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牡丹赋小史(三)

2015-07-15 03:32山东李剑锋
名作欣赏 2015年7期
关键词:牡丹

山东 李剑锋

潜思探微

中国古代牡丹赋小史(三)

山东 李剑锋

历代牡丹赋今可见者近三十篇,唐前两篇,唐代两篇,宋代七篇,元代一篇,明代六篇,清代十篇。其类别可分为二,一是富贵牡丹赋,以高调颂赞为主,多直接铺写牡丹秾丽姿色、富贵典雅;一是清丽牡丹赋,属于抒情言志之作,多非有意为文,而是在猝然感发的机遇下铺陈叙事、借花抒情,往往能在姿色之外,睹见韵致风神、气骨品性。历时观之,盛世多颂美之声,得意多灿然之花;衰世多抒情之赋,不遇多矜持之丽。全文分作唐前“养在深闺人未识”、唐代“花开时节动京城”、宋代“牡丹尤为天下奇”、元代“唐宋精神的融合”、明代“繁华一去不可复”、清代(上)“浓艳依然带露华”、清代(下)“薄醉盈盈一回首”七个章节,对历代牡丹赋之创作予以考证、梳理,解析赋作之艺术特色,阐发作者之精神情怀,探究艺术流变之内在规律。

牡丹赋 文学史 宋代

宋:“牡丹尤为天下奇”①

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战乱局面后,政治经济秩序得到恢复,人们向往太平,也接续太平时代对于牡丹观赏的热情。徐积的《姚黄》诗表现洛阳牡丹观赏规模之盛云:“姚家门巷车马填,墙头墙下人差肩。”②宋承唐代,牡丹种植和吟咏之风有过之而无不及,流行京城都会,遍及宫廷豪门和市井细民。专门的牡丹谱类著作就多达二十一种,而写牡丹的诗词歌赋就有一千一百多篇。③

宋代的《牡丹赋》今见七篇,即徐铉《牡丹赋》、夏竦《景灵宫双头牡丹赋》、宋祁《上苑牡丹赋》、蔡襄《季秋牡丹赋并序》、苏籀《牡丹赋》、署名吴淑《牡丹赋》(作者存疑)和无名氏《驴吃牡丹赋》(存四句)。另,中书堂吏孙昭祚曾行书《四色牡丹赋》,宋宣和年间尚藏御府,④今佚;该赋不知创作年代和作者,故存而不论。

宋人邱璿《牡丹荣辱志》云:“花卉蕃芜于天地间,莫逾牡丹。其貌正心荏,茎节蒂蕊,耸抑检旷,有刚克柔之态。远而视之,疑美丈夫、女子俨衣冠当其前也。”⑤宋人对牡丹的欣赏与唐人重姿色不同,更加注重其人文意蕴,“不取其姿,而取其意;不取其意,而取其德”⑥,从牡丹形象本身品赏出富贵太平、雍容娴雅、坚贞高洁等种种审美意蕴。宋人牡丹赋按其内容情趣可分三类:一类是祥瑞赋,夏竦《景灵宫双头牡丹赋》和宋祁《上苑牡丹赋》属于此类,艺术成就平平;一类是抒情言志赋,徐铉、蔡襄、苏籀、吴淑等人的牡丹赋,或偏于言志,或偏于抒情,艺术成就较高;一类是滑稽赋,仅见无名氏《驴吃牡丹赋》,特色鲜明。

宋真宗晚年、宋仁宗初年,最高统治者努力营造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的政治假象,大兴祥瑞之风,群臣为了迎合上意,也“争奏祥瑞”⑦,赞颂不绝。宋仁宗继位,年仅十三,刘太后在宋真宗晚年就参与政事,此时更名正言顺地参与处理“军国事”⑧,她本人也喜欢祥瑞赞颂。夏竦和宋祁的牡丹祥瑞赋都作于宋仁宗初年,借助对奇异牡丹的描绘表达了对于太平盛世的赞美和向往,是对统治者仁德恩泽的鼓吹和颂扬。

