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方志
摘 要 会计人员作为社会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其服务对象不仅包括所在单位,而且包括该单位的利益相关者,甚至还应该对整个社会承担责任,本应是鞠躬尽瘁的行业。然而现实中会计人员犯罪的案例却层出不穷:如“贪污两亿,只为情人”的卞中案,又如因学者分析而暴露出来的“蓝田股份财务造假案”,甚至本人所在的城市马鞍山也发生过“安徽马钢焦化厂和淮南印刷机械厂火烧档案案”。这些都显示出会计人员道德的缺失,本文主要研究会计人员道德缺失的表现,原因和对策。但是,由于会计伦理道德方面的论文在各大数据库如过江之鲫,单纯从会计技术牵制角度来研究该问题似乎已走入穷途末路,因此本文引入哲学中的一个概念——“异化”,结合本人微不足道的哲学知识积累尝试从另一不同角度度研究该问题,力图得出具有概括性和普适性的结论。
关键词 会计;道德;异化;哲学
【问题引入】
今年阅读有关会计伦理方面书籍时偶遇名词“会计十戒”,因不甚了解便上网查阅了一番,但本人不慎输错为“会计十诫”,不曾想进入一贴吧,里面有会计业的老前辈对后辈的十条谆谆告诫,是为“会计十诫”。其中几条如是说:“ 会计要兼任行政/人事/后勤/秘书的工作,所以一定要把自己打造成‘米字型人才,假如会计行业也能出人才的话;财务软件也同样可以实现两套账甚至是n套账的效果,但是不要轻易告诉老板,不然你就有的忙了; 代理记账是会计这个行业为数不多的可以赚外快的手段之一;作为一个会计,要时刻记住“跳出会计看会计”,从公司发展战略、企业管理、资本市场、宏观经济运行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工作,这样一来,做的假账被查出之前自己跳槽就有牛可吹了;大家都说这个世界上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女博士,但是其实还有第四种人,那就是男会计”
从以上会计界老前辈的“教诲”中可以看出:我们会计人员已经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以致蝇营狗苟,对小利趋之若鹜,对责任却避之不及;另外会计人员对自己的行业不看好,认为会计行业难出人才,特别是男会计人员自我感觉不好,认为自己是第四类人。这与我们书本上所学完全相悖,不禁让我想到“内心扭曲”四个字,也就是哲学上所说人的“异化”。于是本人萌生从哲学上社会异化的理论中寻找会计行业异化的原因和对策。
【文献综述】
因为会计伦理道德是一个很宽泛的命题,所以与之相关的论文不可谓不多,但内容却都大同小异,大部分都是从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人员自身方面入手分析原因,并相应地提出对策。如大连教育学院张瑾的《会计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2012)认为:会计道德缺失的原因有:1.会计行业自身的局限性2.环境因素的不利影响3.缺乏良好的从业环境4.会计道德教育不够5.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善。并相应地给出对策:1.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2.优化从业环境3.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4.加强监督,加大惩罚力度。此类文章在结构和内容上与同类文章比,并没有什么独到之处!
另外,关于会计行为异化的论文也有人做过,如唐书楚、倪为民的《会计行为异化及其对策》。(2000)该文认为会计行为异化的成因有1.利益机制扭曲,2.财经法规不健全,3.会计监督职权范围的界定模糊不清,4.会计的监督体系不完善5.企业领导体制的弊端和领导人素质不高引发被动型会计行为异化6.教育不够,会计人员法规观念淡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下降,出于一己之利产生主动性会计行为异化。给出的对策如下:1.优化外部环境,消除异化诱因。2.加快企业体制改革,建立起对企业领导人的监督约束机制。3.完善法规体系,强化日常监督,遏制会计行为异化的产生和蔓延。4.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会计人员政治素质、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增强其责任心,自觉性和敬业精神。该文引入了“异化”这一概念,然而究其根本,并没有跳出同类文章的框子上升到“道”的高度,仍旧停留在“术”的方面,其只是徒有“异化”之名而无“异化”之实。
本文研究的问题与上述文章一致,内容可能也有重叠之处,但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结合了西方古典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方法探索成因,提出对策。内容不在拘泥于现象表面,重点探索本质,力争上升到“道”的层面。
【异化理论概述】
哲学上讲”异化”是指自然、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人本质的改变和扭曲。它刚产生时并不是一个哲学术语,,而是一个普通词,在德语中意为“陌生化、夺走、取走”。黑格尔最早开始把它引到哲学中来, 用它来描述“绝对精神”的外化;费尔巴哈把它进一步引申, 指主体产生脱离本身的对象物, 此对象物又反过来奴役主体; 马克思以及后来哲学家对此词都有引申。在近代英法经验唯物主义哲学家那里,异化是指人的活动产物最终远离人的最初意志。在德国古典哲学家那里, 异化是指人的活动产物和活动本身越来越远离人的本性或本质, 成为人自己无法控制甚至要受其控制的一种社会现象。
有关异化的理论虽然百家争鸣,但看其本质,所有流派的异化形成都逃不过“物化”这一过程。“物化”是商品经济主导下社会固有的现象,用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来说就是:工人通过劳动把自己外化在他的产品中, 这不仅还意味着他的劳动成为对象, 成为外部的存在,而且还意味着他的劳动作为一种异己的东西不依赖于他而在他之外存在着, 并成为与他相对立的独立量, 意味着他灌注到对象中去的生命作为敌对的和异己的力量同他相对抗。这里的工人“自己”相当于黑格尔哲学里的“绝对精神”,工人把“自己”灌输到产品中,又由于私有制的存在,产品被资本家占有,于是在资本主义运行的过程中工人逐渐被剥夺“自我”丧失自我。这便是社会从“物化”到“异化”的过程,所以不管哪个流派都把资本主义和私有制看成是异化的根源。古诗“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描述的就是这个现象。
【会计人员异化成因分析】
把以上哲学中“物化”到“异化”的过程放到经济学的领域来说,其实就是资产阶级剥削劳动阶级的过程:劳动者的劳动付出得不到相应补偿,社会财富逐渐向拥有生产资料的一方转移,由此引起的贫富分化导致了劳动者内心的不平衡,这样解释又何尝不可呢?
