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理工大学 李坚沈阳工学院 陈玉杰
沈阳市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①
沈阳理工大学 李坚
沈阳工学院 陈玉杰
摘 要:小额信贷是普惠金融理念实践的有效途经。本文首先对沈阳市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状况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其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然后根据发展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帮助提高沈阳小额信贷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引导民间闲置资金的合法有序流转。
关键词:沈阳市 小额贷款公司 普惠金融
小额贷款公司的前身是民间借贷,而民间借贷作为一种古老的融资方式,其存在已久,即使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民间借贷仍大量存在。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对商业银行和民间借贷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它对于沈阳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构建东北区域金融中心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辽宁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于2013年11月启动,目前沈阳市获准筹建的小额贷款公司达到50家,其中有15家已经陆续开业,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运行质量上在全省都居于首位,并且从全国来看,也居于前列。
1.1 沈阳市小额贷款公司的员工现状
目前来看,在沈阳市小额贷款公司开展业务的业务人员,学历多数为本科,专业涵盖了经济类与管理类多数的专业,这其中又以市场营销、经济学、工商管理、会计为主,有金融学专业背景的业务人员占比较低。调查数据显示:这些业务人员的年龄主要介于28岁到34岁之间,绝大多数都没有从事过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工作。由于信贷管理经验缺乏,这给沈阳市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特别是风险控制)留下了极大的隐患。
1.2 沈阳市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主要源于自有资金
小额贷款公司贷出资金几乎全部出于自身拥有,其出资人可以是自然人,当然也可以是社会团体或者法人。因此,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一般具有以下特征:项目的审查谨慎、审批的程序简单、手续便捷、贷款的利率较高、放款快。如沈阳市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利率普遍实行月息制,月利率水平大致为1.77%,折合年利率是21%,相当于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的4倍。虽然沈阳市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利率比一般商业银行高出很多,但其资金需求量却很大,风险控制很有效。到目前为止,沈阳已开业的50多家小额贷款公司所有贷款客户均能按时归还利息及本金,没有一笔不良贷款产生。当然,这也与沈阳小额贷款公司通过抵押来降低贷款风险和通过限额、黑名单来限制信用贷款有关。房产、汽车等大件商品作为抵押口,降低了沈阳小额贷款公司的坏账风险;如果是信用贷款,沈阳小额贷款公司放款额一般不超过20万元,并且要求借款者的单位必须提供相关证明,几万元借款一般不会让借款者铤而走险成为“不受欢迎”的失信的企业。由于沈阳市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主要源于自有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供不应求,所以,也不排除个别小额贷款公司通过吸收借款者的存款或吸收公众存款作为资金来源,可能会导致出现高息揽储和非法集资的风险,在存款保险缺失的情况下,这类的公众存款缺乏安全保证。
1.3 沈阳市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效益
小额贷款公司是真正阳光的民间借贷机构,目前正规的小额贷款公司月利都在两分左右,并且需要有变现能力强的物品作为抵押,房产最受小额贷款公司的欢迎,能占到抵押物品的七成以上。此外邮票、汽车、黄金、股票等容易变现的物品占二成左右。截止2014年11月末,辽宁省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2.4万笔,共计274.4亿元。其中,中小企业贷款为128亿元,占全部贷款的47%;个体工商户贷款87亿元,占全部贷款的32%;普通农户贷款59.4亿元,占22%。如沈阳泰祥小额贷款公司,它在2013年开业一年里,总收入就超过了一千万元,税前营业利润达到875.83万元,税后净利润达到656.83万元,远远高于小微企业的平均利润水平。这还仅仅是发展初期,随着业务的扩大,其经营效益将相当可观。
2.1 贷款规模单一
首先,沈阳市小额贷款公司只能开展“小额贷款”业务,而国际上的小额信贷则包含储蓄、信贷、保险等多种业务的金融服务,比如,孟加拉乡村银行和印尼人民银行都是可以吸收存款的,而且还开展了其他金融和非金融服务,为客户提供了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当然,由于政策上的限制,沈阳市的小额贷款公司目前只能开展“小额贷款”业务。但是,这些“小贷”业务其实并不“小”。根据沈阳市金融办的统计资料,发现2014年全市贷款余额193.35亿元,年度累计发放27407笔,金额377.44亿元,平均每笔137.72万元。由此可以合理的推测,小额贷款公司的覆盖深度不够,在选择贷款对象上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喜大厌小等倾向。
其次,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业务的主要方式也比较“老化”,大部分都复制商业银行的模式,主要以担保、抵押、保证贷款为主,信用贷款占比很少,这说明小额贷款公司对风险的控制相当谨慎,而这却可能使很大一分部分客户无法获得急需的资金。比如,沈阳市金融办的统计资料显示,2014年全市小额贷款公司的信用贷款只占到20.71%,而抵押贷款和保证贷款合计占比79.29%。大多数小额贷款公司都采取了“类银行”的模式,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客户需要。在信贷紧缩的宏观整体市场环境下,一般商业银行很多客户得不到贷款需要,转而成为小额贷款公司的优质客户;二是人才需要。在沈阳市开展小额贷款的公司与传统的一般性商业银行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在职的、离职的商业银行经验丰富的人才,都成为其真实的或潜在的业务人员;三是贷款需要。如抵押担保类贷款单笔金额较大,业务扩张相对快速和方便。