夏竦(985—1051),字子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宋史》卷二八三有传。宋仁宗即位后,夏竦任知制诰,为景灵宫判官、判集贤院。仁宗即位之初,刘太后摄政,颂美之风盛行。仁宗天圣四年(1026),“惟时季春,吉日丙午,羽人动色,官吏告祥。有牡丹之芳丛,拆双跗而共干。枢臣谨职以承献,两闱传视而嗟异。爰命国素,临写英蕤,仍诏词臣,昭纪嘉贶”。于是夏竦作《景灵宫双头牡丹赋》,以宫廷双头牡丹的盛开为国之祥瑞,颂美刘太后盛德美政,以为“二花并发者,两宫修德,同膺福祉之象也;双枝合干者,两宫共治,永安宗社之符也”。赋文雍容典丽、规整矜持:

维五行之嘉秀,钟百卉以流形。伊牡丹之淑艳,实造化之鸿英。杂五色以交丽,间千叶以敷荣。结紫心而函实,散黄蕊以传馨。干扶疏而四擢,枝绰约以相承。久潜芳于药录,肆阙载于幽经。首春华而擅美,冠花品以腾名。何分丛于帝圃,遂得地于殊庭。荫琪珠之璀璨,藉瑶草之葱青。润五云之滋液,对六羽之威灵。吐双葩而并发,效神贶以潜呈。红纷敷而接萼,翠杳袅以联茎。较禳纤而不异,等高下以无倾。若霞裳之对举,类凤羽之偕升。表两宫之睿圣,共一德以隆兴。实论谋之燕翼,固追荫之章明。愿书芳于信史,永传美于千龄。⑨

夏竦《延福宫双头牡丹》诗云:“两宫方共治,双花故联跗。”⑩其颂美之意与《景灵宫双头牡丹赋》同。此赋应制颂美,严妆面众,虽雍容华贵,而殊乏生趣;可作浮词助兴,难为牡丹传神。

宋祁(998—1061),字子京,安州安陆(今属河北)人,后徙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与兄庠同举进士,时号“大小宋”。累迁龙图阁学士,与欧阳修同修《新唐书》。《新唐书》成,迁尚书左丞、工部尚书,旋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有《宋景文集》等传世。《宋史》卷二八四《宋庠传》附其传。宋仁宗天圣“七年(1029)春三月,内苑出牡丹三种,特异常卉。其一双头并干,其二千叶一房,其三二花攒萼,跗足甚大,葩色正红”,君臣以为是太平再世、国家昌盛的祥瑞,于是欣赏之余,“有诏侍从,咸俾陈篇”。宋祁时为国子监直讲,作《上苑牡丹赋》。

赋文首段简述牡丹沉潜不显的历史,转笔归结云:“昔也始来,由皇唐之缀赏;今而荐瑞,徯我宋之重熙。”由此开启对牡丹的描述:

徒观夫强干深根,交柯委质。腻理内滋,姱容横出。材无用兮,不取美于匠目;子非甘兮,不见伤于口实。怀香馥郁,结荫葱密。让众卉之先荣,灿灵华而后出。鲜苞星布,丹艳霞蔚。杂双行之重锦,炫已文之两黻。挹仙掌之承露,溯咸池之浴日。莫不玩之者怡神,揽之者蠲疾。彼芍药、萱草之凡材,秾李、摽梅之俗物,杜若骚人,兰香燕姞,曾不得齿其徒隶,况与之论其甲乙哉?

此段写牡丹今非昔比,着重突出牡丹非凡的姿容,但又不忽视其雍容大度的品格,所谓“让众卉之先荣,灿灵华而后出”既是回应首段声名不显的历史,也是标示今天耀人眼目的华彩,此可谓古今对比。接着与芍药、萱草等作横向对比,欲扬先抑,凸显牡丹无与伦比的高贵,构思与舒元舆《牡丹赋》“玫瑰羞死”一节相类,文笔灵动,卓有精神。接下来用两个“于是”领起两段颂美皇家牡丹的富丽典雅:“圭菀密清,瑞殖欣荣”,引来“宸瞩洒然,群心乐兴”,用议论、反问等手法凸显京师牡丹的奇异。最后借用荀子《赋》的形式,用“臣愚不识,请占之天意”直接引发对三种奇异牡丹的赞美:

