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机械工程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2015-07-17 01:25:47栾学会迟新兴沈阳工程学院沈阳110136
山东工业技术 2015年7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创新能力

金 闯,栾学会,迟新兴(沈阳工程学院,沈阳 110136)

浅析机械工程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金 闯,栾学会,迟新兴
(沈阳工程学院,沈阳 110136)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相应的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层次要求,也就是说只有综合能力强的人才才能够顺应新形势下发展需要。而学校作为向社会输送的优质人才的主要场所,因而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具有迫切性,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更好的运用到实际中,为未来获得生层次发展创造条件。再者,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实际发展需要,新形势下要求教学者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多层次教学计划,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创造条件。本文以分析培养机械工程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为切入点,深入探索机械工程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以此为广大教学者提供强大理论支撑。

关键词:机械工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相反其是经过长期开发的一种显性创造力,通过教学者悉心教导,加上自身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创新实践能力是可以得到提升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基于此,建立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机械工程教育体系,能够更新学生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全面了解机械工程专业,并且对社会竞争形势有一定认知,为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机械工程学习中奠定坚实基础,而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关键所在。

1 新形势下培养机械工程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必要性

1.1 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层次要求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可以说是人才之间的竞争,迫切需要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养高的综合型人才,而高等院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优质人才的主要场所,有义务也有责任承担这一艰巨的历史使命,培养机械工程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不仅有利于学校发展,还能够为学生更好的参与到社会竞争中创造条件,进而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1.2 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高等教育同基础教育两者进行比较,有本质不同,前者所具有的是传播知识、保存知识的功能,而后者肩负着创新知识造就优质人才的责任。再有,就是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大学生是新时代下社会新鲜血液,良好的创新实践能力是其适应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基于此,新形势下要求教学者制定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过程中,由“专一型”人才向“综合型”人才的转变。

2 新形势下创新机械工程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具体实施途径

2.1 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教学计划可以说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因此创新机械工程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就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情况为切入点,尤其是机械工程专业,其理论性、实践性比较强,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最给予学生更多表现自身的机会,一方面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另一方面教学者也能根据学生表现情况发现其存在的不足,进而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积极鼓励学生跨专业选修,新形势下要想在社会竞争中占据更大优势,就必须不断完善自己,扩大学生学生视野和知识面,为教学活动达到预期效果提供可能。

2.2 改革考核机制为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供内在动力

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可以说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而学生作为这项活动的主体因素。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才能够鼓励大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例如:教学者可以改变传统考核机制,综合多种因素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再有教学者帮助学生分阶段制定研究目标,教学者在不定期内检验,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学生忧患意识,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为学生各方面能力提升创造条件。例如:教学者可以不定期组织竞赛活动,要求学生设计模型、针对某个建筑物提出自己的构想,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通过此类活动加近师生之间距离,为教学者教学计划进一步展开奠定基础。

2.3 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

新形势下,企业要想更好的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不仅要拥有稳定的内部发展环境,还需要强大的后备支撑。基于此,教学者就要给予学生更多实践的机会,为根本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条件。而产学研教学模式应用到机械工程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自身存在的人才优势,满足企业人才需求,学生能力都得到锻炼,能够准确掌握社会竞争态势,进而培养高新技术人才,无形之中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也应该依据自身情况制定长期的战略计划,充分利用产学研这个知识平台,科学规划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目标,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资源,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可能,以此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服务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以将其简单的分为两个方面: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激励机制。就目前形势来看,部分院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升,在“双师型”队伍方面表现尤为明显,教学者多侧重于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并不能依据社会竞争态势适当调整教学计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阻碍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因而新形势下要求高等院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聘请企业资深专家来校授课,使得学生能够对机械工程这个专业有一定了解,帮助学生树立一个准确学习目标,提升其参与社会竞争的自信心。

3 结语

新形势下培养机械工程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具有必要性,也就要求教学者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多层次教学计划,例如:改革考核机制为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供内在动力、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等,根本性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为机械工程学生未来更好的参与社会竞争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昊,杜长冲.工科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以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为例[J].学理论,2010(33).

[2]胡占军,张欣,董建荣,陈文杰.基于CDIO模式的项目教学实施方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4).

[3]叶伟巍,孔寒冰.基于CDIO理念的产学合作工程教育案例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02).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化工管理(2021年7期)2021-05-13 00:44:44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信息化建设(2019年2期)2019-03-27 06:23:58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28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26:18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2:22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3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