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燕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情况。方法 选择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接收诊治的90例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将其随机性分成两组,一组45例患者应用复方丹参滴丸予以治疗设为对照组;一组45例患者应用复方丹参滴丸与硝酸异山梨脂、硝苯地平联合治疗设为研究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39/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89%(31/45),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ST段压低出现的次数、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对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实施定期动态心电监测,做出早期临床诊断,同时给予有效的治疗,帮助患者改善生活、生存质量。
【关键词】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志码】A
无痛性心肌缺血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冠心病临床症状[1],因为患者平时没有典型的不适症状,很容易被忽视,常常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易导致猝死等一些急性心血管事件,对患者的生命及健康具有严重危害。提高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率,有效指导临床治疗,是改善患者生活、生存质量的重中之重。现选择我院在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接收诊治的90例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进一步探究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诊治情况,具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接收诊治的90例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将其随机性分成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有45例患者。研究组中,包括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均在53~86岁之间,平均年龄(71.47±3.08)岁。对照组中,包括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均在54~89岁之间,平均年龄(73.66±3.24)岁。全部患者均达到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将中药过敏、肝肾功能缺陷以及冠心病心肌梗死等患者一律排除,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显示,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可比性显著。
临床诊断:临床诊断的依据为动态、静息、负荷试验的心电图检查以及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结果发现全部患者存在心肌缺血改变,没有其他因素,同时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通过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得以确诊。
治疗方法:采取各种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措施,避免加重粥样斑块病变或者不稳定加重[2]。以便粥样斑块消退,加强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在静息时,心电图、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发现存在典型心肌缺血改变的患者,应适当减少工作量。
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每次口服8粒,3次/d,一个疗程所用时间为1个月。
研究组: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的同时结合硝酸异山梨脂、硝苯地平进行治疗。硝酸异山梨,每次给药剂量为10mg,3次/d;硝苯地平,每次给药剂量为8mg,3次/d。
统计学分析: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两组间试验所得数据予以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利用均数±、平均数(x±s)表示,通过t法对组间计量资料予以检验,应用x2检验两组间研究的计数资料。若是对比差异P<0.05,则能够说明组间统计学研究有意义。
结果
临床效果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39/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89%(31/45),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表[N(%)]
指标变化情况:观察组患者的ST段压低出现的次数、持续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指标变化情况分析表(x±s)
讨论
冠心病患者常伴有无痛性心肌缺血症状,此临床症状通过检查仪器显示心肌具有客观上的缺血表现[3]。现阶段,通常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无痛性心肌缺血疾病,紧密监测心肌可能出现缺血症状,及时进行临床诊断,进而让患者得到早期治疗、康复。临床治疗一般采取药物治疗,本次研究试验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39/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89%(31/45);观察组患者的ST段压低出现的次数、持续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由此数据结果证明,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硝酸酯类药物治疗,能够有效纠正心率减慢,抑制心脏溶积扩大,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临床治疗效果。通过ST 段的改变,准确判断是否出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总之,应对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实施定期动态心电监测,做出早期临床诊断,同时给予有效的治疗,帮助患者改善生活、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玉琴.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家庭护士,2008,(28).
[2] 胡根生,胡小莲.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J].中国医学创新,2010,(03).
[3] 闫美云,闫海.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