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茂全[兰州大学文学院,兰州730020]
诗是面向时间的语言之思
——读牛庆国诗集《字纸》
⊙郭茂全[兰州大学文学院,兰州730020]
当代诗人牛庆国的诗集《字纸》以本色、素朴的语言直观事物本相,直抵生命本真,将乡土、乡村、乡亲乃至万物生命在时间中的意义不断去蔽和敞亮,建构了一个深具生存哲思的艺术空间,是面向乡土时间的语言之思。
牛庆国《字纸》乡土时间语言之思
当代诗人牛庆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著有诗集《热爱的方式》《红旗红旗红旗》《字纸》、随笔散文集《乡村词典》、长篇系列散文《风吹大地》等,诗集《热爱的方式》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02卷),曾获诗刊社第四届“华文青年诗人奖”、诗刊社“新世纪十佳青年诗人”等奖项。
著名诗歌评论家吴思敬说:“牛庆国之所以能在世纪之交的青年诗人中脱颖而出,一是得益于养育他的故乡,围绕故乡的情绪记忆,成了他最重要的创作资源;二是现代文明的洗礼,给了他重新观照故乡的视角和参照物,这样他的诗才可能既是西部的、乡土的,也是现代的。”①牛庆国的诗歌世界中,故乡是诗人所有情感的原发性生成场域,故乡的天空、大地、树木、村庄、庄稼、乡邻、亲人是其诗歌中不断出现的原型意象。可以说,乡土是其汲取诗思的文学矿井,也是其孕育诗情的精神沃土。牛庆国诗歌中乡村深重苦难的表达、乡间浓郁亲情的书写、乡土坚韧生命意志的言说,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乡土情结与深广的人文情怀。
诗歌文本是一种开放性结构,对诗歌文本意义的理解与解释是一个不断开放和不断生成的过程。除了话语建构的乡土意象与乡土世界,牛庆国的诗歌文本还蕴藏着深邃的生命哲思。诗人以本色、素朴的语言直观事物本相,直抵生命本真,将乡土、乡村、乡亲乃至万物生命在时间中的意义不断去蔽和敞亮,建构了一个诗性的澄明诗境。诗是面向时间的语言之思。牛庆国的诗歌在乡土意象的表层结构与乡土情感的显性河流之下,涌动着诗人面向时间沉思的深层结构与思想潜流。诗集《字纸》不仅建构了一个极富乡土特色的诗歌世界,还开拓了一个深具生存哲思的艺术空间。②
乡土生活既是空间性存在,又是时间性存在,“年月”“春秋”“日夜”等时间性语词标志着乡土生活的时间流程。《字纸》中,牛庆国对乡土生活中的时间循环与事物在时间中变化有敏锐的知觉,他对时间的沉思不仅表征于诗题或诗句中“一年”“去年”“那年”“秋天”“冬天”“秋日”“一天”“傍晚”“深夜”等时限或时刻的关注,还表征于他对乡土人事与自然物象在时间之流中细微变化的体察与省思。《一年》中,生命的死与生、黄土的厚与薄、雨水的增与减、播种的豆与麦、收成的丰与歉、杏花的开与落皆轮回往复于乡村热土。《去年,村里翻了三辆拖拉机》叙述“一年”中的三次乡村“意外事故”,《这事都拖了一年了》中二婶的弟媳妇一年里无数次“告状”而最终无果。“事件”的叙述频率不仅意味着事件的重复发生,还意味着时间的不断循环,悲剧性事件的重复使时间具有了某种宿命的意味。
春夏秋冬的四季流转中,万物在时间中不断变换着容颜,拨动着诗人情感的弦索。诗人澄怀静观地接纳了乡土世界中的春雪、杏花、槐花、苜蓿花、秋叶、秋风、玉米、荞麦、胡麻、芦苇、老树、麻雀、毛驴、羊群、箍窑、窑水等事象,将其置放于时间的维度中进行审美的透视,“杏花”成了“杏儿”,玉米秆“由绿变白”,“绿绿的芦苇”变成“白白的芦苇”,一个人去年的秋天和今天的秋天“不一样”,昨天的绿苜蓿在今天的风霜后“不一样”,诸多现象都是时间铭刻在事物上的痕迹。“秋天了/坡上最高的一棵白杨树/树叶最先黄了/就像杏儿岔这一年/有一个人的头发突然白了”(《在秋天的中心》)。