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栋
(中南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长沙 410083)
网媒环境下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现状与应对措施
李 栋
(中南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长沙 410083)
基于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现状的分析,指出了网媒环境下政府公共危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网媒环境下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措施。
网络媒体;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应对措施
1.1危机管理意识基本树立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经过几年的建设,我国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确实有了很大提高,从冰雪灾害、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表明我国政府己经开始有处理危机的正确意识。行为受制于意识,有效的公共管理行为基于良好的公共危机意识。
1.2健全了危机管理组织体系
根据上一级政府的规定和指示,各个地区成立了相应的应急管理专门机构,由专门的工作人员分别负责公共危机的发生、扩散、消退。这样合理的安排使公共危机在不同阶段都有专门人员处理并得到妥善安置。另外,有些地方建立的应对公共危机的应急管理小组和大队,从对应的行业领域吸纳专业人才,汲取有用经验,为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准备了充足的专业人员。
2.1缺乏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
目前,在立法方面,大多是一些针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紧急事件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传染病防治办法》等,但是缺乏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或者紧急状态的法律法规,导致不能快速明确界定危机状态,这导致处理公共危机的程序、手段、方法和处理对策复杂化。另外,政府机构在应对公共危机时出现了执法不公、执法不到位的情况。
2.2地方政府的决策信息公开不完整、不及时
要实现民主,就必须提供全面的政府信息。当前,各级地方政府都应顺应改革而实行政务公开。但有个别地方政府却表现的差强人意,在碰到公共危机发生的时候,并没有及时公开决策信息,没有征求多方意见,政府决策变得不够透明。原本是需要对社会、对民众征求意见,并及时公开,而政府的这些行为却让民众觉得政府在隐瞒事实的真相,导致了政府公信力的下降,最终造成谣言的大肆传播。
2.3应急平台建设有待健全,危机管理专业人才有待进一步培养
在危机管理中,由于专业人才因其专业的判断能力和社会公信力而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力量,因而各国都非常重视专家的作用和他们提出的意见。而在我国,专家的作用却显得相对不足。另外,理性和普遍的公民危机意识是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基础,是决定公共危机管理效果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在这样的条件下,一方面,国家在不断加强政府工作人员危机管理的意识;另一方面,政府也投入了资金和资源来教育和培训公众的危机意识,提高公众日常的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但在这方面,我国政府的投入明显不足。
3.1不断提高社会舆情监测水平
社会舆情是一定社会空间内社情民意的集合,是利益相关者表达社会情绪的叙述,可以比较集中地反映当时的社会心态。加强社会舆情监测,有利于从总体上辨识、把握社会心态的发展动向。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兴起,网络媒体成了“各类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每位公众都可以借助这一平台自由表达观点、宣泄情绪。因此,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监测的重点。如通过微博、BBS 论坛等全天候地对重点网站、论坛进行定点监控,了解网民对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倾向性态度和观点,及时捕捉到他们最关心的社会问题,可以更大范围掌握社会心态发展变化的趋势。
3.2通过专业预警机构获取危机信息
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宣布公共危机进入预警阶段,当地政府要及时采取措施来应对公共危机造成的伤害。
(1)启动应急预案。
(2)责令有关部门、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及时收集、报告有关信息,向社会公布和反映突发事件信息的渠道,加强对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
(3)组织有关部门和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有关专家学者,随时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预测发生突发事件可能性的大小、影响范围和强度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级别。
(4)定时向社会发布与公众有关的突发事件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并对相关信息的报导工作进行管理。
(5)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发布可能受到突发事件危害的警告,宣传避免、减轻危害的常识,公布咨询电话。
3.3加强政府与媒体的沟通
公共危机考验着社会和领导者,因而政府必须重视公共危机以已采取必要的行动。公共危机触及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影响到了各个阶层,呈现了公共性的鲜明特点。从构建全面、系统、科学的综合沟通系统到加强政府与媒体的对话,公共危机的信息得到了准确、快速的传递。
主要参考文献
[1]袭维斌.公共危机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 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陈刚.新媒体与广告[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06.147
D630
A
1673-0194(2015)06-0227-01
201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