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荣
摘要:心理内容问题最初起源于人们对自身心灵之谜的探索。当代心理内容问题研究的主要来源之一是认知科学背景下的表征问题。心理表征是表征的最根本形式。在心理表征的ARC结构分析中,表征状态和表征内容被再次予以哲学思考。
关键词:心理内容;心理表征;ARC分析;心灵哲学
中图分类号:B8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5)05-0050-04
在当代哲学百花园中,心理内容的专门研究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蔚为壮观的领域。当代心理内容研究是传统意向性研究的继续与拓展。传统观点认为,意向性是心灵通过某种方式对其对象的指向性或关于性,它体现了心灵所特有的把握世界的能力。在当代心灵哲学语境中,心理内容是指主体的心理状态所具有的内容,或者是指心灵关涉其对象的方式。
一、当代心理内容问题研究的认知渊源
心理内容问题最初起源于人们对自身心灵之谜的探索。古人在向外探索自然世界的本原时也向内探究自身心灵世界的本质问题。其中一个很自然的问题是:当我们心里在想什么的时候,到底是什么东西被我们所想呢?前人通常直观地认为,似乎有类似于实物一样的东西装在心里供我们思考。这种素朴的实物式内容观一直延续至今。当代心理内容研究有两个主要来源,一个是语言哲学中的意义问题,另一个是认知科学背景下的表征问题。
“认知”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ognoscere,意思是知道或识别(recognize)某个东西。在心理学中,认知是个体心理功能的信息加工,也就是说,认知被用来指个体的心理过程,与内在心理状态相关。尤其在认知心理学中,认知被当作心灵的表征过程,包括心灵、语言使用、符号操作以及行为控制。在哲学中,认知与认识论密切相关,认知被当作产生新信息和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尤其在科学哲学中,科学发现被认为是一个很复杂的、用来澄清未知事物的认知过程;而在人工智能领域,认知被关联于拥有发展认知能力的智能系统。例如,认知主义尝试创造一种有关认知的一般理论,其中包括问题解决、决策等,从而与心理学、认知科学、脑科学、语言学等密切相关。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认知科学研究愈发关注人类的认知活动,并通过计算机隐喻来理解人类心理表征所进行的心理操作。有关心理表征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在一个认知系统中,是什么使得某个心理状态成为一个表征?这就引发了在认知科学框架下对心理内容问题的思考。
一方面,图林的重要理论工作已经显示出一台机器能操作和使用其内在表征状态,这就提供了有关心灵的内在表征如何可操作的科学研究背景。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许多研究已经在有关心灵的物质状态如何能承担内容问题上取得了进展,其中最主流的解决方案则是围绕内容和表征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解决的。另一方面,认知科学试图通过诉诸表征的信息加工来深入探索心灵的内部世界,用认知科学术语来解释我们的语言表达;而为了理解语言如何表征,我们必须弄清语词如何从其使用者的心理状态中获得表征力。于是,心理表征内容研究成为了当代心理内容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当代具有语言哲学背景的学者在转向研究心理内容时,通常直接将“心理内容”范畴与“意义”或“语义学”范畴等同,但真正开拓性地将这两者进行跨域研究的则是福多。他的心理语义学理论将语言哲学中的意义问题与心灵哲学中的表征问题首次进行了有效的关联和系统论证。他将意义的形而上学问题等同于表征本身的问题,明确指出:“语言哲学和心灵哲学中不断出现的、共同关注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表征本身的问题:在世界序列中意义的形而上学问题”。福多还在他的思维语言假说基础上提出了心灵的表征理论(RTM)。他明确阐述了RTM的核心所在就是这种思维语言的假定:无穷组(an mfl-nite set of)的“心理表征”,并且这种心理表征的功能既是作为命题态度的直接对象(心理表征意指命题)又是作为心理过程(心理表征的序列)的范围。由于受到当代认知科学发展的影响,他还将心理表征的假定与计算机隐喻结合在一起。他的这种表征思想的核心在于:意向态度是认知作用中的心理表征,并且意向观念和语义观念是处理意义的一种自然主义对待方式。
