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方案”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2015-07-17 15:56王益峰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高校

王益峰

[摘要]“05方案”实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或缺的环节。本文以什么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为什么要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怎样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线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实践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0-0045-04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0-022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2005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教社政[2005]9号),简称“05”方案。其中首次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2012年1月,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 2012]l号),再一次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毋庸置疑,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不可或缺的环节。自05方案实施以来,学界对什么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为什么要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怎样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本文以此为线进行梳理。

一、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本内涵

目前学界对“什么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主要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实践教学是一种理念,它不受具体场所束缚,只要其教学内容具备“社会实践性内涵”,就属于实践教学。如学者钱惠英就是这样定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指的是一种实施教学的理念和原则,是把教学内容中内含“社会实践大课堂”的理论问题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形式来进行理论分析和论证,引导学生将深刻的理论思维与鲜活的感性体验相结合,将理论内容逐步转化为自己的内心需要和行为动机,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稳定的心理品质的一种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把握和判定是否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范畴,主要不是教学场所是否在社会,而是教学内容是否在社会,即是否富含“社会实践性内涵”。学者柳礼泉也认为:“所谓实践教学,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活动。它通常指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一种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

第二种观点认为实践教学受空间限制,应在课堂教学之外。如学者陈丽明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指在课堂理论教学之外,与课程内容相联系的,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并且由教师主导的教学活动。”学者颜加珍也将实践教学内涵界定为“为配合课堂理论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而设置的以实践形式为手段的教学环节”。

目前,广为采纳的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的是第二种观点: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是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之外的、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相关的活动。

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价值意义

目前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什么开展实践教学的论述主要集中在教学主体学生这个维度上。具体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身观、价值观。实践教学的突出特点,就是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知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客观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不断地认识和改造学生的主观世界。大学生可以通过自身体验深刻感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潜移默化地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有助于学生认知社会能力的提升。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对社会认知的途径越来越便捷。但碎片化的信息往往会让学生产生不良认知抑或是片面的认知,他们既有思想成熟的一面,也有欠缺理性的一面。实践教学作为一种参与和体验式的教育方式,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健康的认知,强调让学生从实践中亲自感受和体会,强调学生的参与,强调把课堂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指导教师通过润物细无声的言传身教,启发、引导学生正面关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同时随着实践教学的深入,引导他们理性对待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些负面现象。

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实践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可以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这在无形之中会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会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强调团队活动,锻炼了学生协调、组织和合作的能力。再者,在社会实践的过程,肯定会碰到种种阻力,可以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心理承受能力,也可以增强自身对社会和他人的包容度和忍耐性。

有助于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在当前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多重价值观的碰撞使得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痕。有些学生可能不能准确地客观评价自己,会出现角色期望过高现象。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重新认识自我、定位自我、完善自我。促使学生冷静地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社会问题,在观察和思考中,找到正确评价自身价值的社会尺度,引导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协调统一。

除了以上对学生的维度以外,也有学者指出,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联系实际必不可少的载体,它使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更具科学性。同时,实践教学对教师的提升作用也很是突出和明显。因为教师作为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无论是在准备实践教学之前还是在参与实践教学之后,都要搞清楚相关的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只有自己搞清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才能真正引导和帮助大学生。endprint

三、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的实现

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该如何实现呢?自05年以来,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笔者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归纳。

(一)关于实践教学内容的科学设置

大多数学者认为,实践教学环节并不是课堂理论教学的调味剂,它与课堂理论教学相辅相成,也是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实践教学的内容,要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并基于学生发展与成长的需求,根据不同课程的内容与特色来考虑和设计。同时,各级学校要因地制宜,立足地方特色,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学习、感悟、成长。如李美清、陈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一文中就指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内容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培养大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渠道;“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在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与国情的基础上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主要解决大学生生活实际中的行为规范问题,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为此,要整合四门课程教学内容,制定统一的、规范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方案和考核标准,构建适应各门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编制统一的实践教学手册,用于指导学生实践教学的开展。

(二)关于实践教学的方式

大多数学者将实践教学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课堂实践。即以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为基础,将内含“社会性实践”的教学内容通过学生主动参与的方式,进行理论分析和论证;同时,教师又能及时跟踪指导,引导学生结合理论和感性体验,实现理论内容向精神信仰与追求的转化。第二层次是校园实践,即校内课外实践。校内课外实践要求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题,借助校园环境这一载体,充分利用学生日常生活存在的形式,通过特定的人文活动的熏陶、渗透和升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覆盖和影响力。第三层次是校外社会实践。它指的是学生离开课堂、走出校门,直接面对社会,开展各种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的活动,用自身的体验和感悟,印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的科学性、正确性。按大学生自身的参与度,校外社会实践可以分为类似参观访问的认知感受型实践教学、协助其他部门组织的主题活动等参与体验型实践教学、社会服务和公益劳动等性质的实际运用型实践教学。

