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正华
在这个充满浮躁的世界上,能让现代人心灵安适的驿站似乎越来越少了。生活中的竞争、攀比以至种种不公平、不合理,让人心理难以平衡,也就更难有真正的心灵安宁。
心安的重要前提是“心理平衡”,但这种平衡却是一个微妙而复杂的心理过程。乍看之下,“心理平衡”最好的平衡术,莫过于平均主义,正如古语说:“不患寡而患不均”。所以平均主义的年代,似乎也正是人们心理最“平衡”的时期。改革开放前的十七年,人们的心理基本上是“平衡”的,因为,大家都穷,基尾系数也极小,大饥荒年代死了不少人,但人们心理上总是认为“七分天灾,三分人祸”。你家死了人,我家也死了人,没有什么了不起。但事实证明,这种所谓的“平衡”并不能长久。
最终,这种有碍社会前进的“平衡”被邓小平理论所打破。改革开放以来,面对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现实,人们由不满到容忍,由容忍到顺应,由顺应到追求。现在谁要是“不先富起来”,还真有点心理不平衡;要是自己真的富起来,却又是那样“理直气壮”,洋洋自得。但是在心理上,却又未必真的平衡;终究总有一山更比一山高,到最后也只不过是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自我安慰一下。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真正的“心理平衡”呢?
由此,我想起了“华夏第一村”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20年前,我曾到华西村参观时与吴仁宝一起合影,至今他的音容笑貌尤存。当时,华西村的工业已高居江苏乡镇第一交椅。但吴仁宝一口苏南口音说:“我们开始富了”。确实,华西村迄今已高居中国大陆第一村。吴仁宝奋斗了一生,把自己的心血都用到华西村的发展致富上,然而他的收入在村里并不算高,他的家庭在村里也不算最富,他最后的职务到离任时只是个“村官”。他认为腰缠万贯,不过一日三餐;房子最大,休息时只需床铺一张。这种对权力、金钱、名利的恬淡,令他心脑开阔;对老百姓的关爱和负责,使他心境如画;对社会的奉献和友善,让他终生无怨无悔,几十年为华西村呕心沥血,成为共产党人的楷模;吴仁宝的“心理平衡”,是以造福百姓、服务人民为标准,可见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平衡”,正是以“想他人”“为他人”“造福他人”的善意为标准。心善气和,助人为乐,上善若水,自然会心胸豁达,心理平衡,而最终达到像高山上流下的净水一样平静,无求回报而心安为民的。这样的境界,是共产党人的境界,是仁义礼智信的“心理平衡”。
我们这个社会,有众多的党员干部,他们坚守心善而安,甘居人下,埋头苦干、不计名利、无欲则刚,有的甚至甘受委屈,忍辱负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像今年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于敏,隐姓埋名30年,为氢弹理论的突破鞠躬尽瘁,当年在荒漠奋斗的艰苦一字不提,他的心理十分健康,为国家的强盛奉献保持了最佳的心理平衡。当然,也有少数高官,如周永康、徐才厚等腐败分子在位时,一手遮天,大权在握,贪得无厌,钱财色样样都贪。反腐利剑把这种人押上历史审判台后,才痛哭流涕。他们的心理状态,只能用“不进棺材不落泪”来形容。这种缺乏内心自省,缺乏道德良心的自责,缺乏以善为根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平衡的。一些官员“前赴后继”地加入贪腐行列,除了监督方面的原因外,个人良知的缺失而导致心理失衡,实在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一些生活在平凡境地的人们倒是很令人欣赏和敬佩。他们的处境艰难而坚定执着,历尽艰辛而处之泰然。尽管生活给他们以许多不公平和磨难,却仍然保持一种乐观奋进的精神状态。他们或躬耕于田野,或拼博于工地,或奔波于市场,或穿梭于街巷,更有许多靠烙饼为业,靠摆摊谋生,靠蹬三轮车挣辛苦钱,靠捡破烂而维持生计。尽管生活平常,他们却不改平和之心,不坠穷人之志,满怀希望地为创造美好生活而奋斗。在关键时刻,他们中总是有人以突出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给那些心理失衡者授以生动的一课。
汶川地震后,一个乞讨者竟将自己零零碎碎的几百元积蓄全部捐献给灾区。吉林某地发生洪灾时,一位农民挺身而出,主动用自己的拖拉机冒险转移群众100多人,最后自己连人带车被洪水卷走,光荣牺牲。每年“感动中国”节目中播出的最美教师、最美医生、最美军人、最美科学家,最美人民警察等鲜活形象更是不胜枚举,这些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人们,他们的行动根源于心中的朴实和善良,让那些逢场作戏者为之汗颜,让那些贪得无厌者无地自容。
上善若水,心善则安。在这个浮躁成风、物欲横流,竟争激烈的年代,社会在呼吁公平公正,人心在向往正义、善良,越来越多的人期盼身安心安。然而,真正的心安,既不能在平均主义中获得,也不能在极度占有中实现,更不能在“知足常乐”的自我安慰中求取。它的真正实现,应该在心存善意的磨炼中,在关爱他人的善举中,在报效社会的行动中,在服务民众的实现中,在人生自我完善的不断进取中。?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