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的文艺研究范式重构

2015-07-14 07:57李海楠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名作欣赏 2015年14期
关键词:文艺学范式文艺

⊙李海楠[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新媒体环境下的文艺研究范式重构

⊙李海楠[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当前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学界的文艺研究范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不难发现,文艺研究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研究方法上,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从新媒体的发展现状,谈到现如今文艺研究范式发生转型的原因,并试图重构文艺研究范式,以期能够让人重新审视新兴媒体的力量,并重新审视文艺的变化,保持开放性并与时俱进。

新媒体 文艺 范式 转型 重构

美国著名文学理论家J.希利斯·米勒在北京语言大学的演讲稿《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在《文学评论》上发表后,引起了文艺学边界问题以及文学终结问题的大讨论。确实,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数字为依托的新媒介迅速发展,科学与技术、哲学与思维不断变化,冲击着传统媒体所缔造的信息接受形式和传播格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同时也给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景象,当然也对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文学艺术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主要探讨新媒体环境下,文艺研究的范式重构问题。

一、当前新媒体发展现状

要讨论新媒体环境,最重要的是了解新媒体。关于新媒体的定义有很多,但并没有统一的说法。本文探讨的新媒体,引用石磊老师《新媒体概论》里的定义:新媒体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被称为数字化新媒体。

新媒体发展迅速,只用了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就接近了报纸、广播和电视用数十年、上百年才拥有的受众群,新媒体的上市公司更是远远地超出传统媒体的数量,在盈利上也更加可观,到2013年更有研究调查说新媒体正在受到各路资金和产业资本的追捧,一批传统的文化传媒上市公司也在积极向新媒体转型。其中,浙报传媒、时代出版、中南传媒、凤凰传媒等走在了前列。有业内人士断言,新媒体的黄金时代已然到来。

新媒体发展如此迅速,首先不能忽略的是技术为新媒体的产生提供了平台,其次发育良好的市场也为新媒体创造了有利的营销条件,让媒体领域吸引了更多的目光和资金;此外,在政策上不能忽视的是,十一五规划中提到了要重视新媒体的发展。目前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正在加快,既有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继承和发展,也有传统媒体借助数字技术逐渐转变为新媒体。虽然传统媒体的主流地位难以取代,但新媒体的发展却建立在对传统媒体的继承基础上,吸收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并借助受众对传统媒体信息质量的信任促生了一些新的媒介形式,比如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网络报纸、网上订阅号、手机报等,与此同时,新的媒介形式在传播文艺时又催生出了新媒体文艺,如:网络文学、手机短信等网络化的新媒体文学,也有像网络艺术、电子游戏等的数字化的新媒体艺术等。

新媒体作为一种开放性媒介,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消融了媒介介质之间、地区之间,甚至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边界,用几个词概括便是:交互性、共享性、及时性、海量性、多媒体性等。因此,新媒体时代产生的新媒体艺术既有传统艺术所具有的某些性质特点和价值诉求,当然也具有传统艺术所不具备的、借助于新媒介而生成的新特点、新价值、新内涵和新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讲,新媒体对传统文艺将会是一场历史性的革命。新媒体将带来文学技术的深刻变化,引起文学艺术的全面革新,也将彻底改变我们对文艺的看法,因此文艺的研究范式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文艺研究范式的转型与原因

电子传媒时代,有不少学者对文艺学存在的合法性提出了质疑,“文学终结论”的提出引起了学界的广泛讨论。吉尔德·德兰逖的《社会科学——超越建构论和实在论》也提到了范式发展的自限性,若是特定范式不能再取得进展,那么相应的研究也需要做出调整;要找到新的范式来替代旧的范式,对于今后解决问题、指导问题有很大的帮助。从20世纪80年代文学的政治性转变开始到先进文化范式的研究,“文学终结论”的浮出水面一定有其主客观原因。如果“终结”是指研究范式的彻底改变,首先先要了解范式和范式转型对文艺研究的影响。

美国学者托马斯·库恩提出了范式就是公认的模型或模式的观点,那么,用不同的范式来研究文学,会导致研究对象、理论观念、研究方法,甚至表述话语的不同。中国当代文艺学范式出现过两次范式革命: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当代文艺学由社会政治范式转型为审美范式;一次是20世纪90年代初至现在,中国当代文艺学从审美范式转型为文化研究范式。

