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蛋白C和D-二聚体的变化

2015-07-19 10:11惠红霞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20期
关键词:骨髓瘤二聚体抗凝

惠红霞,石 超,王 洋

(徐州市中心医院,江苏221009)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蛋白C和D-二聚体的变化

惠红霞,石 超,王 洋

(徐州市中心医院,江苏221009)

目的观察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PC)及D-二聚体的变化对多发性骨髓瘤(MM)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骨髓细胞学及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的67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程中有无肾损害情况分为无肾损害组32例和肾损害组35例,同时选取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无肾损害组、肾损害组AT-Ⅲ活性均低于对照组,且肾损害组低于无肾损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肾损害组PC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损害组PC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无肾损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肾损害组、肾损害组D-二聚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肾损害组明显高于无肾损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抗凝及纤溶系统异常,不仅反映了患者整体病情变化,还进一步提示血栓形成是MM引起肾损害的机制之一。

多发性骨髓瘤; 抗凝血酶Ⅲ; 蛋白C; D-二聚体

多发性骨髓瘤(MM)作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常伴有出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功能紊乱[1],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PC)是血浆中抑制凝血的关键物质,参与保持体内抗凝血功能和凝血系统的动态平衡,二者活性的变化不仅反映患者抗凝系统的功能,还是反映病情危重的指标;D-二聚体是纤溶酶降解交联纤维蛋白的产物,是体内存在高凝状态和继发纤溶亢进的标志。肿瘤细胞中有一种高糖物质,结构类似组织因子,在代谢过程中可以显著激活凝血系统[1],导致血栓形成,进而引起D-二聚体水平显著增高。近年来,MM的发病率不断增高,本研究对67例MM患者血浆中AT-Ⅲ、PC活性及D-二聚体进行检测,探讨其在MM中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67例MM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骨髓涂片、骨髓活检、免疫球蛋白或轻链、X射线骨骼摄片检查,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2]中的诊断标准。67例患者中男36例,女31例;年龄40~78岁,中位年龄54.7岁。根据患者就诊时或住院期间有无蛋白尿及肾功能异常分为无肾损害组32例和肾损害组35例。另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25~66岁,中位年龄42.6岁,均无高血压、糖尿病及出凝血疾病,无心、肝、肾等器质性病变,体检前1个月内无服药史。

1.2 方法

1.2.1 仪器与试剂 检测仪器为希森美康公司Sysmex CS5100全自动血凝仪,试剂为配套进口凝血试剂。

1.2.2 检测方法 准确采集所有受试者空腹静脉血3.0 mL,用109mmol/L枸橼酸钠按9∶1抗凝,3 000 r/min离心15min,分离血浆,上机进行AT-Ⅲ、PC活性、D-二聚体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三组检测结果显示,除无肾损害组PC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无肾损害组、肾损害组AT-Ⅲ、D-二聚体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损害组PC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损害组与无肾损害组比较,AT-Ⅲ、PC活性均明显下降,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AT-Ⅲ、PC、D-二聚体检测结果比较(±s)

表1 三组AT-Ⅲ、PC、D-二聚体检测结果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无肾损害组比较,bP<0.05。

组别无肾损害组肾损害组对照组n AT-Ⅲ(%) PC(%)D-二聚体(mg/L)32 35 25 76.9±10.5a69.6±11.2ab97.4±10.1 97.9±9.7 59.7±9.9ab99.7±8.9 1.38±0.57a3.27±1.36ab0.32±0.15

