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范晔《后汉书・方术列传》的撰著成因

2015-07-20 09:16胡雅君
戏剧之家 2015年15期
关键词:范晔

胡雅君

(中国传媒大学 文法学部,北京 100024)

论范晔《后汉书・方术列传》的撰著成因

胡雅君

(中国传媒大学 文法学部,北京 100024)

【摘 要】范晔在《后汉书》中首次设立《方术列传》,是在范晔对“方术”的含义有明确认识的前提下,综合史书基础、社会基础、文学基础,以及范晔个人勇于创新、喜爱猎奇的性格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实现的。

【关键词】范晔;方术列传;撰著成因

范晔(398-445),南朝刘宋时期杰出的史学家。在其代表作《后汉书》中,范晔增设了七个人物类传,《方术列传》正是其中之一。对于范晔为何在《后汉书》中设立《方术列传》,本文将从“方术”的含义、史书的渊源、社会基础、文学基础以及范晔个人性格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讨论,从而对范晔《方术列传》的撰著成因试作解读。

一、《后汉书・方术列传》中“方术”的含义

“方术”一词由来已久,范晔在《方术列传》开头的序中就对“方术”的渊源流变作了说明。范晔首先将“方术”的源头追溯到难得一见的、往往存在于典籍传说中的学问,如《易》中的“卜筮”之学和“往往见于坟记”的“阴阳推步之学”,以及“关扃于明灵之府,封縢与瑶坛之上”的“神经怪牒,玉策金绳”;然后范晔又论及一些“时有可闻”的学问,如“河洛之文,龟龙之图,箕子之术,师旷之书,纬候之部,铃决之符”等;最后范晔指出“方术”是由前两者之流慢慢演化发展而成的,包括“风角、遁甲、七政、元气、六日七分、逢占、日者、挺专、须臾、孤虚之术,及望云省气,推处祥妖”等多种方术。

那么范晔所列举的这些名目繁多的“方术”究竟是什么呢?据李零《中国方术概观》一书对“方术”的定义,“方术”又叫做“数术方技”,包括“数术”(或称“术数”)和“方技”两类,这二者的范围各有侧重。“数术”以研究“大宇宙”,即“天道”或“天地之道”为主,内容包括天文、历法、算术、地理学、气象学等学科;“方技”则以研究“小宇宙”,即“生命”“性命”或“人道”为主,主要涉及医学、药剂学、性学、营养学,以及与药剂学有关的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和化学等学科。因此,简而言之,“数术”是合天人、通古今的“预测学”,包括占星、占候、龟卜、筮占等;“方技”则杂糅针药与巫术。根据这一定义,我们可以发现,范晔在序中叙及的这些“方术”技能多数都可以归于“预测学”之属的“数术”,而“方技”的内容并未在《方术列传》的序中得到过多的体现,但这并不能说明范晔笔下的“方术”仅指“数术”这一类,因为在《方术列传》的人物传记中,有不少传主擅长的都是针药与巫术等属于“方技”类的技能,例如华佗、左慈等。因此,范晔的《方术列传》中的“方术”是包括了“数术”和“方技”两部分内容的。

此外,通过梳理《方术列传》的内容,可以发现,范晔在撰写《方术列传》时,对于“方术”的含义、“数术”和“方技”的区别等都非常明确,具体表现如范晔按照人物所掌握技能的不同,将《方术列传》中的众多人物分成了“数术”类和“方技”类;不仅如此,范晔还将相同类别的人物排列在一起,按照先“数术”类、后“方技”类的顺序来撰写人物传记。所以,综上所述,范晔撰著《方术列传》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范晔对于“方术”非常了解,否则范晔无法写出在“方术”的内涵、人物分类等方面都如此清晰的《方术列传》。

