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国
【摘要】“的”为多音字,在流行唱法中大多唱成“de”,但在专业的美声唱法演唱中却大多唱成di,这与声乐发展起始阶段的技术难题有关。但在演唱技术技巧不断完善的今天,这一现象却没有引起大多数声乐人的注意就值得思考了。它的存在一方面说明声乐教育环节存在疏忽,同时也反映出当下存在于大多数演唱者意识中的“从众文化”。流行唱法无疑是当今最接地气的唱法,因为它的表达更直接更鲜活更生活化,这也是专业的美声唱法与之相区别的要点之一。随着歌唱技术技巧的日臻完善,贴近生活的歌唱成为当下美声唱法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不由分说地把所有的“的”字都唱成“di”音,总是让人感觉缺少了些许“文化气息”。区别对待,减少盲从,还文字的“本来面目”以正视听,就让我们从“的”字开始吧。
【关键词】的 ;表现;原因
一、作为多音字的“的”
“的”字为多音字,在新华字典中的注音为“di”和“de”。发“di”时的意思为“真实,实在”。例如,~确、~当、~情、~证等;发“de”时主要可做助词或代词等,做助词时用在定语后,表示词与词或与短语之间的修饰关系,或者表示定语与中心词间的领属关系。做代词用时通常依附于词或短语之后,代替所指的人或物等等。
二、“的”发“di”音的相关表现
在当下众多媒体播放的专业美声演唱中有一个常常被人忽略的现状或者叫习惯,那就是大多数人会不由分说地将“的”字唱成“di”音。其实这种做法由来已久,不仅仅表现在声乐演唱中,在建国初期的影视作品中就出现过把“的”字发成di音的大量对话。例如在1952年版的电影《南征北战》中首长说“群众的(di)情绪对咱们的(di)部队有一些影响”等等;在1956年摄制的电影《上甘岭》开始部分七连长在与营长的通话中说“是的(di),营长…”,师长说“怎么搞的(di)!”、“有什么样的(di)连长就有什么样的(di)通讯员”等等。在传统的以方言为主的戏曲当中常常是将“的”唱成“di”的,这与当时当地的方言习惯有关,也涉及到保护传统的范畴之中,应另当别论。在专业的声乐演唱中出现这种现象也是比较早的,比如周小燕先生在抗战时期的作品《长城谣》中“新的长城万里长”这句歌词中唱的就是“di”音。
三、“的”发“di”音的负面效应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发展,西洋唱法被逐渐借鉴到中国的声乐教学与演唱当中,之前的技术难点被逐一解决,“de”音已经不再是什么难点,可以在任何音高上自如的演唱出来。然而大多数演唱者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对以往的“传承”,依然把“的”唱成“di”。这或许对歌者本身抑或整个声乐界是件小题大做的事情,但对听众却有可能造成误听误解。比如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其中的“的地”就是大多被唱成了同一个“di”音,《啊,中国的(di)土地(di)》等等。对于熟悉这些作品的听众来说,这样的发音不影响其对于歌词内容的理解。但对于不知道歌词的听众,这样的发音不光影响其理解歌曲内容,可能还会产生对歌唱“敬而远之”等的感觉。这些感觉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自认为专业的歌唱有点不“亲民”,老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势,自认为是“阳春白雪”的路数却在不知不觉中走上了通往“假大空”的虚幻之路。笔者曾经与普通听众交流过他们对于所谓专业唱法的感受,虽然他们说不出具体的专业评价语言,但整体的感受是“空”、“做作”或者叫做“装”。虽然这种评价有些刺耳,却道出了作为一名歌唱者应该引起惊醒之处。一味地“字正腔圆”,为了发声而发声的做法不是真正的艺术,歌唱应该来自生活,反映生活,歌者应该首先是一个生活中的人,他的歌唱应该来自其对于生活的体悟。
