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代初中期,重举业,轻德性之风盛行,不良的社会风气逐渐造成了当时童子“偷薄庸劣,日趋下流”的品行。王阳明基于社会大环境和自己的学说基础,提出了独特的童蒙教育思想。他注重童子的美育和德育,倡导通过歌诗、习礼、背书诵书等方式“宣其志”“存其心”“开其知觉”“涵养其方”,从而帮助童子走上自己的“格物致知”之路。在教学中,王阳明主张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提出“童子自有童子的格物致知”,应该“随人分限所及”。王阳明的童蒙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广大教师探究。
【关键词】童蒙教育;德育;美育;歌诗;习礼
作者简介:穆栩樟(1990—),男,广东省惠州市华润小径湾贝赛思国际学校。
我国自古重视儿童的家庭教育,古代的家庭教育方法与经验通过家训、教子文等形式流传下来。如《诫子书》(孔臧)、《命子迁》(司马谈)、《颜氏家训》(颜之推)等。隋唐以后,科举制度以及学校教育体制进一步完善,此类训蒙著作更是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各类童蒙教材相继问世,如家喻户晓的《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还有诸如《小学》(朱熹)、《名物蒙求》(方逢辰)等。发展到明代,童蒙教育已经打下了坚实的教育基础和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同时出现了一些问题,当时的童蒙教育在内容上较为单调乏味,在教育方式上也不得其所。王阳明认为,学生上学“如囹狱而不肯入”,对待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为此,王阳明提出了自己的童蒙教育思想,分散在其论述的《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示宪儿》《教约》《教条示龙场诸生》《兴举社学牌》《牌行南宁府延师设教》等文章当中。
一、王阳明童蒙教育目标与教学原则
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一文的开头,王阳明对童蒙教育的目标做了详细的论述:“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王阳明认为,教育童子,是要教人伦道德,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作为专门的功课,把陶冶志意、养成德行、发展知觉等作为培养童子的具体方法。这与王阳明“致良知”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在王阳明看来,“致良知”是第一要义。对于儿童,可不必天天强迫其“记诵词章”,要通过不同的课程来发其志,导其礼,开其智,涵养其“良知”,这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
这样的教育目标设定与当时的教育背景息息相关。明代前中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明成祖朱棣大力推崇程朱理学,组织编纂了《四书大全》《五经大全》《性理大全》等科举“参考书目”,令在校生员人人诵习。不仅如此,在科举的答题格式方面也做了严格的限制,科举答题需用八股文,所答内容必须符合程朱理学对经典的解读。在这样的“应试”教育背景下,社会风气出现了严重问题,“士皆驰骛于记诵辞章, 而功利得丧分惑其心,于是师之所教,弟子之所学者,遂不复知有明伦之意矣。”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忠信廉耻之风逐渐式微,人与人之间多猜忌,少信任,导致世风日下,教育被裹挟。若想改变这样的现状,从最容易改变的儿童开始无疑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从小培养儿童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德性,涵养其品行,其长大自然能品行端正,有礼有智。
在教学原则方面,王阳明充分认识到了儿童身心的发展规律。“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儿童是喜欢嬉戏玩耍而不喜欢被束缚的,就像草木萌芽,如果能顺其天性,草木便可茁壮生长,如果总是压制摧毁,草木则会枯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鼓励式的教育可以使儿童心生欢喜,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王阳明认为“童子自有童子的格物致知”,以适合儿童,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方式进行教育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同时,王阳明还认识到每个儿童都存在着个体差异,于是他提出“随人分限所及”的教学原则,符合现代教育学中的量力性原则,充分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儿童的性情和实际接受能力。
二、王阳明童蒙德育与美育思想
王阳明的童蒙德育思想非常注重儿童的心性训练。“立志”在王阳明的德育思想中是放在第一位的,他认为,“志立而学问之功已过半矣”,只要志向立下了,学习自然不愁。“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壅灌溉,劳苦无成矣。”“志”是“学”的根,没有“志”的学习就像是没有树根的树,任凭教师如何培养灌溉,终究都是劳无所成。王阳明对德育的重视可见一斑。除了“发其志意”的德育理念,在教学计划中,王阳明还设置了“考德”的内容,即询问了解对于德行的践行情况,不仅让他们知德,还让他们行德。每天清晨在儿童行礼完毕之后,王阳明都要进行“考德”,依次询问学生在家里是否长存“爱亲敬长之心”,有没有认真并不懈怠地去践行;有没有冷的时候让父母温暖,热的时候让父母凉快,夜里让父母睡得安稳,早上向父母问安;在街衢行走的时候,有没有保持礼节和风度;言行举止有没有欺骗,是否长存忠信笃敬之心?问完这些问题之后,每个学生都要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并在接下来的课程部分针对学生没有做好的德行进行强化的讲解,这是王阳明将德育落实到生活中的体现,这也是他“知行合一”思想在童蒙德育方面的体现。
