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疆锡伯族民间刺绣艺术特征的变迁

2015-07-14 08:04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830054
大众文艺 2015年8期
关键词:锡伯族绣品变迁

肖 锟 (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830054)

浅析新疆锡伯族民间刺绣艺术特征的变迁

肖 锟 (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830054)

本文从探讨锡伯族西迁历史和在新疆多民族文化融合下演化而成的刺绣艺术特征入手,剖析在开发利用中,要把握时代机遇,从实用性和艺术性双重角度出发分析其变迁。

新疆锡伯族;刺绣;变迁;融合

一、新疆锡伯族的西迁和发展

锡伯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西迁的锡伯族经过240多年的奋斗,成功地融入了新疆的社会生活,变迁为独具特色的新疆十三个世居民族之一。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是目前新疆锡伯族的主要聚居区,是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直属县之一,位于新疆西部,是通向中亚世界的交通要道之一。西迁至新疆的锡伯族除了与满汉进行文化交流外,还先后与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交往,也部分地汲取了他们的文化营养,使本民族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尤其在民间传统艺术发展形式上有显著变化,如民间刺绣、书法、音乐、舞蹈等艺术领域均体现变迁融合后发挥地域特色带来的独特艺术特征,尤其是民间刺绣艺术特征上更是体现了变迁后对于新疆经济、地域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力和推动作用。

二、新疆锡伯族刺绣的艺术特征

刺绣是衡量锡伯族妇女品性与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家居刺绣制品,如枕头,门帘,盖布等都是展示其手艺的天地,特别是作为定情之物的荷包,两面都刺有各种图案文字,特色显著,精美绝伦。200多年来,新疆锡伯族妇女的刺绣作品,经变迁融合,不论从图纹色彩还是选料等方面都更加成熟了。如民间剪纸艺术、维吾尔族民间艺术、哈萨克族图案艺术、蒙古族的服饰艺术等与锡伯族的民间刺绣有机的结合,并收兼蓄,水乳交融,自然地形成一种其他民族无法比拟的新疆锡伯族刺绣艺术。

1.色彩运用

新疆锡伯族刺绣文化通过地域性、民族性的各元素融合使得刺绣色彩更加新颖,对比性强,饱满均匀,装饰性强,或淡雅或艳丽,适合于不同的对象,男女老少皆宜。其对比性强是新疆锡伯族刺绣留给人的最深的印象,这是吸取融合了维吾尔族的“艾德莱斯”绸和花帽刺绣的色彩元素特征的因素,从而使其独特的地域性艺术魅力更加显著。

为了使绣品表现不同的色彩效果,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第一种是通过饱和度的不同产生渐变效果。用此种方法一般多采用同一色相不同饱和度的三种或四种色阶表现,其产生的视觉效果是色彩的过度会出现较明显的色阶,使画面层次感色彩感更强。另一种是一根用带有渐变效果的线由浅入深用重叠的方法穿插过度的针法表现,这种方法表现的色彩过渡效果较柔和,有如融入了中国水墨画中的晕染效果,使画面更加写实生动,立体感也较强。

2.图案主题

在新疆锡伯族民间刺绣中,服饰刺绣占据很大比例。因受哈萨克族艺术特征的影响,锡伯族服饰刺绣上的图案表现以流畅回形纹样和几何形骨骼纹样多见。男子的腰带上配有刺绣、补花等图案装饰,上装配有铜或玉制的瑞兽图案,此神兽是锡伯族的崇拜的图腾,至今还绣在各种男式服饰中;男子鞋面上也会绣有植物、花卉、动物的图案。锡伯族女子服饰、配饰上也不乏各种植物、花卉、动物的图案的刺绣,线条流畅,挺拔有力,构图简洁生动,是融合了现代藤蔓艺术元素,使得图案更理想化、装饰特色更加浓厚。儿童服装刺绣也是妇女们施展手艺的主要领地,她们争相在童装刺绣上大显身手。童装刺绣工艺十分精细,夹袍的后背和衣袖上用五彩丝线绣出各种色彩艳丽的花鸟、蝴蝶等图案。

