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时期的金融风险及现实影响

2015-07-14 02:27王楚明
时代金融 2015年17期
关键词:金融安全金融风险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后迎来经济的转型发展,这需要金融对经济的转型和发展有特别的支持和导向作用。但由于我国金融领域涉及到经济发展全局的深层次的矛盾没有解决,并在经济转型期凸现出来,危机到我国金融安全,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产生现实的影响和危害。

【关键词】经济转型期 金融安全 金融风险

一、危及我国金融安全的国内因素

经过30多年的经济金融改革和发展,我国的经济和金融实力不断增强,经济金融化和金融市场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金融安全所依赖的条件已基本具备。但我们应理性地看到,处在经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金融运行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维系金融安全所需的国内经济金融环境并不宽松,仍存在危及我国金融安全的一些因素。

(一)经济运行中难以提供金融安全所需的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

目前我国处于经济的转型时期,经济运行中一些深层次的经济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这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运行中,在与传统经济体制相冲突的时候和地方,都会以宏观经济的波动和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曲折性表现出来,造成宏观经济的不稳定,具体表现资源使用的低效率和浪费、过高的财政亦字、紧缩和膨胀交替出现的经济活动、经济结构不合理、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等。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以及作为金融发展和安全所依赖的微观主体的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不尽如人意,还没有建立起权、责、利相统一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的高负债依然是银行不良资产的主要根源。特别是近三年来全国各地借国有企业改制,在国有企业的拍卖转让中利用各种不正当的手段侵吞国有资产,逃废银行的债务,而这种通过不正当手段侵吞的国有资产和逃废的银行债务形成的个人资产,在生产中极具短期行为,甚至是利用各种渠道向国外转移侵吞的资产,这既影响到我国经济的整体效率和宏观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又会累积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这种不稳定的宏观经济难以提供金融安全所需的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波及到作为市场经济核心的金融业上,其表现就是金融资源的配置不当、银行不良资产增加、金融运行的高成本低效率、资本市场不稳定因素增加、金融体系不稳定、这极易形成系统性风险,直接危及到我国的金融安全。

(二)现行金融体制中深层次的问题仍然存在,金融安全所需的金融基础不牢固

这表现在:一是金融体制改革依然滞后,金融运行中不确定因素较多,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仍然存在且日益外在化;二是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经验不足、监管手段和技术落后,监管的效率低成本高,完整科学的金融监管体制的形成还需时日;三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改革进程缓慢,业务活动没有形成自我约束机制,业务风险加大,政府要通过不断注资和核销不良资产来承担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风险,这种对银行业不正当的保护实际上是对社会其他行业的一种歧视,也是通过国家的权力给予银行业利益集团的一种特殊的不当的利益倾斜,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符合市场原则的,这既不利于国有商业银行内生出风险抗衡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也会把国家拖入到“银行风险——银行利益”的怪圈,即银行在缺乏风险抗衡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下,银行为了自身商业利益而违背业务原则所遭遇的风险,需要国家来承担,国家为了金融的稳定不得不一次次来利用对其他行业歧视的手段维护银行的利益,而有了国家的保护,银行又成为风险偏好者,为了自身的商业利益又会去冒风险;四是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无序运行,市场监管严重滞后,资本市场累积的问题越来越多,且呈难以控制之势,严重影响到投资人对我国经济和金融的信心;五是商业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以及企业与银行的关系扭曲等等。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在对传统的金融体制进行改革中,不仅使传统金融体制下隐含的金融不稳定因素外在化,还会生成许多新的金融不稳定因素,在整个宏观经济环境并不宽松的条件下,新旧不稳定的因素交织在一起,实际上就形成了金融业的存量风险和增量风险,两种风险所形成的破坏力,不断积累并叠加在一起,直接威胁到我国金融安全。

(三)改革后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既没有完全反映人民币汇率的真实水平,又缺乏足够的弹性,这种固有的汇率制度的缺陷不利于我国的金融安全

