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焕
摘 要: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的基本细胞,在稳定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中国大多数小微企业由于设置的门槛低,规模都比较小,民营企业在小微企业中占主导地位,小微企业的盈利能力不断增强,投资规模也在逐年增加,但是资金筹集渠道还是比较单一;小微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化建设薄弱或根本就不存在。为促进小微企业在经济中的积极作用,目前急需解决的就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本文就当前小微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难;对策
一、问题和现状
1.银行条件的制约
(1)银行所掌握的信息不足。由于银行所掌握的信息不足,银行往往很难识别企业优劣,导致不敢放贷,因此造成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贷量不足。在企业信息量不足的情况下,对于企业来说,第一是好的企业不能得到应有的贷款,企业资金严重不足,无奈之下只能向民间借款。相对于银行来说,在信息量不足的情况下,银行要么不予贷款,要么提高贷款利率。正是因为不好企业的存在,不予贷款就成为了银行的第一选择,只贷给少数有把握的企业,而对于企业信息掌握不全的企业则不予贷款。所以,就导致当下多数企业融不到资的情况。
(2)贷款门槛高,程序繁琐。现在银行贷款的门槛很高,程序又繁琐,并且贷款发放等待的时间往往很长,想要贷到一笔款,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往往都很大。还有就是为小微企业贷款服务的中介机构很少,难于取得商业银行贷款的支持;经了解,苍南小微企业普遍反映银行贷款的条件非常苛刻、程序繁琐、审批时间又长,根本就拖不起,企业一拖就完,并且银行贷款的额度不高,不能满足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二银行往往把贷款发放为一些低风险、高收益、有良好信誉的企业,没有可以抵押的,信用等级不高的小微企业基本贷不到款。同时,小微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担保人,于是,便出现了银行想贷款给小微企业但又不敢贷款,而小微企业想要得到银行贷款但却得不到的状况。部分小微企业对银行失去融资信心,虽然需要贷款,但也只能放弃。
(3)抵押条件太过苛刻,贷款成本高。银行虽然是抵押担保制,但要实现还是有一定难度,抵押手续非常繁琐,使得很多企业贷不到款或不愿贷款。小微企业的特点是规模不大、资产少,产生可抵押物不足特点,银行在对企业贷款审批手续上强调的是抵押担保,这无形中就增加了企业贷款的成本,正是这些成本的增加,导致了企业的商业贷款利率与民间贷款相接近,企业就更愿意进行民间贷款,不但节约了时间,还省略了许多繁琐的程序。
2.企业自身的问题
(1)企业状况不明确。很多小微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制度不健全,报表不完整、存在多本账簿,多头开户的现象,随意性大,企业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
(2)管理方式落伍。小微企业的投资者一般也就是经营者,苍南这边普遍存在的现场就是家族产业,它的一般特点也就是投资者与经营者二者合一,这种管理模式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企业没有建立所谓的内部审计部门,企业没有专门的管理者,导致管理思想落后,这无形中就加大了企業的经营风险,并且这种方式极易受到经营环境的影响,抗风险能力较弱,影响到小微企业自身的资金贷款。
(3)融资要素不足。一般的小微企业处都是创业初始,就比如苍南这边普遍存在的编织袋厂,就是一间厂房和几台机械设备,可用于抵押的资产少的可怜,存在融资要素不足的特点,这也就直接影响到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审核和发放。
(4)信用意识淡薄。据了解信用等级达到A级是取得贷款的基本条件,而绝大多数的小微企业没有参加资信评估,在接受调查的小微企业中,90%以上的企业没有参加过企业资信等级评估,调查中大部分小微企业对信用等级评估不感兴趣,甚至有个别企业还不知道信用等级评估为何物。这主要原因就是企业投资者也就是管理者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年龄偏大,市场意识落后,这就产生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低下,并且难以取得金融机构贷款。
3.信用担保的问题
(1)目前已成立的信用担保机构中,由于信用担保机构的不规范性,比如资金到位不及时、运转情况不良、合作银行少等特点,注定了大部分担保公司的业务局限于少量的流动资金上,并且担保期限也不长,一般为一年以内。
(2)担保公司服务功能不到位,程序复杂,收费名目多,并重复收费。担保公司本身为盈利性机构,其存在的目的为赚钱,担保公司整体实力不强,也就决定了担保公司服务功能不及时及不到位,为了赚钱与降低风险,设置繁琐的手续,巧立名目,以便从中多收取费用,更有甚者还产生重复收费的现象。这就决定了银行不愿把贷款寄托于担保公司
(3)企业联保联贷造成资金链断裂。企业的联保联贷充分利用贷款者之间的信息,为一些小微企业取得贷款带来了一个很好的方式的,但是事有两面,联保联贷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隐患,假如这些联保的企业当中有一家企业因为流动资金运转不畅而导致破产,那么联保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就开始呈现它可怕的一面,一家企业的倒闭拖累了为期担保的另一家企业,紧接着就是第三家企业,第四家企业......。
二、对策与建议
1.规范银行经营行为、维护金融秩序
(1)提高服务的质量,健全服务体系。银行作为一个企业,首先需要做到的是守信,重承诺,其次银行还要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2)建立相应的考核体系。诚信、服务体系的建立需要一定的保证机制,可以在银行内部实行诚信、服务考核制度,以保证诚信、服务体系的正常运行,摈弃不合理的以规模总量为主的考核体系和考核标准。
(3)建立合理的防范风险制度与工作规程,是整个过程始终处于制度监督之下。
2.增强企业自身建设、树立良好的信誉
