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质疑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2015-07-20 09:21房寿高
化学教与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火柴紫色火焰

陈 卫 房寿高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江苏 常州 213003)

新课程倡导逐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化学活动设计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要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鉴于此,教师就可以通过课堂上一些有疑问的实验现象作为学生感兴趣的载体, 课后将十分感兴趣的同学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课后的探究,引导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活动,既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又能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一、问题提出

现行的三套高中化学教材(苏教版、鲁科版、人教版),都设有钾的焰色反应这一实验。其中,苏教版高中《化学1(必修)》(2014年6月第6 版)第21 页活动与探究叙述为“[实验4]取一根铂丝(或细铁丝),放在酒精灯(或煤气灯)火焰上灼烧至无色。用铂丝蘸取少量KCl 溶液,置于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颜色。再用稀盐酸洗净铂丝,并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蘸取少量K2SO4溶液,重复以上实验”。课前笔者按书本做准备实验时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看到了紫色,但现象不是非常明显,为了增强课堂的演示效果,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雷周平同志和刘成英同志先后在文章《妙用火柴巧做钾离子的焰色反应》、《钾元素焰色反应的实验改进》中提到,可以用燃烧火柴的方法进行钾元素的焰色反应,因为火柴头中含KClO3,火柴梗中含有K2CO3。笔者按照他们的实验过程重做了实验,发现当在蓝色钴玻璃后面划燃火柴后,立即见到了紫色的火焰, 当燃烧已除掉火柴头的火柴梗时,透过蓝色钴玻璃也见到了紫色的火焰。当笔者把这一简单易行的创新实验和书本实验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对比时,很多同学提出了质疑:相较于KCl 溶液和K2SO4溶液,火柴体系成分更复杂,是否有其他物质的燃烧透过蓝色钴玻璃也能看到紫色火焰呢? 针对课堂上动态生成的资源,笔者并没有一言堂,而是要求感兴趣的同学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课后的探究证实自己的猜想:火柴燃烧产生的紫色火焰是否一定是钾元素引起。

二、实验过程

1.实验1

用材质和火柴梗近乎相同的小木条 (查资料得知,木材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主要含C、H、O 元素)点燃,透过蓝色钴玻璃,见到了紫色火焰。

2.实验2

用不含钾元素的棉花、食品保鲜膜、聚氯乙烯、乳胶管进行实验,也见到了明显的紫色火焰。

3.实验3

点燃已打磨的镁带,透过蓝色钴玻璃,可以看到火焰上部明显呈紫色,下部略微呈绿色。

4.实验4

在蒸发皿中加入少许无水乙醇或甲醇, 点燃,然后撒入粉状氯化钡固体, 肉眼可以看到黄绿色火焰,然后透过蓝色钴玻璃,也看到了紫色火焰。

可见,透过蓝色钴玻璃能看到紫色的火焰不一定说明物质中含钾元素,因此,不能用点燃火柴的方法进行钾元素的焰色反应。

三、实验启示

本次实验结果对笔者的触动很大,教学真是个教与学相长的过程。从雷周平和刘成英两同志于1998年提出可以用燃烧火柴的方法进行钾元素的焰色反应到现在已经接近15年, 在这期间很少有人对此公开质疑过,即使有人怀疑最多做一个实验验证一下。笔者开始也仅仅做了火柴的燃烧实验,当发现确实出现了紫色火焰后,就乐于其中而放弃了继续实验。要不是同学提出质疑,笔者也不会组织研究性学习小组燃烧不含钾元素的物质来做对比实验。正如大诗人陆游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一些化学实验结论,不能人云亦云,一定要要亲自动手实验,而且要深入下去多做一些对比性的实验,只有这样才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1]雷周平.妙用火柴巧做钾离子的焰色反应[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8,(7):37

[2]刘成英.钾元素焰色反应的实验改进[J].化学教学,1998,(12):11

猜你喜欢
火柴紫色火焰
最亮的火焰
缤纷的火焰
漂在水上的火焰
搜索十种奇特紫色动物
吹不灭的火焰
火柴变变变
紫色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