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幼儿身心发展防止幼儿小学化倾向的现实问题及对策探讨

2015-07-18 01:35:23张立贺
科学中国人 2015年21期
关键词:幼儿园家长幼儿

张立贺

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中心幼儿园

关注幼儿身心发展防止幼儿小学化倾向的现实问题及对策探讨

张立贺

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中心幼儿园

幼儿的成长牵系着家庭的命运、学校的核心、社会的关注,幼儿教育也因此而牵动着整个社会的教育教学体系。但是在现今的幼儿教育中,普遍出现了一种趋势,即幼儿教育提前向小学化进程迈进的现实不良倾向。这一倾向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原因,也有家庭的原因,究其根因是:家庭及教师的功利性目的和利益诉求。幼儿教育的表现形式在教育方法、内容及评价上都有具体体现。为改变这一不良倾向,社会政府和家庭要统一认识,形成合力,遵循幼儿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妥善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共同构建健康幼儿教育的良性发展。

关注幼儿;幼儿小学化倾向;问题及对策

现今,幼儿教育出现了一些令人忧心的不良倾向,即幼儿小学化倾向。这一倾向的形成,严重违背了幼儿生理及心理发展的自然规律,这种有悖客观规律的幼儿教育若肆意泛滥下去,必将对幼儿身心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及后果。本文在分析了幼儿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形式及形成原因等方面,认识到其危害性,并积极探讨,采取有效性措施杜绝这种倾向的疯狂蔓延。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主要表现

1、重视幼儿的智力教育,忽略了幼儿的体、德、美、劳教育

现在的幼儿教育内容上,教师存在教学内容单一、片面化的倾向,不顾幼儿思维发展水平,而把小学的学习内容提前进入到幼儿教学当中来,例如:在幼儿阶段,就迫不及待地把汉字拼音、声母韵母相关认识都纳入到幼儿园的教学教案中来,数学计算则不顾幼儿尚处于前运算阶段,思维尚处于表观具体特性,把较大的数字概念引入到幼儿教育当中,要求幼儿学会运算能力;幼儿教育还普遍性地要求幼儿会读、能写,有的还有认识汉字具体数量要求。这种教育体系根本无视幼儿的体能发展、德行教育、艺术素养方面的培育,造成了严重的幼教小学化倾向。

2、注重教师的客观灌输,忽略了幼儿的主体意识培养

在现行的幼儿教学中,教师基本上是以课堂教授为主,用课堂上的传统硬性灌输来进行幼儿教育,仍然沿袭传统教学弊病,实行老师在堂上讲,幼儿在下面听;老师在台上做,幼儿在下面看的传统模式,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通常布置大量作业,诸如:每天必须完成10以上的运算任务题目,必须拼写多少拼音等等,造成幼儿还未定型的思维被小学化的题目所包围,幼儿发现世界、探索世界的自主性还没有形成,就被从幼儿园到家庭的所谓学习作业所取代,这种机械的方式,扼杀了幼儿的天性,磨灭了幼儿的灵性,最终导致幼儿厌学的不健康情绪和厌烦情结,阻碍了幼儿的身心发展。

3、注重幼儿的结果评价,而忽视幼儿的行为过程评价

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通常是用最终幼儿学会的知识与技能标准来考核评价,如:幼儿学会了多少个汉字的拼写、学会了多少个运算题目。而在评价教学体系中,根本没有对幼儿学习过程的关注性测试,老师缺乏对幼儿的兴趣了解,不清楚幼儿在面对客观环境中所出现的困惑、以及幼儿在努力尝试过程当中流露出的期盼和愿望。这些质性的观察测试过程在我们现阶段的幼儿教学中根本没有得到体现,幼儿的成长过程也根本不被教学评价所关注,这种过程评价的缺失最终便是泯灭了幼儿的天性,遏制了幼儿的求知探索欲。

二、在现实中出现幼教小学化倾向的原因探析

1、家长的愿望导致幼教出现了功利性原因

当前的我国基础教育是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好坏与否的标准,家长为了孩子的将来考虑,不得不结合实际教育成绩考核制,而对幼儿寄予了厚望,家长都羡慕别人家的小孩什么都会,因此希望自己的小孩也不能弱,要让“小孩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一错误片面的观点在幼儿教育方面起到一定的负面作用,他们光强调要求幼儿早早学习教材知识,而忽视了对幼儿全面的平衡引导。

2、缺乏幼小衔接机制是原因之一

现今,教育系统也与其他行业出现了同样的态势,即竞争生源,所谓的生源大战同样在幼儿行列展开,部分幼儿园为了与小学顺利对接,不得不迎合小学的选生机制,将幼儿提早进行小学阶段的学习,为幼儿顺利考入小学而做准备。这种不正常的对接也导致了幼儿向小学化倾斜。

三、从各方面杜绝幼儿小学化倾向的积极对策

1、要开创家园合作新局面,从意识上进行转变,合力采取对策

幼儿园作为幼儿日常活动学习的重要场所,其开办宗旨即要以社会公益和公众影响为已任,剔除功利性因素,密切与家庭保持联系,争取家长的理解,大力宣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帮助家长配合校园的幼儿教学活动,坚守教育立场使家长意识到幼儿小学化的弊端,实现幼儿园与家长的合力使幼教回归自然。

2、遵循规律,实行幼小顺利衔接

我们要意识到,杜绝幼儿小学化倾向并不是要取消幼小衔接,而是要依循幼儿生长规律,通过走出教室培养幼儿的主体意识,培养其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交心理,并掌握相应的认知能力,对学习产生深厚的好奇和兴趣,为日后进入小学奠定生理与心理基础。

幼儿是祖国的希望,是家庭的未来,幼儿教育要本着本性教育的宗旨,从幼儿兴趣出发,从幼儿健康心理出发,正确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进行各种心理体验,使杜绝幼儿小学化倾向从外部强制性改为内在主动性,从幼儿园到家庭乃至社会都形成合力,从各个层面上提高意识,齐抓共管,教师要加强幼儿心理教育的学习和研究,社会要促成幼儿的本性教育环境,共同创造幼儿教育的美好蓝天。

[1]高艳.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 (20)

[2]李康耀.如何使学前教育走上科学化和规范化轨道——幼儿园“小学化”问题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1(04)

[3]柴占学.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不容忽视——学前幼儿教育现状调查分析报告[J].中国农村教育.2010(07)

猜你喜欢
幼儿园家长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天津教育(2023年2期)2023-03-14 07:34:52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14期)2020-11-10 09:06:24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2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趣味(语文)(2020年11期)2020-06-09 05:32:30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52
我心中的好家长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爱“上”幼儿园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