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正确引导下,非公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壮大,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市场化、城镇化、工业化、国际化和信息化,解决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等方面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非公经济;现代企业制度;战略发展
回顾我国经济改革历程,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从改革开放之初,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物质产品极度匮乏的边缘经济到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成为世界上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国之一;从1978年的计划经济到“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这三十多年中在理论和实践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特别是非公经济在社会市场经济建立二十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
1997年中共“十五大”第一次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纵观全国各地市县经济,非公经济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日益增加,经济地位凸显。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是促进产业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增强经济活力的重要途径,是增加社会就业、发展生产力、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程度、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对我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玉溪非公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玉溪位于滇中经济圈的中心区域,交通便利、资源丰富、人才聚集、产业基础良好、生态环境优美,一直以来是云南非公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回顾2002年的玉溪非公有制经济,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72889户,注册资金47.5亿元,从业人员28.2万人,实现营业收入269.6亿元,增加值41.5亿元,上缴税金5亿元,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9%,上缴税收占全市地方财政的22.5%,其中50个外贸出口私营企业进出口总值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44.3%,可以说,个体私营经济成为了当时玉溪最具有活力和潜力的经济增长点。再以2011年数据统计资料来看,2011年玉溪市非公经济组织达到94980户,从业人员达41.6万多人,注册资本金额达343.2亿元,上缴税金达32.46亿元,非公经济完成增加值284.4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2.45%,除去红塔集团后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3.4%之多。到2012年,玉溪非公有制经济已实现增加值324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32.4%,创历史新高。
由此可见,玉溪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非公经济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加快费共计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玉溪非公有制经济才能一直以飞快的速度在发展。但目前非公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认识不足、观念老化、措施不到位、政策不配套,非公企业贷款难、缺乏高素质管理和技术人才等问题。玉溪人民只有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处理好这些一定程度上制约非公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因素,才能强力推进公经济,再次为玉溪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玉溪发展非公经济的重要意义
加快非公经济发展,既是调整地方经济结构、实现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一项事关地方经济发展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就玉溪来看,非公经济发展任务艰巨,必须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深入宣传贯彻好我市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大会精神,尽快出台加快非公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督促各县区结合自身实际贯彻落实好。而大力发展非公经济,政策上的积极引导则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加快发展非公经济,我市出台了相关政策,规划和设立了诸多工业园、产业园、科技园和经济开发区等,同时,在市场准入上降低了门槛,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最大限度地宣传政府的政策,消除投资者的顾虑。玉溪市长饶南湖曾表示,玉溪将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要求,及时制定出台实施意见,明确发展路线。
大力发展非公经济,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要不断增强,还需要政府在市场准入、项目审批、资金信贷、收费标准等方面要与国有集体企业一视同仁,同等享受现行的各项政策规定,为非公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比如:重点加强民营经济组织及非公经济人士的学习培训、宣传引导,让企业熟悉了解、用足用活政策;进一步增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广泛动员,克服困难,抓好重点地区、行业、企业的增量增效工作,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千方百计完成全年发展目标任务,为我省经济发展多做贡献;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推动民间投资快速增长,推动民企入滇项目尽快落地,为民营经济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以此同时,进一步明确部门责任,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把利好的非公经济发展政策变为企业发展实实在在的动力;按照非公经济发展的目标,分解部门任务,建立联系制度,深入企业做好指导工作,为企业分忧解难;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有针对性地解决好项目落地难、到位资金缓慢等问题,加快“民企入滇”项目建设步伐,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保证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贯彻落实。