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我国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外汇管理有所放松,但从运行的结果看,这种外汇管理制度既没有做到“管理”也没有做到“浮动”,如在1994~2004年的十年中,人民币除了1994年升值1.3%和1995年升值3.2%以外,其余年份特别是1998年以来的汇率水平基本上在1美元兑换8.28人民币左右,而其间的国内国外的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足以说明当时实施的外汇管理制度,没有体现出以“管理”的角度对汇率水平进行宏观调控,也没有通过“浮动”来反映出已发生变化了的国内外的实际经济状况,这实际上还是一种灵活不足、僵化有余的外汇管理体制,本质上还是成了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尽管这几年人民币兑美元升至6点多,但还是难以反映经理运行的实际和市场上美元和人民币的供求状况。这种比较僵化的外汇管理体制下的结售汇制,形成了外汇流入容易而流出难,这从内部体制上扩大了外汇的供给而抑制了外汇的需求,放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给西方国家指责人民币汇率制度提供了口实。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特别是2002年以来,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国家内部的经济问题突显以后,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似乎日益严峻的国际经济失衡问题、中国与欧美和日本等国的贸易问题,都根源于人民币的汇率制度,这又从外部给人民币升值施加了巨大的压力。面对来自人民币汇率制度内外部的压力,我国于2008年7月21日宣布对人民币汇率制度又进行重大改革,改由原来的单一盯住美元为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这一篮子货币的构成主要是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和在主要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对手的货币,主要有美元、日元、欧元、韩元等货币,客观地说这是目前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一个较好的选择,有助于增加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但是,这次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这次实施的与新加坡相似的外汇管理体制,与20世纪80年代初新加坡实施这种外汇管理体制时的背景状况是不同的,新加坡当初并没有来自西方国家的任何压力,而是依据自己的经济发展状况自愿实施这种外汇管理体制。而我国这次实施的盯住一篮子货币的外汇管理体制,更多的是迫于欧美和日本等国的外部压力,实际上是西方国家转嫁其国内经济矛盾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结果,这种被西方国家逼迫人民币升值的做法,有了第一次可能就会有第二次,因为欧美和日本等西方国家国内的经济矛盾不可能通过这一次人民币的升值来解决(当然西方国家国内的经济矛盾如失业等问题也根本不可能通过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来解决),劝说或迫使其他国家调整汇率政策是他们一贯的做法,人民币的汇率问题可能会越来越政治化。其次,人民币升值后会损害国内某些利益集团既得的经济利益,会要求政府实行扩张的宏观经济政策以缓解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压力,这会增加国内宏观经济调控的难度。其三,中国需要一个反映经济发展的真实水平和人民币汇率真实水平而又灵活有效的外汇市场,而这次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还难以形成这样的外汇市场。最后,人民币汇率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在宏观经济平稳下,实施更灵活的汇率制度,改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开放资本项目,实现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而这次2%的升值幅度,既没有达到国际投机资本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又没有给人民币以充分的浮动空间,因而,目前实施的盯住一篮子货币的外汇管理体现仍然是弹性不足的体制,这种外汇管理体制下人民币汇率水平的高估或低估也是容易出现的,这就会引起国际投机资本向中国的无序流动,这种无序的资本流动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破坏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危及到我国的金融安全。

(四)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进程中,银行的商业目标与政府干预的矛盾,对我国金融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在目前推行的银行商业改革进程中,银行自身的利益应与银行盈利水平紧紧地联在一起,银行要承担商业性因素造成的风险和损失。但由于银行体制改革滞后,政府的过度干预行为并没有退出银行的业务活动,银行仍要最大限度地体现政府的意志,为实现政府的经济增长目标提供无节制的低效或无效的资金帮助和支持,特别是无节制支持效益下滑的国有企业,使银行的业务活动偏离了作为商业银行的目标和业务原则,这本身不断累积和制造出金融风险。同时,政府过度干预银行业务这一行为的本身在引起国有银行反感的同时,银行的生存又对政府产生极大的依赖性。银行可通过被动接受政府行为的过度干预,以向国有企业提供大量的低效或无效货款来换取政府的保护和担保,导致银行在商业利润目标驱使下的风险偏好和政府对其业务风险进行保护和担保的这一不正常的关系下,银行自身的抗金融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弱化,往往借口政府的干预去冒商业风险,甚至在追求自身商业利润中会发生不负责任的业务行为,如大量海外借款、违规经营、关系货款、高风险投资等。于是,商业银行从自身利益出发,一旦出现了经营风险,商业银行就可以借口政府的干预要求政府和中央银行出来拯救,这种将在商业利润目标驱使下由于商业性因素引起的金融风险转嫁给政府,政府就承担了银行商业化进程中本来应由银行承担的风险。这就是我国的银行在商业化进程中,既想自主经营、最大限度地追求商业目标,要求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而又不愿彻底摆脱对政府的依赖并获得政府保护的根本原因。这种矛盾和阴影的存在,银行虽可转嫁金融风险,但却不能减少金融风险,并最终危及到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

