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生力军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由来已久,近年来,这一问题愈加显现出来,对于这一问题的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当前企业融资的现实背景,重点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特点及现状,在此基础上从外部原因和自身原因两个方面深入剖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困难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力求通过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认识提高到新的层次,进而为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对策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及困境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特点
企业融资就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渠道和采用不同方式及时、适量地筹集生产经营和投资必需的资金。融资是任何一个企业从事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前提,它是企业理财的首要任务。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及时筹集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则将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中小企业规模小,经营机制灵活,经营方式多样,是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在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金融机构仍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
2.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已经成为中小企业贷款的主要方式。
3.信贷活动“两级分化”严重,经营状况不佳的中小企业无法通过银行的层层审批程序获得贷款。
(二)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融资成本高。银行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利率一般高于大企业,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2.缺少有力的担保机构。商业担保机构都在寻求反担保条款来分散风险,或是提高担保费转移风险,这就造成了大多数中小企业得不到融资担保支持。
3.金融市场准入门槛过高,很难通过发行股票或者债券获得资金。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因分析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外部原因
面对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现状,从总体分析,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社会外部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条:
1.直接融资渠道狭窄。目前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导向对中小企业不利,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债券和股权融资的渠道获得资金。
2.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不完善。近年来,针对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国家虽然颁布了一些政策,诸如要求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总行成立了中小企业信贷部,人民银行总行颁布了向中小企业倾斜的信贷政策等,但是还未形成完整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体系,致使中小企业的融资和贷款受到了一定的束缚和影响。
3.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滞后。目前我国虽然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但资金实力根本不能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相匹配。随着改革的深入与经济结构的调整,迫切需要有与中小企业相匹配套的地方性中小金融中介机构。
4.担保机构缺乏。首先是担保机构本身的运作机制存在的一些问题,既制约了资金的扩充,使民间社会资本无法进入,又使这一市场化的产物在行政管理的方式下运行不畅。其次是缺乏应对担保风险和损失的措施,政府财政资金一次下拨而没有定期的损失补偿机制和来源,基金风险只得采取简单的分担摊派而不是有效的风险分散。再次是由于财政、经贸委、银行三方面的协调配合还不够密切,使一些具体操作性问题无法及时、有效解决,影响了担保功能的正常发挥。
5.缺乏必要的融资工具。中小企业的情况复杂,不是一刀切就能解决的,需要不同针对性的手段,有针对现金流的贷款,有针对自然人的贷款,需要有一些新的工具来满足,而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种类太少,很难满足百花齐放的中小企业实际情况。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自身原因
由于中小企业先天性的缺陷,加之自身经营管理存在的不足,影响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效果。
1.抵押资产不足。中小企业一般缺少足够的抵押资产,资产少、负债务能力低,寻求担保非常困难,大多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例如高新技术企业,尤其软件企业其净资产都偏低,人力资源又都偏高,在贷款时,可抵押资产价值严重不足。
2.治理结构不规范,存在较高经营风险。由于我国正在经历由计划到市场经济的转变,许多中小企业在设立就存在先天的缺陷,例如:许多中小企业都是家族化管理模式,靠“豪情壮志敢想敢干”起家,发展到一定规模时,需要组成团队,通过系统运作向前推进时,很多中小企业却迈不过去这个坎。
3.信用等级偏低。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包括个人信用等级普遍偏低,这是我国金融体系健全的瓶颈之一。仅信用等级这一条件,许多中小企业就不能列入银行信贷支持的范围之内。还有其他诸如借改组转制之机逃债、废债现象严重;部分企业多头开户,多头贷款,以套取银行信贷资金,逃避银行的监督检查;相当一部分企业间的交易经常采用现金形式,多数没有交易合同,造成银行审查资金用途和回笼资金困难等等,更加影响了银行支持的积极性。
4.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融资过程的不对称信息问题比较突出。首先是在中小企业创业的早期阶段,通常没有经过外部审计的财务报告,其盈利能力很难预测;其次是中小企业大多没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其三是中小企业经营活动的规模小,其经营活动外界不易了解。其四是中小企业产品质量较差,产品老化和档次较低等问题十分严重,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自然对其贷款采取十分谨慎的态度。
三、对策建议
(一)从外部原因出发的对策建议
1.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拓展直接融资渠道
我国国民经济庞大的规模和多种层次,决定了企业直接融资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仅仅依靠交易所市场,而必须依赖于多品种、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来完成。
可以尝试改革现有的企业债券监管模式,推行中小企业债券发行核准制,放宽中小企业债券募集资金的使用限制和上市交易限制,在有条件的地区开设柜台债券交易市场,简化批准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加强信息披露工作,确保公正、公平、公开。
2.加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支持。从制度上,中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并不仅仅在于出台一些旨在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而需要以市场化为基本原则导向,对中国金融体系的许多传统领域进行深刻变革,构建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即政策支撑体系。
3.积极拓展间接融资渠道,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正确引导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在改革现有信用等级评定办法,建立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和授信;适当扩大贷款抵押率,对经贷款审查、评估确认资信良好、确能偿还贷款的中小企业发放信用贷款;鼓励金融产品创新,实现金融工具多样化,开发适应中小企业融资、结算等需求的金融工具。
(二)从自身原因出发的对策建议
中小企业发展主要依靠自身内部积累,企业的发展资金绝大部分来自于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因此,中小企业自身的完善和发展,是获得资金支持的重要环节之一。
1.提升中小企业家筹措资金、使用资金的能力,提高其信用等级。可以推行股份合作制。中小企业引入股权共持的制度安排,对筹集企业的长期发展资金,激发员工的经营创效动量,在资本纽带上形成互动合一的企业文化,均具重大而现实的作用。
2.专业化生产集群效应有助于企业互相担保、畅通融资渠道。专业化集群效应大致有两种表现,一是地区多种行业中小企业的集群;二是同行业专业化集群。前者可由地方政府搭建企业互保平台,有利于银行的信贷操作,更有利于企业融资。后者在行业效益好的情况下,企业互保融资效果明显。
3.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国家产业政策是企业发展的指南,也是银行信贷发放的准则,一般中小钢铁、汽车配件、水泥企业,银行态度明确,不予贷款支持,而像集约化的农牧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因为能够带动农村、农业发展、农民致富,所以比较容易得到支持。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寻找政策支持是其解决融资困难的关键途径。
参考文献
[1]应展宇,“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与政策分析”,《中国经济信息》,2004年第14期。
[2]王晓静,“多元资本市场体系破解中小企业困局”,《工商时报》,2004年第10期。
[3]田晓霞,“小企业融资理论及实证研究综述”,《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
[4]邵振玮、吴玉杰,《走出成长的瓶颈:中小企业如何做大做强》,第一版,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
[5]张守芳,“利用融资租赁解决东北地区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经济师》,2010年第5期。
作者简介:王鹤洁,出身于1986年,女,2009年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在职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