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是国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是一项直接对国企资金进行发展规划、流通预测、监督控制的工作。本文首先阐述了国企财务管理的概念及特征,其次,分析了新时期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探讨了新时期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原则及特点,深入研究了新时期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前言
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是国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是一项直接对国企资金进行发展规划、流通预测、监督控制的工作。国企在运营过程中离不开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新时期大力提升国企财务管理水平、努力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有利于降低国企经营成本费用,实现精打细算;有利于提高国企的经济效益,减少财务损失;有利于提高国企内部资金的利用效果,确保国企财务活动健康、有序、稳定发展的道路。本文就新时期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进行探讨。
二、国企财务管理的概念及特征
1.国企概念
国企是由地方政府或者中央政府参与控制或者直接投资的企业集团,具有股份和集团并存、控股股东为国有、规模大型化、集团管理职能多元化、组织机构多层化、经营多元化等一系列较为明显的特征。
2.国企财务管理的概念
国企财务管理是指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国企所开展的一系列财务管理活动,具有财务管理活动体系化、财务管理目标双重性、财务管理内容决策化、财务管理职能专业化的特征。
3.国企财务管理模式
从目前来看,现有的国企财务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三种模式,分别是相融式财务管理模式、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是指国企下属的子公司没有任何财务决策权,全部财务决策权都由集团统一管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人员任免、收益分配、对外投融资决策、资金调配、资本增减变动决策都具有完全的决定权,而子公司只拥有如日常收支管理、短期预算等少量决策权。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与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则完全相反,国企下属的子公司都拥有足够的财务决策权,集团只是间接管理子公司。相融式财务管理模式则同时结合了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和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的特点,强调“分权基础上适度集权”。基于集权程度不同,又可将相融式财务管理模式分为相对分散型和相对集中型,国有集团母公司对其下属的子公司保留着最高财务决策权和财务管理权,而子公司则可以保持相对的独立性,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主决策。
三、新时期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财务管理理念存在问题
第一,成本和效益统筹理念差。有些国企还没有严格执行规范,积极推进定额管理和成本核算工作,难以满足提高经营效益的目标;第二,忽略了内部控制。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内容是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直接关系到国企能否良性发展;第三,没有较好地进行会计信息披露,很多国企领导之所以不重视会计信息或者不充分利用会计信息,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会计信息披露程度不够、质量不高,甚至还很难给国企领导提供有用、简明、适时的会计信息。
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挪用公款、贪污受贿的现象时有发生
虽然有很多的国有企业都先后建立起了一系列的内部控制制度,虽然原则性强,但是可操作性弱,合理性、科学性方面较差。甚至还有一些国有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予以误解,认为内部控制制度即为内部规章制度,没有建立起自我约束、自我防范的内部控制制度,这样一来,就造成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严重。
四、新时期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原则及特点
1.设计的基本原则
(1)实现战略目标原则。新时期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过程中,要对国有企业在未来的长期经营战略和长期发展目标予以充分地考虑,以便所作出的设计能够更好地实现战略目标。(2)效益最大化原则。国企的根本目的就在于盈利,国企的任何一项投入、任何一项改革都需要得到经济最大化的回报。因此,在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设计过程中,务必要对成本效益进行充分评估。(3)符合现代国企制度原则。国企要通过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来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加强监事会、董事会等机构的建设,逐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2.设计特征
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征,分别是:(1)财务权力集中监控,能够高度集中整个国企全部的重大财务决策,不同的管理层有着不同的财务决策权限,同时管理层还可以实时监控执行情况。(2)财务信息高度集中。国企财务部门所有使用的财务信息都是直接从各子公司业务源头采集,这样一来,就大幅度地压缩了财务管理幅度和财务信息处理人员,也有效地避免在传递过程中信息的缺失,实现了基础业务与集团财务的集成连接。(3)资源集中调度。国企财务部门通过统一结算、集中调配各个子公司的资金,能够对子公司的资金需求及资金动态进行实时掌控,这样有利于减少资金成本支出和财务风险。
五、新时期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措施
1.建立健全现金盘点和银行对账制度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该要建立健全现金盘点和银行对账制度,每日都应该要及时核对现金日记账和库存现金余额,以此来确保货币资金收付的准确性,货币资金的完整、安全应该由出纳直接负责。而现金盘点工作则应该采取不定期或定期的方式来予以开展,值得注意的是,至少每三个月应该库存现金突击盘点一次,一旦发现问题,那么要及时深入查询,对相关责任人予以惩戒。
2.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管理