(五)资本市场的风险将是我国目前金融安全的最大隐患

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次国际金融危机几乎都起因于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这与此前的历次国际金融危机几乎根源于银行倒闭而大不同。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对于处于金融开放过程中的金融体系极具脆弱性且金融市场不成熟的中国,资本市场的问题很可能是我国金融稳定和安全的最大威胁。这种担忧还基于对我国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的现实考虑。我国股票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便利企业融资的同时,累积的问题已到了不容忽视的程度。我国在股票市场上实施股权融资的一个重要背景是,在间接融资下,国有企业的资金需求均由国有银行提供,国有银行几乎全部承担了国有企业经营亏损的风险,并累积成国有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成为金融风险的重要根源。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法就是通过股票市场上的股权融资,让市场即投资人来承担本应由国有银行来承担的国有企业经营亏损的风险。这既可以满足国有企业(改制为上市公司)的资金需求,又可降低银行系统的不良资产的风险。但这正是我国股票市场的一个先天缺陷,成为股票市场投机气氛极浓的重要根源。由于股权融资无成本且不需偿还,资金的使用没有任何压力,导致我国企业都偏好股权融资。又由于作为拥有上市公司三分之二以上股份的国家是虚拟的,投资人的缺位使得国家只能委派某一并不是投资人的自然人去上市公司经营国有资产,这在目前没有有效的委托代理机制和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缺乏应有的约束和惩罚机制去约束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状况下,上市公司绩效好坏就有赖于公司高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其实际的结果是上市公司高管人员随心所欲支配融入的资金,甚至是恶意经营上市公司资产的不在少数,这导致股权融资的资金使用效率是非常低的,甚至低于间接融资下的债权融资。这种理论上的分析为我国股票市场出现大量亏损企业的现实所证实,也为作为股权融资中出资人的投资人斥责上市公司为“圈钱”公司所证实。

资本市场存在的投资人缺位、法规不健全且不统一、监管与调控乏力、缺乏约束与激励机制、融资效益的低下以及大量的内幕交易人为操纵等问题,使得中国资本市场背离了资本市场的一般特征,也背离了中国宏观经济向好的实际,成为全球关联交易最多的地方,也是投机性并购与重组最多的地方。资本市场的市场化功能在削弱,政策市场的特征越发明显,整个资本市场处于调控不力运行无序的状态,投机的盛行使得投资人对整个股票市场失去信心,近三年多的股市惨跌就是最好的说明。这不仅是资本市场单一系统蕴含风险,还会将整个金融系统拖入更加困难的境地,最终使金融风险难以避免,直接危及到我国金融安全。而更可怕的是资本市场潜伏的巨大风险,并没有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和警惕,当金融开放后一遇到国际金融动荡或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资本市场的风险就会外在化,根据国际经验,由资本市场引发的金融危机并不是一国政府所能控制的,由此引发的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和经济的破坏是难以估量的。

二、金融风险的现实影响

我国经济运行中潜伏的金融风险,在经济的金融化程度比较高的情况下,实际上就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它不仅削弱现有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导致整个社会信用关系的紧张,金融信誉下降,还会使整个经济抗风险能力减弱,放大经济金融不稳定的效应,妨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进程。

(一)破坏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我国现行的以中央银行为核心,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外资金融机构适度参与的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是在原有的与计划经济和计划金融相适应的大一统的金融体制的基础上,经过二十多年的金融体制改革而逐步形成的。它虽然还不是完全的市场金融体系,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有距离,不能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务,金融业务活动还存留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很大程度上体现政府发展经济目标的行政色彩,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还不高,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现行的金融体系在金融体制改革滞后的情况下,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自身向市场金融体制转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震动和摩擦,基本上保持了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尽最大的可能支持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支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多种因素不断累积的我国金融风险,却在威胁着我国现行金融体系的稳定,不断增多的区域性金融风险,不断制约我国计划金融体制向市场金融体制转轨,加大我国市场金融体系形成中的风险,甚至某种程度上阻碍我国市场金融体制形成的进程。