那么,贫富分化理论对解释会计人员异化现象是否有所裨益呢?
上表是2011年会计行业内部不同职位人群全国平均工资,表中工资最高的财务总监人群工资高达7181元/月,而最低的出纳人群工资则只有可怜的1859元/月,贫富分化已初见端倪,乍看此表,大家可能觉得多数职位工资在3000-5000之间,组间方差似乎不大(不考虑频数的情况下),但我们知道平均指标有一个特点就是抽象性,它将组内差异抽象掉了,用统计学的理论来说就是:整体方差等于组间方差加组内方差。同一职位由于所在公司和所处位置等因素的不同工资也千差万别,所以,近一步拆分样本差别会更大。
那么,按这个理论来解释应该是:底层的会计人员更容易犯罪。但为何现实中会计高层犯罪却屡禁不止呢?这可能是在与其他行业相比之下的不平衡吧:
这是2013年的数据(2011年的没搜集到),虽然与2011年的数据时间上不具有可比性,但我国目前经济稳定,两年之内会计工资想必变化不大。从数据对比中可以发现:会计职业,特别是会计行业中的底层职业与其他行业同级职业的差别是不小的!
细心的人会发现:虽然以上数据对比差距已经较大,但是这些职位都只是工薪阶层而已,再与老板相比,只怕更是一差千里!所以,用贫富差距理论来解释会计人员异化的成因应该还是有些道理的。
当然,贫富分化并不是会计犯罪的唯一原因。会计犯罪有五大动因:内心的趋向、外界的诱惑、成熟的条件、对钱的急需、说的过去的借口。也就是说,当一个会计面对外界的诱惑内心蠢蠢欲动的时候,如果他(她)急需用钱,犯罪又不容易被抓住,恰巧此时又给自己找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借口安慰自己时,犯罪就发生了。当然,现在已有的论文关于消除这五大动因的研究已经很透彻,为避免落入同类的俗套,本人不会从这五个方面入手!
【会计人员异化表现】
哲学上认为社会是异化的根本,人只要进入社会就不得不被异化。确实,社会是人际关系的集合,一入社会就不得不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能事事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慢慢地就会有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感觉,这就是无法避免的异化。天天跟人打交道的会计行业相比于天天跟冰冷机械打交道的工科类行业,异化显然更加严重!
哲学上说人异化的表现在于违背自己的意志而去遵循社会的意志,同样,会计人员的异化也不也就是违背自己的意愿而去遵从企业的意志吗?企业也有意识吗?当然有!一个企业,说到底也不过是由人组成的而已。所以,所谓企业意志也就是集体意志、他人意志;所谓会计异化也就是会计人员违己而屈从集体意志、他人意志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会计异化的一个表现就是:违己从众!
近一步来说,企业既然是人的集合即集体,那么领导作为集体的代表,集体意志显然会被所谓的领导意志所代表。所以,会计人员异化的现象又表现为屈从领导意志。举例说来就是:我不愿意做假账,不愿意偷税漏税,但领导要我如此,我怕得罪领导,只好一一照办,我的这些行为,便是会计异化。其实,孔夫子早已有言:“上好礼,则民莫敢不礼;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就是会计人员异化的另一表现——违己从上!
领导意志和集体意志作为企业意志的表规,均有一个不足:它们都不具有稳定性和概括性而是一种易变的、个人的东西,因此二者均非企业意志的标准表现。那么,什么是企业意志的标准表现呢?显然,《公司法》、《合同法》等与企业息息相关的法律规范和道德准以及行业不成文的规矩具有稳定性和概括性,而其中又以《财经法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以及会计行业一些潜规则对会计人员影响最深,所以它们应当作为影响会计人员意志的企业意志。于是,会计人员异化的又一表现便是屈服于权威和潜规则。在此过程中,为自己者是小人,为他人者是君子。我明明知道挪用公司公款是不道德的,但它正在流行,我若违背它便无法在公司立足,因此我不得不遵从这个潜规则,甚至胡编一些自欺欺人的谎话,以慰藉自己的良心。这种行为便是会计异化的第三种表现 ——违己从而循规蹈矩!
