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新区平昌小学212134)
如此操作为哪般?
何天鸿(江苏省镇江新区平昌小学212134)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操作在数学课上往往占据着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也是广大教师已经认同的能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尤其是在公开课上,教师都喜欢让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掂一掂……”。似乎学生的手动起来了,课堂就真正开放了,学生就自主探索了,效果就不言而喻了。说实在的,这些做法,在有些课上确实起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但也有不少事与愿违,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而教学效率却不高,给人以走过场的感觉。请看以下案例:
【案例】
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千克的认识”。教师借助学生已有的认识引出一个质量单位——千克,同时向学生介绍了一些测量工具,使学生在认识到常见的秤,并掌握了台秤的使用方法后,在教学“感知1千克有多重”时分了三个环节处理:
第一环节:分组操作,称出1千克的物品,看看哪些物体的质量是1千克。
师:刚才老师在用台秤称东西时,小朋友们观察得很仔细,想不想自己动手亲自实践一下?
众生脸上洋溢着笑容,兴奋地大声回答:“想!”
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物品,就放在你们小组长面前的塑料袋里……(教师的话音未落,已有一些学生迫不及待地把袋子放在了台秤上,教师急忙制止。)咱们先把要求听完再动手。
接着教师用多媒体出示了活动要求:(1)看一看塑料袋中的物品是什么,再数一数一共有多少。(2)组长将这些物品在台秤上称一称,其余组员观察秤面,看看它们的质量究竟是多少。(此时,很多学生都睁大眼睛好奇地看着组长面前的塑料袋和摆在桌前的台秤,已没有心思去看或听老师的要求了。)
好不容易等老师说“开始”,很多学生立刻动手将塑料袋放在了秤上。(因小组四人是坐成一排,而合用的台秤又都放在最右边,于是学生不得不拥挤在一起,有几组差点将秤碰翻在地。)
进行反馈时,学生都能说出称的结果是1千克,可对于物品的数量大多说不出来,都说忘记数了。教师只好重新组织学生数。
第二环节:也是分组合作,掂一掂,体会1千克的重量。
教师依然用多媒体出示了活动要求:(1)掂一掂刚才称的物品,感受1千克的重量。(2)拿出桌子底下的三个小桶,组内每位同学轮流掂一下三个小桶,找一找三个小桶中哪个重1千克。
可真的按照教师要求的那样进行操作和感受的学生却很少。许多学生都顾不上去掂1千克物品的重量,而是抢着去掂那三个小桶,更有甚者,有些学生掂都不掂,拎起小桶就往台秤上放。教师是制止了这组顾不上那组,场面一阵混乱。
第三个环节:同桌合作,装1千克大米,巩固、检验刚才建立的对1千克的感知。
师:老师给每组同桌准备了一桶大米、一个杯子和一个塑料袋,请同桌合作,称出1千克的大米。合作时要有分工:一个人负责用杯子装大米并数一数一共装了几满杯,另一个人负责张口袋,并感受大米的重量,如果你觉得有1千克了就停。我们比一比哪组同桌装得快。
教师一声令下,学生立刻忙碌了起来。你装米我张口袋,热闹的场面表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可是,当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时,又有一部分学生的回答让教师哭笑不得:只顾着装,忘记数了。用秤检验学生的“劳动成果”,发现大约是1千克的寥寥无几。
【反思】
动手实践是学生体验的主要方式,合作交流是学生体验的有效途径。但反观以上三个教学环节,学生是“动”了起来,而且“动”得挺热闹,然而这样的“动”并未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原因何在?
数一数、称一称、掂一掂、装一装,确实是帮助学生建立“1千克”概念的一些很好的体验方式。教师设计这三个教学环节,目的、意义都非常明确。可是学生并不领情,在第一个环节中,他们感兴趣的是塑料袋里装的是什么,以及亲自动手尝试称东西;第二个环节中,他们感兴趣的是找出三个小桶中谁的重量是1千克;第三个环节中,他们感兴趣的是哪个小组的动作快,是比赛的结果。因而他们在老师提要求时不能做到认真倾听,实际操作时又常常会“丢三落四”。
实际上教师在创设这些教学情景时并不能完全都预料到学生对何种学习体验感兴趣,所以在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中,教师要把握好学生体验的兴奋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如在进行第一个环节的教学时,抓住学生急于动手称的心理,可以先组织学生称,再打开塑料袋看看刚才称的是一些什么物品,有多少。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达到了教学目的。
在第一个环节中,教师是花费了一些心思,为每组学生准备了品种不同但总质量都是1千克的学具。意图通过学生的操作,将“1千克”概念的建立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从而加深对1千克的印象。殊不知如果学生真的按照要求去做了,也只能是机械性地“做”,结果只有掌握了用台秤的方法而已,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质量是1千克的知识学生只能是死记。
其实,教师在准备学具时,不需要都准备质量恰好都是1千克的物品,可以为学生多准备一些,让学生在操作之前,先猜想多少个相同物品的质量是1千克。然后让学生动手检验自己的估算结果。这样一来学生的操作目的就非常明确,活动中兴趣盎然,主动探索,体会到自己是学习活动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对知识就是理解性的掌握了。
本节课教师设计了多个活动环节,表面上看学生都动了起来,整节课热闹得很。然而细细观察,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不多,探索的主动性不强,他们的操作很大程度上是执行教师的指令。学生经过“初步体验1千克”这一认知过程以后,教师没有及时有效地引导学生对产生的感悟认识进行整理、提炼,从而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积极建构。因此,操作后学生对于1千克的概念感受不深,以至于在装大米时,结果与1千克的重量相差甚远。
实际上,学生操作了、交流了并不意味着学生真正“动”了起来,只有加入自己的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是有效的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时,我们要注意切勿让外在的东西太多,让学生忙于操作,忙于演练,忙于交流,使他们接二连三、眼花缭乱地应付教师精心设计的一个个活动,这样的话,只能造成他们心浮气躁,沉不下心来进行数学思考,教学效果反而被教学形式所累。从这个角度上讲,热闹的课堂不一定就有效。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当然需要学生动,但如果仅把操作活动流于形式,成为令人眼花缭乱追求“时尚”的花架子,显然是不可取的。要永远记住,“动”只是手段,“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入思考,进入研究——达到对数学知识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掌握。
(责编 张敬亚)
何天鸿(1975-),男,江苏镇江人,大学本科学历,高级教师职称,镇江市骨干教师,研究方向是小学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