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农信系统培训管理模式初探

2015-07-13 03:03马萍
财经界·下旬刊 2015年15期
关键词:信用社岗位培训

马萍

新常态下,农村信用社系统深化改革,强化服务职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锻造一支素质过硬的职工队伍。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创造条件积极推进体制改革,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加大对教育培训的投入,不断探索业务培训的有效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一、农村信用社系统业务培训的现实要求

(一)培训计划的系统性和超前性

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培训要进行总体的构思,紧跟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密切联系本系统、各专业条线的客观实际,在科学分析本单位业务发展进程、人员素质层次、岗位结构配比的基础上,与各业务部室具体商讨不同期限、不同类别、不同方式的课程设置;办学办班应当善始善终,长短期的培训要突出重点,同一专业条线课程安排要相对集中、搭配紧凑,通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制订培训计划,做到目的明确、步骤清楚、方案切实。培训的超前规划应增加国际金融惯例的研讨、国内金融业务新动态的分析、民营银行发展趋势的透视,选要介绍普惠金融知识,展望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前景,增进对一线实际工作的指导和启迪。

(二)培训内容的严谨性和实用性

培训内容除了课程序列严谨有致外,教学内容要精炼充实,包括业务发展中的重点、疑点、难点等复杂的问题的论证剖析;要参考体制创新、机制高效农村信用社选用或编制的培训教材,每一部分的大纲、课件要结合业务流程中的配套规章,给受训者讲析透彻,不能片面地赶课时、章节。应尽量反映农村金融发展给金融行业带来的变化,更多地讲析转型时期新业务、新技术、新制度,突出小微信贷、三农信贷的实际操作技能,让学员补充知识、更新思维,在今后的岗位实践中掌握金融动态、运营规则和制度守则,遵循精细化管理要求,力争取得预期成效。

(三)培训方式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对教育培训工作人、财、物力的投入要通盘权衡适时添置设施,才能有利于培训方式的科学化,有条件的单位应建立一定规模的培训中心,并建设一支农村信用社内训师队伍,备好网络学院、柜员模拟机房、电化教学室,综合运用技术含量高的多种手段,既能提高培训的质量效果,又合理匹配培训的周期,速见成效。要区分大课授讲、分组操练、集中辅导、课后自学等不同情况所采用的方式,保证各期培训班针对不同的业务层次带有鲜明的专业特色。

二、农村信用社系统提高业务培训质量的切实措施

(一)探索专业教学的模式

对课堂授课做到查、审、评。“查”即培训部门要仔细检查所聘教师的课件和讲义、课堂辅导、作业批改、专业测试、疑难释解等方面的基础工作,针对收集的各种情况,依据培训的总体要求,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制订出每一课程教学质量目标;“审”即农村信用社负责人要深入课堂,对PPT制作、视频设计、讲解内容的熟练程度、演示方法的创新、课堂上的互动与气氛、语言表达能力、重点章节的分析、每课时的总结概括等认真审查,从多角度进行评价,合理选聘专家学者,选择与培训层次相对应的内训师;“评”即在课前的教学检查、课堂效果的反馈后对教学质量加以考核,通过亲临课堂旁听、全面公开考评、教学经验交流来评判课堂教学的实务指导作用和与新知识、新理论的融合程度。

对受训学员做到考、训、讲。“考”即出题审慎,考试从严,凡每期不及格者须再培训补考,直到成绩合格为止,坚决消除考场舞弊行为;“训”即经常组织培训汇报,实战模拟,包括服务礼仪、文明话术、营销流程、企业调研等,及时反馈演练结果,促使学员专心课堂练习,及时消化吸收,加强技能培训;“讲”即各期培训安排学员集中座谈,相互交流学习体会,轮流讲评对教学的感受,时机成熟还可举行专题答辩、论文研讨等方式来巩固学习效果。让受训者学其所需,学以致用。

(二)检验岗位实践的效果

注重信息反馈,搞好岗位调查。培训前务必对相应农村信用社岗位结构进行摸底,按照经营、管理业务部室及前、中、后台的专业设计标准推测出岗位效能的差距所在,然后了解在岗人员的个体素质,归纳出现有各层岗位的专业需求,根据缺补对应的原则科学组合培训内容,避免总体规划搞成“一锅煮”或“一刀切”。新员工持培训合格证上岗后,应当跟踪岗位分类考核,可以草拟有关调查表格、教培问卷等下发到各农村信用社营业网点,让一线人员实事求是填写或答题,再进行岗位分析,搞好定岗定员定培训的系统化工作,把岗位培训管理和人事管理有机结成一体,加大教育培训的力度。

讲求实践效果,搞好培训监测。建立参训员工的培训档案,重视岗位实践这一环节,要熟知受训者业务岗位的胜任程度和操作技能的提高进度,了解学员联系业务岗位的求知欲望以及岗位培训的新需求,从而寻找出培训工作与岗位实践的差距所在,进行整理概括,提出对策措施,既稳妥可靠,又行之有效,形成新一阶段教育培训工作意见。此外,把培训后的岗位实践结果与参训者的绩效、奖励、评先、晋级、晋职相挂钩,让培训后的优劣表现在职工切身利益上有所体现,为凭政绩用干部、量能力用人才创造条件。

(三)把握培训管理的要领

各级农村信用社需要增强两个意识,一是忧患意识,二是参与意识。各级农村信用社均要制订目标管理的考核制度,理事长、主任要参与制定培训的具体计划和管理制度,身体力行关心教育部门、培训基地的工作,对岗位培训加以研究和管理,做到总揽全局、实际指导,帮助配置必要电子设施、调阅授课内容、抽查有关学员、检验办班收效。

各级培训中心成员应提高两个能力,一是协调能力,二是服务能力。师资力量要精干,即外请专家、内聘行家,立足自身、分级培训;选择和订制新版的教材,配套印发有关讲义;对培训场所进行硬件改良,扩充培训的实力和容量;本着培训为基层服务、一线服务的宗旨,集纳教学双方的共同意愿,尽量做好膳宿等后勤保障工作,及时解决联社系统内训师的待遇和学员的后顾之忧,帮助树立优秀内训师典型,激发其内在动力,还要在学员中注意发现业务苗子,重点培养业务骨干,从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确保培训机制高效运转。

猜你喜欢
信用社岗位培训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营改增”视角下的农村信用社管理发展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
新时期创新信用社经济管理的方法与手段探索
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