当代文艺学从审美范式到文化研究范式的转变,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当代社会文化的发展状况给审美范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经济逐步走向市场化带来了社会文化生活的多元化。80年代时,知识分子开始觉醒,要文学脱离政治干预走向独立,主要是从精英主义的立场来建立文学研究审美范式的,但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尤其是从90年代开始,文学逐渐走向民众的日常生活。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消费文化的盛行让文学进退两难。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和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让“消费主义”成为时代的关键词,媒体推进人们生活消费的同时,自身也成为消费对象。大众媒体一方面通过大量报道,打造流行,引导消费,形成各种各样的文化现象;另一方面通过媒体节目,特别是电视的大量娱乐性节目,为受众提供了充分的消遣功能,媒体在我国社会消费文化的急剧扩张中成为了消费主义的推行者、引导者、实践者。媒体为大众的消费行为寻找了新的意义,媒体也刺激消费欲望或制造消费欲望的文化,而伴随消费时代一起到来的是文化以工业流水线的方式被制造、被生产,无论是作家还是读者,都会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而产生商业化的倾向。

其次,新媒体让文学“平民化”。“传统纸面阅读在未来的某一个时刻将会消失”,这是当下很多研究者对文学发展趋向做出的判断。确实,传统文学的确正在因网络平台的兴起而失去大批阅读者。新媒体的文学市场化崛起改变了当代的文学格局,借助传媒技术和数字文化,网络文学开始升温,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文学的发展,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就是以文学期刊为主阵地的传统文学期刊的发行量和影响力正大不如前;自媒体时代,一大批新媒体写手开始创作,从知识谱系到观念形态,对传统文学范式正在进行改写或者置换,致使墨香千年的文学不得不面对“数字化生存”的新现实。因此新媒体其实正在模糊所谓的作家专业化创作的“精英文学”与普通民众所写的“大众文学”的界限,传统的文学分类,如: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已经变得模糊或者被淡化,超文本与多媒体技术在创作中的广泛应用,更是让原有的文本形态发生了“格式化”般的裂变。

再次,从作家个人身上寻找原因的话,会发现个人化写作让文学远离现实。陶东风先生提出“文艺学”教学和研究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以各种关于‘文学本质’的元叙事或宏大叙事为特征的,非历史的本质主义思维方式严重地束缚了文艺学研究的自我反思能力与知识创新能力,使之无法随着文艺活动的具体时空语境的变化来更新自己。这直接导致了另一个严重的后果,即文艺学研究与公共领域、社会实践以及大众的实际文化活动、文艺实践、审美活动之间曾经拥有的积极而活跃的联系正在丧失。”①这里所说的现有文艺学中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方式方面的本质主义;二是在社会影响或社会责任方面,现有文艺学已经与公共领域脱离,很难再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变化使得文学距离社会的舆论中心越来越远;与此同时,作家不再过于关注文学的启蒙性和社会承担,学术话语开始变得“快餐化”“随意化”,隐藏着自说自话的危机。因此90年代后的中国学术话语难以形成一个时代主题,经典的精英文学已经被大众流行文化冲击得四分五裂,越来越无法解释那些新出现的审美现象。在如今的文学世界里,文学不再具有美感;相反,其中充斥着丑陋和猥琐。作家笔下的主人公大多人格扭曲,行为方式更像是动物;这似乎是充分挖掘人性的一种表现,但是,却使文学失去了对于理想的呼唤、对于美的诉求、对于爱的表达,从而也就没有了直达心灵的力量。

三、新媒体语境下文艺研究范式的重构

文化研究理论不是中国学者的发明,而是从西方引进的。中国学者虽然可以从自己生活于其中的现实环境中观察到大众文化的崛起,意识到大众文化现象中包含着复杂的文化意义。但是数字媒介的兴起,确实是全方位地影响了当前文艺的发展,文艺的生产、消费以及存在状态、审美思维甚至方式等等都会产生深刻变化;新媒体语境下,文艺研究范式的研究对象、理论观念,乃至研究方法也必将发生变化。

首先从范式的研究对象来看,中国当代文艺学中的文化研究范式的对象要着眼现实并且范围扩大。着眼现实是说要立足于当前新媒体环境这个现实,立足于中国本土这个研究对象;古今文化环境不同,中西方文化也不同,审美范式下的经典作品已经不适用于被媒体传播浸染过的大众文化,现在要研究的须为当代的、当下的、尚未经典化的文化产品。戴锦华在《隐形书写》中提到1993年以后迅速扩张的大众文化开始侵入社会生活,我们无法对这种情况再视而不见,认为“文化研究之于中国的意义,与其说又是一种西方、美国左翼文化理论的‘登陆’,不如说刚好相反,它不仅表现了我们对繁复且色彩斑斓的中国文化现实的关注远甚于对某种新学科、新理论的关注,而且表现了我们寄希望于这种关注与文化考察自身构成对既定理论与先在预期的质疑以及颠覆。”②由此可见,中国的文化研究关注的应是中国当代的现实。