【会计人员异化的价值】
会计人员异化到底是好是坏?已知现有让会计人员身不由己的不仅有一些不道德的潜规则,也有一些避免不道德发生的行业准则,如财经法规、会计职业道德等。如果一个会计本身就不是好人,通过异化让他放弃本来想要挪用公款,做假账的坏念头岂不美哉?但是,如果这个会计本来是一个道德素质极高的人,放到行业中,不得不遵从于行业里的潜规则,身不由己地做出弄虚作假之事又不免令人痛心疾首!如何抉择?实在两难!
其实,就本人来看,无论是强制坏人为善还是腐化好人从恶对企业的长远发展都是不好的,因为异化带来的正面价值无论如何巨大,也只是暂时的!
所谓异化,就是使人放弃自己的意志而甘受奴役,显然,这与自我实现是反相关的,一个人被异化得越彻底便越缺乏个性,他的独创潜能便越得不到发挥,他的自我实现程度便越低。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中,人有五种需求: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安全、爱、自尊和自我实现。异化所阻碍的是最高需要,因此可以看做对个人有最大的负价值。前文已经说过,企业是由人所组成,该企业会计所创造的所有价值说到底不过是他能力运用,潜力发挥的结果。会计人员的潜能发挥的越淋漓尽致,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就越大;而会计人员越被异化,其潜能就越不能发挥,带来的价值就越小。
这一点在大部分先哲的理论中也可以窥见,如尼采的“末人论”、海德格尔的“常人论”。先哲们都认为人只要生活在社会中就不免被平均化,平均即平庸。试问一个平庸的会计能给企业带来什么?所以会计异化给企业带来的正面影响是暂时的,短暂的,而负面影响确是长远的,持久的!
【会计人员异化如何消除】
既然已知会计人员的异化有害,那就要尽量去消除它。本人所谓的消除绝不是指放弃对会计行业的规范,废除财经法规,任由其发展,那样只会让一切乱了套。何况即使放开了法律上对会计行业的管制,行业内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仍然存在,在没有管制的情况下,人人为所欲为,把自己的意识强加到别人身上,异化只会更加严重。
关于消除异化的方法古典哲学并没有给出什么特别好的建议,普遍的观点是:逃离社会,因为社会是异化的根源。尼采的做法比较激进:“隐居起来罢!那样你才能够过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还有一部分哲学家主张做一个入市的孤独者,身在尘世,心在山野。然而,无论是“小隐隐于野”还是“大隐隐于市”对会计人员异化问题的解决都没有什么帮助。会计学本身就是经世致用的科学,会计人员的使命就是为社会创造价值,使命一旦丧失,还谈什么自我实现!
寻找消除会计人员异化的办法,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倒是可以借鉴一二。当然,在会计行业实行共产主义是不可能的,但是这种方法里面蕴含的人人平等的思想是可以借用的。既然会计人员的异化由于其行业特征是不可能彻底消除的,那么我们只能想办法使它最小化以减轻其危害。对此,本人给出的方法是:建立健全的会计行业法制规范;民主管理给会计人员更多自主权。
会计法律作为对会计人员行为最低限度的要求,其本身已经给了会计人员很大的自由,从这个意义上说,它的异化效果并不强;另外,法律中不伤害他人的原则本身就是反异化的,它是行业人群中大部分人意志的表现,即使异化,异化的也只是小部分人。所以,加强法制规范必然是消除异化的有效途径!
再谈民主,显然,民主意味着会计人员获得了更多自主权,可以通过制度让自己的意志被集体认可,从而成为集体意志,即使某项决策没有满足所有人的意志,但人人的意志都在这个决策中占有了属于自己的权重。此时,无论是集体意志、领导意志还是法律规范想要使我们会计人员屈从,都必须得到我们自己的同意。于是,我服从集体意志的时候也在服从自我意志,循规蹈矩的时候也在遵循内心,我被异化的同时也在发扬个性。如此一来,会计人员是自由的,那便算不上被异化了。相反,如果不民主,我必须完全遵从领导,不放弃自我就无法生存,于是只能违己,这便只能被异化。只有当人人平等了,其他人无法威胁到会计人员时,会计人员才能开始自我实现!
参考文献:
[1]张瑾.,2012:《会计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时代金融》2012年第6期
[2]唐书楚、倪为民,2000:《会计行为异化及其对策》,《理论探索》2000年第5期
[3]王海明,2002:《社会异化论》, 《东南大学学报》2002年1月第四卷第 1期
[4]《档案工作》编辑部,1991《违法案例选登》,《档案工作》1991年02期
[5]郁有凯,2014:《从马克思的异化论看当代人的异化》,《理论观察》,2014年第8期
[6]百度百科,《人的异化》
[7]尼采,《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