双头者,两宫之应,同德之象,馨香升闻,亿兆攸仰;千叶者,卜年之牧,永命所基,宜尔子孙,以大本支;三花者,品物盛多,黎庶蕃芜,德宇宏被,恩腴周普。有一于此,尚可咤丕应,奋终古。况凝层昊之协气,萃上林之敏树,重葩叠叶,凝丹绚素。⑪

较之“强干深根”一段的描述,该段的情韵已经大为逊色,直接歌颂,主旨直白无味。最后“特以人瑞为应,不以物瑞为尤”,把颂美的主旨进一步深化:把肯定天人相应的主旨引向轻物重才的委婉揭示。

该赋构思精巧,委曲传神,虽有直白无味之语应题,但不失变化之美;用《诗经》等典故语词,风格典美雅致,不呆板;形式上直接荀子《赋》篇,铺陈与对话灵活变用,古雅而新鲜。可谓借牡丹颂美、祝愿国家兴盛的优秀篇章,较之夏竦牡丹祥瑞赋的呆板,其秀丽处卓然如青松之拔灌木。

关于抒情言志类的牡丹赋,肇端于徐铉(916—991)《牡丹赋》,其全文如下:

伊牡丹兮,灼灼其华。擢秀暮春,交光绮霞。其气则胡香楚兰,其丽则湘娥赵娃。向日争媚,迎风或衺;烂如重锦,粲若丹砂。京华之地,金、张之家;盘乐纵赏,穷欲极奢。英艳既谢,寂寥繁柯;无秋实以登荐,有皓本以蠲疴。其为用也寡,

其见珍也多。所由来者旧矣,孰能遏其颓波?⑫

该赋先用近一半的文字从姿色、气味、韵调等直接赞美牡丹之丽;接着用典侧写点染其盛时的繁华,文笔精练,不做铺张描写,旋即转入花谢寂寥的暗淡结局;最后用议论来表达对于浮华世风的忧虑,思绪悠然深远。全赋篇幅短小,仅百字有余;以骚体开端,句式四、五、六、七言交错,实乃一篇文赋小品。但内涵深入,情绪沉郁,错落有致,言短而味长。其昔盛今衰的构思与李德裕《牡丹赋》一脉相承,都是末世文人情绪的反映,它开启了南宋时期此类牡丹赋的基本创作思路。署名吴淑的《牡丹赋》就发展了这一思路:

春尽方开,香居第一。花时竞赏,艳更无双。始标名于谢客,后最盛于洛阳。乐天歌之而未尽,欧阳记之而难详。

尔其珍称魏紫,贵极姚黄。锦袍莺粟,莲蕊红妆。擅心倒晕,玉免天香。鞓红欧碧,霞彩云芳。朝天映日,凤尾瓜瓤。俱称国色,并号花王。

若夫仙春馆中,沉香亭畔,美人一捻,印脂粉而生痕;学士三章,拂花笺而染翰。斯则令贵客增荣,天香生暖者矣。亦有布策算朵,接树延宾。帘卷香来,缔罗徐出。幄张绣列,丝管皆陈。慈恩寺里,看来殷红一色;临芳殿前,种得粉雪千群。碧朵生时,粲仙葩于顷刻;金翎网得,讶异蝶于迟明。上骊山而忽变,来琼岛而难分。

方其盛也,则池馆争栽,名流交集。或酥煎以分遗,或蜡封而置驿。竞夸醒酒之容,并作烧香之惜。香车绣毂,每溢长衢;玉佩金裙,还题彩笔。四香阁上,露莹红珠;百宝栏边,风吹绣缬。然而才矜晓艳,已泣残阳。如仙如梦,零落飘飏。玛瑙盘中金缕歇,琉璃地上紫云翔。收朱栏之一片,失翠幔于高堂。鹿衔花而径去,马蹴树而堪伤。谅北胜之安在,对东风而断肠。乃为歌曰:

鼠姑今始开,金百两兮锦成堆。鹿韭兮将谢,向帝城兮谁买?平章宅里最繁华,看到子孙能几家?须知小隐天津客,冷眼人间富贵花。⑬

该赋首四句赞叹牡丹天下无双,接着迅速接入追述牡丹史及其种类。赋的主体重在写牡丹神韵,主要从两种角度展开。前半部分把牡丹设定在受人欣赏的具体情境之下:“若夫仙春馆中,沉香亭畔,美人一捻,印脂粉而生痕;学士三章,拂花笺而染翰。斯则令贵客增荣,天香生暖者矣。”这是泛写美人、学士喜爱的牡丹;接着写历史典故中的牡丹,皆突出其惊人之美。后半部分以“方其盛也,则池馆争栽,名流交集”引起下文牡丹盛赏和凋谢后的凄伤。凄伤之极自然引出结尾的抒情之歌:“鼠姑今始开,金百两兮锦成堆。鹿韭兮将谢,向帝城兮谁买?平章宅里最繁华,看到子孙能几家?须知小隐天津客,冷眼人间富贵花。”冷眼看牡丹,冷心感富贵,与牡丹身上的主流文化意蕴截然不同。再联系“上骊山而忽变,来琼岛而难分”等句,实际写出昔盛今衰之感,此种心情大约是南宋人所有。

这篇署名吴淑的《牡丹赋》用典密集,开后世牡丹赋用典之风,它与苏籀《牡丹赋》都以写牡丹的神情为胜,在宋代牡丹赋中是很优秀的两篇。

苏籀(1091—?),字仲滋,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辙之孙。南渡后,居婺州(今浙江金华)。以祖荫补陕州仪曹掾。徽宗宣和四年(1122),为迪功郎。高宗绍兴三年(1133),为大宗正丞。十四年,为将作监丞。十九年,出为台州添差通判。官终朝请大夫。有《栾城遗言》一卷、《双溪集》十五卷传于世。清《宋史翼》卷四、《四川通志》有传。

其《牡丹赋》全文如下:

河洛之神,权舆此奇。何夜半之有力,刻朝新之琼枝。麟角凤嘴之续,不足以为固;投觚削之割,不足以为机。砂点铁以成金,青出蓝而过之。何造物之钩距,盖三昧之密施。

候管裁动,枯枿先知。巉然擢珊瑚之短,郁然饮沆瀣之滋。无揠苗以助长,忌蚤华而中衰。

藂干渐老,开花及时。挥琼尺以裁霄,缕金钿而镂衣。妆未了而半就,情欲吐而犹疑。发精神于雨露,借光气于虹霓。凤翙羽而初下,鹤敛翅而未飞。如误入于金谷,似尔沿于芗溪。候晨光而洁鲜,怯午景而低佪。初含喜以浓笑,忽微怒而自持。缭以画栏,障以罗帷。暗淡月采,空蒙烟霏。有美一人,艳无等夷。缥眇金菊之裳,婵娟蛾绿之眉。

若夫紫殿龙楼,金台彤池。封黄蜡以入贡,乘汗血而绝驰。天颜一解,四海光辉。念其向日,远过蜀葵。太平佳瑞,许配灵芝。至于箕颍之间,林下水湄,晔乎满目,野夫所窥。

我方铁石其肝胆,枯槁其形仪,岂造物之见试,视绰约之妍姿。为汝一笑而引满,心亦无成而无亏。⑭

苏籀赋有唐风,情韵立意俱佳,而又略形传神,独出机杼。首段写牡丹得神灵青睐,造化妙机,一夜之间,蓦然绽放,自然美丽,动人魂魄;发端议论,语气惊奇,与一般牡丹赋正面赞美的发端议论相比,想象奇妙,不落枯燥,有撩人惊艳之感。第二段写牡丹本干虽老而开花及时,与一般牡丹赋泛写牡丹之丽不同,该赋重在写牡丹花欲开未开时候的动人神韵:“妆未了而半就,情欲吐而犹疑。发精神于雨露,借光气于虹霓。凤翙羽而初下,鹤敛翅而未飞……候晨光而洁鲜,怯午景而低佪。初含喜以浓笑,忽微怒而自持。”用没有化完妆的豆蔻女子、初下未飞的凤凰仙鹤等作比喻,拟人拟物,以动状静,飘渺空灵,生动传神,堪称历代牡丹赋中的绝笔。接着写因喜爱而爱护备至,写其月下烟中,如艳丽女郎。继而想象虚写富贵太平之牡丹和隐逸乡野之牡丹,语约而意丰。结尾联系自我的感受:“我方铁石其肝胆,枯槁其形仪,岂造物之见试,视绰约之妍姿。为汝一笑而引满,心亦无成而无亏。”出物写人,使用反衬手法,进一步突出了牡丹的魅力,在物我相得中,韵味悠然,余意不尽。该赋笔奇意奇,情深韵远,可谓宋代牡丹赋中的逸品。

