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华
2014 年,中国内地共接待国际邮轮466 艘次,以中国游客为主的母港航次出入境73.96 万人次。图为浙江舟山国际邮轮港
2015年6月24日,皇家加勒比国际邮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皇家加勒比”)旗下最先进的“海洋量子号”抵沪,开始它的首个中国母港航季。在目前中国始发的巨型邮轮中,“海洋量子号”吨位达16.8万吨,载客量超4000人,是最大的一艘。
2006年,意大利歌诗达邮轮集团(以下简称“歌诗达”)的“爱兰歌娜号”进驻中国,开辟首条从中国出发的母港航线。这也是中国邮轮市场的起点。
此后,皇家加勒比、公主邮轮、丽星邮轮等一批国际知名邮轮公司纷纷将船开进了中国。近两年,海航旅业、渤海轮渡、天海邮轮等中资公司,也开始从海外购买邮轮自主运营。
它们看中的,是越来越热的中国市场,因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尝试邮轮旅游。
相较于美国邮轮乘客在2013年达到的1092万人规模,目前中国市场规模尚不足百万。
根据以往欧美国家的经验,一国一年内的邮轮乘客人数到了该国总人口的3%便是一个上限,超过了这个人数,即使增加运力,也无法获得更高的利润。
近年来,国际邮轮巨头都在不断触碰这个3%的天花板,并希望能打破它。然而,在增长乏力,市场已成熟稳定的欧美市场,似乎已无可能。
最有希望的是中国。
在高中低端市场一齐发力的国际巨头及中国本土的新兴公司,正在致力于将更多中国人带到邮轮上去。
巨型邮轮开不进上海的怀抱
2006年,歌诗达携吨位达2.85万吨的“爱兰歌娜号”来到上海,成为首个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邮轮公司。
彼时,歌诗达邮轮集团中国区总经理黄瑞玲就预感到,中国的邮轮市场,将会得益于中国经济的繁荣,“成长得更迅猛,将呈井喷式发展。”
但在当时,这样的信心并没有多少现实的支持。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邮轮对中国人来说非常陌生。
“整个2006年,乘坐邮轮旅游的中国人才2万人。”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郑炜航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两年后的2008年,皇家加勒比携吨位高达7.85万吨的“海洋迎风号”抵达上海,首次进入中国市场,就抢下亚太地区最大的豪华邮轮的名头。
于是,代表欧式风格的歌诗达和代表美式风格的皇家加勒比,开始激烈争夺中国市场。
“刚来中国,我们只有7个航次,邮轮票价也不低。那时我们对中国消费者的偏好还不清楚。” 皇家加勒比国际游轮北亚太及中国区总裁刘淄楠向《瞭望东方周刊》回忆。
当时的上海,似乎也没有准备好迎接这艘大船。
“海洋迎风号”水上高度达56米,超过了杨浦大桥的限高,无法驶入黄浦江,不能挂靠刚修好的北外滩国际客运中心,只能停靠外高桥码头,再通过大巴将游客驳运上船。
这样的方式既麻烦,又增加成本。2009年初,皇家加勒比重新在华部署了稍小一点的、7万吨的“海洋神话号”,这次总算离消费者更近了。
除了港口硬件设施不匹配,对歌诗达、皇家加勒比等国际邮轮巨头来说,还面临政策上的问题。
由于外商投资的旅行社不得经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业务,因此邮轮公司需要通过国内旅行社代理销售邮轮船票,这也催生了一批专门做邮轮业务的一级代理旅行社。
“我们根据航线情况预定仓位,还会向二级代理旅行社分销船票。”专事代理业务的华美欧环球邮轮俱乐部总经理喻国通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除了正常的航次,我们还提供包船,是另一种模式。”刘淄楠透露,包船对邮轮公司而言压力更小,并且能联合相关公司,收到更大的宣传效果。
2009年3月,安利通过中国港中旅集团包下“海洋神话号”,从上海起航,安排1.2万名大陆游客、分9个批次赴台旅游。
这引起了巨大轰动,因为在2008年12月,海峡两岸包括海运直航等协议刚全面启动,“海洋神话号”赶上当时的热点,成了两岸启动“大三通”以来的第一个邮轮赴台旅游团。
皇家加勒比这个品牌也随之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2010年夏天,它正式开启从上海和天津出发的夏季航线,甫一推出,游客如潮般涌来。“一票难求,简直是出乎意料地好。”刘淄楠说。
每年来一艘新船
初见成效,皇家加勒比立刻展开了更大的布局——2012~2016年,连续引进4艘邮轮进入中国市场,几乎是每年来一艘。
“邮轮产品的周期是非常短的,必须不断推陈出新。”刘淄楠说。
在皇家加勒比的船上,既有世界各地的特色美食,又配备了会说中文的服务生和中文指南。
“邮轮始终是个舶来品,首先要保证国际化的体验和服务水准,再配以适合中国人的特色服务,才能吸引游客。”刘淄楠解释说。
更明显的改变是:船越来越大。
