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校就是办文化

2015-07-14 20:04林加良
中国德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育人素养学校

林加良

小时候,父母不想让我当“文盲”,送我上学识字念书;做老师的时候,我努力教书,为的是让我的学生考上大学;后来做校长了,想办一所有文化的学校,培养一批有文化的人。可我最终发现:文化不深,寸步难行。

文化可以成人,文化可以成事,但“当文化反对你的时候,想做成任何事都几乎是不可能的”。学校改革也是如此,离开了学校文化,任何改革都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这一点,相信每一所参与课改的学校都感同身受。经过十年课改的洗礼,我们发现,尽管学校经历了改课程,改教学,改班级,改管理,改校长,改教师等系列改革,但结果大都是雷声大雨点小,面貌依然,风景如故。其原因就在于学校文化的根基未动,文化底色未改。

十年课改的重要推动者朱慕菊曾经说过:“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是强迫的,特别是文化的改革。课程改革事实上也是一场文化运动,它只能是引领,不可能强制任何人。”这种说法没有丝毫推脱之意,实在是大彻大悟,鞭辟入里。学校文化是课改的原点,是学校发展的根基和学生学习的关键,惟有学校文化的“革心”,才能带来学校发展的革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深刻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学校文化建设莫不如此,在一定意义上,办学校就是办文化。学校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是学校精神文化、理念文化的内核,决定学校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有了学校核心价值观把舵定向,学校文化建设就不会忘了传统,丢了根本。

育人是学校的基本功能。陶行知有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陈鹤琴也明确提出育人目标:“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这些早期的教育家纵论古今,横跨中外,把中国学校的教育培养目标讲得非常透彻。这对认识我们今天的教育和未来的教育非常有帮助。讲学校文化,讲学校核心价值观,归根结底还是要落脚到“育人”,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育人是教育的基本使命。我主张“文化育人”,“文化”既是手段,更是目的。作为育人的目的,文化的目标指向就是培养出“有文化的人”。

“有文化的人”首先是有“文化素养”的人。什么人才叫“有文化”?或者说,人具备什么因素条件才配得上“有文化”的称谓?文化不同,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也不同。研究者喜欢用“文化素养”这个词来表述。文化素养指的是人们使用文字符号完成某一任务或达成一系列特定目标的能力。所以,人们习惯把一个人是否识字,是否会算数,在校学习时间长短,看作是衡量其文化水平的基本指标。但很显然,这种描述过于狭义。

“有文化的人”本质上是有“德”之人。从广义上说,文化素养的核心是“德行”。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将“文化”一词的拉丁文本义“耕耘”或“掘种土地”,演化、引申为耕耘智慧,具有改造、完善人心,具有理想公民素质之义。在德国学者赫尔德尔那里,“文化乃是一个社会向善论的概念,它意味着人的完善。”文化的结果,即教育之所得。德者,得也。文化与教育,同根同源。

最近,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提出:“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

“有文化的人”必须体现学校文化性格。为什么南开中学学生的言谈举止、仪表风度与其他学校的不同?为什么伊顿公学的学生总是表现出一种“绅士风度”?为什么哈佛大学的学生毕业多年还带着“哈佛口音”?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学生身上打上了各自学校的“文化印记”。哈佛大学追求“真理”,伊顿公学强调“尊重合作,荣辱共进”,南开中学信奉“允公允能,日新月异”。这些学校以独有的学校文化,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我认为,中国学生要成长为“有文化的”现代中国人,至少要受到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和学校文化三种文化性格的影响。当中,学校文化吸取了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营养,形影相随,潜移默化,对学生影响最大、最深。我的学校侨中地处的中山市,是一座以世纪伟人孙中山命名的城市,是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历来有敢为人先的文化传统。加之,学校从创办到复办,长期得到了广大海外华侨乡亲的支持,深受华侨文化浸润。因此,侨中培养“有文化的人”,其品质、品行、品位必须符合民族文化、中山文化和华侨文化的总体要求。

——爱国爱乡,崇德行善。树立学生振兴中华、报效祖国的高远志向,培养学生不忘本、不忘根、博爱仁善、博施济众的优秀品质。

——刚健进取,和谐创新。树立学生敢为人先、愈挫愈奋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平等、包容、自主、创新的优秀品行。

——国际视野,世界胸怀。树立学生热爱和平、关心地球的人类情操,培养学生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优秀品位。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华侨中学)

责任编辑/张 丽

猜你喜欢
育人素养学校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