经过专业的现代平面设计学习,画面节奏感极强,令人称奇。
巴江农民画的色彩是极为艳丽、明快、强烈的,这跟她们祖祖辈辈对色彩的审美喜好有关,从她们服饰上绣片的配色就能感觉到这一特征。农民画家们在画面上用色的饱和度和明度都较高,色相也相当明确,无论是暖色调还是冷色调,都不会出现那种带灰调的色彩,红、橙、黄、绿、青、蓝、紫、黑、白都是她们喜爱并常用的色彩,作画时还会根据画面需要用两种颜料调和出心中所想的新色彩,丰富的色彩关系使画面热闹、喜庆、充满层次感,更能突出画面主体,表现主题。从涂色技法看,巴江农民画家都采用色彩平涂,再以另一种色彩勾勒细边,每一块色的饱和度基本一致,不会出现诸如晕染、点彩等其它技法,确保每一块色彩干净利落、工整精致。老辈的农民画大多以白色为底,近年来,年轻的农民画家尝试了新的配色方式,出现了不少以黑色和深蓝色为底的新作品,这类作品的视觉冲击力显得更为强烈,画面的色彩对比增强,主体由显突出。
巴江农民画的造型是农民画家们眼中的世界、内心深处的世界,是她们精神、情感的表达。巴江农民画的造型是它众多艺术特征中最为突出的,夸张、变形、造型叠加被农民画家们运用的淋漓尽致,变化不拘一格、丰富多样。农民画家们的心灵是空旷的,思维是不受任何束缚的,对于她们来说,形象在心中、画笔在手中,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怎样顺手就怎样画。画中的造型涉及人物、动物、植物、鸟兽、房屋、生活用品、生产器具等,无所不有,无所不能。人物中有男女老少,有的奔跑、有的跳跃、有的躺卧、有的攀爬、有的追逐、有的嬉戏,动态千变万化,神态各具,无一重复;动物中有天上飞的小鸟、农院里饲养的猪、牛、羊、狗、鸡、鸭、鹅、兔、鱼等;植物花卉多见桃花、梨花、石榴花、野花等,寓意吉祥。造型上夸张变化,令视觉语言丰富起来,例如:人物的眼睛被变形为一条小鱼;飞起的公鸡有三对翅膀;寻食的猪牛身上布满花朵和绿叶;斗牛的后腿被小孩拽住;小狗爬到房顶玩耍。农民画家们将这些造型夸张变形、大胆的提炼简化、回归野性,栩栩如生的再现了她们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等生活景象。
巴江农民画都是出自平坡苗族妇女之手,在生产劳作之余,她们将自己的情绪、喜好、愿望、对生活的期盼倾注在画纸上,尽情的挥洒,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每一幅农民画都是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体现着苗族人民生产生活的热闹景象,这些作品农村乡土气息浓厚,有着强烈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原生态民族文化色彩和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对平坡农民画艺术特征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有着极高的价值和意义,作为苗族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除了欣赏和保护,还能从中体会出更多、更深的苗族历史和文化内涵。
龙惠敏,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美术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