2012年6月,“海洋航行者号”开始中国母港首航。这艘吨位达14万吨的邮轮,载客3100人,相当于7架空客A380的总和。
2013年,与“海洋航行者号”同量级的姐妹船“海洋水手号”抵达天津。
刘淄楠回忆说,当时外部环境并不好,“日本地震核泄漏的风波还未过去,朝韩一带又有导弹危机,即便如此,这两艘‘巨无霸还是受到了中国消费者的热捧。”
2011~2013年度,皇家加勒比连续3年创下公司在华母港游客年增长100%的纪录。
这给了皇家加勒比一个宝贵的启示:只要不断用好产品吸引中国消费者,他们就会为之埋单。
不断开发新奇航线
皇家加勒比靠新船、大船吸引消费者,而中国邮轮市场的另一巨头歌诗达,则是靠新鲜的线路打动消费者,甚至包括环球航线。
2015年3月1日,歌诗达的“大西洋号”从上海出发,开始首个从中国出发的环球邮轮旅程。“大西洋号”载着600余名参加环球旅行的中国游客,到访全球28个目的地,历时86天,于5月26日回到上海。
实际上,“大西洋号”载客数应为2100人,但那次环球航行仅载600人,且有媒体曝光其人均价格仅为15万元,因此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在“赔本赚吆喝”。
歌诗达不是这样考虑的。在黄瑞玲看来,目前的中国依然处于邮轮市场培育阶段。
“相较于欧美成熟的邮轮游客群体,大多数中国游客对于邮轮游的概念还位于观光游阶段,更希望能在目的地停留更多时间。所以我们也始终在寻求时间、签证与航线等方面的平衡点,满足中国消费者在较短假期内的需求。”黄瑞玲说。
2016年,歌诗达将推出46天环南太平洋航线。
国际邮轮拒绝低价
有数据显示,皇家加勒比、歌诗达等国际邮轮巨头,占据中国市场90%以上的份额。但其高昂的价格也令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
“我们的船票价格高出一般邮轮20%~30%,选择走品质为主的路线。”刘淄楠解释说。
这自然与成本和收入的平衡有关。
郑炜航向本刊记者介绍,邮轮公司的收入构成,三分之一来自船票,三分之一来自船上的二次消费,另外三分之一来自岸上游的消费。
2015 年6 月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皇家加勒比“海洋量子号”邮轮
而一艘邮轮的造价在4亿美元到12亿美元之间,运营成本则包括营销费用、人员费用、港口费用及物料食品费用等。
“仅营销费用,包括给旅行社的佣金等,就占到了船票价格的30%。”刘淄楠透露。
还有维护费。郑炜航说,邮轮每年要小修一次,他举例称,某公司的一艘邮轮,休整一个月就花掉1800万美元。
“对于企业来说,邮轮的建造或购买成本不会降低,走大众化路线,只能压缩管理和服务成本,这必然会导致服务质量下降、乘客体验变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一位曾经乘坐过某廉价邮轮的乘客向本刊坦言:“船上人太多了,而且食物和一些娱乐项目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然而,动辄六七千甚至上万元的船票,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并不是个小数目。“多数消费者是首次接触邮轮,因此会选择性价比更高的邮轮产品。”黄瑞玲说。
歌诗达为摸透中国消费者,将办公室从北上广深等城市,开到南京、杭州、成都、武汉等16个城市,试图做出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出于成本考虑,即使摸准了消费者的心态,也无法给出最低廉的价格。
破除3%魔咒
从2006年歌诗达入华至今,中国邮轮市场发展已近十年。在郑炜航看来,热潮才刚刚开始。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CCYIA)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内地共接待国际邮轮466艘次,同比增长14.78%;以中国游客为主的母港航次出入境73.96万人次,比2013年增长44.3%。
以中国为主的亚太地区邮轮市场增长势头也很强劲。从2014年皇家加勒比财报中可看出,虽然该公司的亚太乘客人数只占全球的8.5%,但是从2010年到2014年,亚太地区乘客增长速度平均在16.4%,而传统的北美和欧洲地区乘客增长速度仅在4%左右。
“2015年,从中国母港出发的邮轮有12艘,3万个客位左右,乘坐内地母港航线的中国游客有望超100万人。”郑炜航预计,2015年,中国邮轮市场将超过550艘次。
有数据显示,在亚太区的35亿人口中,邮轮市场渗透率不到0.05%,这一数据在北美和欧洲邮轮市场分别达到3.2%和2%。按人口数的3%计算,中国的邮轮市场发展到约4000万游客才算成熟,而目前,中国只有不足100万邮轮游客。
在刘淄楠看来,上世纪70年代,邮轮从运输功能革命性地转变为度假功能后,如今即将迎来破除邮轮乘客数最多为人口数的3%这个“魔咒”的机会,也即第二次邮轮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