二、《后汉书・方术列传》的史书基础

对于范晔在《后汉书》中增设七个人物类传的做法,清代赵翼曾评价说,范晔《后汉书》“增文苑、方术、列女、宦者诸传,皆前史所未及,而实史家所不可少者也”。这是一个相当高的赞美,但范晔首设这七个人物列传,并非是他的凭空结撰,而是有前代史书的基础的。就《方术列传》而言,虽然是范晔在史书中首次设立的,但《方术列传》仍有其史学方面的形成和发展渊源。

史书中对于方术的最早的系统记载,可以追溯到司马迁《史记》中的《日者列传》《龟策列传》,以及《扁鹊仓公列传》,其中《龟策列传》乃是西汉元、成之际褚少孙所补写的。《日者列传》和《龟策列传》讲的是“数术”,《扁鹊仓公列传》讲的是“方技”。“日者”是指专门从事时日占验的人,“龟策”则是指龟卜筮占,这两者都符合本文前面对“数术”类范围的定义;扁鹊、仓公则都是古代的名医,与华佗相类,是属于“方技”类的。司马迁之后便是西汉成、哀之际刘向、刘歆所编撰的《别录》和《七略》,这两本是古代最早著录“数术方技”之书的目录书,但后来散佚,其书目被保存在了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在《汉书·艺文志》中,班固专门设立了《数术略》和《方技略》,且班固在序中说“太史公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囯校方技”,明确说明“数术”和“方技”是有区别的。《汉书·艺文志·数术略》共录“数术百九十家,二千五百二十八卷”,分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六种;《汉书·艺文志·方技略》共录“方技三十六家,八百六十八卷”,分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种。《汉书·艺文志》对“方术”分门别类的记载,可以说是范晔撰著《方术列传》时的一个重要参照。班固《汉书·艺文志》之后是西晋陈寿的《三国志》,陈寿在其《三国志·魏志》中单设《方技传》,记载了华佗、杜夔、朱建平、周宣、管辂等五人的事迹。在《三国志·魏志·方技传》中,既涉及医术如华佗,又涉及音乐如杜夔,还涉及了占卜筮术如朱建平、周宣、管辂,如果严格按照本文前面对“方技”的定义,《方技传》中除了“方技”以外,还有“数术”的内容,但在《方技传》中并未对二者作明确区分。陈寿的《方技传》可以说是范晔撰著《方术列传》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了。因此,严格来说,范晔撰述《方术列传》并非其个人完全意义上的首创,而是在前代史书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三、《后汉书・方术列传》的社会基础

范晔撰写《方术列传》,须有传主,即方术之士。正如范晔在《方术列传》序中所说,“汉自武帝颇好方术,天下怀协道艺之士,莫不负策扺掌,顺风而届焉。后王莽矫用符命,及光武尤信谶言,士之赴趣时宜者,皆骋驰穿凿,争谈之也。”由此可知,西汉、东汉的统治者都重视方术,尤其是东汉,光武帝对谶纬、图符笃信不移,光武帝甚至“宣布图谶于天下”,使图谶成为官方认可的学问,“自是习为内学,尚奇文,贵异数”。整个东汉时代,“谶纬学盛,经生多讲术数,而民间谶祥禁忌之俗亦多巫祝形法,方士神仙之说,后世所行者,皆自东汉而盛”。在这种时代风气下,方术之士适时兴起,成为一个显著的团体,这已经符合了在史书中单独列传的条件。

四、《后汉书・方术列传》的文学基础

两汉,尤其是魏晋时期,涌现了大量的志怪小说,两汉时期如《列仙传》、《汉武内传》等,魏晋时期如《列异传》《搜神记》《神仙传》《抱朴子》等。这些志怪小说为范晔撰写《方术列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范晔的《方术列传》中,不少人物的传记都有借鉴这些志怪小说的痕迹。如在《方术列传》中,范晔就曾多次取材于东晋干宝的《搜神记》,共计有十处,分列如下:

王乔传,见于《搜神记》卷一“王乔飞舄”;

段翳传,见于《搜神记》卷三“段翳封简书”;

樊英传中灭火一节,见于《搜神记》卷二“樊英灭火”;

