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华柱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天津 300387)
我国体育电视节目生产的专业化发展策略分析
沈华柱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天津 300387)
体育电视节目形态的多样化是逐步丰富的,从最初的体育新闻节目和体育赛事直播,到日渐成熟的体育专栏、演播室访谈、体育娱乐、体育纪录片、体育真人秀等等,这种细分化和多元化的发展,也是电视体育报道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的过程。从传统来看,最基本的体育电视节目有体育新闻、体育专栏和赛事直播录播节目,考察这三类节目的专业化发展具有典型意义。
体育电视; 体育赛事; 节目生产; 新闻专业化
在新闻业,普遍存在着特定的媒介组织、特定的专业环境、特定的工作能力、特定的工作岗位角色、特定的职业意识形态,正是这些工作“操作”层面的特殊性,决定媒体从业者将自己视为专业人员,按照特定的规则和技巧工作,并赢得作为知识工作者的地位和尊重。布鲁斯·加里森在《体育新闻报道》一书中明确提出了体育新闻的专业化潮流:
毫无疑问,体育新闻给公众提供了一项独特而又日渐必需的服务。抛开基本的写作不谈,它对知识技能的依赖日渐加强。……这些新的或旧的组织正试图坚持这些规范(体育新闻行业行为自律标准),这预示着更进一步的专业化趋势。[1]
媒介专业主义一直是中国传媒业改革开放30年来发展的内在动力。对体育新闻业来说,这种专业性追求更为迫切也更为可能,成为中国体育电视行业、机构和从业人员的长期目标和内驱力。它基于中国体育电视报道的几点特性:第一,在宣传功能之外,强调体育报道的信息性、服务性、娱乐性,体育报道的专业规律性得以突出;第二,体育及赛事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种类细分的各具体体育项目有自己独特的专业性,这要求报道人员对体育项目具备专业知识;第三,体育电视报道需要掌握更多先进科技与专业报道技巧,如赛事直播等技术应用的专业化程度较高;第四,体育电视报道常常是多工种的分工配合的团队工作模式,对各岗位的专业性也较为明显;第五,体育电视在日益频繁参与国际大赛报道的过程中,与国际报道标准相接轨,也增强了全行业对专业性的要求。
新闻节目是体育电视节目中承担新闻报道和信息服务的基本节目形态,而最新的国内外新闻内容也是体育观众最为需要的收视内容。体育新闻节目的专业化发展,主要体现在量的增长、时效和速度、报道内容与风格定位的变化上。
中央电视台最初的体育新闻节目只是和其他新闻节目一样,在《新闻联播》等综合新闻节目中少量播出。到1985年CCTV-1开辟《晚间新闻》栏目,体育新闻的播出数量才有了显著增加。1982年体育新闻播出总数才300多条,到1986年就超过了1000条。中央电视台的第一个体育新闻栏目《体育新闻》于1989年元旦开办,每周一至周六晚间21:55-22:00播出5分钟,体育新闻报道量增长从此有了专门的体育新闻栏目这一播出空间的保障。1995年CCTV-5体育频道开播,体育新闻播出栏目化,一天多档播出,体育新闻首播量一天就能达到上百条,与八十年代初日均一两条相比,已经是天壤之别。此后,体育新闻的日常播出量稳定在这一高水平,大赛期间因为特殊编排,新闻播出量的增长更为明显。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体育新闻的报道基本上还是隔天的旧闻,后来CCTV-1《晚间新闻》开播后才可以报道当天下午以前的赛事和消息。当时对国外赛事新闻报道(如印度新德里亚运会)还要由飞机将录像带捎回播出,播出时甚至已经是3-4天之后了。CCTV-5体育频道上星播出后,《体育新闻》栏目逐步过渡到演播室直播方式,基本做到了“把刚刚在新闻播出结束前发生的事件及时报道出去”,体育新闻的内容都是在24小时之内的全球体育动态。在奥运等大赛中的重大新闻,也可以通过字幕等特别方式在第一时间实现同步告知。
体育频道的开播,使新闻节目有了更大的扩张空间,新闻节目的播出安排也更为合理。全国各主要体育频道(如北京、上海、广州等电视台体育频道),都按照观众收视习惯与需求特征,不但实现了栏目化日播方式,而且锁定分布于全天早间、午间、晚间不同主要收视时段。如CCTV-5早间的《早安中国》、午间《体坛快讯》、晚间黄金时段的《体育新闻》及更晚时段的《体育世界》,全天四档新闻栏目在满足观众在不同时段的收视需求同时,也稳定了频道日常收视,锁定了观众。
CCTV-5频道《体育新闻》《体育世界》等新闻栏目的播出采用了演播室直播的节目播出形态,主持人在演播室内实时播报和串连,增加了节目的实时性和亲和力,同时一些重点新闻的报道采用了记者外景出镜、实时连线报道、小视窗等现代报道方式,增加新闻报道的现场感、鲜活感和动态性。
