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春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714000)
高校公共传统音乐课程建设研究
李红春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714000)
高校公共音乐课程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是大力建设传统音乐课程,但是当下该课程现状整体而言不容乐观。高校应基于文化认同理论而设置独立的公共《传统音乐鉴赏》课程,并给于全面的制度保证和充分的资源保障。
设置;传承;认同
文化传承的基础是文化认同。文化传承的基础是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指对一个群体的文化身份或文化属性认可与赞同。青年是民族和国家的希望,他们对于传统文化是否认同以及认同程度,直接决定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的广度和深度。中国传统音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色彩、最具活力的艺术门类,其传承体系成为整个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最为重要的脉络。从文化认同理论出发,以文化传承为目标,加强高校公共传统音乐教育,可以快速扩大传统音乐受众群体和传承载体,促进传承体系建设。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存在、进步和发展的根本。”1而当下,青年一代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了解太少,认同度太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经济全球化带给世人一个美丽的谎言——幸福源于物质丰腴。这个美丽谎言下潜伏着四个危机:一是发达国家教会了落后地区人民如何消费,尽情享受物质丰腴带来的满足感,却没有教会他们如何去生产;二是无限放大资本、科技在创造物质财富过程中的绝对作用,有意无意地遮蔽人文关怀和人本主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三是认为认同西方即认同现代化;四是误认为历史是一切贫穷的根源,提出忘记历史,未来才是幸福的。”2这在文化领域的直接后果就是否定传统、拒绝传统、漠视传统,全面现代化,“现代化像一块巨大的橡皮,正在把历史抹掉,把祖先的痕迹抹掉,把那份温润地带着祖先体温的文化抹掉。”3在传统音乐领域,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度更是不容乐观。笔者针对“大学生对于传统音乐的认同现状”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发放问卷420份,收回413份,其中两个典型性问题的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
从图表可以看到,只有34.1%的学生对于传统音乐有所了解,另外只有32.8%的学生认为传统音乐在文化领域应该占有一定的地位。调查还发现,很多学生不知道古琴和古筝、二胡和京胡形制的区别,不清楚古筝和琵琶、柳琴和中阮音色的差异,甚至有学生认为传统音乐与当代人没有任何关系,它的消失是理所当然的。由此可知,在高校推进公共传统音乐教育、加强青年学生对于传统音乐的文化认同刻不容缓。
高校推进公共传统音乐教育的重要基础是相关课程的建设。在2006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虽然明文规定公共艺术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确立了《艺术导论》《影视鉴赏》《戏剧鉴赏》《音乐鉴赏》《美术鉴赏》《书法鉴赏》《舞蹈鉴赏》《戏曲鉴赏》八门限定性艺术选修课程,而且要求每位学生必须选修一门并通过考试方可毕业,但是有关传统音乐教育的课程却需要完善。《音乐鉴赏》中,虽然包括了传统音乐内容,但所占比例太少,以近现代音乐、流行音乐和西方交响乐为主,而且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所限,只能对浩如烟海的传统音乐进行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的宏观性介绍,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戏曲鉴赏》课程,虽然独立性、专门性较强,但是戏曲毕竟只是传统音乐中一个下属分类,作为单独课程,割裂了它与其他传统音乐类别的关系,而且所占课时过多,不适合非音乐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结构。所以,开设一门综合性的《传统音乐鉴赏》课程很有必要。
为此,笔者针对“高校开设《传统音乐鉴赏》课程的意向”问题,采访了27所高校中负责公共艺术教育的管理者,结果如下图所示:
从图表可以看出,有59.3%的管理者明确表示不会开设,拒开设理由中,有56.3%的管理者认为学生不会喜欢,所以不必开设。高等院校是教书育人的阵地,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堡垒,肩负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职责。当下,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陷入了高度危险的境地,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亡着。在传统音乐领域里,侗族大歌、福建南音、蒙古长调、南京云锦、甘肃花儿、陕北民歌、四川晨歌、京韵大鼓、苏州弹词、河南坠子、青海赋子、扬州清曲、关中曲子、湖南丝弦、凤阳花鼓、山东琴书、十番锣鼓、西安鼓乐、冀中管乐、潮州锣鼓、畲族双音等有着悠久历史、众多剧目的珍贵的艺术形式,在当地从事演唱、演奏的人员数量越来越少,甚至一些传承人迫于无奈长期专职在旅游景点卖艺为生,其他地区对其的传承更是无从谈起。所以,高校要明晰自己的职责,不能以学生是否喜欢作为开课与否的重要标准。诚然,“当代中国青年的文化认同,不仅是现代社会中的一般性问题,而且是具有中国性的问题。”但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文化认同。尽管有很多学生不了解传统音乐、也不喜欢传统音乐,但是我们要尽可能地克服困难,开设《传统音乐鉴赏》课程,因为课程是教学的根基,只有设置该课程,并且规定相应的学分、设定合理的课程标准和完善的教学计划、选拔优秀的专业对口的专职教师、配备良好的教学场地和多媒体设备等配套设施,才能保证该课程的顺利开展,才能担负起树立学生文化认同、传承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责任。
当今世界,“经济只能致富,文化方能致强”4而“文化本身具有极大的可传递性,文化传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本样态。”5传统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璀璨的明珠,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传承下去。衷心地希望各高校明晰责任,尽快开设《传统音乐鉴赏》课程,并给予全面的制度保证和充分的资源保障,切实推动该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注释:
1.肖瑜.模因论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J].韶关学院学报,2011(1):50.
2.练崇潮.从“青花瓷现象”看国人的文化回归与文化认同[J].江西社会科学,2014(2):237.
3.田青.一个音乐学家的社会责任——2010年6月在上海音乐学院的讲座[J].中国音乐学,2011(4):9.
4.仲呈祥.文艺批评: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J].艺术百家,2013(2):12.
5.李莉.论文化传播、冲突、适应与文化发展[J].山东社会科学,2012(12):19.
李红春 (1981——)男,陕西宝鸡人;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艺术教育中心教师;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音乐社会学。
本文为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高职院校公共音乐欣赏课程的建设与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2—04)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