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兰
摘 要 以大连市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实施的基本过程进行设计,以期在实践中可以提高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绩效。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绩效技术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2-0034-03
1 前言
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小学在职教师的职业发展愿望。随着教育不断走向全球化、国际化、信息化,是否拥有出色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培养出具有竞争优势的人才,关系到我国基础教育的未来发展。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对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教学能力以及职业的专业化发展等都提出新的要求,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工作必须要顺应并满足这些新要求。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必须要与职前师范教育进行有效对接,要不断加强教师在职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真正体现出教师职前职后教育的一体化,不断完善教师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国内外关于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研究已不断成熟,发达国家教师在职培训已经从学历提升转为教育教学实践性知识的提升,而培训的方式也从班级讲授转向共同学习交流互动的研讨方式。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从内容方面看,也已逐渐转向教育教学实践性知识的提升;在形式上,班级讲授、讲座或报告方式受到诸多质疑,而交流互动合作研讨逐渐占主导[1]。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是一项复杂的研究领域,需要在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探索,为了保证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质量和效率,提高培训的绩效,各国在中小学教师培训过程中都采取了不同的做法,并力求使这些做法制度化以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领域越来越关注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工作。30多年来,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工作已经取得明显的成效。中小学教师无论是从教育理念上,还是从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目前培训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并且已成为在职培训发展的主要瓶颈,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偏离主旨的参培目的、乏于创新的培训形式、自上而下的课程设置、囿于表象的评价方式等[2],表现为培训目标偏狭且定位不准,培训设计中参训主体缺位,培训评价单一僵化,工学矛盾突出[3],可以说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实效性并不是很高,传统的培训方式投资大但实际收益很小。研究者基本都是从培训内容、方式等方面去寻找原因,但不重视对培训环境、激励机制、动机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而且很多培训工作都没有后续支持,使得受培训者只是为了完成培训任务而去参与,而培训之后并没有真正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发挥作用。本文以绩效技术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为理论指导,重新构建有利于提高培训绩效的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研究思路。
2 基于绩效技术的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研究思路
中小学教师培训一直是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所关注的重要领域,然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随着对教师在职培训投入的逐年增加,而培训的效益却不见明显的提高,因此使得培训的绩效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绩效技术专业人员研究并提出解决培训中的绩效问题的思路,并总结了相关的方法模型,这为提高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呈现了新的思考问题的角度。近年来,很多教育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都在不断探索如何提高教师在职培训的有效性,以及如何通过培训的方式来提高教师的实际工作效率。也就是要对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思考与研究范围超越培训本身,试图从绩效技术的视角重新审视培训过程,将绩效技术的理论、方法模型等运用到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中,从而开辟培训的新路径。现有的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研究存在不足,急需研究和借鉴各国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成功经验,构建全新的基于绩效的培训方案以解决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研究的基本思路 对大连市15所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的基本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主要包括培训的内容、方式、方法、时间、环境以及培训的后续支持等方面。在研究大连市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现状的基础上,梳理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以绩效技术的理论模型为主要依据,以大连市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为平台,通过深入的理论分析与探讨,重构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方案,以更好地推进大连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切实增强培训效果。
研究的基本方法
1)文献资料法:收集、编译、整理国内外有关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相关教育文件、书籍、论文、案例等各种资料,梳理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研究成果并分析。
2)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大连市15所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并与各学科教师进行座谈,找出当前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
3)个案研究法。选择大连市若干在职培训的典型案例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基于绩效技术的理论模型设计全新的培训方案。
研究的基本观点
第一,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存在诸多问题。以往的培训忽视了在期望的培训绩效和实际的培训绩效之间存在差别,即使受培训者在培训过程中表现十分优异,期望绩效与实际绩效之间的差异也依然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当受培训者回到各自的实际工作岗位以后,若缺乏必要的行政和管理支持,受培训者就会很快回到培训之前长期以来已习以为常的工作行为习惯,使培训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只是流于形式而已,这样就会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培训特别是短期的集中培训并不能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所有问题,其单独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对于受培训者回到工作岗位后的各种形式的指导与帮助以及后续支持政策才是增强培训效果的有效路径。