在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期间和前后,为集中宣传报道这些在国际国内大赛,经常会在常规新闻报道之外,在《体育新闻》《体育世界》等栏目中开辟一些固定小专栏,对赛事情况进行长周期的预热报道和跟踪报道,既丰富了大赛报道的形式、内容,也借赛事热点有效提升新闻栏目收视率。如2006年都灵冬奥会期间,《体育新闻》和《体育快讯》中开设了《冰雪都灵》《都灵快递》《冬奥精彩瞬间》《都灵之星》等,而且这些栏目为联想、青啤、三星等赞助商所看好并冠名。
此外,体育新闻节目的专业化发展,还注重不同时期的不同编排策略。与工作日相比,一些体育频道在周末增加足球、篮球等赛事直播,以及体育新闻类栏目自身内容也相应变化,在周末增加关于体育赛事最新信息的报道,往往能明显提升新闻栏目的周末收视率。
正是因为长期的专业化发展,体育新闻始终是体育电视节目的一个主体组成部分。在各类体育电视节目中,新闻类栏目具有收视率稳定、到达率高、受众规模大的收视特征;体育新闻节目的受众也相对更加主流、更具价值,学历和收入相对较高;体育新闻节目也往往具有知名度高、受众忠诚度高的质化特征。如在2004年,《体坛快讯》《体育新闻》《体育世界》的观众忠诚度分列CCTV-5频道前三位。
电视节目存在的固定化、延续化的常规形态就是栏目,作为播出平台的频道一般由至少十多个甚至多达数十个栏目架构而成,特别是其中的精品栏目,更是频道竞争力的集中表现,也是定期“约会”观众、形成稳定收视的重要手段。对体育电视节目的发展而言,“栏目精品化”也是重要的方向,但同时体育频道的栏目发展又有着不同于其他频道的规律。
体育电视栏目发展的一个总体特征首先就是越来越“少而精”,在数量上经历了由少到多再到少的过程。到1992年,中央电视台的体育节目量还很少,只有CCTV-1《体育大世界》和CCTV-2《赛场纵横》两个固定栏目;1995年CCTV-5体育频道开播,栏目成为主要节目形态迅速增长,一下创办了二三十个栏目;发展到2009年,真正的专题栏目(除新闻和赛事类栏目外)则只剩下10个左右(表1)。这与频道开播初期赛事少、以栏目填充播出时间有关。随着频道的成熟,赛事播出越来越多,栏目发展日益遵循“少而精”的原则。
表1:CCTV不同时期体育栏目总数、除新闻及赛事类外专题栏目数
资料来源:《中央电视台年鉴》1995、1996、2010年
按照“坚持专业性服务,使品味不同的观众都可以在体育频道找到自己喜爱的节目”这一发展原则,体育栏目的定位也日益细分和准确。栏目定位一是与赛事紧密配合,如设置足球、篮球、赛车、拳击、网球等项目分类型栏目,足球、篮球类栏目长期收视稳定;二是与受众收视需求相契合,如设置《体育沙龙》《体育人间》《城市之间》《我的奥林匹克》等受众期待性高的访谈类、故事类、娱乐类、热点类栏目,这些娱乐类、新兴类栏目也呈收视上升态势;三是设置了一些健身类等体育边缘相关性栏目,以满足观众关注自身健康的服务性需求。前两类栏目发展良好,但边缘服务类栏目因为收视原因逐步退出。
从整体来看,中央电视台的体育专栏节目经历了由“以知识性的体育节目和赛事报道欣赏为主”,到“以有深度的连续和系列体育专题为主”,再到“杂志型的体育专栏节目”的发展历程。第一个杂志式栏目肇始于1991年5月成立的《体育大世界》,每期50分钟,“开辟多个子栏目,集新闻性、知识性、欣赏性、娱乐性于一体,满足普通受众的多方面需求。”[2]此后,这一杂志式专题栏目形式得到发展,如《足球之夜》《篮球公园》等,都融多种节目形式于一体,吸纳了更多受众。同时,由于这种杂志式专栏长度大多在50分钟以上,也促使专题内容朝深度化发展,如《足球之夜》常常采用对热点事件的跟踪报道和深入调查,以深度报道赢得权威性和独家性优势。
此外,体育专题栏目的发展特征之一是形态的日趋多样化,访谈类、人物类、娱乐类、纪实类、演播室综合类专栏都取得了发展。如1995年1月6日开播的国内第一个大型直播体育谈话节目《体育沙龙》,2月17日《久违了,朗平》面对面挖掘了郞平作为体育人物的故事性;再如创办于2002年的《体育人间》人物纪实类栏目,以纪录片形式报道了体育明星的真实人生和平常百姓的体育情结,人性化、人情味十足。栏目的娱乐性、互动性也日趋得以强化,如先后开播的《球迷世界杯》《城市之间》《全明星猜想》等,以鲜明的娱乐性和广泛的大众参与特征诠释了体育除竞技夺牌外的另一面。《篮球公园》栏目还与赞助商一起开展“361娱乐篮球全国大赛”,吸引各城市青少年展示街舞、花样篮球等娱乐性体育元素。以娱乐性赢得年轻受众的栏目通常竞争力优势明显,像《篮球公园》《赛车时代》《城市之间》等栏目的年轻受众集中度较高,栏目成长趋势良好。一个突出例子是:《天下足球》栏目从《足球之夜》脱胎而出,“青出于蓝胜于蓝”,以其时效性、快节奏和轻松活泼风格迅速赢得年轻观众,栏目的收视率和观众规模很快就超出《足球之夜》。
