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南花北梦”不如“南缘北梦”之因

2015-07-21 03:07耿佳佳
读与写·下旬刊 2015年7期

耿佳佳

摘要:清代杨蓉裳认为陶贞怀的《天雨花》可与《红楼梦》并称"南'花'北'梦'"。但笔者认为,虽然《天雨花》无论文本方面还是女性自我觉醒方面都不如同时期另一位女性作家陈端生的弹词作品《再生缘》。如果硬要说"南花北梦"还不如说"南缘北梦"的好。

Abstract:Yang Shang Rong in the qing dynasty commend "Tian Yu Hua" can match the masterpiece "Hong Lou Meng ",but I deem either the text or the thught , "Zai Sheng Yuan "is superior to "Tian Yu Hua". Thus "Zai Sheng Yuan "can match the masterpiece "Hong Lou Meng ",and be praised as "Nan Yuan Bei Meng "

关键词:南花北梦;南缘北梦;再生缘;天雨花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7-0002-02

蒋瑞藻《小说考证续篇》中提到清杨蓉裳对《天雨花》的评价是:南"花"北"梦","江西九种"。他将《天雨花》和《红楼梦》以及蒋士铨的剧作并称。然而郭沫若则认为陈端生的确是一位天才作家,她的《再生缘》比《天雨花》好。如果要和《红楼梦》相比,与其说"南花北梦",倒不如说"南缘北梦"。

在此,笔者认为《再生缘》在社会广度、深度,影响力等方面远不如《红楼梦》,但从女性思想之独立和解放这个局部来讲,《再生缘》甚至高于《红楼梦》。并且《再生缘》在女性自我觉醒程度以及文章布局等方面都强于《天雨花》。因此,如果硬要说"南花北梦"还不如说"南缘北梦"的好。

1.《天雨花》文本不如《再生缘》

在文本方面,《天雨花》无论是文章布局还是心理描写、音律方面都不如《再生缘》好。

1.1文章布局方面。《天雨花》也不如《再生缘》文章布局。《天雨花》一书,作者把创作重心放在故事情节的演变上面,为了剧情需要不断增添新的人物,制造新的事端,常常让读者看了后面忘了前面。《再生缘》一书的文章布局水平相当高超。整篇弹词脉络清晰,无繁冗拖赘之感。陈寅恪就称赞:"若是长篇巨制,文字逾数十百万言,若弹词之体者,求一叙述有重点中心,结构无夹杂骈枝等病之作,以寅恪所知,要以《再生缘》为弹词中第一部书[1]。"

1.2心理描写方面。郭沫若在《序〈再生缘〉前十七卷校订本》中指出《再生缘》的心理描写和性格塑造方面是大家手笔,"把它比之于印度、希腊的古史诗,那是从诗的形式来说的。如果从叙事的生动严密、波浪层出,从人物的性格塑造、心理描写上来说,我觉得陈端生的本领比之十八九世纪英法的大作家们,如英国的司考特(Scott,公元一七七一年-八三二年)、法国的斯汤达(Stendhal,公元一七八三年-八四二年)和巴尔塞克(Balzac,公元一七九九年-八五O年),实际上也未遑多让。他们三位都比她要稍晚一些,都是在成熟的年龄以散文的形式来从事创作的,而陈端生则不然,她用的是诗歌形式,而开始创作时只有十八九岁。这应该说是更加难能可贵的。"相比之下《天雨花》则相形见绌。目前学术界诸多学者对《再生缘》心理描写的高妙之处进行了详细论证,此处便不再一一赘述。

1.3音律方面。张俊《〈再生缘〉三论》中指出:"《天雨花》韵散文比例大概在5:4到5:3之间……我们考察《再生缘》的韵散比例,从第一卷到第十七卷,基本上持续而稳定地保持在5:1到5:2之间"。以韵文为小说,不是一件易事,特别是很多弹词小说越写到后面,韵文比例越小,而《再生缘》,则一直保持这样的韵散比例,可见陈端生音律技艺之高超。

陈寅恪在《论<再生缘>》中,高度赞扬其音律及文体,他认为《再生缘》"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属对律切"。《再生缘》可以与外国史诗相提并论,"世人往往震矜於天竺希腊及西洋史诗之名,而不知吾国亦有此体。外国史诗中宗教哲学之思想,甚精深博大,虽远胜於吾国弹词之所言,然止就文体立论,实未有差异……如《再生缘》之文,则在吾国自是长篇七言排律之佳诗"。

陈寅恪对于《再生缘》音律评价固然高妙,但他并未详细分析陈端生《再生缘》中之用韵情况。经过研究,笔者发现,陈端生《再生缘》的音律存在以下特点:

1.3.1《再生缘》全押平声韵,无仄声韵。七言律诗,押韵容易,长篇七言排律押韵较难。平仄交替的七言歌行押韵容易,而全篇只押平声韵的排律就困难。白居易虽擅长长篇歌行,但《长恨歌》这样的名篇也只做到了平仄交替押韵,相较于数十百万言都只押平声韵的《再生缘》难度低了许多。而《再生缘》一书全部押的都是平声韵,这是难能可贵的。

例如书中描写皇甫少华的外貌"黄金交抹龙初现,白玉双拖佩渐摇。腰系丝鸾长宝带,身穿锦片绿罗袍。匣中暗隐青锋剑,鞘下明悬雁尾刀。面映梨花含夜雨,眉分柳叶带烟绡。秋水冷冷生眼媚,春风淡淡上容娇。朱唇一点胭脂染,玉耳双垂白粉描。虎背熊腰奇相貌,珠庭广额美丰标。行如瑶树临风媚,住若山峰捧日高。举止安详真俊杰,笑谈慷慨果英豪。胸怀壮志安边戍,腹隐奇才报圣朝。凛凛英贤堪绝世,堂堂侠气可冲霄。能于他日悬金印,何况今朝夺锦袍"。