第二,要超越培训本身,从更高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问题。针对长期以来已经形成的主要依靠培训来解决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中存在的所有问题的惰性与习惯,绩效技术专业人员在对培训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从关注培训本身向关注工作绩效的转变,为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提供了新的视角,关注培训对教师实际工作绩效的影响。
第三,绩效技术是运用系统科学方法来提高个人和组织机构的工作业绩的一种方法,培训是绩效技术专业人员一直致力于研究和实践的主要领域之一。但很多方面的原因会导致培训的低绩效,如受培训者缺乏接受培训的准备,缺乏相对应的激励机制来鼓励将培训中所学运用于工作中,受培训者的选择与培训目标的制定,如何将培训成果应用于实际工作情境,缺乏培训后的持续跟踪与支持的相关政策等。在提高组织或个体的绩效方面,培训十分必要但又远远不够,要想提高培训的绩效,就必须超越培训从人类绩效系统的角度重新审视培训问题。以系统的方法进行分析,使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要以中小学为基地,深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帮助一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教学、科研以及协作等各方面的能力以改进教学工作。
3 培训实施过程
绩效分析(目前实际情况与期望达到效果的差距)→原因分析(受训者原有基础、培训者教学能力;激励机制和动机;考核方法;软硬件环境;指导思想……)→设计干预方案(转变意识;学习团队建设;信息化教学设计;环境建设;完善各种机制;后续学习支持……),在整个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调查分析大连市15所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基本情况,应用绩效技术的操作模型重新构建培训方案,用绩效技术的原则与方法实现从培训向提高绩效的转变。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很多问题都是不确定的,并不总是直观的,因此在没有对现状进行彻底的调研、分析以及没有弄清楚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是什么之前,不可以盲目地去制订培训方案,这样只会造成大量资源浪费,而且会挫伤受培训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研究试图从培训的视角重新对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体系进行思考与研究,以寻求通过绩效改进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对增强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效果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4 对大连市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建议
相关教育部门和各中小学的政策要支持健全培训制度,提高教师对在职培训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以及优化教学过程的认识。教师要意识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才会认同培训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才会有更大的动力去取得进步。但中小学教师的日常工作量较大,参与培训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需要各相关教育部门和各学校的政策支持,才能保证教师在职培训体系的构建具有实效性。
提高教师参与培训的意识与责任 当前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最大症结出现在教师的意识与责任上。因此应该首先使教师能够意识到在职培训对于教学的重要性。被培训教师不再把培训当作硬性任务,而是根据培训需求来参与,由被动地接受向主动地寻求知识转变,使培训从注重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外在工具价值转向注重教师的内在生命发展价值。
校本培训与市级培训相结合 在调查中发现,大连市每年都有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各中小学也都有校本培训,但主动参与的教师却不多。因此应该建立校本培训与市级培训的连贯有效机制,使培训目标、培训内容、评价方式及后续支持等构成有机整体,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关于培训目标、内容和方法 应该根据不同学科以及教师的个体差异来确定分层次的培训目标和内容,而不应该一刀切,这样不仅浪费培训资源,而且极大挫伤受培训者的积极性。另外,在培训方法上也要灵活,比如“分层任务驱动”法、“翻转课堂”模式和个性化网络资源推荐等就是很好的培训方式。
构建能力提升的绩效环境 系统地配置环境要素,各中小学应根据环境的不同特点,大力抓管理体制、激励机制、设备及资金条件等环境建设,调动教师自身意识等内部因素,使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得以提升。
培训的后续支持工作 调查发现,无论是校本培训还是市级培训,多数的培训都没有后续支持,使得受培训者只是为了完成培训任务而去参与,培训之后并没有真正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作用,这是造成培训绩效不高的主要原因。因此,相关教育部门应提供后续支持服务,避免教师因经常遇到困难而放弃,以确保培训的有效性。
培训教师的选择 针对受培训对象的群体特征,摒除传统培训中的诸多问题,应根据不同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培训教师应该由教育理论专家和各学科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使培训更符合教师的实际工作需要。
5 结语
国内外的教育相关部门一直十分重视对教师的在职培训,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师培训成本越来越高,而效果却并不理想,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已经意识到仅仅研究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在达到所期望的绩效目标的过程中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同时启动和实施其他它的绩效干预,否则培训的最终效果是很不理想的。
绩效技术是解决问题的工程学思想和方法,从绩效技术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努力寻找低成本、高效益的最佳成本—效益之比,强调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法。可以通过绩效技术的基本模式,即绩效分析、原因分析、干预选择与设计、变革管理和结果评价等环节来解决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中的问题。本文仅就基于绩效技术的大连市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研究提出初步方案,是根据当前大连市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突出问题而对培训的改进思路提出一些建议,还会在培训实践中加以应用,并调整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徐雄伟.国际比较视野中的在职教师培训模式探索[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3(5):32-33.
[2]陈桃.我国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4(1):28-29.
[3]熊岚.困境与突破:教师在职培训问题分析与路径选择[J].教育探索,2012(7):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