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脑科学的学校心理教育创新

2015-07-14 19:57崔景贵杨治菁
中国德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脑科学大脑功能

崔景贵 杨治菁

摘 要 脑科学是心理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基于脑科学的视角透视学校心理教育存在的问题,积极关注与心理教育紧密联系的脑科学成果。以脑科学研究新理论为引领,建构心理教育最优化、终身化和整合化的新理念。以脑科学研究新进展为依据,创新学校心理教育实践。

关 键 词 脑科学;学校心理教育;创新

脑科学与心理学的积极联合联结是当今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促进学校心理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依据。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心理教育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必定对学校心理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创新产生深刻且深远的影响。本文从脑科学视角出发,探索脑科学与学校心理教育创新的关系。以脑科学研究新进展为依据,创新学校心理教育实践。

一、与学校心理教育相关的脑科学研究

脑科学是研究大脑结构和功能的科学。20世纪90年代起,脑科学研究开始为许多国家所重视,脑科学注重吸收其它学科的理念及成果,并伴随各种新型脑成像技术的出现,实现了脑科学的快速发展,使之逐渐成为自然科学领域中最富生命力的领域之一[1]。20世纪的最后十年被称之为“脑的10年”,21世纪更是被称之为“脑的世纪”。脑科学越来越受到关注,它与心理教育的关系也逐渐为人们所重视。“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将儿童、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的研究与脑科学的发展相结合,是21世纪最重要的教育研究课题之一。”[2]

(一)心理教育与脑科学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转型发展,心理教育受到多学科的关注,研究成果也与日俱增。但在快速发展的当下,心理教育依旧存在许多问题。一些学校高举心理教育旗号,却将心理教育停留在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层面,忽视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及心理潜能的开发,存在简单化、表面化的倾向。心理教育的开展与脑科学的自觉联系过少,没有足够的脑科学理论支撑,脑科学研究处于缺位空位状态。虽然部分心理教育研究应用过一些脑科学的研究材料及成果,但是这些应用往往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很少以脑科学作为研究的起始依据。一些学校随心所欲地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忽视学生大脑发育的规律,不仅难以发挥心理教育的作用,有时甚至还会产生相反效果。

将脑科学作为心理教育的基础学科是实现心理教育科学化、成熟化的一个必要条件。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主要物质器官,归根结底,心理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对大脑潜能开发和塑造的过程。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心理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根据脑各类机能的发展规律进行心理教育,开发大脑各类机能,实现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心理潜能的挖掘,大大提升了心理教育的科学性与说服力。

当今,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心理教育范式的建构提供了科学基础和理论框架,脑科学研究发展趋势对心理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建构具有借鉴价值。反思脑科学与心理教育之间的实然与应然关系,我们可以得出三点基本结论:心理教育理论应该更充分地建立在脑科学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心理教育实践应该更充分地吸取脑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心理教育研究者与脑科学研究者应该保持经常性的平等对话和交流,自觉跨越脑科学与心理教育之间看似不可逾越的鸿沟。[3]

(二)与心理教育相关的脑科学成果

脑科学研究的成果为心理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将脑科学与心理教育联系起来,利用脑科学的理论指导心理教育,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心理潜能的开发是心理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当然,并不是所有脑科学领域的研究都可以运用于心理教育,对学校心理教育有启示作用的脑科学成果,还需要我们去理性辨别与自主探寻。

1.脑潜能无限理论。爱因斯坦说:“人类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就是对大脑无限潜能的认识。”20世纪90年代《美国心理学会年度报告》中指出:“任何一个大脑健康的人与伟大的科学家之间并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他们的差别只是用脑程度与方式的不同,这个鸿沟不但可以填平,甚至可以超越,因为从理论上讲,人脑的潜能几乎是无穷无尽的。”[4]149-150许多科学家都认为,大多数人只发挥了7%-10%的大脑潜能,还有90%的脑域等着我们去开发。脑潜能的无限性表明,人的心理有着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者要树立积极发展的目标,以正确的眼光和心态看待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闪光点,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他们自身能力的发展。

