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芳
摘要:虽然国内发展社区银行的文献越来越多,但并没有多少文献关注细分角度下的各省社区银行的发展。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利用统计数据对辽宁省类似社区银行业务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说明,并对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作了定性分析。本文的另一个创新之处在于所使用的有关村镇银行和社区支行、小微支行的资料和数据较新、较完整,时间上都是截止到2013年,村镇银行涉及的地理范围是全辽宁省,社区支行、小微支行涉及的地理范围是沈阳市,因为目前只有沈阳市才有商业银行设立社区支行、小微支行的金融创新活动。
目前,辽宁省没有专门的社区银行,类似社区银行业务由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各家金融机构分散进行经营。如大型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在社区进行的以理财为代表的便民服务;中小商业银行传统的主打业务——以中小企业、个体业主和居民为服务对象的业务,以及近年通过设立社区支行、小微支行开展的社区银行业务。
从实效看,辽宁省社区银行业务的金融支持力度远远不尽如人意。为更好地解决辽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好地满足辽宁城乡居民的融资需求,辽宁应该加快发展社区银行的步伐。
一、辽宁省社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一)总的情况
2010年,辽宁省各家办理社区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中,城市商业银行的小企业贷款余额与年初相比相对增长了,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的小企业贷款余额与年初相比均是负增长;城市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贷款余额的增幅比全部贷款余额的增幅高出19个百分点,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的中小企业贷款余额的增幅则远低于全部贷款余额的增幅,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与年初相比无增长甚至是负增长。
(二)村镇银行社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2008年,辽宁省开始在铁岭市进行村镇银行试点工作,截至2013年末,辽宁全省已共设立了50家村镇银行和59家分支机构。
2013年,辽宁省村镇银行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关方针政策,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户和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有效弥补了城乡金融服务空白,支农支小“生力军”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呈现出以下五个特点:
1.经营规模增长较快
2013年末,全省村镇银行资产总额325.30亿元,比年初增加95.14亿元,增长41.34%。其中各项贷款余额188.90亿元,比年初增加55.48亿元,增长41.58%。负债总额284.21亿元,比年初增加88.05亿元,增长44.88%。其中各项存款余额267.36亿元,比年初增加82.65亿元,增长44.74%;所有者权益41.09亿元,比年初增加7.09亿元,增长20.87%。
2.涉农贷款占比较高
2013年末,全省村镇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0.46亿元,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为53.18%;农户贷款余额81.16亿元,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为42.96%。农户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合计181.62亿元,比年初增加58.35亿元,增长47.34%,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5.76个百分点,占各项贷款的比重达96.15%,比年初增加3.76个百分点。2013年末,全省村镇银行涉农贷款余额153.43亿元,比年初增加48.77亿元,增长46.6%,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5.02个百分点,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为81.22%。
3.不良贷款水平较低
2013年末,从全省情况看,虽然出现了不良贷款的“双升”,不良贷款余额增加3,511万元,不良贷款率上升0.16个百分点,但不良贷款率仅为0.25%,不仅低于监管标准,而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25个百分点。
4.流动性比较充足
2013年末,全省村镇银行储蓄存款余额76.96亿元,占各项存款的比重为80.40%。主要流动性指标均符合监管要求。其中存贷比为70.65%,流动性比例为124.47%,流动性覆盖率为434.2%,净稳定资金比例为145.86%。
5.全部实现盈利
2013年,全省村镇银行实现经营利润10.12亿元,比上年增盈3.09亿元,增幅为43.95%;实现净利润5.72亿元,比上年增盈1.33亿元,增幅为30.3%。全省50家村镇银行全部实现盈利,有26家村镇银行净利润超过千万。
(三)民生银行沈阳地区社区支行业务发展现状
伴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设立社区支行热情的空前高涨,民生银行沈阳分行以在自助银行基础上派驻员工和增加其他设备的形式,在我省进行了社区银行实践活动,截至2013年末,该行在沈阳市共设立了数十家社区银行网点。
民生银行沈阳地区社区支行网点以“业务受理不处理,咨询不交易”为原则开展业务。员工每天分组进行营销,留在网点内的员工负责日常接待、维护、咨询、介绍产品等工作,跑外的员工负责深入社区内部营销、拓展周边1.5公里范围内的特惠商户等工作。该行开展的特色业务主要是通过把周边商户纳入到民生银行特惠商户联盟中,为持有民生银行信用卡或借记卡的客户提供折扣优惠。截至2013年底,该行特惠商户已达300户左右,包括辉山牛奶、康辉旅游等涉及居民衣食住行多个方面,每个社区银行网点开发的特惠商户大约有5-6户。