总之,图案在新疆锡伯人生活刺绣用品上表现的内容是非常自由、随意的。门帘、坐垫、桌布、枕头、枕套、被面、荷包、椅套、手帕、线兜、手袋、车帘等应用的物品,都是锡伯族妇女们施展才能、流彩抒情的地方。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历史典故、神话传说等都是图案艺术特征表现的题材。

三、从实用性和艺术性看新疆锡伯族刺绣艺术特征的变迁

近年来随着旅游经济的现代化发展,民俗旅游逐渐受到人们青睐,锡伯族刺绣这一传统的民族艺术也正从狭隘的地域界限中走出来,逐渐被不同民族、地域的人们所接受。目前的刺绣发展前景充满希望,但也面临着一条艰辛的融合创新之路。

1.政策支持和社会反响

2006年,新疆锡伯族刺绣被确定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国家民委启动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综合扶贫示范项目,经过两年的发展和创新,2008年11月,该县手工艺品总协会推荐察布查尔镇刺绣协会参加世界银行第二届中国发展援助项目评审活动,荣获二等奖。该县还组织举办了3届百名绣娘手工刺绣技能大赛,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民间艺人和“新疆工艺美术大师”。201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申报的“锡伯族刺绣”,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美术项目类别。除了相关政策的扶持,目前,新疆锡伯族刺绣这种带有原始、地域特色的民族工艺品已被诸多来疆游客所接受和喜爱,游客在感受锡伯族民俗的同时也会购买些实用或观赏的刺绣制品。

2.非遗——变迁与融合的保护和开发

当地政策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锡伯族刺绣的发展,有效地刺激了本地区经济的增长,因此,要紧紧抓住给锡伯族刺绣艺术特征变迁中传承与开发带来的大好机遇,在实用性与艺术性两方面开发推介锡伯族刺绣。

第一,绣品的发展可以考虑这样几个方面:首先,用于馈赠和收藏的绣品应注重质量,其在材料选择上可考究些,在制作工艺上精致些,创作中彰显本民族特色的同时,融入更多的地域文化,注重艺术欣赏价值;其次,在追求艺术性的同时也需要实用性,因此,应制作如靠枕、鞋帽、钱包、纸巾盒等一些实用的绣品;最后,将刺绣工艺与现代服饰相结合,在现代服饰装饰特征基础上进行发展。

第二,使现代、时尚元素不断注入锡伯族绣品,绣品开发要紧随时代发展,在材料、工艺、装饰上进行创新,融入时代内涵和精神。同时,还要加强对市场的调研和开发,根据市场的变化和需求开发新的绣品,进一步提高其科技含量,使实用性和艺术性更好的结合,使之真正从民间非遗转变成为锡伯人发展致富的现代艺术品。

结语

综上所述,新疆锡伯族刺绣从历史中走来,随着地域、人文的变迁与融合,成为一种宝贵的非遗,有着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技艺手法。当下,为其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让传统的民间工艺焕发新的生机,对锡伯族刺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变迁中求发展,把实用性与艺术性、现代时尚元素与民族工艺完美结合,使得锡伯族刺绣的艺术特征更加独特、显著,在不断地变迁与融合中我们或可看到新疆锡伯族刺绣走出新疆、走向世界,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贺灵,佟克力.锡伯族古籍资料辑注[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12.

[2]永志强主编.《锡伯族研究文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12.

[3]阿吉肖昌、陈继秋主编.付雪英副编.锡伯族艺术服装:嘎善里飞出的彩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7.7.

本文是作者所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编号为10XJJC760003)的阶段性成果。

肖锟(1981-),男,汉族,山东潍坊人,硕士学历,讲师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锡伯族绣品变迁
小渔村的变迁
民俗文化旅游攻略
浅谈绣品中的戏曲文化
锡伯族文化如何走进沈阳高校
传承非遗汉绣绘出美好生活
把传统文化精髓和中国女性之美展现给世界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一纸婚书见变迁
清潩河的变迁
乌鲁木齐市锡伯族纪念西迁25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