2.脑智力多元理论。智力多元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的一种智能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逻辑分析智能、语言技巧智能、艺术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位置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智能等8种相对独立又相互作用的智力组成。[5]加德纳认为,在传统教育中语言技巧智能和逻辑分析智能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其余几种智力则被忽视。学校教育应该在继续关注言语智力及逻辑-数学智力的同时加大对学生其它智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脑执行功能理论。执行功能是人类的高级认知功能,是目前国际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研究热点,不同的学者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综合地说,执行功能就是完成复杂认知任务时,个体通过对任务解决的认知过程灵活地进行协调、优化、有意识地控制,以确保认知系统产生协调有序、具有目的性行为的监控机制。[6]执行功能包含更多种高级认知能力,一般认为其包含工作记忆、抑制性控制、心理灵活性等多种成分,在人的一生中呈倒U型发展趋势。[7]执行功能最早从1岁开始发展,12岁时大部分指标达到成人水平,部分指标持续发展至成年期。学校心理教育中要注重对学生执行功能的培养,促进其认知功能的发展,树立积极理性的认知方式,提升其心理素质。

二、基于脑科学理论的学校心理教育理念创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雄里教授说:“自然科学认识的深化以及观念上的重大改变,不可能不影响到我们整体上的教育观念,这是由科学和教育学的本质所决定的。实际上,脑科学的新发现不断地粉碎陈旧的思维定势所设置的藩篱。我们对人的认识的观念上的变化,不可能不改变我们对以人作为对象的教育活动的看法,换言之,不可能不影响到我们的教育观念。问题的症结在于,我们是否愿意接受和推进教育观念的变化。”[8]脑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在改变当下教育观念的同时,可以避免心理教育的一些误解与误区,推进心理教育理念的创新,促进心理教育的科学发展。

1.脑发育敏感期与心理教育最优化。敏感期是基于关键期理论基础上提出的。奥地利比较心理学家洛伦茨(Konrad Zacharias Lorenz)首先提出“关键期”一词,关键期理论认为,人的大脑功能发展具有关键期,一旦错过发展的关键期,相应的功能就会受到难以弥补的伤害。但近年许多脑科学的研究结果发现,在一定时间内人脑对某些刺激比较敏感,错过这个时期这些功能并不一定无法恢复,所以脑发育存在敏感期。错过敏感期的心理功能虽然可以恢复,但会比较困难。在学校心理教育中要重视大脑发展的敏感期,在相应的敏感期内给予学生适宜的刺激,充分激发相应的能力,实现学校心理教育的最优化。

2.脑功能可塑性与心理教育终身化。大脑是一个复杂、动态的系统,它的结构及功能组织是逐渐发展形成的,受学习、训练、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大脑皮层会出现结构的变化以及功能的重组,即大脑具有可塑性。[9]大脑的可塑性并不仅仅存在人生的某一个或几个阶段中,而是伴随人的一生,即便大脑已发育成熟,也可以被塑造,只是在不同阶段大脑的可塑性各不相同。正是由于人脑一生都具有可塑性,所以心理教育不应该仅仅针对某一个或某几个年龄的群体,而应该面向所有年龄层的群体,让人终身都可以接受心理教育,促进大脑可塑性的积极变化,充分挖掘人的心理潜能。

3.脑机能分工与心理教育整合化。脑科学及生理学等学科研究发现,不同的人脑机能分布在不同的脑区,如人的视觉区位于顶枕裂后面的枕叶内,听觉区则位于颞叶的颞横回处。斯佩里(Roger W.Sperry)的“割裂脑”实验也发现人脑的左右半球具有不同的功能,左半脑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而空间、情绪、艺术等则由右半球负责。[10]尽管现在已经基本确定脑的功能区,但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在运用到心理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却往往被过度解读,形成心理教育领域的“神经神话”。一些学者过分夸大大脑左右半球的差异性,认为传统应试教育只注重开发左脑,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因而提出要增加学生的创造性就必须开发其右脑,甚至强迫学生变“右利手”为“左利手”。随着脑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虽然大脑的左右半球在功能和结构上有一定的区别,但在正常情况下大脑左右半球是协同工作的。脑的各类功能虽有一定的分区,但这并不是绝对的,许多功能的实现需要脑各部分相互协调、整体运行。大脑两侧半球的良好沟通、协调和相互关系,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向着健康、良好的方向发展。[4]165学校心理教育要培养出拥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就要抛除旧有的“分裂”大脑的教学思想,树立大脑整体开发的理念。