文艺研究的范围也要扩大,可以突破文学边界。现在新媒体和文化结合又产生了多样的文学形式,因此文艺研究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同时也包括日常生活领域的各种审美现象,即日常生活审美化讨论中所涉及的流行音乐、电影、电视、广告、时装、美容、建筑设计等方面;与此同时,日新月异的数字化文艺也在不断涌现,像网络恶搞、博客文学、短信文学,以及刚刚出现的“微博文学”等,都需要学者们进行关注。欧阳友权教授也一直提倡要切入文学现场,关注媒体变迁。

其次是在理论观念上,中国文艺研究在理论观念方面一定要保持开放性,与时俱进,还要注重具体性和政治性。开放性是指文化研究的理论观念要突破封闭的理论体系,采用灵活的态度向不同理论系统开放,吸收各种不同理论系统中的思想观念,去剖析现实中的文化现象。变幻莫测的媒体变迁让理论总是显得滞后和乏力,因此理论的建构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也必须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不然就很容易只是短暂生存。因此摒弃传统的文学惯例,建立开放包容的“大文学观”已经势在必行。具体性是指文化研究的理论观念建立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之上,是在对具体文化现象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探索理论问题;从范式理论角度来看,文化研究范式是以范例形态出现的。陶东风也建议要选取有代表性的审美文化去分析其流行原因,进一步了解中国民众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政治性则表现在中国文化研究理论观念在对于中国当代社会公共性议题的关注和对于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的批判性上。文化传媒总是制造并且追踪着文化热点问题,这样传媒工作才能做得有声有色,而文学批判则是站在弱者或被压迫者立场上的抗争;新媒体的发展,像微博、微信等,让民众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

再次从研究方法上来看,中国文化研究范式在研究方法上提倡跨学科研究。跨学科是指文化研究打破学科限制,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对文化现象进行分析与阐释。在处理具体对象、讨论具体问题时,文化研究灵活地运用文艺学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理论观念和方法,揭示问题的复杂性以及文化现象中隐藏着的多重关系。高小康教授曾说:“文艺理论的非经典化并非凭空创造一套新的理论,而是要求将文艺学的视野扩展到生态学、民俗学、民间文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相邻学科所涉及的各种文学与艺术文化问题中,把经典理论所压抑、遮蔽或排斥的对象和问题收纳进来,构成生态完整的、活的研究语境,从而构造成多样化、生态化的新闻—理论研究领域,使文艺学学科获得新的生命力。”③而今出现的文学生态学就很有前卫性,把自然领域与人文领域进行了完美结合。文化研究的跨学科特点首先表现在对学科体制的反思上。中国当代的学科限制过于明显,从高中的文理分科到大学的学科限制,让国家缺少复合型人才,因此学科体制应当予以改革,多开设一些复合型的专业研究方向,现如今的文艺与新传媒专业就是很好的例子。其次跨学科方法还表现在具体研究中对不同学科理念与方法的结合上。文化研究没有固定的方法,它会针对不同的对象调整研究方法,同时又会在一项研究中使用多种学科的多种理论方法。因为文化研究要揭示对象的多个侧面、多重关系,就必须要运用多种理论方法,并把这些理论方法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完成跨学科的研究。

四、结语

总之新媒体环境下的文艺研究转型,是一种全球化的文艺现象,世纪末的“文学终结”的恐慌、文化研究的兴起以及图像时代的提出,都是全球性的文艺现象,这就要求我们要用开放性的眼光审视文艺现象,在文艺研究中融合中西,汇通古今,吸收不同的理论资源为我所用。

①陶东风:《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②戴锦华:《隐形书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页。

③高小康:《文艺生态与文艺理论的非经典转向》,《文艺研究》2007年第1期。

[1]吉尔德·德兰逖.社会科学——超越建构论和实在论[M].张茂元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2]托马斯·库恩.必要的张力[M].范岱年,纪树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欧阳友权.新媒体文学:现状、问题与动向[J].湘潭大学学报,2012(6).

[5]陶东风.文学理论基本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戴锦华.隐形书写[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7]欧阳友权.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1(5).

[8]欧阳文风.由网络到新媒体:移动的文艺学边界——评欧阳友权《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1(9).

[9]陶东风.深化转型期审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0]高小康.文艺生态与文艺理论的非经典转向[J].文艺研究,2007(1).

[11]泓峻.对三十年来文艺学跨学科研究两次范式转移的思考[J].广东社会科学,2011(4).

作者:李海楠,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2013级文艺与新传媒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大众娱乐文艺与新媒体。

编辑:张晴E-mail:zqmz0601@163.com

猜你喜欢
文艺学范式文艺
1942,文艺之春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从教师视角谈“读思达”课堂范式——以“百分数的认识”为例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中国传统哲学研究中的认知范式转移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美丽的碎片
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The Great Charlie Brown The 1980s generation has to grow up sometime 现代都市里文艺青年们的 困惑、挣扎和追求
节日畅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