任何栏目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使栏目保持长期鲜活的主要方法就是改版和创新。如2005年《足球之夜》《天下足球》两档栏目联合行动,启动了一系列创新:第一,创新推出《我爱世界杯》整合式全新足球节目板块。从2月份开始启动《我爱世界杯》板块,在《足球之夜》中侧重于进球集锦和世界杯预选赛出线形式介绍,《天下足球》则以历史沿革、风土人情、德国筹备情况以及重量级人物访谈为主;第二,对资源进行整体全新包装。如将2005年夏季足球赛事资源整体包装为“夏季足球攻势”,突出“中国之队”比赛,赛事转播外,《足球之夜》还会推出相关专题进行深度报道;第三,突出商业足球比赛的年轻、时尚化特征。2005年夏天,曼联、皇马、拜仁和巴塞罗那四大豪门到访中国进行商业比赛,《天下足球》创新推出《豪门盛宴》系列节目,《超级队报》集中报道动态,开展“欧洲豪门中国魅力排行榜”评选。栏目改版等这一系列报道创新成功给栏目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体育栏目发展的过程中,栏目制片人制发挥了重要的制度作用。中央电视台最早对制片人制的探索,是在1991年5月创建的《体育大世界》这一大型体育电视栏目,制片人马国力。在体育频道的创办之初,制片人制发挥了巨大的人员激励作用,马国力在1994年11月1日的频道开播任务下达会议上,一下子宣布了将近20名制片人,“谁的孩子谁抱走”[3]。正是这一“强化独立个人的作用”的制度推动,体育频道开创和成就了一大批知名栏目,也成就了一大批如张斌、刘建宏等职业化的制片人。到2006年7月25日央视体育中心推行频道制管理改革后,加强了频道层面的整体运筹、协调发展以及成本核算与经费统一管理机制,制片人的独立性有所限制,而对其职业化的合作精神则有了更高要求,以适应频道制整体协调发展的新竞争环境。
随着频道品牌化、产业化运营的整体发展,一些具备条件的栏目也走上了品牌化、产业化运作的轨道。CCTV-5最具品牌化的栏目如《足球之夜》等,都有自己的标识、音乐、宣传片、知名主持人,并和出版社、杂志社合作出书、出杂志,进行市场化品牌推广。通过社会合作与央视内部制播分离,一些栏目也成功探索了产业化运作,如2007年3月开播的《武林大会》栏目,由频道下属“中视体育推广公司”制作、运营,向国际输出中国传统武术类体育节目产品,打造体育电视立体化的全产业链,电视体育栏目专业化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国际、国内赛事自然是体育频道和体育电视最重要的核心资源,赛事资源的利用除新闻报道、专题专栏外,又以赛事现场直播最为重要。可以说,自有体育电视节目以来,赛事实况直播就是其存在的首要基础,同时赛事直播也最能体现电视直观、生动的传播特性与效果。
在中国电视业的曲折发展中,体育实况直播一直坚持了下来,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体育赛事直播符合电视传播规律。正如当时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孙玉胜所说:
体育比赛离政治较远,所以体育比赛从开始到现在都一直坚持直播,即使‘文革’期间和中国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体育赛事的直播也基本没有中断。这一体现电视本质和最接近国际化的节目形态,在体育节目中一以贯之地坚持了下来,在40多年的中国电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4]
可以说,赛事节目报道技术、包装方式和报道理念的发展,更为集中地反映了中国体育电视所走过的专业化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参与和主办更多国际赛事,赛事实况直播作为赛事节目主体在播出量上迅速增长。1993年中央电视台体育节目包括新闻、专题和赛事的播出总量只有989小时;“1998年,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体育实况转播超过500场,加上重播节目播出的时间,每天可达10小时以上,约占体育频道播出时间的60%。”[5]2004年以后,CCTV-5频道全年直播赛事一般都在1200-1700场之间,每天都有三四场赛事直播。而到2009年,体育频道全年共完成“3210场次约5790小时国内、国际体育直播赛事以及录像节目制作任务”。[6]