一是不断加强业务学习。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国有企业财务部门应该加强对财务人员计算机理论和操作知识以及内部控制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增强业务理论水平和实务操作能力,实现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二是不断完善内控体系。坚持严格按照财务程序进行内部控制,制定了财务公开承诺制度和分级负责制,建立了重大财务项目实施方案集体审定制度,有效地对国有企业重大财务开支实施全程监督管理,提高财务管理的透明度。三是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国有企业一方面应该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到警示教育基地参观,观看警示教育片,以剖析反面敲响警钟;另一方面采取“请进来”的方式邀请专家以及上级单位领导进行法律知识的讲解,进一步筑牢思想防线,提高财务人员拒腐防变能力。四是要求财务工作人员遵守上下班、请销假制度;建立学习制度,鼓励员工参加本专业业务、职称、学历、经济类资格学习考试,取得证书后给予适当奖励;加强行风软环境建设,实行首问负责制、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等,被通报、曝光的除了给予经济处罚、待岗外,还实行扣分制。
3.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提高资金利用水平
首先,信息化技术能够提高国企资金预算方案的准确性,也能够提高预算计算的速度,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财务活动的集中控制管理。信息化技术的计算精度和计算速度远超手工计算,它能够自动加工处理数据,消除人为因素的干扰,并给出准确的资金预算结果。其次,信息化技术会给国企提供更加适宜、更加合适的会计处理方法。例如国企在手工记账时期,多采用后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来进行会计处理,但是这些方法操作步骤过于复杂,给财务资金管理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而采用信息化技术则能够将上述问题予以很好地解决,既能够提高资金利用水平,也能够大幅度降低财务资金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为实现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构筑了新的平台。
4.高度重视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和会计信息工作
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是保证国企健康、有序运行的重要手段。为了能够对国企内部资金使用审核审批制度进行更好地完善,国企应该制定完善内部审计、拨款报账审批、预算资金使用等规章制度。为了能够更好地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应该将国企内部业务会审、财务会审及重大决策会审全部纳入内控系统进行管理,未经内控审核的事项一律不予通过;同时,将已完善的制度汇编成《内控制度手册》,运用内部信息网络平台、门户网站、内网系统向全体员工推广,还不断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教育培养,使全单位上下充分认识内控工作的重要意义,自觉学习、遵守和落实各项制度。此外,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价值实现为目标,积极调整人才发展战略,从人才库的建立,到人才的合理调配,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鼓励青年财务人员通过自学考取有关证书,并对在各项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造价工程师给予表彰,为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实施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5.从细节入手加强制度建设
第一,国有企业应该要从内部抓起,要积极、主动地将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予以提高,这样既可以解决国有企业与外部资金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融资成本,又可以提高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这样对于国有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再次,还应该大力加大国有企业财务报告服务性机构及财务披露系统的建设。此外,还要注重动态分析方法,应该要动态地分析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的财务状况,而不是静态地看问题。如果该投资项目具有较为良好的发展前景,行业成长性明显,财务基础良好,即便其财务指标暂时性不良好,但也不能否定这个投资项目不是一个具有较强发展力的项目;如果投资项目发展前景黯淡,行业成长性不强,财务基础较差,即便其财务指标良好,但也不能说这个投资项目是一个具有较强发展力的项目。此外,投资项目财务状况的表现与一定时期的会计政策,以及其长短期的财务目标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相对于将来和过去,目前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的财务状况分析都会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务必要始终坚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投资项目的财务状况,这样无疑有利于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
6.建立资金业务岗位责任制
为了有效地避免国有企业财务人员出现贪污舞弊的情况,务必要建立资金业务岗位责任制,特别是要注意对出纳的岗位进行明确,出纳人员不能兼任债务明细分类账登记、总分类账和收入分类账登记、会计档案保管、稽核等岗位。与此同时,务必不能出现由某一人来全部办理资金业务的情况,务必要体现出资金业务不相容岗位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分离。
7.完善各种激励机制
国有企业应该秉承着“公正、公平”的原则来对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人员建立完善各种激励机制,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国有企业的薪酬制度进行改革,务必要让每位国有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人员的薪酬水平与其实际工作成绩相互匹配,进一步将待遇留人的激励作用发挥出来。第二,国有企业应该逐渐实行竞争淘汰机制,将原有的“工作终身制”打破,实践证明:“工作终身制”容易让人懈怠,工作上不求上进、得过且过,而竞争淘汰机制则有利于提高广大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人员的工作激情,激发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第三,对原有的绩效评估方法予以改革,科学化建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同时,要严格执行绩效评估结果,让绩效评估结果与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人员的晋升机制、薪酬待遇挂钩。
总之,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提升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水平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国企务必要基于其自身特点,将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效用真正发挥出来,使国企能够实现有序、健康、快速、稳定地发展,最终达到提高国企经济效益、提高国企竞争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