在当代认知科学和认知哲学背景下,心理内容研究的分析传统坚持自然主义的进路,力图展开心理内容的自然化运动。研究者在关注意向性内部结构(主体一意向模式一意向内容)的基础上,严格区分对象与内容,聚焦意向对象和意向内容。他们围绕如何用自然科学术语、非意向机制来说明心理内容,形成了三种主流的内容自然化方案:用信息来描述内容,即通过对信息的本质分析、错误表征的案例分析来刻画内容,从而形成信息论描述方案:通过生物进化中历史选择的固有功能或目的来描述内容,从而形成目的论描述方案;在思维语言假说基础上形成有关内容的心灵表征理论方案。
心理内容研究的现象学传统倾向于采取非自然主义甚或反自然主义的进路。现象学者悬置有关心理内容的相关问题或判断,以经验及其内容作为研究出发点,形成了以给予概念为核心的现象意识内容研究方案和以感觉材料理论、知觉析取主义理论为主的知觉内容研究方案。前者通过破解给予的神秘性,使得给予以某种方式与现象意识内容关联;后者运用知觉理论来谈论有关经验的表征内容或意向内容,从而获得心灵与世界在经验中相互关联的一种描述,并在现象学和认知科学背景下展开跨域研究。
二、心理表征的哲学再思考
表征概念在有关心灵的科学和哲学中是最重要的解释观念或解释假定,甚至还被用作所谓的“认知革命”的奠基石。它在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语言学、人工智能以及认知神经科学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尽管目前已经存在了许多不同类型的表征理论,但它们仍分享了一个核心假定:对于承担内容(content-bearing)的内在(心理)状态以及相应心理过程的正确说明都必须关注表征。
有关表征的哲学之谜(简称“表征之谜”)能简单表达如下:对于一个东西(thing)来说,它表征其他某个东西,这如何可能?表征的这个哲学问题是当前认知哲学的一个主要论题,也是心灵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并且当代其他哲学问题(如心灵在自然中的位置问题、思维与语言的关系问题、他心问题、意识问题以及思维机器的可能性问题等)往往围绕着这个问题而展开。一方面,表征很自然地来到我们的谈论或思考当中;另一方面,表征似乎是不自然的、有争议的和神秘的,并且总是被过多地使用(甚至有时被滥用)。正如约翰·塞尔所指出的:“在哲学史上,可能没有任何一个词项比‘表征更加被滥用”。尽管我们提出它们、谈论它们、论证它们、并且尝试获得证据来支持它们,但是我们并不在任何根本意义上来理解它们。如果我们想要寻找这样一种根本意义,那么哲学家就应该帮助提供对表征的这种理解:即我们对有关心灵如何运作的基本理解。
尽管历史上已经有很多人尝试来理解通常意义上的表征及其核心特征,但毋庸置疑,查尔斯.皮尔士( CharlesPeirce)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表征——他称之为“信号(signs)”——是被关联到它们所表征的东西的。他诉诸于三种类型的内容来为这种关系“提供基础”,并对应于三种不同种类的信号。第一,“图标(icons)”,即依据某种结构类似性、或表征与其对象之间的同构性,而被关联到其对象的那些符号。图画、地图和图表都是图标表征。一幅图画表征一个人至少部分是因为前者密切地类似于后者。第二,“目录(indices)”,即依据两者之间的某种因果的、或类似规律的关系,从而指派东西或条件的那些符号。如一组树的年轮例示目录的范畴。当今许多哲学家会把称之为“自然的信号”和“指示者”的东西质化为皮尔士的“目录”。第三“符号( sym-bol)”,通过约定俗成,符号被完全关联于它们的对象。通常,语言个例(如书写语词)就是皮尔士的符号范式情况。可见,皮尔士的这种分析对我们当前理解表征或心理表征仍是重要的,因为“事实上,近30年的有关心理表征所书写的东西可以被看作是在皮尔士的图标、目录和符号观念上的一种详细阐释而已”。
一般来说,“心理表征”观念首先是认知科学的一种理论建构。同样,它也是有关心灵的计算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根据之,认知状态和过程是(在心灵/大脑中)由某种引起信息的结构(表征)出现、转换和存储所构成的。心理表征的哲学问题可以陈述如下:心灵如何能表征某物?对于心灵来说,正是什么表征这个东西?或者对它而言,正是什么表征它之外的其他东西?
