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教育局066100)
增强教学有效性,提高课堂效率
常雅荣
(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教育局066100)
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突显语文学科特点,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统一。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人”的发展,课堂教学实现高效率。第一是体现了新课标强调的语文学科的特点即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立足工具,弘扬人文,二者达到和谐统一,让学生在掌握语文工具的同时受到人文熏陶。第二是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面性和根本性,任何形式的教学都应该最终落脚在实现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发展上。第三点则强调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几个尖子生。
那么,怎样才能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有几点拙见,与同行商讨。
一堂精彩、高效的语文课与教师课前备课时下的工夫密切相关。所谓“功夫在课外”。这里的备课分为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四个部分。
备课标就是要明确语文教学的整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即而了解教材中如何体现这些目标要求。
备教材就是明确课程、教材和教材编写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师作为读者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教材编写者对话。教师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要学什么?不学什么?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最后教师站在教学的立场上思考:该教什么?怎么教?
备学生在教师备课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有不少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很多时候由于教师课前没有充分地备学生,而导致课堂教学中出现问题。不是教学内容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而使课堂显得浅薄,就是教学环节及内容设计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而使课堂显得艰涩难行。因此,课前充分地备学生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别是年轻教师更不可忽略这一环节。备学生就是要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了解学生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认知方式、信息处理方式等。另外,“备”学生还应该熟知本班学生知识层次的分配,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的比例,以及各层次的学生各需要怎样的指导和点拨。
最后,是备教法,在对教学目标有了正确的把握,对教材有了深刻的理解,对学生有了准确的了解之后,教师就要精心设计教法了。
教师只有充分备课,科学地设计教案,才会使课堂教学有序有效地进行。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为着学生的发展而进行的教学,学生永远是课堂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最终落脚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依据课前的预设推进教学进程,更要关注课堂上学情的变化,尊顺学情,依学而教。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越来越想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越来越想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对学情的尊重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们同时也发现,不少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顺从学生的意愿,特别是一些公开课上,教师变得是非不辨、好坏不分、没原则没立场,对学生“百依百顺”,以至于教学内容偏离了目标,课堂变得无序、无效。
要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要充分尊重语文的学科特点,还本色于语文。新的课程改革让古老的语文课堂教学焕发了新的生命活力,我们的语文课堂更丰富、更灵动、更具魅力了。但是欣喜之余,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审视课堂的时候,发现有些课堂“虚”了,看似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收获不大,教学的有效性无法保障。这种“虚”表现在:一方面教学手段花样繁新,课堂无比华丽,但真正的语言训练不落实、不到位;另一方面是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再一方面课堂的“虚”还表现在脱离文本的议论纷纷太多,自由朗读的琅琅书声太少,学生依托文本静静地思考和体味太少。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剥去浮华见本色,还其原汁原味。
(一)化繁从简,简简单单教语文
当前有些课容量过大,节奏过快,课件过多,教师喋喋不休地讲,手忙脚乱地演示课件,学生眼花缭乱,没有咀嚼回味的时间,知识来不及内化,学习效率低。所以语文课要“减肥”,化繁为简,突出主干,凸现主体,要念好“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十字真经,倡导“一课得”,即一节课目标要集中,要求要明确,训练要落实。把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明,使冗长拖沓的教学过程变得便捷,使复杂多样的教学方法变得简单易行,切勿在教学中要求面面俱到,平均用力,“求全,求大”反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欲速则不达。
(二)去浮求实,扎扎实实教语文
语文学科是基础性工具学科,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写的综合实践课。因此,教师扎扎实实、本本分分教语文,学生认认真真、实实在在学语文是除去课堂上的“华丽”和“浮躁”之后我们的冷静思考。归纳起来就是难认的字就领着学生多念几遍;该解释的词就解释解释;该品味的句子就要反复品味;该总结的就让学生练习概括。教师往往在理解课标时非左即右,总是无法准确把握个“度”。在此引两个专家的教学案例,我们从中“窥一斑”。
案例1:《少年闰土》,文中有“秕谷”一词,学生查字典后回答:“秕谷就是干瘪的谷子”。学生从字面上基本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但教师没有就此为止,而是又问:“能不能说秕枣呢?”学生:“不能”。教师问:“为什么?”学生答:“因为秕谷是‘禾'字旁,是人们来形容谷物的,就是带‘壳'的东西。”这样的又一问,加深了学生对“秕”字的理解,增长了见识。
案例2:王企贤老师讲授《将相和》渑池之会片断。
师:同学们知道“瑟”是什么?(指挂图)瑟已经失传了,开始有十根弦,后来改为二十五根弦,用手弹,当时叫做鼓瑟。赵王擅长鼓瑟,所以秦王要他鼓瑟,这本来没关系,问题就在秦国的史官,史官是干什么的?
生:记历史的。
师:赵王鼓瑟之后,秦国的史官写了什么?谁念一念?
生:(读)“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师:这个侮辱性的记录表现在哪个字上?
生:(齐答)“令”字上。
师:蔺相如看到自己的国王受辱,也想出一个办法侮辱秦王。谁念一下?(指名朗读)
师:这个字念fǒu[板书:缶],这个字怎么写?你们见过用这个字作偏旁的字吗?
生:(齐答)缸。
师:这种乐器也失传了,缶是缸字的偏旁,可见是瓦器之类的东西。蔺相如叫秦王击缶,他不击,两次要求,秦王都拒绝了。蔺相如用“以死相拼”来威胁,秦王只得敲了,蔺相如让史官记录:“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他没写“令”字,而是找了一个比“令”字还厉害的字,是什么字?
生:(齐答)为。
师:因为这个“为”字可以使后人看到秦王在赵王面前低头哈腰,为赵王敲小罐的样子,把他的丑态全写出来了,他想侮辱别人反而侮辱了自己。
王老师紧紧抓住“令”和“为”两个字,通过饶有趣味的讲解,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学生不仅学懂文本,更学会了阅读方法。
这两个案例,都不难看出大师授课的平和与实在,目标落实精准到位,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无论方法如何变化,教学模式如何创新,只有把握了根本:学生爱学语文、会学语文、会用语文,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