在实况直播外,还有赛事录像播出、精彩剪辑播出等赛事播出节目。在播出形态上,不论直播或录播赛事,大都进行了栏目化包装,以体现赛事播出的延续性和固定性,同时实现收视的惯性。CCTV-5先后推出的常设赛事栏目有:《现场直播》《实况录像》《实况足球》《顶级赛事》《巅峰时刻》等。同时,还对周末密集播出的赛事进行整体包装播出,以演播室串连、打通播出,整体命名为《直播周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8年改版奥运频道后,将每天晚间黄金时段19:30-21:25近两小时打通进行赛事直播,整体包装命名为《黄金赛场》,现场直播热度最高的焦点赛事,包括CBA、排球联赛、乒超联赛、中超联赛等国内重大联赛,世乒赛、汤尤杯、ATP上海大师赛等国际顶级赛事。从此体育频道有了一个最为强势的赛事直播时段类品牌栏目,实现每晚黄金时间与观众的直播赛事观赏约会。“黄金赛事+黄金时段”使得《黄金赛场》成为频道覆盖观众最多的收视带。见表2。
表2:CCTV-5《黄金赛场》2009年收视数据
数据来源:CSM,45城市,4+,2009年1-11月
体育赛事的实况转播是高度技术化的系统工程,从现场机位的选择布置、音响灯光技术、导播、摄像、慢动作、字幕等现场制作环节,到卫星电视传输、后期数字在线编辑和包装系统的应用,无不与最新传播技术的进步相关联。正是这些技术的进步,推动了赛事节目的发展,同时也通过赛事节目的首先应用起到了传播技术的扩散效应。中央电视台的很多传播技术应用突破,是在实况转播国内外重大赛事时实现的。[7]见表3。
表3:中央电视台历次赛事转播实现的技术突破
赛事节目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就是对赛事的解说与点评,随着赛事节目的发展,体育解说与评论也在不断追求自身的专业化。从共和国的第一位体育解说员张之开始,到宋世雄,再到后来的孙正平、韩乔生、黄健翔、刘建宏,对赛事解说的专业化追求从未间断。中央电视台在赛事解说和评论的专业化追求上,一是不断对赛事项目解说进行细化分工,如黄健翔和刘建宏、段暄3人主要负责足球,于嘉主要负责NBA等篮球赛事,蔡猛主要是乒乓球,等等;二是举办“主持人大赛”选拔新人,如2005的“谁来主持北京奥运”就从3000多人中,选拔出10多人来培养;三是邀请奥运冠军、退役运动员、体育专家等参与奥运会等大赛的现场解说工作,突出了解说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四是引进虚拟信号制作和赛事实时分析系统,实现技术性突破。如在2001年世界游泳锦标赛上,就使用了悉尼奥运会时美国NBC奥运报道中首次使用过的虚拟信号制作技术,在电视画面的泳道上制作出泳道运动员代表国家的国旗图案。此后在更多赛事中出现了更多虚拟信号制作形式,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虚拟制作技术也引入到公用信号制作当中。赛事实时分析系统也是一项技术突破,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可以在比赛进行的同时提供实时的比分、成绩和分析系统,使得现场评论更详细、更专业。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这一系统的应用,从田径、体操等项目扩展到拳击、柔道等十多个项目的现场报道中。
此外,赛事信号制作能力的强弱是衡量体育电视媒体专业水准高下的重要标尺,而且这一标准是国际化的。中国体育电视在大量参与国际赛事报道的同时,也一直追求信号制作的专业化,特别是在北京奥运的推动下,与国际标准接轨,并最终在北京奥运会上承担了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网球、篮球等七个项目的公共信号制作,赢得国际体育界认可与尊重(见表4)。“在标准面前,要求我们对运动项目有更深入的理解,不犯常识性的错误,不遗漏比赛的任何信息,摒弃狭隘的民族情绪以及个人利益,以世界化、发展化的眼光去呈现比赛。”[8]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这种“标准化”的赛事制作要求和意识也逐步渗透到CCTV-5对国内外各项赛事的转播中,从理念到设备、操作技术、人员分工配合上都有了显著进步。
表4:2004年与2008年奥运会中央电视台承担赛事国际公共信号制作时长比较
资料来源:《中央电视台年鉴》2010年
公用信号只是赛事转播的前端部分,从公用信号到电视播出,中间还要采用一系列的包装和编排加工,从而体现出报道的个性化、立体化和深度性。中央电视台对一些大赛的报道大都采用了演播室和主持人总串、融汇多种节目形态、整体包装播出的方式。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报道首次采用演播室直播报道,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全频道包装直播,以演播室为框架总串的赛事立体报道得到了广泛应用(见表5),成为体育频道规范性大赛报道模式。[9]
表5:中央电视台历次赛事转播实现的整体包装报道突破