(1)加强小微企业自身信用建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对于企业而言,一个良好的形象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建立良好的形象才能取得市场的信任,才可能筹集到更多的贷款。小微企业往往不重视自己的信用建设,到期不还款、逃避债务,以至于向银行借款时因为没有良好的信用而被拒之门外,小微企业必须要为企业长远发展考虑,积极建立信用体系,树立正确的信用观。只有这样,小微企业才能树立良好的企业融资信誉,为企业自身开辟融资渠道,实现可持续发展。
(2)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一个企业想要发展,财务管理非常重要,我国小微企业普遍的财务管理混乱,这就导致了贷款难,直接影响到小微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建设。因此,小微企业应要重视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加强财务控制的具体措施:一是提高领导者的财务管理意识,使之认识到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财务管理,其次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采取多学习方式,比如参加相应的培训班,组织竞赛等,三是制定一定的奖罚制度与监督制度,以此来维护真个管理机制的运行。
(3)改善企业自身融资条件。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最根本的就是改善企业自身的融资条件,一是完善整个企业运行的制度,改善资金运行质量,二是对企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企业人员的整体水平,三是提高小微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做到这三点,小微企业必定能壮大自身的企业实力,增强自身的信用。
3.推进信用担保机构、完善担保体系
(1)建设完善小微企业担保信用体系,应对小微企业的担保信用体系进行完善,对小微企业相关担保费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优惠,建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和激励机制,对支持小微企业的贷款损失给予必要的风险补偿。
(2)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进入担保业。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其在信用担保体系中的作用,积极推进与引导小微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比如设置小微企业信用担保基金,专门服务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为其提供担保;规范小微企业信用担保程序,保证担保体系的正常运行;建立贷款保险机制,积极发展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
4.大力推动金融产品、促进金融组织创新
(1)创新小微企业业务经营模式,逐步改变营销模式。小微企业传统的营销模式为等客上门,这个观念应该进行根本性的转变,变被动营销为主动营销,比如现在非常流行的电子商务,是一种非常好的营销手段。加大企业产品的创新,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对达到条件的企业还可以进行上市融资;还可以鼓励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发行债券。
(2)积极鼓励金融组织创新,大力引导互助式金融组织的发展。多样化需求的出现,为金融组织创新提出了命题;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金融组织创新提供了可能。在我国当前的金融体制下,尤其要充分发挥明间的创造性与活力,充分利用市场、社区、园区、街道、村镇乃至行业内部信息对称及内生动力的优势,大力引导互助式金融组织的发展。例如,这次温州金融改革广场的成立,为小微企业提高融资平台。温州金融改革广场,是将各种金融资源、金融要素、金融机构进行有效整合,实现产业与金融、科技与金融、文化与金融的有机融合。该广场引入专业投融资机构,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整合产权、股权、知识产权、金融资产、文化产权等机构,营造产权转让的阳光平台;并设置拍卖与项目资金募集区,设立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民间资本管理中心以及境外投资信息服务中心等,为民间资本提供多元化的投资渠道。
5.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快发展民间借贷市场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大力开展信用单位、信用市县等创建活动,加强金融信贷环境监测与分析,改善区域金融生态坏境,提高小微企业信用水平。加大小微企业信用征集力度,完善信用档案,为小微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和信贷申请获批创造良好条件。
(2)鼓励民间借贷市场的发展,民间借贷市场是很大的一个发展空间,要积极推进引导典当行、旧物行等民间借贷机构向小小额贷款公司的转化,并在法律上给予保护。降低小额贷款公司的准入门槛,引导民间的闲置资金进入金融市场,实现民间借贷行为的阳光化、规范化。苍南现在有好几家小额贷款公司,对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上的服务,以此达到双赢的目的。
现阶段,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關注与重视的突出问题,解决此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的共同协作、形成整体合力,并且要通过多渠道、采取多项措施,才能真正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其健康、稳步、持续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