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春天里的闻香之旅

2015-07-18 12:08贾理智Fotoe
读者欣赏 2015年3期
关键词:香料文人文化

文/贾理智 图/Fotoe

一段春天里的闻香之旅

文/贾理智 图/Fotoe

蕙质兰心 沟通神灵

香是什么时候在中国出现的?追溯历史,我们会发现早在四五千年以前,比如红山文化、良渚文化时期的先民就已经有用香的习惯了,在相关遗址出土有原始的陶熏炉。当时的香料主要使用的是蒿、泽兰、蕙草等草本类植物,“蕙质兰心”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据考古研究,当时香更多的是用于祭祀、供奉天地、敬奉鬼神等神圣的仪式。因为人们认为这些植物燃烧产生的香烟,能够从地面升到天上去沟通神灵,而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后来的道教和佛教,在它们各自的宗教仪式当中,烟雾依然起着重要的作用,信徒们通过它来传递坚定的信仰。

春秋战国时期,这些草本类植物除了用于祭祀之外,更多地走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诗经》《楚辞》中都能看到有关人们佩戴各种各样香草的记载。但是这种情况发展到汉代出现了改变。汉代疆域辽阔,很多蛮荒之地都被纳入汉朝的版图,除了可供燃烧的草本植物之外,南方热带雨林中出产的一些树脂类香料开始大量出现,比如檀香、沉香、龙脑等。于是,用香的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其中焚香器具的变化最为深刻。比如汉代出现的博山炉,在香炉中是非常有名的代表性器物,后人称其为“香炉之祖”。从博山炉的造型来看,其炉体比以前更深,之所以要加深,就是因为要在炉内放置炭火去熏烧树脂类的香料。

皇家的奢侈品

从汉代到唐代,人们的信仰与崇拜开始向理论完善的宗教方向发展。这一时期,佛教和道教都已发展成熟,它们对社会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并且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用香的习惯。当时人们逐渐发现,以沉香为代表的树脂类香料是如此美好,它们气味独特,来源稀缺。因此这类香料成为皇家贵族的奢侈品,成为身份与财富的象征。唐代的史料中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记载,比如建造沉香亭,用沉香做刀柄、打造车轿等。

从唐代开始,香渗透进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些重要方面,在上层社会中,香的使用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官员升迁、上朝面君等重要场合。有一种焚香的炉子叫先炉,最早用在佛教仪式中,后来官员升迁之后,都要手捧它在佛像前转圈敬拜。此外,大臣面君的时候,要口含鸡舌香,衣服要熏香,以表示臣下对君上的敬重。唐代的诰命夫人出行,除了要在宽大袍袖的肘部放置香囊以外,在其步辇四周的柱子上也要悬挂香囊,与袖中香囊所不同的是,这些香囊是金银织就的。比如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金银球香囊,大小不一,外面是镂空雕花的球套,里面为一半圆形的装有香料的小香托,在行走的状态下,这个香球不管怎么晃动,里面的香托始终处于水平位置。根据当时的文字记载,街市中步辇行过,往往一路香烟。唐代这种繁盛、奢侈、高贵的用香方式,已经成为当时的一种社会现象,这也表明香从宗教领域转移到了日常的政治和生活领域。

焚香 (宋)陈去非

明窗延静书, 默坐消尘缘;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

当时戒定慧, 妙供均人天;我岂不清友,于今心醒然。

炉烟袅孤碧, 云缕霏数千;悠然凌空去, 缥缈随风还。

世事有过现, 熏性无变迁;应是水中月,波定还自圆。

除了仪式之外,香料在日常生活中还被用来改善生活环境和空气质量,我们从唐张萱的《捣练图》中,就能清晰地看到仕女手里拿着的香斗,正如李商隐的诗句“金斗熨沉香”所描述的那样,当时在富贵人家,熨斗中已经开始燃烧香料了,用这样的熨斗去熨烫衣物,美妙的香气自然而然会留存在衣服上。再如后世的熏笼,形状像一个倒扣的笼子,在里面煮上香汤,把衣服盖在笼上,用升腾的香气来给衣服熏香,在明代陈洪绶的《斜倚熏笼图》中,就能清楚地看到这一场景,正所谓“斜倚熏笼坐到明”。

今天寺庙里面烧的线香,在唐代是没有的,当时人们把香磨成粉末状,用木质的阴纹模具来轧制香块,上面有美丽的花纹,在燃烧时点燃一端,顺序引燃,又称为香篆或香印。据考证,这种用香方式也是从寺院中发展起来的,后来进入百姓生活。当时还有百刻香,这种香体积巨大,上面轧制有刻度,在燃烧时兼有计时的功能,能够全天候地燃烧,这在当时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用香方式。

同时,唐代的烧香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一种更具有文化气息的隔火煎香,即在香炉里面点上炭火,再加上一个由贵重材质做成的隔火,然后把香料放在上面,不用明火去烧,而用隔火去炙烤,如此一来没有烟雾,只有香味,这是隋唐时期比较流行的品香方式,很多史料、名人的诗句都有这样的记载,一般来讲是在文人的雅集和文人的书房内进行的,供文人放在鼻端品鉴。

