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成林
【摘要】目的 探讨观察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PCI围手术期的应用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PCI手术的4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在围PCI手术期应用替罗非班的有200例,设为研究组,再选取剩下的未使用替罗非班进行治疗20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出血情况,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分别治疗发现,研究组在心脏上出现顽固性心绞痛、新发心肌梗死、死亡等事件的有22例,占11%,对照组在心脏上出现顽固性心绞痛、新发心肌梗死、死亡等事件的有68例,占34%;研究组患者中发生小出血事件的概率少于对照组,而且血小板减少数目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PCI围手术期应用替罗非班能够显著减少不良心脏事件以及出血情况的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替罗非班;急性冠脉综合征;PCI围手术期;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我院就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PCI围手术期的应用这个课题展开研究讨论,有了比较重要的研究报告,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PCI手术的4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的病情均符合冠心病PCI适应症[1],手术时均成功建立了冠脉血运重建,同时排除严重肝肾肺功能不全患者、排除哺乳期妇女及孕妇等。其中在围PCI手术期应用替罗非班的有200例,设为研究组,再选取剩下的未使用替罗非班进行治疗的200例设为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中男124例,女76例,年龄为47~81岁,平均为(60±2.06)岁,对照组患者中男122例,女78例,年龄为46~80岁,平均为(61±2.74)岁。这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上都没有明显的不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的药物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药物的剂量都为300 g,使用1 d后调整药物的剂量,阿司匹林100 g、氯吡格雷75 g 1次/d进行治疗,同时增加低分子肝素钠0.4 ml皮下注射,2次/d。另外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酌情增加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进行治疗[2]。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替罗非班欣维宁治疗,采用静脉泵入的方式,开始半小时为0.4 μg/kg,之后以0.1 μg/kg的速度持续48 h。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出血情况,不良心脏事件包括顽固性心绞痛、新发心肌梗死、死亡等。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的基本的数据都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的资料运用“x±s”表示;利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分别治疗发现,研究组在心脏上出现顽固性心绞痛、新发心肌梗死、死亡等事件的有22例,占11%,对照组在心脏上出现顽固性心绞痛、新发心肌梗死、死亡等事件的有68例,占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附表1做详细的介绍。
研究组患者中发生小出血事件的概率少于对照组,而且血小板减少数目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做详细的介绍。
3 讨 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在临床上是指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血栓形成所导致的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3]。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原因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在一定程度下汇聚,中膜等处发生损伤,聚集和释放,凝血系统激活形成血栓,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胸痛胸闷、心律失常,甚至容易造成心肌坏死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在治疗ACS方面被应用的越来越广泛,这种治疗方案的弊端在于容易对中膜等造成损伤,众所周知,对血管壁的压力增加,在很大程度上,中膜就会受到挤压而受伤,血小板就会慢慢的聚集,从而会引起血栓,所以,如何控制以及修复这类损伤就显得至关重要。
替罗非班是一种特异性较高的非肽类血小板受体拮抗剂,它的临床疗效在就于能够起到控制血小板聚集的程度,缓解血栓等,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以及心肌梗塞时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临床疗效显著[4]。
参考文献
[1] 时占楼,冯燕光,薛 铮,等.国产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及血小板活化度的影响[J].临床荟萃,2008,23(12):894-895 .
[2] 杨 帆,赖沙毅.替罗非班治疗NSTEACS 患者冠脉内血栓的疗效观察[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22(3):186- 188.
[3] 王 东,张 成,杜新平,等.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无复流的临床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8,16(4):1-3.
[4] 李芝峰,李 杰,袁正强,等.PCI 联合替罗非班治疗糖尿病急性非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评价[J].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7):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