在实践教学三层次论的基础上,不少学者提出了关于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思路。如张森年在《“‘感一行一思三阶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一文中提出构建以体验型、践履型、研究型三主要形式为架构的“‘感一行一思三阶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张森年《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第7期P66-69),学者解根法、柴达在《构建“两课”“3+l+l”教学模式》中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3+1+1”新模式,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总学时不变,将现有课堂教学时数压缩,总学时二课内学时+课外学时(音像教学)十社会实践。(解根法,柴达:《构建“两课”3+1+1”教学模式》,《思想教育研究》,2002年第4期,第40-41页)。何勇平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建构研究》一文中指出,要实施实践教学,必须突破传统的“课堂为主、书本至上、教师中心、内容驱动、分数评价”教学模式,代之以“课堂与实践并重、实践为主、学生中心、探究驱动、科学评定”的新教学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应该是不拘一格的,提出了“基于问题学习”的实践教学模式。(何勇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建构研究》,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2006年第7-8期,第99-102)

(三)关于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

要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就目前的现状而言,保障机制的完善迫在眉睫。本文将学界对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的研究归纳为以下两点:

1.制度保障

第一是关于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各高校对实践教学态度上要予以高度重视,要树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等重要的理念。首先,要将实践育人工作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落实规定的学时学分(本科2学分,专科l学分);其次,成立由分管领导牵头、各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参加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指导小组,该小组负责实践教学的计划、实施、跟踪、评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学生状况、业务关系,做好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规划,主动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联系,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互惠互利的原则,建设一批相对固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学术名师、学术带头人和学术新人工程,大力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接受全面培训。教育主管部门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施情况纳入学校党建和教育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作为对高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切实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第二要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一套科学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要坚持过程与结果、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的原则,依据各门课程的教学要求,细化评价标准,对学生在品德修养、团队精神、综合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做出综合评价。同时要建立双向沟通式的考核信息反馈机制。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着考核,并把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老师根据结果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时刻以是否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为导向来改进教学。

第三是要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激励体系。无数的实践证明,没有一套长效的激励机制,就会使个人或组织丧失从事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力,就难以推进这一活动的良性发展。首先,要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激励机制;其次是要建立保障教师实施实践教学行为的激励机制,要调动教师实施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必须建立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标准;最后要针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评价激励机制。endprint

2.师资保障

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社会实践教师队伍,是有效开展社会实践教学的关键。实践教学开展的前提是教师要有社会实践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既包括技术层面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也包括交际层而的表达能力、交往能力,还包括沟通层而的观察能力、信息搜集能力,等等。学者陈立中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提升路径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年10月第5期)一文中指出,教师要具备社会实践能力,可通过以下路径:(1)教育主管部门要出台具体规范性制度化文件,将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作为一个硬性指标来约束,可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每3年必须参加为期3个月或半年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将其作为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2)为增加社会实践教师的现实理解力与感悟力,可以构建不同类型的实践基地,如政治文明实践基地、技术革新基地、新农村建设基地、党建创新基地、文化建设基地、革命实践基地,等等。(3)同时建立资助体系,丛经费上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4)鼓励教师通过挂职锻炼的方式、参与宣传思想部门理论工作的方式、参与理论研讨或理论学习的方式提高理论修养。(5)构建社会实践教师与大学生理论互动的交流平台。

四、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研究的总体评价

在中国知网上,将时间界定为2005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题进行模糊查找,共查得记录8362条;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题并含“实践”

就数量而言,丛表1中不难看出,05年以来,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研究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实践教学研究总体上也呈上升趋势。而且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中,实践教学研究的比例较大。

丛收集的资料的内容上而言,丛2005到2013年,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特点归纳如下:

第一,关于实践研究的微观成果较多,宏观研究成果较少,缺乏系统性或整体性,普遍示范意义不强,不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的广泛开展。

第二,当前实践教学研究偏重于经验总结,欠缺理论凝练,很难推广吸纳。如果不能从个案中抽象概括出理论分析框架,就难以形成普遍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体系。

第三,当前实践教学研究围绕着实践教学的内涵、实践教学的意义、实践教学的实现这些核心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但由于各个研究者之间缺乏横向的交流和联系,因此很难深入地探讨一些带有共性的重要实践和理论问题。而且也容易出现研究的重复和低水平现象。

第四,当前实践教学研究以经验总结法、逻辑思辨法为主,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

为此,今后关于实践教学的研究首先要树立整体性、系统性的研究视角,学会深层次地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使之在理论上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在实践上提高实效性。其次,在研究中要倡导科学的研究方法;最后要加强关于实践教学制度建设的研究,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需要协调处理多方关系,管理难度很大,只有在制度设计上避免漏洞,才能有效地保障实践课教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高校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