鼻观先参 修身养性

到了宋代,中国人的用香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宋人开始更多地接触到以前只在上层社会使用的香料,文人也更大范围地使用这些高级香料,比如沉香等。从香文化的发展角度来讲,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因为物质无论多么美好,它本身是没有精神和生命的,是使用物质的人群赋予了它精神和生命。在远古的时候,香仅仅是作为一种祭祀品被人们使用;到了汉唐,香又是皇家的奢侈品;而到了宋代,因为文人的大规模使用,香被赋予了更多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它同时兼具哲学性和思想性,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在宋代,中国的用香文化才真正得以成熟和完善。香席不再是贵族之间斗富的场景,而是文人在文房中鼻观参悟、感悟人生、修身养性的媒介。宋代奠定的这种文化基础一直影响了中国上千年,直到现在,谈起中国文化还是这样一种特点:含蓄、深沉、内敛。就如同宋人的品香方式。

从宋代开始,除了隔火熏香的方式,另外开始出现大量专供文人使用的一些更完善的香器。其实早在唐代就已经有了一些圆形的装香的香盒,而到了宋代又出现了炉、盒的搭配和炉、瓶的搭配,开始出现理香的香箸与香铲。宋人为品香赋予了更多的内容,文人之间的雅集,比如传世宋画中的《西园雅集图》就有香的身影,苏轼、黄庭坚等人经常创作一些有关香的诗文偈子,比如苏东坡的四句焚香偈子:“四句烧香偈子,随风遍满东南。不是文思所及,且令鼻观先参。”宋代甚至出现了专门为富贵人家制香的职业,做香篆、做香丸、打香饼子。这也从侧面说明,香在社会上已经较为普及。当时的文人阶层已经成为民间的时尚风向标,当时的人们追求风雅,向文人看齐,因此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文人带动了用香的社会风气。宋人还开始对香的高低进行品评,比如当时确定了四大名香——沉、檀、龙、麝,事实上真正使用的香料并不局限于此,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香料。

红袖添香夜伴读

元代基本上传承了宋代的香文化,只是在其中融入了一些少数民族的粗犷元素,更加流行炉、瓶等香具的配套使用。进入明代之后,香文化从深度和广度上均得到大幅发展。经过短暂的异族统治之后,明代出现了一种强烈的汉文化回归的思潮,而它所能直接继承的就是宋代,于是明代香器便均极力模仿宋代,出现了复古的鼎式炉、簋式炉、鬲式炉等,甚至均追求紫口铁足。但是由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明代的用香文化还是和宋代有显著的不同。其具体表现是用香的深度与广度有了较大发展。明代的用香贯穿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不再像唐代用香专属于贵族、宋代用香专属于文人,明代上至达官显贵,下至普通百姓,家家户户都在用香。我们根据明代留下来的大量画作和文字资料能够看到,几乎所有的生活场景里,都能在背景之中看到香炉的身影,比如在官场的应酬中,在私宅的闺房、花园里。到明代,炉、瓶、盒成为固定搭配,明中期以后,合称“炉瓶三式”,是家家户户都应该有的东西,如果没有,这户人家就不像过日子的,可见用香已经普及到了何种程度。香除了在这些正式场合出现之外,在人们的日常休闲生活,包括一些很有情趣的事件中也能得到体现。比如,对文人们来讲,一个很香艳的场景就是“红袖添香夜伴读”。再有一些凄美的爱情故事,比如冒襄和董小宛,小宛早夭后,冒公子写诗祭奠,其中就提到很多两人一起品香的场景。

清代满族人对汉文化十分崇尚,他们在政治上大量地起用汉人,在文化上积极学习汉文化,客观上对传统文化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清代,从明代开始流行的“炉瓶三式”开始逐渐演化为一种纯粹的摆设和装饰品,甚至为了摆放的便利和美观而舍弃其原本的用途,比如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清宫旧藏的一套炉瓶盒香具,为了适合房间里贴墙的博古架摆放,被做成了半圆形,已经完全没有香具本身的实用价值,而成了纯粹的装饰品。用香在明清另一大革命性的改变就是线香的发明,将香粉粘合起来,制作成棍的形状,使其运输、使用都变得极为方便,由此香更加大规模地进入平常百姓之家。

我们回顾历史会发现,香伴随着中华文明从起源到成长再到发展,一路走来,中华文明发展的道路上,香烟不断,甚至已经渗透到民族文化的骨子里。这种情况直到西方的工业革命之后,才开始式微。

猜你喜欢
香料文人文化
广州满庭芳香料有限公司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古代文人与琴棋书画
香料之王
——香草传
古代文人的雅号由来
重庆火锅香飘世界
文人吃蛙
谁远谁近?
明清鼎革之际文人不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