中央电视台大赛报道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第一,报道规模的快速增长。无论在报道人数、播出总时长、投入报道频道上看,从1984年到2008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见表6);第二,注重提前进行报道整体策划,赛前-赛中-赛后节目一体化;第三,更加注重整体包装和精心编排,除演播室整体包装外,还多使用总片头、栏目片头、各类宣传片、预告片等,强化全天时段及新闻、专题、赛事的配合;第四,创办各种专题节目,加强赛事报道的娱乐性和观众互动性。如悉尼和雅典奥运期间的《悉尼猜想》《雅典猜想》,世界杯期间的《球迷世界杯》;第五,贯彻“体育大片”式报道理念。“就是做到比赛的故事化,我们要用各种手段去强化悬念”[10];第六,制作理念从注重专业竞技到注重“人文关性”,赛事中人的情感、人的反应、人的故事等大众性元素得到更多呈现;第七,在传统电视报道之外,数字、网络、移动等新媒体手段日益受到重视,注重多媒体、跨媒体的报道整合,并将网络调查、网民反馈等融入电视赛事节目之中。
表6:中央电视台历届奥运会报道规模增长情况[11]
续表
年前方报道人数播出总时长播出频道199659人超过500小时央视一套、二套、体育频道2000108人超过584小时央视一套、二套、体育频道2004162人超过1474小时央视一套、二套、五套,两个数字付费频道(共5个频道)2008超过2000人超过2796小时CCTV-1,2,3,奥运,7,12,高清,奥运足球,奥运网球(共9个频道)
在重点赛事报道规模和理念突破之外,2005年以来,体育频道对赛事资源的利用出现了新的“分类赛事”报道和包装方式。就是将分散于全年的同类项目赛事进行整合打包,以便明确报道重点、有效分配报道力量、科学进行节目编排,从而创造整体收视最佳效果。同时可以规划不同类别赛事整体宣传片,强调不同赛事项目之间的内在差异化气质和魅力,在营销上也便于青睐于某类赛事的赞助商在体育频道可以有更好整合营销效果。像“无界篮球”“荣耀国球(乒乓球-羽毛球)”“风云足球”“时尚网球”“优雅斯诺克”等都已成为有品牌标识的分类赛事,赛事特性得以彰显。同时,在时间概念时还突出了“赛季”的编排理念,在某一赛事集中时期,围绕此赛事进行主题式的集中、连贯编排,从而达致优势赛事资源集中使用的强化效果。
总体而言,我国体育电视节目的发展是在专业化力量的大力推动下实现的。无论是体育新闻、专题栏目还是赛事节目,都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迅速国际化,采取相应的专业化策略,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回顾这一专业化进程,可以从中发现中国体育电视节目生产的根本性规律所在。
注释:
[1] 布鲁斯·加里森、马克·塞伯加克:《体育新闻报道》,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344页。
[2] 刘习良主编:《中国电视史》,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第230页。
[3] 苗 炜:《五魁首:CCTV-5十年纪实》,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260页。
[4] 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135页。
[5] 陈国强:《中国体育电视转播的历史与现状》,见《奥林匹克的传播学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86页。
[6] 《中央电视台年鉴(2010)》,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年。
[7][9] 《中央电视台的第一与变迁》,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年,第55-58,56-57页。
[8][10 ]任金洲、马国力:《体育赛事:电视公用信号制作标准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3,17页。
[11] 张 兴:《中国的奥运会电视转播(1984-2004)》,《电视研究》(体育频道业务专刊)2007年第6期。
[责任编辑:余 言]
2014-07-10
沈华柱, 男, 江西九江人,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 博士。
G206.3
A
1002-3321(2015)05-009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