近年来,我市非公经济虽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全市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发挥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要看到,我市的非公经济发展与沿海地区等大城市的发展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因此,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制度,破除阻碍非公经济发展的门槛,真真做到只要是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就要鼓励和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为非公经济打造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因此,将非公经济发展确立为“一把手”工程,简化审批手续,落实了“一条龙”、“一站式”服务措施,为非公经济加快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将有效地推动了我市非公经济的发展。
当前,我市的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各项事业都将迎来新的更大发展,非公经济有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对待非公经济,要积极鼓励、引导,使其健康发展,只要下定决心常抓不懈,定会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三、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中需要解决的几点思想认识问题
1.拓展非公经济发展空间。这就要求玉溪市委市政府从两方面做起:一方面解读好国家、省委下发的关于非公经济发展方面的政策。不断探索行政审批事项向县区下放的方法,最大限度激活县域经济活力。二是按照凡市场主体决定事项坚决取消审批的原则,衔接国家、省部署,研究制定民间资本不能进入领域的负面清单,允许和鼓励民间资本以多种方式进入可以实行市场化运作领域。例如,支持非公经济以独资、参股、控股等方式进入或参与市政公用事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设施建设等领域。另一方面降低开办公司成本。一是设身处地为非公经济法人着想,将过去实缴登记制的公司注册资本改为认缴登记制,让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和工商注册制度更为便利。二是在全市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和电子营业执照,将现行的年度检验制度改为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此外,对除法律、法规对经营场所有特殊规定的行业外,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可将住宅登记为经营场所,放宽市场主体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允许“一照多址”、“一址多照”。
2.保障民营企业用地。政府作为地方非公经济发展的先导,应做到对民营企业用地应保尽保。第一,在工业园区为民营企业发展预留用地,或是通过购买、租赁等方式为进入园区的标准厂房解决生产经营场地。例如,政府应与玉溪市内各工业园区沟通协调,硬性约束每个园区均要规划建设1个面积不少于200亩的小企业创业基地,并将园区标准厂房补助与小型微型企业入驻率挂钩,以政策引导小型微型企业入园创业发展。第二,对符合规划、不改变土地用途、利用企业自有存量土地进行建设、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工业项目用地,不再征收土地出让金,或按照相关文件适当降低、免收土地出让金。例如,按照《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要求,对于工业项目,以10%-50%的幅度执行土地出让金;对于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民间投资项目,以划拨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对于工业园区内的标准厂房建设可减少或免收市政配套费。
3.缓解非公经济融资难问题。针对我市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从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引导金融机构重组改造以及推进民间金融合法化等方面采取措施。例如,允许并鼓励民间资金以PPP、BOT、BT、TOT、TBT等新兴融资模式参与市政项目或一些投资大期限长的建设中;其次,以适当延期贷款期限、提高贷款利率等方式,为小型微型企业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适度提高金融机构对小微型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尝试将每年新增贷款的50%及以上用于支持中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再次,简化贷款审批手续,创新金融机构信贷业务和抵(质)押方式。给予小微企业一定的政策扶持,除允许以传统方式典当外,探索以知识产权、商标权、商铺经营权、仓单、商业信用保险保单等多种形式融资的质押方式;最后,允许非公经济在法律未禁止的领域直接向民间融资,并支持和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以上市、股权挂牌交易、发行企业债、公司债、可转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方式直接融资。
4.助推非公经济转型发展。全市应将调优第一产业,做强第二产业,扩大第三产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目标,通过盘活存量、扩大增量,以投资和消费促进非公经济的结构调整,进一步推进非公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促进非公经济结构更趋于合理。例如,第一,以农业庄园、工业园区、商贸楼宇及服务区等各类载体为依托,促进我市产业集聚、集约和集群式发展。第二,围绕装备制造、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非公经济实质性的参与到大项目、好项目之中。第三,加大第三产业发展的同时,探索高原特色农业、物流仓储、旅游、金融保险、电子商务、文化娱乐、通信和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升级改造之路。第四,指导发展较好的民营企业制定滚动式发展规划。从长远看,通过政策优惠,促进民营企业以联合、参股、收购等多种形式并购重组、整合资源,提高现有企业规模和管理水平;从近期看,支持企业从自身技术改造入手,促进产业升级,努力培育属于自己的民族品牌;第五,引导民营企业以自主研发来增强市场竞争力。培育核心产品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就要求政府要不断搭建企业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平台,使之形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先导,提倡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总体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贫困地区非公经济发展的思考—以云南昭通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2(12).
[2]对普洱市非公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8).
[3]多措并举服务中小企业发展[J].中国财政,2012(3).
作者简介:张颖婕(1982.06- ),女,彝族,云南玉溪,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