3 讨 论

MM是起源于浆细胞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占造血系统肿瘤的10%[3],并且呈逐年升高趋势。多数患者起病隐匿,早期不容易引起重视,临床上以贫血、骨质破坏和肾损害较为突出,很多患者来院就诊时已出现肾损害,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和肾小管间质损害。近年研究认为,恶性肿瘤凝血功能紊乱与肿瘤的发展与转移相关[3],可直接反映病情变化。由于骨髓瘤细胞的异常增生,多伴有免疫球蛋白明显升高,导致红细胞聚集,易于高黏滞血症血栓形成。因此,本研究分析了67例MM患者血浆AT-Ⅲ、PC及D-二聚体含量变化,对探讨其在M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MM病情的发展,肾损害是临床常见症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轻链蛋白在肾小球滤液中被近曲肾小管重吸收后,在溶酶体内降解产生毒性,引起肾小管损害;由于AT-Ⅲ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易从尿液中随蛋白流失,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中AT-Ⅲ与尿蛋白排出量呈显著负相关[4],进而导致高凝状态或血栓形成。本研究结果显示,MM肾损害组血浆中AT-Ⅲ及PC活性较无肾损害组明显降低,D-二聚体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原因除上述随尿蛋白丢失以外,还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1)骨髓瘤细胞浸润肝脏或单克隆免疫球蛋白造成肝脏淀粉样变性,引起肝脏合成功能下降;导致多种凝血因子不同程度减少,引起凝血及抗凝功能紊乱;(2)血管内皮细胞的广泛受损,激活内外源性凝血途径,使凝血酶大量生成,AT-Ⅲ及PC均消耗增多;(3)骨髓瘤细胞增殖,抑制巨核细胞的生长及功能,影响AT-Ⅲ生成[5]。

PC系统是体内重要的抗凝系统,凝血酶与血栓调节蛋白(TM)结合后,能高效地促使PC转化为活性蛋白C(APC)。APC能和与辅因子蛋白S结合,降解凝血因子Ⅷa和Ⅴa,从而发挥抗凝作用。MM合并肾损害患者由于体内血管内皮细胞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内皮细胞膜TM、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脱落,细胞膜表面密度降低,引起PC活化途径障碍,血浆APC水平下降[6]。本研究结果显示,MM肾损害组PC活性较对照组及无肾损害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说明MM肾损害患者存在抗凝系统异常。另外,由于骨髓瘤细胞内容物中的高糖物质在代谢过程中可以显著激活凝血系统,导致血栓形成,从而使D-二聚体水平显著增高。本研究结果显示,MM无肾损害组及肾损害组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文献报道一致[5]。MM肾损害的原因还有肾脏内微小血栓的形成,导致肾血流量减少,引起或加重肾损害。血栓的形成是引起MM肾损害的机制之一,由于本研究病例数较少,还有待收集大样本病例进一步探讨。

由于MM患者存在凝血、抗凝、纤溶系统的异常,所以临床上出血、DIC也是MM常见症状之一。AT浓缩物可有效治疗和控制肿瘤DIC等原因引起的AT缺乏症,对减轻MM患者出血症状、降低其病死率有所帮助。因此,MM患者检测血浆AT-Ⅲ、PC活性及D-二聚体含量,对判断患者病情变化、评估疗效及预后均有重要价值。

[1]邹丽芳,朱琦,程毅敏,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止凝血功能的研究[J].血栓与止血学,2013,19(6):257-260.

[2]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32-234.

[3]田永芳,贾海英,田洪燕.47例多发性骨髓瘤综合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20l0,23(8):473-475.

[4]李素华,刘明开,佟凤芝.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凝血活性的改变[J].中国医疗前沿,20l0,5(5):74-75.

[5]李萍,欧阳建,周荣富,等.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抗凝血酶的变化[J].血栓与止血学,2010,16(1):24-26.

[6]孙幸,顾健.恶性血液病与血栓形成[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1,24(5):565-568.

10.3969/j.issn.1009-5519.2015.20.036

B

1009-5519(2015)20-3137-02

2015-06-02)

惠红霞(1963-),女,江苏徐州人,副主任检验师,主要从事血液学检验工作;E-mail:xzhhx@sina.com。

猜你喜欢
骨髓瘤二聚体抗凝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Mutually Beneficial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微RNA-34a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RPMI-8226中的作用及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