蔡襄(1012—1067)《季秋牡丹赋并序》借花喻人,写对友人前途命运的祝福。序言云:某年秋天,(芜湖)县堂县圃之西北角彩翠亭之右扶栏间有牡丹盛开,“亭亭上擢,发红葩一,大可径咫”,县尹河间人凌公在彩翠亭饮酒高会,酒过三巡,蔡襄举杯感慨主人声名与禄位不称,以牡丹相比祝福曰:“今是花也,韬英和绪,揭丽萧辰,时虽后而且大盛。意者公其日寖亨会,才虑将所有售乎?”⑮其词首段极写秋牡丹闲寂中的非凡品质:

悲哉!转凉叶于亭皋兮,怅秾华之阒寂。均百草之不能秋兮,何此花天姿之的的?使人观之,若披大暑长临清湘,剥层霾兮仰白日。厥初槁壤,潜春扶栏,向夕芳枝,举以融怡。绛蕊局兮羃历,宝雾宵笼,鲜风晓拆,丽或中人,香可专国。刻红炬以烘焰,缀彤霞而荐色。郁茀谁语?丰葺自持。非倚瑟之神女,抑善赋之文姬?俯清都而时下,簸晴阳以孤嬉。霄灏瀚兮排金扉,气沆荡兮张宝帷。霓烨煜兮揭朱旗,云朣胧兮翻纁衣。蹙绿跗兮膑修眉,姹鲜萼兮伸微辞。沛怡愉兮新相知,眇凄恻兮送将归。桃有援兮溪之曲,莲为媒兮泽之湄。

这是借南方秋牡丹的奇丽凄伤,暗喻主人凌公怀才不遇。接下来写京都牡丹的热闹,以与南方牡丹的处境形成对比:

君不闻,佳丽皇州,喧繁戚里,清籞迢迢,名园亹亹。绮栊晓兮金镊黄,绣墙明兮雨苔紫。严霰才归,光风半起。于是万蒂骈红,交柯结翠,密颜纡馀,斜袂轻绮。文鸳群飞,鹤锦横被。縓盖攀联,缇裳积委。则有姝姝玉人,翩翩卿子。葆鞯过兮飞电,珠幰来兮流水。拥玩佳辰,笑语成市。彼琼蕤美英,缥叶新花,羞不得借其余光,矧标扬乎意气。

得志之士如“皇州”受人捧赏的牡丹,而僻居之士则如眼前闲寂的牡丹,虽然同样奇丽,但“不得借其余光”,寂寞无闻。接下来以议论点出对主人凌公的不平之慨和劝慰祝愿:

今何为兮江之干,地之卑兮岁将阑。荆芜比兮霜月寒 ,望下苑兮思上兰。嘉本擢兮灵根盘,泊淮波兮鲜楚山。是知元冶一陶,昌生万育。无左右先容者,沦乎朽株;当匠伯不顾者,被之散木。譬此花之赋命兮,亦节暮而葩独。然贵贱反衍,祸福倚伏。其暮也,何遽不为贵?其独也,庸知不为福?噫!化工物情,吾以此卜。

该段抒情、立意、用语取屈原《离骚》、邹阳《狱中上梁王书》、贾谊《鸟赋》和《老子》等,思接千载,有骚人情韵,又有宋人理趣;开合有度,对比成文,亦整亦散,洒脱有致,体现出典型的宋赋特点。赋作重心不写春牡丹而写秋牡丹,视角新颖,写物而隐然写人,情感志趣借助形象跃然纸上,可谓牡丹赋中的上乘之作。