二、辽宁省社区银行业务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全国性大中商业银行社区银行业务存在问题及原因
全国性大中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足。表现有三:一是主观上不够重视对中小企业客户的营销,而把“傍大款”、“垒大户”作为自己主要的营销目标;二是把有资格成为它们营销对象的中小企业的准入标准定得过高,大部分中小企业被挡在了门外;三是不思金融创新,缺乏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的金融产品。
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大中商业银行以发放标准化、批发式贷款为主,为此,需要通过规范的财务报表所反映出来的硬信息了解借款企业的信用状况,需要合格的抵押物和担保人来规避分散信贷风险。中小企业却往往既没有规范的财务报表,也不能提供合格的抵押物和担保人,只能依据其非常个性化的软信息给它们贷款,搜集这些软信息需要大中商业银行付出极大的成本,因而出于盈利的考虑,大中商业银行只能知难而退。另外,我国大中商业银行多为国有,中小企业多为民营,二者在所有制上的这种不匹配,也是导致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从理论上讲,银行为企业贷款,并不要求二者必然存在所有制上的一致性,但所有制上的匹配确实比不匹配更方便银行贷款业务的开展。所以,大中商业银行更愿意为与自己所有制匹配的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提供贷款,而不愿意为与自己所有制不匹配的民营中小企业贷款。
(二)地方金融机构社区银行业务存在问题及原因
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或农村商业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办理社区银行业务的主观意愿很强,最终力度却并不大。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或农村商业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的业务拓展能力较差,导致银行业务品种过少,传统的存贷款业务是绝对的主体,中间业务微乎其微。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靠规模取胜,没有规模就没有为客户服务的能力。为了扩大经营规模,城市商业银行跨省经营,农村信用社快速朝着省级核算单位发展,朝着大银行的方向发展,这又不符合社区银行的地域特点。
(三)村镇银行社区银行业务存在问题及原因
村镇银行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虽然这几年发展速度较快,但机构间发展参差不齐,个别机构所反映出的问题和风险隐患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
1.业务发展较为缓慢,支农作用发挥不足
从全省情况看,资产负债规模均在3亿元以下的村镇银行有10家,平均资产负债规模分别为1.91亿元和1.44亿元,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59亿元和4.24亿元。从贷款投放上看,单家机构平均投放农户和小微企业贷款9,255万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7,069万元,支持当地“三农”经济发展的力度明显不足。
2.吸收资金能力有限,潜在流动性风险不容忽视
2013年末,全省有4家村镇银行各项存款余额不足亿元。同时,有4家村镇银行流动性覆盖率指标低于监管标准,有1家村镇银行净稳定资金比例不达标,有7家村镇银行存贷比在100%以上。另外,有4家村镇银行存款结构不合理,对公存款占比在50%以上;有2家村镇银行存款稳定性较差,最大10户存款占比在60%以上。
3.信用风险暴露不充分,潜在风险隐患逐步加大
2013年末,省内村镇银行逾期90天以上贷款比年初增加2,957万元,余额达到6,067万元,是不良贷款余额的1.26倍,最高的村镇银行达到3.58倍,表明有的村镇银行五级分类不够严谨,存在隐性不良贷款。另外,从现场检查情况看,有的村镇银行违规问题较为突出,存在向股东发放未经董事会或股东代表大会同意贷款、单一客户贷款超比例、发放质押贷款超过规定质押率、发放保证抵押无效或不足值贷款等问题,加大了潜在的风险隐患。
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是:
(1)资本管理能力不足,积累机制尚未形成
个别村镇银行尤其是城商行发起的村镇银行高管人员缺乏法人管理经验,所制定的资本规划较为肤浅,只明确了资本充足率的目标,而没有进一步明确相应的资本积累和约束机制,如何根据资本充足状况调整资产业务结构的能力明显不足。从全省村镇银行利润分配情况看,有的村镇银行没有提取一般风险准备和盈余公积,有的村镇银行只是象征性的提取了一些,多数历年形成的利润仍在未分配利润中挂账,如在约束期满后进行分红,会造成资本充足率的快速下降。
(2)法人治理不完善,“三会一层”履职不充分
一是股东大会履职有待进一步完善。有的村镇银行利润分配方案、股金分红方案、薪酬分配方案等重大决策均没有通过股东大会同意和表决。有的村镇银行股东委托他人出席股东大会,而受委托人均无委托书,决议表决不合法。二是董事会召开不规范。有的村镇银行董事会决议未提前送达各位董事,有的村镇银行董事会只研究了分支机构的设立和高管人员的变动,而没有对其他重大经营事项进行研究和表决。三是监督制衡机制缺失。有的村镇银行虽然设立了监事会,但没有履行任何职责。四是经营班子配备不足。有的村镇银行经营班子配备严重不足,只有行长1人,缺少副职。
(3)内控管理比较薄弱,良好的内控环境尚未形成
一是制度建设不完善。村镇银行制定的内控制度大多沿袭主发起行相关制度,不完全符合村镇银行实际,不能有效覆盖全部业务和流程。另外,不能随着业务的发展和管理的需要及时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制度缺失和滞后的情况依然存在。二是制度执行不到位。村镇银行具有丰富的银行从业经验、熟悉各项内控制度的中老年员工较少,绝大多数员工是刚从高校毕业的大学生,这就导致制度执行难以到位。多数村镇银行人员配置不足,有的还不到10人,导致一人身兼数岗的情况比较普遍,前中后台的有效分离难以实现,重要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难以执行,操作风险隐患较为突出。三是内部审计不及时。有的村镇银行虽然设置了内审部门或岗位,但人员配备不足,独立开展内审工作能力有限。有的村镇银行尚未设立内审部门或岗位,审计工作主要依赖发起行,及时性和有效性较差。
综上所述,对于社区银行,如果有个严谨的界定,有个个性化的类别,并专门加以发展,应该更有利于其发挥应有的作用,也更有利于银行业的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