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鲲鹏[海南师范大学,海口570000]
独异的张爱玲
——从《对照记》读起
⊙陈鲲鹏[海南师范大学,海口570000]
大众传媒下被塑为偶像的张爱玲,与其说广大张迷阅读的是她的文本,不如说更多地在阅读她本人传奇性的一生,或者说她本身就是一个传奇。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但张爱玲的独特,在于不管其撒播何种麦子,始终意愿做独异的个人,乃至于建立完全迷幻的血缘谱系。用意之深,可对不愿被冠名张爱玲后人的作家表以隔阂。之于张爱玲,文学书写是个人式且到了病态程度的生命投注,至于真正的生命,乃是鬼魅缠身、时空交错的痕迹。
张爱玲《对照记》个人谱系
张爱玲的去世,使得《对照记》成为研究她不得多的个人/家庭谱系(生命)。“人类天生的是爱管闲事。为什么我们不向彼此的私生活偷偷地看一眼呢,既然被看者没有多大损失而看的人显然得到了片刻的愉悦。”①这句话本是出于张早期的散文《公寓生活寄趣》之中,张晚年出版《对照记》正式映照了自己早年的说法,不过这次她扮演了是被看者的角色。同时,她也明白自己正处于被看状态下。而张爱玲之所以是张爱玲,就在于,她一开始就撒了个偌大的谎言——在致朱西宁的书信中,她曾清楚地表明自己手头上有赖雅的照片。但涵盖幸存所有照片的《对照记》里显然不见赖雅踪影。这个行为表明,不论借助机械存在的“相纸”本身是否是中立性质,张爱玲在挑选照片时执行了她自己的策略,亦即:她利用客观的存在刻画了主观的现实。另一例,她还有意地抹去了胡兰成的存在。张爱玲和她的两任丈夫,不用说结婚照、合照,就是对方的单人照也没有。
用精神分析的方式言说,则张爱玲故意隐去婚姻遗留的痕迹(她生命中有过做母亲的机会,但终选择堕胎),在两场都被言说成恋父情结之具体实践的爱情中——支持的时间都不长——自然有诸多可索隐的情节。然而这其中又不仅仅是情感因素作祟,以《对照记》的内容看,所出现的所有男子,都是与张具有血缘关系的长辈或平辈,反之此特征完全不能应用于女性,而传统中国一向注重父系血缘的承继,张爱玲又选择在她处终极这支血脉(她曾在自传体小说《雷峰塔》中给予胞弟早早死亡的命运)。
有学者将幼年张爱玲称为“Daddy’sgirl(父亲的少女)”②,她曾长期在父亲的房间阅读情色文本,如《红楼梦》《西厢记》《金瓶梅》等,而《红楼梦》中情淫相浸的观点则对张本人的写作存在非常大的影响,十几岁时,她和她的父亲合作了《摩登红楼梦》。她一生都对押邪小说沉迷不已,到了晚年又沉迷于社会小说(或曰“世情小说”),和童年的这段经历可以说是联系紧密。张对她的父亲有一种接近偏执的渴望,从日后的两次婚姻以及对胡适的仰慕都可见得,不过童年的张爱玲是满足而快乐的。相较于“俄狄浦斯情结”,精神分析学将女性的恋父心理称为“伊雷克特拉情结”,相同点是对异性家长的渴望以及对同性家长的敌视。张爱玲的特殊之处在于她的童年历程前期,母亲都极少出席,至于她父亲带回家的姨奶奶,因为不喜欢张的弟弟而一力抬举张,显然成了爱慕同一人的分享者。等这位待张极好的姨奶奶离开不久,张的母亲回家,夫妻两人纠缠不久终于离了婚,张父再娶,后母自此在现实生活中填补了一度缺失的“父亲伴侣”形象,更为剧烈的是,后母不仅试图独占张父,还诱导了一家失和、张被暴打和幽禁的惨剧。张父的狂暴与刺伤,使张爱玲将其永远冻结在象征旧社会的败落与腐坏之中,因他改变本该处于的阵营而协助张的后母,成为“迫害”张的共犯实在难以原谅。这个过程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不仅完成了张对真实母亲应怀有的恨意的转移(translation),同时也转换向菲勒斯认同。但因为张的恋父情结是被迫中断,迫使她压抑情感的对象又是恶毒的后母。张转向母亲时所带的希望无形之中也被放大数倍,也就是我们说的,她同时拥有恋母情结。
有趣的是,在张爱玲一生之中扮演母亲角色的人物有姨奶奶、生母、后母、姑姑四人,因何干只是以保姆的身份出现于张的生活之中姑且不算入其内。上文已经讲明姨奶奶和后母扮演的角色,至于姑姑,她是一个清醒理智且不文明也不迷信的新女性,虽然相当大程度上扮演了张真实意义上的母亲角色又绝不越界,并且事事都与张算得清清楚楚。至于张的生母,是个颇具西式风气的新家长,她要求张爱玲独立并懂得各种处事之道,对于女儿的情感接近不合情理的程度,她甚至告诉张爱玲“我宁愿看你死,也不愿看你活着使你自己处处受痛苦”③。张的文本不时表露出这些言语之后的刺伤。但到了张晚年出版的《对照记》,已俨然释怀。究其原因,恐怕还是张母在张的潜意识之中扮演的“榜样”角色。张爱玲的后半生与她母亲极为相似,旅居异国、离群索居,甚至连魂归他乡的结局都是一样的。自然这之中不可印证的成分居多,不过张确实有意让她的母亲塑造自己。