蔡襄,字君谟,兴化军仙游(今属福建)人。天圣八年进士。曾出知福建福州等地,终官端明殿学士,知杭州。谥忠惠。有《蔡忠惠文集》等传世。《宋史》卷三二○有传。或以为政和七年(1117)在陕州任内,“约于此地,作《牡丹赋》”⑯,但据序言“县介大江之南。盖汉元朔中,江都易王,上封其子敢为丹阳侯,采邑芜湖,此其地也”等语推断,乃作者路经江南芜湖时所作。其《季秋牡丹赋并序》见录于本集《端明集》卷三二、《历代赋汇》卷一二一、《佩文斋广群芳谱》卷三三等。

宋代牡丹赋除祥瑞赋、言志抒情赋两类外,还有一另类值得一提,即无名氏《驴吃牡丹赋》(存四句)。彭乘(985—1049)《墨客挥犀》卷六云:

岭南僻远之地,有驿名翠岚。往来宿者,多饲马于堂上。驿吏谏谕不听,乃题小诗于壁以讥之,曰:“犬马本非堂上物,莫言驿舍暂经过。大都人畜须分别,不禁莺声可奈何。”莺声之喻,盖昔人曾有为《驴吃牡丹赋》云:“展似铁之双蹄,惊回蝶梦。耸如船之两耳,不听驾声。”驿吏之意出于此。⑰

自荀子《赋》篇开始,赋就有幽默的特点,汉代东方朔、枚皋又发展为滑稽,后世幽默滑稽之风相续不绝。《驴吃牡丹赋》遥承汉人扬雄《逐贫赋》、魏晋南北朝《庐山公九锡文》等俳谐之风,滑稽幽默,别具一格,可惜仅存片段。

①〔宋〕欧阳修:《洛阳牡丹图》,《欧阳文忠公集》之《居士集》卷二《四部丛刊》景元本。

②〔宋〕徐积:《节孝先生文集》卷二,明嘉靖四十四年刻本。

③路成文:《咏物文学与时代之关系研究——以唐宋牡丹审美文化与文学为个案》,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前言”第4页。

④〔宋〕佚名:《宣和书谱》卷一一,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宋〕邱璿:《牡丹荣辱志》,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页。按,邱璿,余家锡《四库提要辨证》之《牡丹荣辱志辨证》辨其为邱浚。

⑥〔宋〕曾协:《直节堂记》,《云庄集》卷四,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⑦〔宋〕陈桱:《通鉴续编》卷五,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⑧〔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八,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⑨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第八册)卷三三三,巴蜀书社1990年版,第617—618页。该赋原载其集《文庄集》卷二三。

⑩〔宋〕夏竦:《文庄集》卷三三,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⑪〔宋〕宋祁:《景文集》卷一,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又参《全宋文》第12册,第78—79页。

⑫〔宋〕徐铉:《徐公文集》卷二二,《四部丛刊》景黄丕烈校宋本。又参《全宋文》第一册,第293页;《骑省集》卷二二。

⑬〔清〕华希闵辑录:《广事类赋》卷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34册,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748—750页。吴淑(947—1002)比欧阳修(1007—1072)年长四十岁,而其《牡丹赋》开头回忆牡丹史云“欧阳记之而难详”,故作者存疑。

⑭〔宋〕苏籀:《双溪集》卷六,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⑮〔宋〕蔡襄:《莆阳居士蔡公文集》卷二三,宋刻本。下文所引《季秋牡丹赋并序》原文皆据此版本,不再注出。

⑯舒大刚:《苏籀年谱》卷上,舒大刚《三苏后代研究》,巴蜀书社1995年版,第293页。

⑰〔宋〕彭乘:《墨客挥犀》卷六,明稗海本。

作 者:李剑锋,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 辑:孙明亮 mzsulu@126.com

猜你喜欢
牡丹
牡丹
《洛阳牡丹》
牡丹
赏牡丹
欲共牡丹争几许:小说家周克芹
菏泽牡丹,花开全新产业链——第27届菏泽牡丹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
南国牡丹
牡丹花的启示
绿牡丹
赏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