四、“的”发“di”音的原因探析
(一)发声技术欠缺
在影视作品中将“的”发成“di”音或许与当时的语言习惯有关,而其出现在专业的声乐演唱中却与歌唱的技术技巧有着第一等的直接关系。由于我国的专业声乐教育发展起步较晚,所以在早期的专业演唱中表现为发声技巧不够成熟,尤其在解决高音方面显得束手无策。这种不成熟主要表现在依靠演唱者自身的“本钱”去歌唱,但自然声区却无法满足专业歌唱的实际需求。歌者不能深刻理解“谁懂得呼吸,谁就懂得歌唱”这句西洋美声学派的“金科玉律”之言,同时对于声音位置、歌唱腔体等等现在看来最为基本的歌唱常识也认识不足。而那时可以借鉴的艺术种类只有戏曲,特别是其中的京剧演唱。“i”为闭口音,在京剧中频频出现,被借鉴到声乐演唱中可谓手到擒来,百试不爽。相比较而言“de”音就无有借鉴之处,在高音处唱开口音对当时的演唱者来说确实是一件挠头的事情,索性一“di”了之。
(二)教育环节的“疏忽”
所谓“疏忽”,是就其没有重视应该重视的环节而言的。现在,艺术教育空前繁盛,美声唱法逐渐成为被热捧的艺术门类之一,各类培训机构、名家课堂、大师班讲座等滚滚而来,国外先进的声乐理念随之不断传入国内,在新的形式下发声技术技巧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所谓的“有意无心”其实是一种带有惯性的疏忽,或者应该被称为是对汉字拼读的轻视。追求声音轻视歌词的做法不利于歌曲的表达,历史上关于此类问题的争辩早已有之,作为处于传道授业主导地位的教师应该认真对待这个问题。
(三)从众心态,人云亦云
出现这种普遍状况的另一个主要原因要归结为一种“从众心态”。我们常说真理掌握在大多数人的手里,当大多数人对一个行为模式保持一致的时候,这种模式仿佛就是“标准答案”了,凡是与其不同的表现会被贴上“错误”的标签。记得笔者在一次歌曲教唱的活动中,我的de音刚一出口,就有队员说老师发音不对,应该唱成di音,我问他一定要唱成di的原因,得到的回答是大家都这么唱。多数人都这么唱我也这么唱肯定不会有问题,何况这当中还不乏著名的歌唱名家呢,这或许是不少人的共同心理吧。这种从众行为不能归因于歌者没有文化,相反,笔者认为它可以被上升为一种新的文化,姑且叫它从众文化吧,不经思考,缺乏判断,人云亦云。与美声、民族唱法不同的是,流行唱法却很少有人把“的”唱成“di”。还原了“的”字的“本来面目”对于老百姓来说好懂也容易记,这不失为形成大众普遍接受流行唱法的原因之一吧。摒弃了生硬的“拿来主义”无形当中就形成了对生活的亲近,增加了亲切感,这或许就是专业的美声与民族演唱不及流行演唱更接地气的因素之一吧。
余秋雨先生在《何谓文化》一书中说“文化是一种时间的积累,但也有责任通过引导而移风易俗。在这个动态过程中,逐渐积淀成集体人格。”声乐教师作为声乐艺术的教育者和传播者应该为树立良好的集体人格而负起责任,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而不能不加思考一味盲从。专业的歌唱离不开技术技巧的支撑,但它绝不是技巧技术的组合体。歌唱作为一项重要的艺术形式应该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集中反映,应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身方式,而不能一味停留在“法”的层面而不自知,应将这种西洋唱法与中国文化紧密结合起来,上升到歌唱之“道”,只有定位的提升才能更有效地引领整个领域的不断发展。戏曲的语言大都是方言韵白,与现代声乐演唱应做不同要求;电影中好似日本人说中国话一样“你的(di),我的(di)”的对白已不复存在,丢掉了生硬的对话方式和表演痕迹,故事情节更为生动走心;声乐演唱中的一些细节也到了该引起注意的时候了,de 与di不分不是声乐演唱的本意,那只是特定时期的权宜之计,贴近生活陶冶大众,为“的”字正音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