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汉平
本学期起,学校在每周五下午开设了自选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去学习,于是,学生有选探究类的象棋、数棋、跳棋,有选运动类的篮球、趣味体育、律动,有选操作类的手工、种植……
等分完组,教导处发现四到六年级还有小李、小葛等十几位同学没有填报课程。这十几个孩子平时成绩都“不怎么样”,感觉自己实在没有什么兴趣爱好,再加上“平时表现”不好——都有一张利嘴,不管什么事都喜欢与同学争一番,自然与同学关系紧张,不管他们报什么课程都遭遇其他同学的白眼与排挤。
眼见着周五的自选课程就要开始,于是,我把小李、小葛等同学召集到一起。这时,他们心中的忿忿不平再也忍不住了——“不就是平时说他们几句么,还不欢迎我们!” “他们不要我们,我们还不愿意和他们一起玩呢!”
听着他们一套又一套的高论,我忽然想到微信订阅号中曾经看到一个学校为学生开聊天课,我是不是能试试呢?我心中暗自思忖着。于是,我对学生说:“我现在其实和你们一样,其他老师都有自选课可上了,我还没有,要不,你们和我一起玩吧!”孩子们忽然静了下来,一个个睁大眼睛看着我。我停顿了一下,继续说:“我看你们都特别能说会道,学校老师也说我这校长蛮能说的,要不,我们就一起聊天,我们的课就叫聊天室……”话还没说完,十几个孩子又炸开了:聊天室,这是什么课?校长和我们聊天,我才不信呢……
我认真地说,你们没有听错,我们的课就叫聊天室,我们的任务就是聊天,特别是,我刚才听你们这样一套一套的话,我越来越觉得我们的兴趣就是一样的——聊天!想来的,周五下午就在我校长室见。来不来?
来!孩子们几乎是异口同声。此时,我忽然感觉到了孩子的天真。
一、制定“公约”
“我们聊什么呢?”我的自言自语被孩子们抓了个正着,他们问:“你说我们聊什么呢?”“我们哪知道聊什么呢?”我习惯性地说:“这样吧,我们算是个新集体,大家相互认识一下,问下对方的班级、兴趣爱好、学习情况……”
“不聊学习!”我话还没说完,十几个孩子异口同声蹦出了这句话。我忽然感觉到,自己犯了他们的“大忌”了:“好,我们就不聊学习,这成为我们聊天室的一条规定……”
说到这里,我心里忽然想到了第一次聊天的主题——制定聊天公约!
于是,我清了清嗓子对孩子们说:“你们对聊天室的教师——我,除了不聊学习之外,还有什么要求?” “校长不准骂人!” “对,不能瞎批评人!” “就算我们说错了话,对我们的态度也要好!”看着他们那认真的劲儿,我再次问道:“还有吗?” “没有了!”几乎又是异口同声。
我飞快地用电脑打下几行字:“聊天室班级公约/教师篇/一、不聊学习;二、不批评人。”投影给学生看后,我说:“这是你们对我提的要求,作为集体,应该有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但我觉得,作为公约,我不想给你们提要求,你们对自己的要求应该自己提出来,大家觉得呢?”孩子们纷纷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我说:“那这样,我们接下来就一起聊聊我们在聊天室聊天要注意什么呢?”
“不能瞎聊!”“不能骂人!”“不能破坏公物。”“要注意卫生。”“我们要遵守纪律。”……看着他们个个认认真真的,我不禁笑了,双手在键盘上飞快地记录着。
“不错,集体的智慧就是强大,只是,作为书面的公约,这样的语言太口语化了,应该再文雅一点。当然,这有点难度,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攻艰克难的精神。”我说。
“当然有,再说,校长您不是教语文的吗?我们不会,您帮我们啊!”小李说。
“好,那我们一起继续合作。”我说,“还有,既然是公约,如果有人违反了,那还得有个惩罚措施的,我们也要想好,既不能体罚,又能让大家记住,我们来试试?”“好!”就这样,一份“正式”的班级公约出台了。
下课前,我把它打印成每人一份,孩子们“捧”着公约一个个开心地离开了聊天室。
二、选好“头儿”
小李,原来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后来,他爸爸外出打工,他也跟着在外面闯荡了一圈。这两三年的时间,他就读了三所学校,“阅历丰富”“经验老道”的他只用了一两次活动,便在聊天室确立了老大哥的地位。如果没有一定的约束,他会不会又走回老路,那我们的聊天室不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了吗?——我暗自担忧起来,一定得想个办法。
“同学们,我忽然想到,作为一个集体,我们聊天室还没有‘头儿呢!” “是啊,对!”“那怎么办呢?”“那就选呗!” “好!接下来,我们就选我们的头儿。但这次选举与你们原来班里选班干部不一样……” “为什么?”不愧是聊天室的孩子,就爱插嘴。我笑了笑:“因为,我们是来自三个年级不同班级的同学,大家虽然认识了,但还不是特别熟悉,所以,选起来还是有困难的。这样,我们先分组,然后再自荐或相互推荐。18位同学,每组4-5人,每组至少包括三个班级的同学,你们自由组合。”
教室里顿时又炸开了,跑过来跑过去,看过来看过去,商量来商量去,一阵热闹之后,方才安定下来。
“小组内的同学应该是相当熟悉的吧!还有不熟悉的赶紧熟悉,想了解什么就了解什么,这样可以方便我们选头头。”我继续说道。教室里又是一番热闹,热闹的背后依然是践行着我们课程的任务:聊天。
“每小组选举一名小组长,选举方法你们自己确定,组长该干些什么,这也由你们自己商定,这位小组长同时又是你们组向聊天室推荐的头头,开始吧!”
