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洪志
【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上CT检查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效果与价值。方法 通过对医院在2013年4月~2013年10月期间通过手术和穿刺活检证实的35例急性阑尾炎病患的CT诊断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分析CT检查的表现和临床应用的价值。结果 经过CT检查确诊的急性阑尾炎病患为8例,占总比的22.86%,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合并阑尾周围炎症的病患为10例,占总比28.57%;确诊为阑尾性脓肿的病患为10例,占总比的28.57%;确诊为阑尾炎炎性肿块的病患为4例,占总比的11.43%;确诊为急性阑尾炎伴随穿孔的病患为3例,占总比的8.57%。结论 对于阑尾炎疑似病例进行CT检查,可以对该病的诊断和判断有极大的帮助,可以准确判断疾病的性质,值得临床广泛的推广。
【关键词】CT诊断;急性阑尾炎;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65 【文献标志码】A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通过对医院在2013年4月~2013年10月期间通过手术和穿刺活检证实的35例急性阑尾炎病患的CT诊断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5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为63岁。其临床表现为腹部的右部、中部和下部有剧烈的疼痛感,其中出现发热的病患为23例,右下腹部触诊发现包块者15例;全腹部疼痛者5例;疑似胆囊炎者3例。
方法:对于35例病患均采用GENX/I双层螺旋CT进行检查辅助判断。首先采取仰卧位厚度为10mm的中下腹部的非增强性扫描,病灶区进行5mm复扫。案例中,有15例病患在检查前进行了3%含碘对比剂服用,其余20例未服用。其中13例在经过的常规扫描检查后又进行了CT的增强扫描检查。
结果
经过CT检查确诊的急性阑尾炎病患为8例,占总比的22.86%,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合并阑尾周围炎症的病患为10例,占总比28.57%;确诊为阑尾性脓肿的病患为10例,占总比的28.57%;确诊为阑尾炎炎性肿块的病患为4例,占总比的11.43%;确诊为急性阑尾炎伴随穿孔的病患为3例,占总比的8.57%。手术确诊者为25例,CT诊断与手术诊断结果一致的病患24例,其余10例为穿刺活检证实,其中有1例为CT诊断确诊。因此,CT检查确诊的案例为25例,占35例病患的71.43%。
阑尾经过CT的检查的直接表现情况为:有12例为阑尾部增粗,8例在增粗的同时伴有壁部增厚;阑尾石为8例,阑尾表现不清晰为14例。间接表现为:阑尾周围的脂肪组织表现模糊,并且有条索影者28例;右下腹部位形状表现不规则,在增强性检查后出现壁部脓肿影像10例;阑尾的周围组织和盲肠的内侧部间隙出有渗液者20例;盲肠的内侧和后侧壁部表现模糊且有增厚的现象者28例;在脓肿的内侧和阑尾外侧的气体影像显示者10例;右下腹部阑尾的周围产生粘连的炎性肿块,同时有模糊不清状态者5例;回盲部出现反射性肠郁积的病患为18例。同时对CT诊断标准进行分级为:7例为Ⅰ、Ⅱ型,比例为20%;10例为Ⅲ型,比例为28.57%;4例为Ⅳ型,比例为11.43%;14例为Ⅴ型,比例为40%,其中阑尾脓肿病患为10例,阑尾炎性肿块者4例。
讨论
急性阑尾的病患由于病变的位置差异,阶段进程的不同而很容易导致临床的误诊,一般可能误诊为胃肠炎症、肺炎、胰腺炎及胸膜炎等,导致误诊的原因多样,比如病患自述难以全面和准确,很容易导致疾病诊治的延误,情况严重者还容易出现阑尾的包块,这样会加大其与回盲部的肿瘤区分;而中年女性在诊断中由容易与宫外孕、经痛和附件炎等症状进行混淆,因此这些案例都是CT检查的适应对象[1]。
一般情况下,多采用5~10mm的层厚来针对中下腹部到盆腔下,以及全腹部进行扫描,这样才能准确的观察肠道和阑尾周围的具体情况。通常不会进行增强性扫描。这种操作对于阑尾壁和腔内的液体积集状况有很好观察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区分肿瘤与炎性肿块[2]。
一般阑尾的炎性水肿会影响到管壁的增厚,阑尾的腔体内会因为粪石、粘液或肿瘤的阻塞导致阑尾壁和临床的盲肠、腹膜等都产生肿胀,甚至是渗液的出现,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治疗,就会出现穿孔或坏死。因此在CT的检查中,可以有效的让急性阑尾的情况得到很好的展现,将阑尾及其周围组织的关系状态进行有效的区分,不仅可以诊断为阑尾炎,甚至还能辨别具体的性质和状态。此外,借助CT的诊断可以很好的辨别回盲部的肿瘤和阑尾炎性包块。因此,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意义和价值已经不仅仅局限在阑尾炎本身,将其诊断的信息量更加的丰富化,更加有助于临床医生的判断[3]。
CT检查是否能够展现全面的临床效果,与操作的医生和仪器本身也有很大关系。仪器的检修,医生定期培训都非常的关键,操作不当导致的误诊也是会因为疏忽而发生。
参考文献
[1] 陈志林.超声联合CT 检查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J].海南医学,2010,(23).
[2] 唐振国.急性阑尾炎CT 检查的临床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3,(01).
[3] 许云峰.超声及CT 检查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