在童蒙美育方面,王阳明特别注重儿童的情感教育。首先,在课程设置上,王陽明提倡“歌诗”之教,即通过歌诗的方式让儿童体验情感,宣泄情感。“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在咏歌中疏导儿童愤怒或者压抑的情绪,使儿童的内心始终保持欢喜与澄明。除了让儿童宣泄消极的情绪,王阳明还提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多注意儿童的情感,顺应儿童的情感来进行教学。王阳明要求教师在教育儿童的时候要“责善”,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喜好,用“婉曲”的方式进行教育,减少儿童在受教育过程中产生的怒气,让儿童“有所感而无所怒”。如果教师一上来就指责痛斥,让儿童无地自容,儿童就容易升起“愧耻愤恨之心”,虽然行为上可以做到改正,但心性上“使为恶矣”。王阳明提出:“前辈之于后进,无不欲其入于善,则其规切砥砺之间,亦容有直情过当者,却恐后学未易承当得起;既不我德,反以我为仇矣,往往无益而有损;故莫若且就其力量之所可及者,诱掖奖劝之。”教师的理解可以让儿童更容易接受自己的错误,教师对儿童不能责之过度,应该根据其个人的情况适当给予一些鼓励。如果不注重儿童的心理与情感状态,则很可能导致儿童对教师的反感和厌恶。F49E27F6-7601-41AE-9654-FB5951763E76
三、王阳明童蒙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王阳明每天进行的第一项教学内容是“考德”,然后是“背书诵书,次习礼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在课程设置方面,王阳明充分照顾到了儿童注意力不易持久和活泼好动的特点,不断变换教学内容,将各个教学科目按照动静的特点交叉进行。背书诵书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部分,王阳明认为读书之教不但能“开其知觉”,同样也能够在反复诵读当中培养儿童的性情,消解其性格中鄙吝粗顽的部分,涵养儿童的童心。对于读书教学,王阳明认为对待儿童读书,贵精不贵多,应该根据每个儿童不同的资质提出不同的要求,能学习两百字的,不必教满两百字,要使儿童始终保持精神有余的状态,这样他们就不会厌恶学习。在读书的时候,教师需要要求儿童专心致志,口心一致,逐字逐句反复地读,久而久之,儿童便自然能将读书所学的知识内化,做到融会贯通。
背书诵书之后,教师要组织儿童习礼,“导之习礼者,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王阳明认为,习礼之教不仅能够整肃儿童的仪容仪表,而且作揖行礼还能让儿童在屈伸的动作当中强健筋骨。习礼课也有其特定的要求:“凡习礼须要澄心肃虑,审其仪节,度其容止,毋忽而惰,毋沮而怍,毋径而野,从容而不失之迂缓,修谨而不失之拘局。久则体貌习熟,德性坚定矣。童生班次,皆如歌诗。每间一日,则轮一班习礼,其余皆就席,敛容肃观。习礼之日,免其课仿。每十日则总四班递习于本学。每朔望,则集各学会习于书院。”在习礼的过程当中,儿童首先要保持严肃且平和的心态,端正自己的仪容,从容不迫,不骄不躁,不拘谨也不放荡。这样久而久之,儿童自然会在体貌上有所改变。习礼还可以配合着读书训练儿童的德性,将知与行有机地统一起来。儿童习礼课还有一项特殊的规则,即有人习,有人观。这就保证了习礼的质量,在有人观看的情况下,习礼的儿童自然会更加认真,与此同时,观看的儿童也能通过观看了解动作或者检验自己的动作是否符合规范。在每个班都学习完之后,每月的朔日和望日,儿童齐聚书院一起习礼,这也体现了王阳明童蒙教育的群育思想。
在习礼结束之后,儿童将继续读书,然后歌诗,歌诗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课程,也有着非常悠久的传统,《左传·襄公十六年》即有“歌诗必类”的记载。王阳明要求歌诗课程“凡歌诗,须要整容定气,清朗其声音,均审其节调,勿躁而急,勿荡而嚣,勿馁而慑。久则精神宣畅,心气和平矣。”歌诗的时候,儿童同样要整理好自己的仪容,平心静气,清朗声音,平衡好音调,不急不躁。通过歌诗儿童能够精神宣畅,心平气和。和习礼一样,歌诗也是需要有人歌,有人观,原理和习礼类似。
四、总结
王阳明的童蒙教育思想极其重视儿童的心性训练,这与他个人一贯的思想主张是一致的,他认为儿童应该通过歌诗、习礼、背书诵书等方式“宣其志”“存其心”“开其知觉”“涵养其方”,从而走上“致良知”的道路。在王阳明看来,其他的知识积累,诗文学习的目的都是起辅助培养儿童心性的作用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顺应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个体的差异,不要实施“填鸭式”教学,儿童能学两百个字,就教他一百个字,要让他们没有心理负担,始终保持愉悦,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儿童健康人格的目标。在教学重点上,王阳明特别重视童蒙的德育和美育,通过歌诗和习礼,“发其志意”,让儿童宣泄情感,“德性坚定”。知与行在王阳明的童蒙教育思想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现,读书与“考德”,读书与习礼,这些课程的设置都是将知与行统一起来,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在课程设置方面,王阳明也做到了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注意到了他们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的特点,将动静不同的课程穿插进行,让儿童手脑并用。
王阳明的童蒙教育思想最大的特点是认识到了儿童的主体性,正如近代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儿童智慧的起源》一书中提出,经验的客观性是调节作用和同化作用协调的成就。也就是说,经验是主体的智慧活动结果,而不是原始材料从外界强加给主体的。王阳明的童蒙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与此是一致的,教师要把外界客观的知识纳入“良知”这个大的系统中来。总的来说,王阳明注重研究儿童心理特性与兴趣的教学,以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他将儿童的德、智、体、美、群诸育有机结合起来,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分析和运用儿童教育的因素,对后世具有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阳明.传习录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2]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3]吕福松,卢剑.传统与变革:王守仁儿童教学法剖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6(08):11-12,46.
[4]肖庆庆,冯文全.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对小学德育改革的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1,12(01):65-68.
[5]胥青云.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新探[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7:44-52.F49E27F6-7601-41AE-9654-FB5951763E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