“像一颗松动的牙齿/在豁口处朝里张望/破了的窗玻璃还用报纸糊着”(《看了一回蒲杏小学》);“没塌的一半露出一圈一圈的土坯/像一幅巨大的骨架/和岔垴上大大小小的坟堆一起/成为杏儿岔的历史”(《杏儿岔塌了一半的箍窑》);在时间的刻刀下,“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时间感悟时时渗透在牛庆国的诗歌之中。为了强化时间的“惘惘然的威胁”,诗人在《一年》《在杏儿岔的一天》《今夜的碎片》等诗歌中常把“一年”“一天”或“今夜”作为乡村事象呈现的“界限”或“时间轴”。《在杏儿岔的一天》的“一天”中,不仅有亲人在田野劳动、“我”和父亲在拔豌豆和背豌豆、毛驴拣到了一把豌豆、堂婶向我询问进城里打工女儿的情况,还有时间链条上纷繁的乡土事象。可以说,“一天”是乡土时间的“原点”,也是乡土生命的“生死场”。“一天”之前就是历史,“一天”之后就是未来,无数个“一天”组成了乡土的亘古岁月。《在杏儿岔的一天》如乡村时间寓言,传达着诗人对线性的、循环的乡村时间观念的诗性觉解。
“沉默”的时间永远“在场”。从“年轻”到“老了”,从“在”到“不在”,从“活着”到“没了”,牛庆国诗歌中的人物变化组成了乡亲的生命史。“他们把儿女们都活老了/把一个村子都活老了/把比他们更老的老人活得没有影子了/老风吹着老阳光晒着/过去的日子也像老牙齿一样/一个个都丢得差不多了。”(《他们老了》)诗歌中随处可见诗人对“衰老”和“死亡”的沉思。《岔里有些老人不在了》《烧纸的人》等诗作皆叙述着对“死亡”的感悟。《我念过书的学堂和我的堂叔》中的“堂叔”、《七奶》中的“七奶”、《五奶》中“五奶”、《捻线》中的“奶奶”、《想起堂姑》中的“堂姑”等诸多诗歌中的“老人”,都在生命的最后想竭力抓住时间的缆绳,但又不得不无奈地松手。牛庆国不仅关注包括自我在内的个体的生命史,也关注着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史乃至整个乡村在时间中的变迁历史,通过诗歌来打捞乡村时间之河中的情感记忆,审视乡村时间之流中的各种生命的历史意义,不断唤醒人们在时间体验中“普遍的忧伤”。生命的有限性与时间的无限、生命的客居与时间的永恒等时间意识构成其诗歌的深层结构与内在意蕴。
牛庆国在诗歌的互文性意义关联中显现出了时间的力量。《看了一回蒲杏小学》《打庄》《刨土豆的母亲》《父亲巴掌》、《给女儿去开家长会》等诗作呈现了诗人从童年、少年、青年到中年的生命足迹。《关于二叔的电话》《那天阳光很慢》叙述了二叔从生活、生病到看病、殡葬的生死旅程。《饮驴》《毛驴老了》《又一次写到毛驴》等诗作记录了毛驴生命的衰老过程。牛庆国非常重视过程性或历时性的叙述方式与结构形式,常在“故事性”中透射“时间性”和“历史性”,有时以时间空间化的方式表现时间的变化与生命的更替,如《秋日即景》、《睡在老家的炕上》等。
时间消磨着人类的记忆,人类也在抗拒着时间的流逝,“拒绝遗忘”成为诗歌叙事抒情的内在动因。“有一天奶奶指着闹钟上的秒针说/像一个人扛着扁担/在山梁上走路/像谁呢/奶奶没有说/但她心里的那个人/就这么一直没完没了地走着。”(《时间》)人“心里”的记忆不会因时间而忘却,反而会因时间符码“秒针”的存在而“没完没了地走着”。一个傍晚回家的人“发现树也已经老了,老得仿佛失去了记忆”,但是,“今夜他要把从前的爱情/再一次从头想起”(《傍晚回家的人》);“没有谁给这夜声音任何意义/但多年后那声音/却一直在一个人的夜里响起”(《回忆:夜声》)。牛庆国诗歌常通过对时间的空间化、对特定时间的“定格”或“厚描”,以达到对生命主体、对时间“河流”的“回溯”与对“遗忘”的“抗拒”。
