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充岩(甘肃省兰州新区永登五中730311)
语文教学中的对比教学法的应用探究
陈充岩(甘肃省兰州新区永登五中730311)
英国著名科学家达尔文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的确,任何人若能熟练掌握某一技能或方法,做事必能事半功倍。教学是如此,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教学方法不一而同,学习窍门种类繁多。在这里,我将为大家介绍比较教学、学习法,敬请批评指正。
在众多的教学、学习方法中,比较教学法和学习法是实用性非常强的方法,它可以广泛应用于教与学的很多阶段,只要运用得体巧妙,效果绝佳。
教学过程中的转化练习是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教师在教学新课文之后,可运用比较学习法进行转化练习。这需要具备几个条件:首先要求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处理相当准确,扣合课文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这是因为课文是学生学习的范例,它起到导引的作用,给学生指明了方向。学生只有在准确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才有举一反三的可能。其次,把握课文的训练特色,选取恰当的例文或习题配合练习。精选同类的文章需要敏锐的眼光,发现选文的相同之处。练习内容必须和课文内容特色一致,才能比对异同,发现真知。再次,巧妙、恰当地设置比照内容,目的明确,针对性要强。例如,在学习了《祝福》这篇课文之后,学生了解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的成因,一方面是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的毒害,让祥林嫂生活在一个冷漠、无知、麻木的周遭环境中,这是祥林嫂悲剧的直接原因;另一方面封建礼教、封建宗法制度就如大山一样压在旧时代的劳动妇女身上,这是人物悲剧命运的深层根源。而“鲁镇”就是宗法制度下旧中国的缩影。明确了这一点,再对学生进行延伸转化练习时,就可着眼“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关系”来阅读类似的文本。
在转化练习中正确运用比较学习法,必须做好以下几个工作:①选料精准,教师做好问题预设;②扣准训练要点设置比较内容,确保重点突出、方向正确;③归纳对比得出的异同点,形成概括性知识;④师生的互动协作是保证,教师是导引,学生要真正动起来。
高中教学更多的是面对高考,因此技能的训练与巩固是高考复习的要点。诗歌的复习向来是高考复习中的难点,因为驳杂的艺术手法、纷繁的意象、模糊的主题都对学生构成严重障碍。那么,对比学习法也是较好、较快掌握做题技巧的方式。在复习诗歌时,我们经常见到对比阅读的诗歌鉴赏题,而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通过比较法把握诗歌的艺术技巧、思想情感、语言风格等是学习理解诗歌非常便捷的方法。周密和赵翼的两首《野步》诗的比较阅读就是如此。在艺术技巧上,两诗均采用了拟人手法,一个是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风让纷飞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如醉情态;一个是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管闲事”,染红了枫叶,染白了头发,又吹走了一年的美好时光,撩起人的种种愁绪。在思想情感上,一个是诗人目睹美景时的陶然之情,一个是将自己老之将至的伤感形象地表达出来。在语言风格上,一个是清新明快,一个是平淡质朴。在艺术形象的塑造上,一个是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一个是在阵阵秋寒中满含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
技能训练课中比较性学习的操作要注意两个方面:①示例是导引,练习是巩固,引导学生将知识归类,分清类别;②归纳同类题型的思考、答题的规律、模式和步骤。
探究性学习在语文课中推行的难度较大,这是由设置难度高和学生基础薄弱决定的。但可以从较简单的文章入手,尝试探究。《鸿门宴》的课文就是非常好的探究对象。鸿门宴会是刘、项两大军事集团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军队力量、智士谋臣的策划、领导者的应变力、武士的护卫力、双方君臣协作力等来衡量两大阵营的强弱。粗略比较,高下立现,学生在这悬殊的对比中,不难发现问题的症结,获得切实的领悟体会,同时,还了解掌握了对比映衬的写作手法。
新材料作文是近些年全国卷的考查内容。但新材料作文的形式不拘一格,学生准确把握的难度较大,审题立意是关键。而比较差别、求同探异就是正确立意的关键。请看下面这组材料。
例一,材料一:百米赛的关键往往就是起跑,起跑领先了,就成功了一大半,但长跑的要诀却是保存实力,马拉松长跑竞赛,起跑是否领先并不重要,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到最后谁笑的最好。
材料二:买过新汽车的人都知道,汽车有磨合期。在新车的磨合期,车速不能太快,只有这样,这辆汽车才能风驰电掣,如果在新车的磨合期高速行驶,汽车就会早衰,该急速行进时,就会力不从心。
材料三、20多年前,某大学的少年班几乎家喻户晓,如今,这些昔日的神童几乎全军覆没,没有一个成为栋梁之成。
这则材料要想准确立意,必须比较出其间的相同点。细细品读就会发现,材料一中的起跑和材料二中的磨合期都是比喻,都指人生的初期或事业的初始阶段,这和材料三中的处于人生早期的“少年”“神童”不谋而合。同时,材料一、二中都强调了“起点”和“磨合期”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重要性,赢在终点才是真正的赢家,观点不言自明。
这是三则同向材料的对比。还有反向材料的对比,人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五)表达交流模块中写作练习五就是两则相反材料的作文训练。
这两段材料分别讲了两个故事,第一则讲的是孔子弟子见义勇为后收取贵重酬谢礼品得到孔子的表扬,第二则讲的是孔子学生自掏腰包赎回奴隶后不到官府报销反而遭到孔子批评。运用比较法细加审查,就会发现:两个学生一个是救人、一个是赎人,都是义举;一个得到孔子表扬,一个却受到孔子的责备,问题症结在于见义勇为之后该不该得到报偿。在这里学生会产生一个疑问:一向倡导儒家道德的圣人为什么这样看重钱财?再详加比较就会发现,孔子赞成善举得到酬报,不让行善之人蒙受损失,是关注它有利于发扬善行的方面。而对这个疑问的解答正是完成这篇作文的关键所在,它涉及利益与道德、小义与大道。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求同寻异,找出联系,最后准确确定写作重心。比较学习可以让学生快速抓住材料的写作指向,而不至于在门槛儿上栽跟头。
教师在指导写作时,针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可将练习过的同类型的作文材料进行横向比照,引导学生进行规律性知识整合,明确审题原则和规律,不让他们在门槛上栽跟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给别人现成的鱼不如教给他捕鱼的方法。对应在课堂教学上来说,就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因为“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只有切实掌握学习方法,才会举一反三,得到长足进步。
(责编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