许曼传,见于《搜神记》卷九“冯绲绶笥有蛇”;

华佗传中治“病咽塞者”一节,见于《搜神记》卷三“华佗治咽病”;

徐登传,见于《搜神记》卷二“徐登与赵炳”“赵炳临水求渡”“徐赵清俭”三则;

蓟子训传,见于《搜神记》卷一“蓟子训长寿”;

刘根传,见于《搜神记》卷一“刘根召鬼”;

左慈传,见于《搜神记》卷一“左慈显神通”;

寿光侯传,见于《搜神记》卷二“寿光侯劾鬼”。

对于以上各条,范晔有的直接转抄,改动很少,如王乔传、段翳传;有的则略作改写,如徐登传是范晔将《搜神记》中的三则故事连缀而成的一篇完整传记。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出《搜神记》等志怪小说对范晔撰写《方术列传》的影响。

五、范晔勇于创新、喜爱猎奇的个性

除了上述各点外,范晔个人勇于创新、喜爱猎奇的个性也是促使范晔在《后汉书》中首设《方术列传》的重要原因之一。范晔在其《后汉书》中增设了七个人物类传,除《方术列传》外,还增设了《党锢列传》《宦者列传》《文苑列传》《独行列传》《逸民列传》和《列女传》。不仅增设列传,范晔还在正史中第一次设立了《皇后纪》。虽然说《皇后纪》《党锢列传》等是针对东汉特殊的政治情况设立的,但是单独为他们设纪、传是需要史官拿出创新的勇气和智慧的,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范晔勇于创新的意识。另外,据沈约的《宋书》记载,范晔在彭城太妃丧礼期间,于“夜中酣饮,开北牗听挽歌为乐”;其嫡母亡,“晔不时奔赴,及行,又携妓妾自随”;且范晔还“善弹琵琶,能为新声”。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范晔不拘于时俗,爱好新奇事物,其自身行为也很奇异。而《方术列传》中所记载的人物事迹也无不是充满着奇异色彩的,因此,可以说,范晔个人的猎奇意识对他撰著《方术列传》也非常有影响。

六、结语

综上所述,范晔撰著《后汉书·方术列传》是在范晔对“方术”含义明确理解的前提下,综合前代众多史书的基础、社会基础、文学基础,以及范晔个人勇于创新、喜爱猎奇的个性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实现的,当然这一切还要有范晔出色的文学才华才能最终完成。《后汉书·独行列传》虽然不是范晔个人完全意义上的首创,却是正史中第一次以“方术列传”命名人物类传,是对前人史书在“方术”这一方面的继承与创新。且范晔撰写《方术列传》时,取材于《搜神记》等志怪小说,使得《方术列传》在记叙史实的同时又富有文学色彩,增强了内容的可读性。总而言之,范晔《后汉书·方术列传》在史传文学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

参考文献:[1][汉]班固.汉书(卷三十)[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梁]沈约.宋书(卷六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清]刘咸炘.四史知意并附编六种[M].台湾:鼎文书局.1976.

[4][晋]干宝.搜神记[M].汪绍楹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

[5][清]赵翼.陔余丛考[M].栾保平,吕宗力点校.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

[6]李零主编.中国方术概观(前言)[M].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

[7][晋]陈寿.三国志(卷二十九)[M].[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8][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二)[M].[唐]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

中图分类号:K8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8-0276-02

作者简介:

胡雅君,汉族,中国传媒大学古代文学研究生,主要从事元明清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范晔
文本研究视域下的范晔“谋反案”
第五伦在历代的形象及其转变
范晔:作死是条不归路
论范晔仕宦与交游对其撰史的影响
传记形成与“处士”形象建构
论白寿彝先生对范晔和《后汉书》的研究
旷世奇才范晔何以遭杀身之祸
知弟莫如兄
《后汉书·方术列传》人物群像浅析
范晔的进取精神与反潮流精神——读《狱中与诸甥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