最后,小额贷款提供的产品种类较少,并不能满足需求者的个性化需求。因为小额贷款公司自身和政策上的限制,比如严格的贷款周期和贷款数额,固定的期限等,所以小额贷款公司的产品仅适用于那些拥有高周转率的,或者有稳定现金流的小微型企业和农户。并不适用于那些个性化比较强的,比如拥有不规则现金流,或者贷款时间不确定的客户。这是因为现在的小额贷款公司还处在政策上的优势地位,拥有一定的地方“垄断”性质,具有谈判权,借款者没有议价能力,只能接受。
2.2 覆盖广度有限
沈阳市有些作为国家设立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的小额贷款公司,现在的主要服务对象却以中小企业为主,有所背离其服务“三农”的初衷。根据有关学者和机构的调查数据和结果,证明了小额贷款公司多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比如《2013中国小额贷款蓝皮书》统计,全国小额贷款公司发放的农业贷款占比仅28.37%。小额贷款公司出现背离“三农”的主要原因是,其资金来源大部分是民间资本,更偏好于追逐回收快、周期短且收益大的项目,再加上“三农”贷款具有季节性、贷款周期长、农业生产经营受自然条件、经济波动等外部因素影响很大等特性,自然风险较大,其市场风险也相对较高。在诸多因素的约束下,小额贷款公司的服务对象逐渐向中小企业偏移、向城市转移,从而忽视了“ 三农”的需求。
2.3 管理机制不健全
小额贷款公司的规模和数量在逐年增大,但由于背着工商企业的身份经营着金融业务,缺乏有效的监管,再加上资本的逐利性,导致小额贷款公司的质量参差不齐,内部风险增大。比如有些公司组织结构不健全,公司的“三会”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有些公司没有完善的内部治理机制,例如没有规范的信贷流程、有效的管理工具、经营者素质不尽相同;有些公司贷款发放和贷款审查居然由同一人完成;有些个别公司还出现了委托资金入股、变相吸收存款、违规转让公司股份、通过给股东关联方发放贷款等方式变相抽回注册资本、超比例发放贷款、触碰贷款利率4倍红线等行为。业内人士呼吁行业要进行整治,肃清行业的不良风气和违规行为。
3.1 完善产品的创新机制
虽然沈阳市小额贷款公司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并没有形成有效地竞争,因为现有政策对地域的限制还比较严,那么未来竞争的引入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小额贷款公司进行金融创新。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小额贷款公司的产品最受欢迎的当然就是“信用贷款”,这是小额信贷的核心,也是小额贷款公司未来立足市场的利器,同时也是难点,其重点是风险控制。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根据普惠金融的需求多样性特点,不断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创新金融产品。只有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才是能带来持续收益的,而贫困客户的需求却是个性化的,比如农产品的品种多样,且每种农产品的生长周期都不相同,但目前大多数小额贷款公司的产品类型却很单一,因此小额贷款公司应该根据客户在贷款金额、还款方式、还款期限、贷款利率等方面的不同进行创新性设计,开发多种小额信贷产品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具体而言,就是在根据市场调研和对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发现目标客户的特征进行设计适合客户需求特征的产品。这种产品多样性不仅解决了不同客户群的不同需求,而且可以产生范围经济的效应,带来更多的业务量,增加分支机构的收益,实现机构和客户的双赢。
3.2 坚持细分市场
一个完善的普惠金融体系,肯定拥有各种各样的机构来提供不同的金融服务以满足各类客户的不同需求,各机构各司其职,并且充分发挥各机构自身的比较优势。那么作为小额贷款公司来说,其优势就在于借款人与贷款人之间相互比较了解,二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大幅度降低,同时,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手续比较简便,抵押担保形式更加多样,贷款期限相对更为灵活。小额、分散、快速周转是小额贷款公司在细分市场上的核心价值,这种价值是伴随着小额贷款公司内生的,并且具有可持续性。因此小额贷款公司应该继续立足这个发展方向,不然其优势也将失去。虽然各类机构各司其职,但普惠金融的一个重要内涵是将所有金融机构有机整合成一体,所以机构间的合作是大有裨益的。对于单个机构来说,能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当然是有限的,而机构间的合作就可以打破这个限制,实现互利共赢。
3.3 完善公司治理
完善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机构高效率地运作,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效应,从而降低公司运营成本,同时可以降低员工的操作风险和管理者的决策风险。第一,科学的业务流程。制定符合小额信贷特点的信贷流程,做好客户的贷前调查,对贷款资料及时严格地审核,确保贷款快速且准确的发放到客户手中,并保持与客户的紧密联系,做好贷后管理。第二,有效的管理工具。建立对客户的跟踪管理系统,为借款人建立诚信档案,对不同的客户实行差异化的贷款额度和利率及控制风险。第三,完善的激励机制。如果实行平均主义,不能体现多劳多得,小额信贷技术员就没有发放小额贷款的积极性;如果制度设计不合理,不能通过正规途径获得合理薪酬,小额信贷技术员就有可能走入歧途;制定权责明晰的工作安排,使小额信贷技术员的工资收入由自己业务的发展状况及风险大小来决定。第四,良好的培训机制。加强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知识培训,可以降低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包括“三农”政策、普惠金融和业务技能等,以提高普惠性金融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的公平竞争。
参考文献
[1] 包忠明.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研究[J].西南金融,2013(4).
[2] 吴晓灵.发展小额信贷促进普惠金融[J].中国流通经济,2013(5).
[3] 李明贤,叶慧敏.普惠金融与小额信贷的比较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4(9).
基金项目:①2014年度辽宁省财政厅课题——辽宁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及财政对策研究(14D013)的阶段性成果;2015年辽宁省社科联重点项目——辽宁省建立涉农银保互动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10(a)-0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