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宏亮
摘 要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进入了人口流动最为活跃的时期,人口流动成为我国经济、社会、人口转型过程中的突出特征。由于以户籍制度为依托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体制的制约,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始终没有纳入城市管理体系,流动人口难以享受到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公共服务待遇。本人以澳大利亚模型为例,为我国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出建议。
关键词 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澳大利亚转移支付制度假设
下面我们一澳大利亚的财政均等化模型来探究我国流动人口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我们假设一个分税制体制经济有N个收入和偏好都相同的公民,为了方便我们认为有两个地方政府,编号1,2。第i个地方政府有 个公民,每个公民提供一个单位的劳动力。这个国家的人口(劳动供给)就是:
每个地方政府生产过程十分简单。有两个要素投入,第一个是固定要素投入,可以认为是土地,固定资本或自然资源。我们定义为 。第二个要素是劳动力。因为每个公民提供一单位的劳动力, 就用来表示劳动力供给。劳动力是可以在两个区域之间完全自由移动并且劳动供给随着地方政府的政策而变化。假设规模报酬不变,投入两种要素生产出来的产品价格定为1。地方政府的生产函数表示为
由于每一个地方政府的不变要素投入是固定的,我们可以定义地方政府的产出是yi=fi(ni)并假定 ( ni )>0, ( ni )<0。虽然我们假定地方政府有相同的生产技术,但是我们允许不同地方政府有不同的固定要素禀赋。
竞争性要素市场也假定每人得到的工资 ,等于边际产量。公民的工资收入也就是各地方政府的平均产量,
地方政府每单位产出的其中一部分转换为地方纯公共物品 ,没有地方政府间的溢出效应,剩下的部分都被用于直接消费,单位产品人均消费表示为 。现在我们从私人物品消费的角度来考虑。假设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消费的转换边界是线性的。斜率也就是两种物品的边际转换率,也等于 的边际成本比上 的边际成本。在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下,也等于单位产出与公共物品价格之比。
每个公民都有一个连续可微的准凹效用函数,
按照前面所提到的,公民被假定可以在地区间完全的移动所以在均衡时,
等效用情况可以看作是一个社会福利函数: W = = 。
二、地方政府专项拨款
如前文所述,我们选择澳大利亚使用的均等化模型。澳大利亚中央政府使用国家补助金委员会(CGC)的均等化公式来向地方政府拨款。我们整合公式中一些关键部分用于模型,同时去掉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虽然这个公式可以用于多地方政府的情况,但是为了与我们的模型保持一致性,仍假设只有两个地方政府。CGC模型将人均补助款项定义为 ,
G和N分别是总款项和国家人口(先前定义的),所以G/N=s每个地方政府人均可得的补助金额。
三、支出和收入低效
公式(6)的另一部分是成本低效参数 。它关系到地方政府每一项公共服务的提供成本,与各个地方政府的平均成本相关。CGC模型中,地方政府提供每一项服务的成本低效都需要计算。计算过于复杂所以我们在这里每个地方政府只有一项服务(地方公共物品),一项成本低效。
我们把复杂抽象化,采用一个简化但是保留了主要思想的式子来定义成本低效
按照定义,如果 >1,地方政府有一个相对高的提供成本,如果 <1,提供成本相对低。因此成本低效的值在1左右变化.公共物品的价格是外生的,所以成本低效也被认为是外生变量。
四、补助金平衡条件
调整的公式表示什么?并且我们为什么让每一个地方政府的情况都相同?下面的过程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我们从补助金平衡条件开始:
将公式(6)代入(8),我们在满足(8)的条件下计算得到c
从这很明显看出来在各个地方政府调整情况都是相同的。如果各个地方政府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只有一个等式(8),要确定两个未知量,所以我们的c必须在各个地方政府是一样的,也就是等式(9)中给出来的。
CGC模式引入c来保证满足等式(8),也意味这下面这个等式也成立
等式(9)引起了一个很有的讨论,就是地方政府是否知道怎么去计算c。实际上前面也提到了,CGC模型中怎么去做到精确调整并不是很清楚,也正因为此,在进行公共政策决策的时候,一般都将c作为外生变量,而不考虑它的影响。然而,我们也希望地方政府可以意识到它的存在,显而易见平衡预算的调整和地方政府的公共物品提供决策是联系的。因此希望地方政府也意识到因为为满足补助金平衡条件而需要的调整。所以我将c引入模型并进一步介绍对于地方政府决策的策略行为和潜在影响。
参考文献
[1]迟福林.理顺关系力促公共服务均等化[N].中国改革报,2007-02-08.
[2]方栓喜,匡贤明.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调整和改革中央地方关系的建议[J].经济前沿,2007,(01).
[3]JEFF PETCHEY and SOPHIA LEVTCHENKOVA. Fiscal Capacity Equalization and Economic Effici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