《对照记》中有四张彩色照片,其中幼年张爱玲、幼年张子静、摄于伦敦的张母、成年张爱玲各一张,最后一张是炎婴着色,其他都是张的母亲着色。“着色”的行为类似于加工和塑造,也象征了最终出现在视线中的照片的创造者,张母岂止是这些照片的加工者,当多年过后张爱玲将这些照片放置在众人眼前,更明确地透露了她对母亲行为的认可。
明眼人一看便知,即使其他方面,这本老相簿里刻意或者可疑的成分还是太多,就如张的父亲只在两张合照中出现,而她的母亲单单独照竟然就有多达七张。同样,张未曾在其中展示她与双亲中任何一位的合照。她在里面所呈现的,是受姑姑、妞儿等人照顾的孤独形象。她的弟弟虽与她共同承担了孤苦的童年,但只有二人幼时的合照则说明他们成长之路做了不同选择(或是她的弟弟只能在童年时期陪伴她)。成年后的张爱玲,撇除与影星李香兰的合照(这张照片中张爱玲的反客为主意味浓得可被理解为饱含戏谑的举动),只与炎婴有合照。而炎婴是张爱玲笔下有名的对战争抱着无所谓态度的真实践行者。张爱玲有意将自己塑造为一个“独异个人”,不仅仅在文学上,再看张爱玲旅居美国的真实生活,她以遗世独立的姿态生活,犹如人前蒸发,更是有力佐证。
单从内容上讲,《对照记》是张爱玲建立自己谱系的有力文本。从祖父堂侄张人俊到从祖父张佩纶再到曾外祖父曾国藩,张爱玲有意地为自己追本溯源,关于自己的身世,存在于世的佐证,全都十分仔细。对此,张表明:“因为是我自己‘寻’,零零碎碎一鳞半爪挖掘出来的,所以格外珍惜”④。不过,张的家谱的作用于她本人仅仅在回忆方面有所发挥,她早就设定好自己不过是家族之中遗留在世的孤儿。
抹去丈夫的痕迹、离群索居、孑然一身的张爱玲,当然是女权主义者的心头爱。周蕾在《技巧、美学时空、女性作家》一文中表明,从反父权主义立场来看,张爱玲进行自我封锁,放弃男权中心,“放弃了以家庭、家族,甚至以理想人性这些连续性的历史观念为生命平衡点的‘正常’时空”是张“令人肃然起敬的重要原因”⑤。这里提供了典型的女性主义思路:没有男人的女人才是真正主导自己的女人。张爱玲成了真正的独异个人。但我们既然已经知道,成为独异个人的先决条件,首先就是断了自己的后路,使自己成为一个孤儿。那么我们就应该注意,张爱玲激烈决绝的症结体现在——作为独异个人的她,只活在自我塑造的世界之中,那里虽然可以自给,却是外人进不去的。她不具有母性,她更不惜割裂了与后世的血液联结。而这也是女性主义必须直视的窘境之一。
①③张爱玲:《流言》,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②⑤杨泽:《阅读张爱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④张爱玲:《对照记》,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
[1]张爱玲.流言[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
[2]张爱玲.对照记[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
[3]张爱玲.传奇[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
[4]杨泽.阅读张爱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夏志清.现代中国小说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6]李欧梵.苍凉与世故[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7]水晶.替张爱玲补妆[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8]刘绍铭.到底是张爱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9]胡兰成.今生今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作者:陈鲲鹏,海南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
编辑:郭子君E-mail:guozijun08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