1.3.2《再生缘》严守韵律规则。律诗具有严格的粘对规则,然而一旦长篇排律巨制下来,难免会失粘或失对。在《再生缘》这部七言长篇巨制中,会偶尔出现失粘或失对的现象。但是总体来说是严格遵守了粘对规则的。

例如《再生缘》书中第六页"虎女麟儿在将门……书中另表一人家"一段,总共有84句七言律诗,只有"十二之年件件能。手挥珠玉随心发"、"坐处惟观忠孝言。兰襟蕙质超尘俗"违反了失粘规则;"总督若逢难办事,便教长华决疑难"犯了失对过错,其它语句都没有违反粘对规则。而书中第七页整页都没有违反粘对规则。

虽然《再生缘》一书全部押平声韵且遵循严格的粘对规则,但因为一部韵的字较少,且弹词剧本要具有一定的口语度,方便传播。因此,书中出现了重韵现象。例如"要恳香闺贤小姐,两厢情愿结良缘。同乡之分休见弃,况复皆在美少年。如若大人心见允,即时行聘不迟延。顾君授职鸿胪寺,告病归家已数年。受托而行来孟府,要求小姐结良缘。不谈侯府烦媒妁,要表亭山总督言。本与孟公为好友,时常帅府会华筵。因闻有女才容备,要与孩儿结美缘。写扎相烦秦布政,尚书府内致良言。要求闺秀谐连理,万望垂青结夙缘"一段中"年"、"言"、"缘"作为韵脚,屡次出现,犯了重韵。但由于这些韵脚相隔了几句才出现,一般的听众并不会在意。

除了重韵现象,书中还出现了庚青和真文两韵混押的情况。例如"碧落高空彻底清,彩云千片映光明。香风飘渺人心爽,桂影披离夜景新。五色明霞笼皓月,千条飘霭卷疏星。远闻仙乐盈盈起,近看祥云处处生。都督一观心大悦,今朝吉兆果非轻。异香满室方临草,产下孩儿必贵人。心内暗思先喜悦……"这几句真文和庚青两韵混用。不过弹词兴盛于江浙一带,南方方言中也存在前鼻音后鼻音不分现象,因此真文和庚青混押并不影响作品的风采。

总的说来,《再生缘》虽存在着重韵和真文、庚青混押韵的情况,但是大部分都严格遵守粘对、平仄和押韵规律。在长篇排律中,坚持遵循粘对、押韵规则的最长当数杜甫的诗,但最多也不过是两百句,且杜甫多五排。相比之下,《再生缘》不愧为七言排律长篇巨制,而《天雨花》的用韵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明显不如《再生缘》。综合上述各方面,《再生缘》文本的成就要比《天雨花》高。

2.从女性思想解放方面看,"南缘北梦"十分妥当

《再生缘》无论历史广度深度等方面都无法与《红楼梦》媲美,但在女性思想解放方面,《再生缘》可以与《红楼梦》相提并论,"南缘北梦"的叫法十分妥当。

二书都反对男尊女卑,张扬男女平等。但是《红楼梦》中的女子大有作为者,一是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女子"齐家"不亚须眉;二是探春"补天"理想和协助管理荣国府,也展现了女强人的形象,但她二人的作为都未出"齐家"的范围。远不如孟丽君位至宰辅治国平天下的作用更轰轰烈烈。

二书主人公都对传统封建制度和礼教有所叛逆,《红楼梦》对"经济仕途"、"科举制度"等方面叛逆性更广;《再生缘》只不反对科举仕途,但对于皇亲国戚、权贵等级和男尊女卑的叛逆更深刻、更彻底。《红楼梦》中的叛逆是想得多,行动少。如对包办婚姻的反抗,对自由独立人格的渴望均无有效的实际行动。宝黛甚至从未想过反掉这些旧制度后他俩如何构建新生活的行动计划。而《再生缘》抗婚后有出逃,有女扮男装考状元,有女子主持文武科考,实施选贤任能、量才授官以及抵御外侮、平反冤狱等一系列行动。这些虽然是理想主义的描写但对于政治改良、批判男权社会的影响却十分巨大。

女性自我觉醒意识上面,左仪贞不如孟丽君,《天雨花》也不如《再生缘》。《天雨花》中主角是左维明,他是一个正统的儒者、封建大家长的形象。他虽然忠诚,但是极为迂腐、刻板,经常进行大段的说教,动辄拿《内则》说事儿。这个形象长期受到诟病。左仪贞虽然具有反抗精神,但是其内心受到传统教育较深,她的反叛也是比较委婉的,没有孟丽君那样直接、激烈,程度也较浅。她没有也不可能像孟丽君讲出慷慨激昂的"大逆不道"之语。因此在女性自我觉醒程度上,《天雨花》不如《再生缘》,左仪贞也不如孟丽君。

因此,笔者认为《再生缘》比《天雨花》无论是文本上还是而且在思想解放上,"南缘北梦"的提法都比"南花北梦"更为妥当。

注释:

[1]陈寅恪:《论再生缘》,《寒柳堂集》,第68页。

参考文献:

[1]陈端生,再生缘,中州书画出版社,1982

[2]郭沫若,《再生缘》前十七卷和它的作者陈端生[M],郭沫若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3]陈寅恪,论《再生缘》[M],《寒柳堂集》,三联出版社,2001

[4]杜莹杰,再议〈再生缘〉的文学史价值[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6(3),第25卷

[5]陶贞怀,天雨花[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2

[6]方红,再生缘与女性文学[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