选举开始了,争着抢着要做的,举手表决的,竞选演讲的……每小组几乎把能想到的方法都用上了。好不容易教室里才渐渐安静下来,我把四位小组长请上来,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样当上小组长的,并且介绍一下自己组内给组长定的职责。在孩子们介绍的时候,我分明感觉到了他们的责任意识与角色意识明显地增强。
“四位小组长还要分别兼任聊天室的干部,我们先讨论一下,我们班需要哪些干部呢?”一番讨论过后,将近十个职务投在屏幕上,通过投票,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四个职务得票最高。我装着若无其事的问道:“你们不是说不谈学习的吗?怎么还要设学习委员?”“校长您就别忽悠我们了,我们这聊天不就是学习嘛,主要还是学你的语文呢!”就数小李的反应最快,嘴最利索,其他同学也纷纷附和着。我只好继续说:“但我们聊天室的干部,肯定不能像班级那样,叫班长、副班长和什么委员的!”
“那应该叫什么呢?” “你们自己想想名称吧!”
不一会儿,“主聊”“副主聊”“聊天总管”“聊天室总管”四个名称出现了。
“每个干部应该做些什么呢?我们再分组聊聊吧。”于是,每个小组又围绕自己推荐的干部职务讨论开了,经过各小组的一番协调和师生共同对语言的组织,临下课时,我又给每个孩子印发了一张标有干部职责的纸片。
卡片尽管非常稚嫩,也很粗糙,但它和上节课的聊天公约一样,凝聚着孩子们的思维成果,更展示着孩子们社会意识的提升。我心里不禁开始为他们欢呼。
小李同学走到教室门口,还特意回头看了我一眼,这目光似乎与之前的不一样。
三、发出“倡议书”
“饿死了!”一进会议室(聊天室),阳阳同学就嚷了起来,有气无力地趴在会议桌上。这刚下午第二节课,怎么就饿了呢?
“校长,您不知道,今天中午排队进餐厅,不知六年级哪个人忽然从后面挤了过来,一下子把我撞在了门框上,搞得我头昏脑胀的,吃不下饭啊!”说着,他还下意识用手摸了摸额头。听他这么一说,其他同学也忍不住了,“就是,老有人插队!”“还有,有的班里,老师来晚了,就吵死了!”“对了,就是小李,就是他上次凭着力气大挤在我前面抢饭勺,还把饭弄得一地,还是我们的头儿呢!切!”这一句说得小李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脸胀得通红,还一直在咂嘴。
“好吧,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食堂用餐吧。”见此情景,我便顺水推舟提出了聊天的话题,“从哪聊起呢?”
“我就是觉得太乱,我不插队,别人也会插队。”小李忽然忿忿不平地说。 “好吧,我们就从用餐前的秩序开始聊起。”我插嘴道。
一番激烈的争论过后,聊天总管整理出了一份倡议书。
“这倡议书干嘛用呢?”我问道。“是啊!”不少孩子也附和道。小李想了想说:“吴老师,您帮我们多打印几份,发到各个班级吧!”他这一说,立刻得到了其他同学的响应,“我们几个人分分工,三个人一组,发到班级。” “下周一的红领巾广播也可以读我们的倡议书。” “还有,我想把我们聊天室每个人的名字都写在下面,我们带头遵守,我们能做到,看那些不带我们玩的人能不能做到!”
看着他们热烈讨论的情形,我本想说:孩子们,你们长大了,能为学校管理出谋划策了。可是,我觉得这句话既多余,又太落俗套了,就把这句话咽了下去。
聊天室的“三把火”,唤醒了孩子们的智慧之光,照亮了孩子们的人生之路,还在继续熊熊燃烧……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殷桥小学)
责任编辑/黄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