语言是通往对存在与时间的思考的唯一途径,语言既可让使事物的本真“遮蔽”与“隐匿”,也可使事物的本真“去蔽”与“持存”,诗的语言是接近世界本真存在的最好方式,事物的细微与情感的褶皱常在本真的诗性话语中得以敞亮与显现。牛庆国维护着诗歌的尊严与神圣,坚守着语言洗亮事物光辉的“去蔽”与“持存”功能。诗人在诗歌中常常进行心物相契的“凝视”与虚静澄澈的境界。“车过定西已是深夜/月亮像一枚巨大的铜钱/买下了一片山坡/只有山梁上的一排老树/依然黑着/像一支跋涉的队伍/疲惫坚强”(《跋涉》);“看流水碰到石头上/像一个人被碰疼了脚趾/哗地跳一下绕过去走了/前边的流走了后边的接着流”(《在河边》);“风横着吹/阳光竖着落/那天风和阳光织成的网兜/把一个人的心提到天上/然后又放回原处”(《回乡笔记》);“这是杏儿岔的傍晚/阳光回到了山顶/人们从山坡上下来”(《岔口》)。《一个人哭了》采用“慢镜头”写一滴眼泪,让人感受到了个体生命的坚韧。牛庆国诗歌中简练、朴素、本色、质感的语言使乡土事象与情感在时间中一次次“滞留”与“延搁”,而时间在静止凝定的“瞬间”放射出的光芒,将我们人生的诗意照亮。只有揭示了个体生命在时间中的存在方式,才能理解一切事物在时间中的意义,牛庆国诗歌中物象的“时间性”与话语的“自明性”是其诗作打动读者的重要原因。
时间是存在的绵延,时间观念是人对时间的认知,人的时间观念主要来源于人们对自然运动与社会变化的有序性和节律感的感知。时间意识与生命意识是中国文学的重要母题,体现着创作主体的生命观念与宇宙意识。老子的“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与“物壮则老”、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屈原的“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李白的“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等皆为古人对时间与生命的关系的感悟。“本真的时间就是从当前、过去和将来而来的、统一着其三重澄明着的到达的在场之切近。它已经如此这般地通达了人本身,以至只有当人站在三维的达到之内,并且忍受那个规定着此种达到的拒绝——扣留着的切近,人才能是人。”③诗歌的意义就是对生命过程的回眸与凝视,时间因人的活动而被赋予了独特的意义。牛庆国虽久居城市,但很少关注“城市时间”的匆匆脚步,而甘愿做“乡村时间”足音的聆听者。“在我心里,真正的诗人是崇高的人格、深刻的思想和伟大的精神的象征。”④牛庆国在历时性维度中热切而执着地关注着乡村生活的“常”与“变”,在书写乡土空间的同时也思索着乡土时间乃至宇宙时间,其“深刻的思想”的诗歌价值坐标体现着诗人运用诗性话语建构乡土时空,并试图超越乡土时空,并臻达审美至境的不懈努力,其诗歌创作的意义不容忽视。
①吴思敬:《生命姿态的逼真展示》,《飞天》2003年第1期,第91页。
②牛庆国:《字纸》,《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③[德]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陈小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19页。
④牛庆国:《我的经历,我的诗歌》,《诗刊》2003年第12期,第24页。
作者:郭茂全,博士,兰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编辑:郭子君E-mail:guozijun0823@163.com
本文系2013年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城市的文化记忆与文学书写”(13YD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