三、基于脑科学进展的学校心理教育实践策略

脑科学是心理教育的理论基础,在促进心理教育理念创新的同时,对心理教育实践也有着很强的推动作用,实现心理教育的科学发展。借鉴脑科学研究新成果,让学校心理教育变得更加具有积极性、发展性和多样性,在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根据学生的差异和需求,因人而异,进行个性化心理教育。

1.积极型:坚持心理教育价值取向。传统的心理教育存在“问题化”取向,过分关注学生心理素质中的“缺陷”问题,以问题解决作为心理教育的主要目标。然而,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学生大脑的发展是不同的,不同的学生所具有的心理优势也是不一样的。在心理教育中,我们要实行积极型心理教育,要用积极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的优势与不足,积极发现学生的优点,挖掘并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同时用积极的方式对待学生的不足并对其进行积极解释、获得积极的意义。

2.发展性:彰显心理教育育人功能。学校心理教育一般可以分为适应性心理教育和发展性心理教育两种。[11]然而,绝大多数人甚至一些专业工作者对心理教育功能的认识依旧存在误区,他们认为心理教育主要是为了矫正少部分人的心理问题,将心理教育局限在心理咨询室,从而忽视心理教育的发展性功能。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心理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坚持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相结合”。学校心理教育应该以所有学生为服务对象,帮助他们发掘自己的潜能,学会面对成长中的挫折,最终实现自我发展。

3.活动式:优化心理教育教学方法。心理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活动应该是学校心理教育的主要方法。《纲要》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此外,素质拓展训练、辩论赛和心理班会等也可以作为心理教育教学的方式。活动导向的心理教育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大脑,促进大脑兴奋,维持中枢神经系统较好的激活水平,因而活动式心理教育方法在锻炼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心理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积极健康发展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对心理教育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与积极性,使他们能够主动地接受心理教育,最大程度实现心理教育的正能量。

4.情感化:重构心理教育过程体验。心理教育过程要为学生创设积极的情感体验情境,促进学生大脑的积极唤醒,进一步提升心理教育的效果。在心理教育课程中,教师要认真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信息,使学生感到自己是被关注的,同时要积极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提升学生的自信心。面对学生的缺点错误和问题行为,不能一味的批评与指责,应与学生共同分析原因,并指导他们自主克服困难,发展积极阳光的个性。心理教育课程还要建构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班集体中获得友情,并促使他们学会合作,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5.创造性:强化心理教育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学校心理教育的目标。中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快速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培养创造性思维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心理教育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就必须注重培养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使学生思维流畅变通、能够举一反三,并善于从独特的视角去思考问题,表达和分享自己创造性的见解。

6.个性化:注重心理教育多元设计。每个人的脑都有所差异,脑的功能的发展速度又各不相同,表现为不同的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各不相同。学校心理教育要面向所有的学生,但是由于学生各自特点的不同,采用统一的心理教育模式难以保证教育效果,只有根据学生的特点,施行个性化心理教育,促进学生大脑健康发展,才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纲要》也提出:心理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

脑科学是心理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它们的联系联合联结是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伴随着当下脑科学研究的新发展、新拓展,心理教育能与时俱进地积极吸纳新成果、树立新理念,必定会更加焕发出科学发展与实践创新的勃勃生机。可以预见,脑科学与心理教育的有机结合,不仅会引发人脑教育模式的改变,更能引导心理教育范式的新变革。

参考文献:

[1]杨雄里.对脑科学发展态势和前景的思考[J].科学中国人,2014(23):28-32.

[2]徐光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脑科学的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70-80.

[3]崔景贵.脑科学研究与心理教育范式[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4):65-71.

[4]崔景贵.心理教育范式论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崔景贵.脑科学研究与学校心理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4):58-61.

[6]刘莉湘君.6-11岁儿童执行功能的发展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

[7]栾文双,王静梅,卢英俊.学前儿童执行功能研究综述[J].幼儿教育,2013(7/8):81-85.

[8]陈建华.现代脑科学研究与基础教育的“桥接”:西方学者的观点及其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5):5-8.

[9]王亚鹏,董奇.脑的可塑性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5(10):35-38.

[10]彭聃龄.普通心理学:3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4-65.

[11]崔景贵.学校心理辅导新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3.

责任编辑/肖茂红

猜你喜欢
脑科学大脑功能
数学的翻译功能
教育与脑科学结合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大方向
中小学脑科学教育应用研究现状与展望
我国设立首个脑科学本科专业
关注基向量的解题功能
脑科学研究掀起“全球热”
我有特异功能
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