心理表征,即通过心灵状态而关涉世界的表征,是表征的最根本形式。随着最近心灵哲学与语言学、心理学、人工智能等相关联的学科得以一并发展,心理表征问题也被主流哲学家称之为意向性问题的当代形态。一般来说,民间心理学中的心理表征是我们通常的、有关心理表征的“民间”构念,而我们的基本思想观念(命题态度),对于我们通常理解心理表征是更核心的。我们对心灵的常识理解中包括它如何起作用或如何运作,这是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争论的东西。正如卡明斯所说:“假定‘常识心理学、正统计算主义、联结主义、神经科学等等都使用相同的表征观念,这是很天真的。而且,理解为一些特定理论框架提供基础的心理表征观念,一个人必须理解这个框架指派到心理表征的那种解释作用。”虽然心理表征对于心理学家来说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但当代学者们仍集中关注于心灵哲学中的心理表征。
三、表征维度中心理内容的ARC分析
一般来说,信念、期望、希望、害怕、意图都是心灵的状态,它们以某种方式表征世界。当我们用希望、信念、期望等表征世界时,我们意指每一个希望、信念或期望等指向某个东西。为方便起见,我们通常使用术语“思想(thought)”来指称所有表征的心理状态。这样,信念、期望、希望等都是这种意义上的思想,因为它们都表征东西(things)。随着当代心理内容研究的分析哲学传统和现象学传统趋向融合,也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现象学维度上的心理内容(即经验内容)也具有表征方面。那么,心灵到底如何表征呢?我们可以形式化心理表征的结构为:
A Rs C.
其中A代表“agent”,它通常被用来泛指所有的具有内在(心理)状态的自主体。由于当代诸多自然主义学者多习惯于采用计算机隐喻来模拟人的心理状态,所以目前对于自主体的理解一般也包括具有内在状态的智能体。这样一来,自主体可以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自我或个人(Selves or persons)。我们通常把我们自己或个人当作是充满意志的自主体(enwilled agents)范式。自我或个人既“拥有”心灵又“拥有”身体。自我“拥有”心灵,是因为它们本质上是(有关思想、经验等)心理状态的主体:自我“拥有”身体,是因为个人及其身体都在它们自身方面是不同种类的实体。身体是被有机化的物质对象,能经历它们物质部分的生长和变化,受制于有关形式或功能的某些基本特征的保留。这样,个人或自我才能思考、感觉和意向地表征或行动。例如,我自己可以仍是某些物理属性的承担者和在物理空间中一个方位的占有者,即使我并不与这个被有机化的物质对象是同一的,但其中这些物质对象被用作我的物理身体,并且通过之,我练习我的知觉和自主体的能力。另一类自主体是指人工智能主体。人工智能体尤其是机器人的出现引发了人类对其主体问题的形而上学思考。尽管目前学界对于人工智能主体是否具有“心灵”仍有广泛争论,但毋庸置疑的是:它们具有“智能”。人工智能主体通过其内在状态能对外部世界持续自主地进行表征或互动,同时感知环境中的动态条件,或执行行动影响环境条件,或进行推理、求解问题和作出决策等。
R代表“represent”,即表征状态。传统地来说,根据罗素的命题态度观点,能以上述形式化方式被挑选出来的思想是可以作为“命题态度”的,是能以上述形式被描述的心理状态。信念、期望、希望、害怕等都可以是具体的命题态度类型。传统的命题态度标准形式常被刻画为“AFs that P”,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R是F的一种具体类型。可以进一步地说,表征状态(态度)是心理状态的一种当代类型。
在当代心灵哲学论域中,一般认为表征总是包括表征对象的方式,并且表征的特征主要体现为方面、精确性和不出现@。具体来说,(1)方面。这里的语词“方面”是约翰·塞尔意义上的。一个表征的对象能以许多方式被呈现或被表征,并且表征能够具有相同的对象,但在方面中会有所不同。当一个表征在某个特定方面下表征某个东西时,它不可避免地排除其他方面。相同的非实存对象能以许多方式被表征,并且不同对象能在相同的方面下被表征。(2)精确性。一些表征以某种方式呈现它们的对象,这样一些表征能够是精确的;一些表征能够是不精确的。(3)不出现。当一些意向状态不具有正实存的(或真实的)对象时,不可否认的是,一些表征能表征这样的不实存东西。例如,一幅画或一个语词能表征一个故事中的非实存人物。在这里,这些特征中的每一特征表现出一种表征方式。这样,一个表征的内容就是:一个表征对象被表征的方式。在心灵中,一个表征总是以一个特定方式来表征某个东西,或者通过表征某个东西是如此(它能是精确的或不精确的)、或者通过在某个方面下(而不是在其他方面下)表征某个东西。特定对象的表征、属性的表征以及事态的表征都能具有内容。
