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国
(江苏省宜兴市和桥高级中学 江苏宜兴 214211)
创设问题激发思维 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王建国
(江苏省宜兴市和桥高级中学 江苏宜兴 214211)
问题是激发思维的星星之火又是创新的前提,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感知、联想、思考、探究和应用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对自身能力的挖掘。“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的思考指明了方向,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也切实提高了课堂效率。
问题教学;激发思维;激发想象
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利用问题来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力。问题是激发思维的星星之火,而想象又是创新的前提,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感知、联想、思考、探究和应用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对自身能力的挖掘,让自己的思维漫游在知识的海洋,在不断攀登、勇于探索中实现了对自身的突破与创新,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学生的认知、兴趣和生活经验不同,对概念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的。化学基础概念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讨论,让学生针对一个概念进行发散,从基础知识进行衍生,让不同的学生阐述自己不同的观点,不断地扩充学生的理解,以巩固双基,求同存异。
比如在学习“气体摩尔体积”时,十几个字的概念叙述很难让学生理解其中隐含的深义,教师就可以利用问题来引导学生的讨论,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实现学生对概念全面细致的认识。
问题引导: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有哪些?气体摩尔体积的运用范围是什么?
问题激起了学生的讨论,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将自己的理解进行拼凑,从不同的方向与角度来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在知识的汇总中,学生从物质的固态、液态与气态三方面进行讨论,通过物质分子的大小、个数和分子之间的距离来进行分析,在观点的碰撞中,不断地提升对概念的理解,理解了影响固体与液体体积的主要因素为分子的大小与个数,而影响气体体积的主要因素为分子间的距离与个数,进而推导出结论: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分子数目相同时体积大致相同。通过这样的不断深入、逐层讨论,学生由一个问题发散开来,去糙存精,去伪存真,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想象是学生通过对表象进行加工,在大脑中构思出化学物质的全新形象,需要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融入。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结合化学图片、视频和立体模型,对化学中的分子、原子、中子、质子、原子核等微观粒子进行想象,可以有效地掌握物质的性质与规律。
比如在学习“钠的性质”时,实验使学生对钠的性质有了一些了解,然而有的学生还会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钠能够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如果单纯的告诉学生这是物质性质决定的,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学生心中的问号,教师就可以从微观的角度进行解释。
问题引导:让我们一起看看钠原子与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当两者相遇的时候,怎样才能达到稳定状态呢?
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微观世界,从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上,学生知道了最外层的一个电子;从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上,学生知道了最外层的七个电子。想到这里学生恍然大悟,钠原子将电子给氯原子一个就可以都达到稳定结构了。如此,学生深刻理解了物质之间的反应,加深了对“结构决定性质”这句话的理解,同时有助于学生对方程式的记忆。想象力使得学生将微观的结构与宏观的性质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能够透过化学的反应表象深入物质的内部,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升华了课堂教学效果与效率。
学生在空间想象能力上有所欠缺,不能准确地想象物质的空间结构。然而在高中化学物质的学习中,学生不能完全依赖于直观生动的空间构型图,需要在心中产生物质的结构模型,学会利用三维想象能力来刻画分子中原子与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原子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
比如在学习“苯的空间结构”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苯的分子式C6H6”为题展开讨论,在学生各式各样的讨论中,让学生进行一一自我否定。在学生苦于不能正确表示苯的结构式时,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入凯库勒那个神奇的梦,梦到一条蛇头咬蛇尾的蛇,通过问题的形式给予学生一定的启示。
问题引导:从凯库勒梦中的那条蛇身上,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问题促使学生将思维集中到那条蛇上,从而将六个碳原子形成一个环,再利用碳碳双键减少氢原子的个数,从而得到了单双建相间的苯环结构,学生们感觉非常地兴奋,积极地通过苯的一些性质对结构进行修复,最终得到并理解了苯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双键与单键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键。学生的想象力促使了学生对物质结构的积极构架,在问题的引导下,这种现象找到了科学合理的依据,分子结构犹如照片一样展示在学生的眼前,烙在学生的心中,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实验有效开动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会不自觉利用自己的认知来解释其中的现象。在学生对实验的动手操作中,不同的学生对实验现象原因的猜想也会有所不同,教师要及时的整合学生的猜想,在小组讨论中设置更为科学、严密的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比如在学习“氯水的性质”时,学生对实验的亲手操作,使学生可以清晰看到氯水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这是因为氯水具有酸性与漂白性,然而在对漂白性的讨论上,却出现了不同的猜想,有的学生认为氯气具有漂白性使石蕊溶液褪色,有的学生认为是氯水中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使石蕊溶液褪色。面对这样的争论,教师就可以利用问题将学生引导到实验的设置上来。
问题引导:既然大家有了意见上的不同,想一想利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自己的观点。
问题将学生集中到了对实验的创建上,在学生激烈的讨论之后,学生选择对比法进行验证,先让干燥的氯气通入盛有干燥的有色布条集气瓶中,然后在通入盛有湿润的有色布条的集气瓶中。直观的实验现象不用做过多的解释,学生便一目了然,非常轻松地认识了氯水的性质。通过学生对实验现象的猜想,将学生推到了更深层的实验探究之中,每个学生都在积极地动用大脑,建立一个又一个的实验来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肯定或否定,学生的思想自由地畅游在实验的现象之中,体会到了化学探索中实事求是的精神所在。
课外化学实验解放了学生的思想,创新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可以随意地利用生活中的材料来进行实验和创作,在不断地修复纠正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学生的课外实验并不是“放养式”的,教师可以结合教材所学的内容,给学生建立一些主题,让学生能够围绕主题展开探索创新,使学生能够将课堂上所学知识用于课堂之外,增进他们的学习信心。
比如在学习“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时,学生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有了清晰认识与理解,纷纷地感叹化学反应的神奇,竟然能够转化为电能。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建立课外小实验。
问题引导:大家知道了建立原电池所具备的条件,就可以自己组装原电池,大家不妨利用生活中的材料来做一个原电池。
听到这个建议,学生们非常地兴奋,主动寻找生活中可以使用的材料,在查阅了资料,设计了线路之后,开始分组行动寻找实验器材。有的学生将自己的废旧电池拆开,得到了实验所需的碳棒和锌皮;有的学生从搜集的材料中得到灵感,将自己收到的音乐贺卡拆除,提供了实验所需的二极管。学生们积极提供器材,两天的时间一个带音乐的原电池诞生了。在创造中,学生运用了新知、获取了幸福、提升了能力。
总之,“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的思考指明了方向,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寻找,利用发散、想象和猜想的思维深化了问题、延伸了知识,准确灵活的获取了新知,实现了创新。然而化学得天独厚的基础,需要广大教育者积极的探索与发现,以提出更适合、更优秀的问题,来实现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增强,课堂效率的提高。
[1]许若莲.如何调控学生的课堂思维[J].新课程(中学),2010,(8)
[2]原方圆.基于主体性培养的化学问题教学 [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1008-0546(2015)07-0055-02
G632.41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5.07.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