(二)弱化我国金融业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赖于现有社会经济资源特别是资金这种短缺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使用效率的提高,而社会经济资源优化配置和使用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要靠作为市场经济核心的金融部门,在资源配置这一功能上的最优发挥。金融业对资源的配置,最直接的是对货币资金这一特殊资源的配置,而货币资金这一特殊资源又具有引导和配置其他资源的作用,从而使金融资源的配置具有特殊的意义,表现为资源配置的效率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资金能否按经济合理原则在各经济部门和企业之间高效流动。具体表现为:一是通过金融业的组织结构和金融资产将分散的货币资金集中起来,有效地调节资金余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二是通过各种融资方式,实现长短期资金转化,解决筹资者和出资者之间的长期固定性要求和短期流动性要求的矛盾,实现货币资金的优化配置。三是通过金融业提供的竞争性市场组织,经过价格机制和信息帮助对投资机会、投资收益等进行筛选,将有限的金融资源配置到使用效益高的部门和企业,以提高资金的优化配置。但由于我国金融业目前面临较大的金融风险,金融部门在减少不良资产、防范金融风险过程中,面对的经济环境并不宽松,仍然要受政府部门过多的行政干预,业务活动仍然过多地体现政府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意志,不能按市场金融的要求,按照“三性”的原则从事业务活动。所以,金融业在实际运行中,一方面体现政府的意志,不得不继续增加一些无效或低效的贷款,继续放大金融风险,增加银行的不良资产,这本身又是资源配置过程中的效率损失,另一方面,出于减少银行不良资产、防范金融风险的需要,在业务活动中变得过于谨慎,以至于对一些有投资价值的项目也不愿贷款,出现了自1996年以来各家银行惜贷的情况,大量的存差资金闲置在银行,这本身就是一种浪费,也弱化了金融业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使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下降。

(三)破坏了以金融部门为中心所形成的信用关系

以金融部门特别是银行为中心所形成的信用关系,是金融作为现代市场经济核心的一个具体体现,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离不开信用关系,它的存在有利于整个社会经济关系的协调和发展。但由于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中不断累积的金融风险,破坏了信用关系赖以存在的有借有还的基本前提,就导致以银行为中心的信用关系出现紧张。一是银行与企业的关系恶化,银行贷给企业的资金难以收回,承受巨额坏账的损失,于是银行全面收紧授信条件,不能进行正常的业务活动,甚至大面积出现惜贷,而企业得不到银行的信贷支持,经营更加困难。二是存款人与银行之间的信用关系有恶化的趋势,在许多区域性的金融动荡中,有的出现了支付危机,存款人的提存活动难以正常进行,存款人的权益受到侵害,银行在存款人心中的形象受到损害,银行信用降低,如遇到一些随机突发事件,会引起存款人大量提存,甚至出现挤兑,其后果是不难想像的。

(四)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减弱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中,金融部门的支持和贡献是巨大的。金融支持经济的发展是有基本的前提条件,一是经济体系的运行正常和稳健,以保证金融体系发挥作用所需的健康的经济大环境。二是从金融本身看,金融运行要高效有序,从事业务活动时,没有外界的压力,而是按市场金融所要求的业务原则向经济发展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务,以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减少金融风险,发挥金融支持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最大作用。而实际经济活动中,这些前提条件并不充分,使金融体系运行更加困难,银行信用下降,运行成本高,金融风险仍在不断增加。这种情况下,金融部门被大量的金融风险所困扰,出现有意支持经济发展而无力的局面。同时,银行为减少不良资产、防范金融风险,在企业需要银行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全面收缩贷款规模,各银行普遍惜贷,大量的存差资金留在银行里,没能用于实际投资去作用于经济发展,出现了金融部门有能力而无意去支持经济发展的局面。这两种情况都说明,目前面临的金融风险,已使金融部门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下降,市场经济发展不仅得不到金融部门很好的服务和支持,反而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参考文献

[1]李文龙.经济转型期切实防范金融风险[J].金融时报,2013.08.01.

[2]周岩等.经济转型期商业银行风险防范重点探析[J].时代金融,2013(24).

[3]肖崎.金融体系的变革与系统性风险的积累[J].国际金融研究,2010(08).

[4]武城钢.转型期新型经济体的金融风险[J].金融发展评论,2010(12).

[5]寿纪云等.商业银行在房地产转型期的行为选择与风险控制[J].知识经济,2014(1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短期国际资本流入与我国金融风险研究”(10BJY102)成果。

作者简介:王楚明(1963-),男,河南信阳人,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金融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资本理论、金融市场理论、金融信用理论等。

猜你喜欢
金融安全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构建防控金融风险“防火墙”
大力增强忧患意识 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
金融反腐败与金融安全
在校大学生金融安全意识调查
国家审计维护金融安全功能与路径研究
关于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研究
高校增设金融安全的国防教育课程研究
房地产去库存与金融风险分析
关于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