目前心理表征实在论者通常假定两种类型的表征状态:概念表征和非概念表征。前者是这样的心理表征:即它们由概念所组成并且没有任何现象特征,如思想;后者是它们具有现象特征但没有任何概念构成成分,如感受。在这种分类上,心理状态能表征某个东西,或者以一种类似于自然语言表达式的方式,或者以一种类似于画画、地图、照片或电影的方式。
C代表“content”,是指表征状态所具有的内容,即表征内容,也就是对象如何被表征的方式,它体现了心理内容的表征维度。鉴于当代的分析传统,许多哲学家开始对意向性进行微观考察,从而形成意向性的微观结构分析方案。他们强调意向性结构被详细刻画的重要性。例如,在塞尔的意向性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克瑞恩进一步明确指出意向性的一般结构为:主体一意向模式一意向内容。在这里,意向内容则是指它表征关于或被指向其上的东西的方式,即体现对象是如何被表征的,而这种关于或被指向其上的东西就是意向对象。斯特劳森则以严谨的逻辑思路表明我们所拥有的东西就是一个经验E、一个逼真的(living)内容C、一个体现其内容的主体S,从而对经验、经验主体和经验内容三者之间的关系(E=S=C)进行微观的逻辑分析。这种研究方案将意向内容问题引入到深层次的形而上学思考和与现象学传统的融合当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这种被表征的情形通常就分为两种:C是命题的;C是非命题的。在第一种C是命题的情形中,表征内容是被罗素使用在“命题”的地方f that P)。命题态度要求命题内容以及命题是仅仅由语句表达的那种东西。例如,根据这个术语,当我相信冰箱里有一瓶啤酒时,我的信念内容就是冰箱里有一瓶啤酒。我们能够把一个心理状态的内容当作区分包括相同态度在内的状态之间的什么东西。不同的信念根据它们的不同内容得以区分(或个体化)。其他态度状态也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认为C=that P。这也就是说,表征内容以that P的形式得以呈现,并且由于这样的命题是由其概念构成成分所构造的,所以这类表征内容也被认为是概念的。
随着当代认知科学的迅猛发展以及心灵哲学中意向性研究的纵深挖掘,上述心理表征结构中的C被予以拓展.即存在第二种情形:C也可以是非命题的。在当代心灵哲学中,概念表征(如思想)缺少现象学特征这种传统论断已经不被主流学者所赞同了。目前一些学者(如查尔莫斯、麦金、皮特、斯特劳森等人)断言,纯粹概念的(有意识的)表征状态本身就是一种现象学。这种观点已经在心灵的分析哲学家当中发展迅猛。而在非概念表征上的分歧主要关注现象属性的存在和本质,以及它们在决定(G.E.摩尔意义上的)感觉经验的内容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在这样一种观点上,所有表征状态(依据它们的现象特征)都具有它们的内容,并且这种内容是非概念的。
例如,从非概念表征角度来看,图片表征也是以特定方式表征它的对象(从具有被遮蔽的某些部分和未被遮蔽某些部分的特定角度来看)。图片表征是方面的,也能是精确的或不精确的,尽管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具有这样的命题内容:它们并不表征东西是某种方式(being a certainway)。有关一张面孑L的一幅类似毕加索的图片,可以是这张面孑L看上去像什么的一种不精确的表征,但它并不表征任何特定的面孑L或一般的面孔是一种方式,虽然不可否认的是,这幅图片以某种方式表征一张面孔,并且它所表征这张面孔的方式就是这幅图片的内容。重要的是,在这种被描述意义上的内容不需要是命题的(即c是非命题的),因为它不需要是一个东西是如此这般的表征,它也不需要包括真之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在具有语言哲学背景的心灵哲学家当中,他们感兴趣于命题态度动词,从而导致对命题态度内容感兴趣,并且坚持语言一逻辑分析命题内容,将语句的意义和内容相等同。但是,在具有认知科学或科学哲学背景的心灵哲学家当中,他们更关心的是认知科学中的“意义和内容”。他们认为,把意义和内容等同是一个错误,并且把内容当作意义是很危险的@。因为这种等同观显示:内容理论是内容语义学(semantics for content),或是基于内容的语义学。他们称意义是在范式上作为语言学表达式或行动的属性:一个人的说话方式或语句所意指的东西,以及通过它这个人所意指的东西。而他们称之为内容的东西是,在其他东西中心理表征和指示信号(indicato.signals)的属性。这或许预示着,表征维度上的心理内容研究会是语言哲学、心灵哲学、科学哲学、认知哲学跨域探究道路上的一道独特且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