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第十二中学054000)
如何使文言教学取得实效
李晓英(河北省邢台市第十二中学054000)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古代诗文把汉民族的文学语言、文章技巧发展到了空前辉煌的高度,在思想道德和诗意情怀上也不乏永远值得炎黄子孙乃至整个人类继承和发扬的宝贵遗产。可如今,文言文教学却依然是围绕着中考、高考的指挥棒转动,“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凡是与考试无关的全被排斥在教学视野之外。学生也觉得学习枯燥,甚至感觉“文言文就是第二外语”。怎样才能使文言文教学既取得实效,又传承了民族文化和精神呢?
1.感知层。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往往刚刚接触文言文,还缺少必要的语言感知。对他们来讲,与他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有点接近但又不完全相同的文言文,读起来似懂非懂,既感到神秘、有趣,又觉得困难重重。这个阶段,对于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作用十分重要。这个重要性,不在于教他们多少文言知识,而是在于大量的积累,用文言文自身的优美品质,打动他们的心,激发他们的兴趣。对于“感知层”,就应该“不求甚解”,以熟读、背诵为主。
2.理解层。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素材,在前一阶段的熟读背诵中,也大致对文言内容有了一点了解。或许此时,他们更想了解文言阅读的规律。此时,正是对学生进行文言语法教学的好时机。这个阶段应该说是学好文言文的最关键的时期。适当的讲解、典型文言语言现象的剖析,都应该在这个阶段完成。
3.鉴赏层。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大致已经能够独立阅读与课文难度相当的文言文章,他们的关注点从对语言知识的理解转向存在于作品本身的艺术与美学价值。能够达到这个阶段,那么,学生的文言能力应该是基本形成了。对于“鉴赏层”的文言文教学,就应该立足于整体的欣赏和把握。鉴赏、评论应该是更为主要的学习方法。
如果教师不爱古诗文或者古诗文修养不到位,就会不自觉地“偷工减料”,放弃文言文滋养学生人格的育人功能,自以为是、自作主张的满堂灌,详译细讲,完全剥夺了学生自己习得文言语感的机会和权利。更会有一些自己又不懂古诗文又懒于深入研究的教师,干脆把原文和译文一起交给学生死记硬背,真是害莫大焉,既害了学生,又害了古诗文。所以,如果教师的素质不高,理念不更新,急功近利的灰色文言教学永远也得不到改观。
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要“熟读,精思”。“熟读”要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精思”要达到“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熟读”至这种地步,文言语感则不讲自强;“精思”到这种地步,陶冶性情自然潜移默化。这种与旧时代的“死记硬背”绝不相同,这是在教师的点拨下“活记软背”,究其实质就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理念:放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讲、满堂灌,代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满堂诵、满堂思。
当然,在诵读教学过程中要设计出各种诵读方式,如齐声读、分组诵读、重点复读、快速诵读、提示诵读等等。等到完全熟读成诵了,再做答题式诵读,即不是按照原文的顺序从头背到尾,而是按照教师的提问有选择的背诵有关段落或者语句。教师的提问可以是有关内容的,也可以是有关章法的。总之,这种教学是为了学生终生享用,绝非仅仅为了考试升学。
“点拨”大体有三种:(1)点拨词语。那些属于重点难点的词语一定要点拨。而一般书上注释过的,教师就不再啰唆,全部交给学生自学。(2)点拨章法。一般在学生读过几遍课文之后,教师根据诵读进程逐段点拨思路,为学生背诵扫清障碍,避免死记硬背的现象发生。(3)点拨精神。待到全文熟读成诵,文句疏通之后,围绕文章主题的闪光点,让学生发表见解,书写心得,之后教师可作点评。这种文言文教学对教师的讲解,不是放弃而是淡化。讲解尽可能在单元小结或习题课上淋漓尽致地发挥,但要尽可能把课堂上的宝贵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熟读精思,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的“背”功要硬,除了能激励学生的诵读热情以外,最高价值在于:只有背下来的古诗文,才是真正属于教师自己的。也只有让古诗文的精髓融入自己的血液,变成自己的肌肉筋骨,才能涵养“文气”,减少“匠气”,才能得心应手地“传道、授业、解惑”,读起来得心,讲起来得法,连起来得当,导起来得力。像王国维、朱自清、叶圣陶等大师,之所以难以企及,就是因为他们自己首先是学者、诗人、作家,文气十足,底气充沛,自然是怎么教怎么顺,怎么教怎么好。教师不能在自己的文言语感还没有培养起来的情况下,只满足于照抄照搬教学参考书或从网上下载现成的教案,把“自己的脑袋变成别人的思想的跑马场”,讲起课来头头是道,但离开参考书和下载教案就寸步难行。这种快餐式的教学方式,只能降低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最终将产生教学质量下降的严重后果。
总之,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并持之以恒,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好学、乐学”,“钟情文言文”,切实提高文学素养,时刻得到古圣先贤的精神激励,建设起自己的精神家园。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