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开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450000 )
回顾中国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十多年历史,我们不禁会问,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公共艺术在各种类型高校内的“星火燎原”之势?
原因有两点:
第一,公共艺术是一种行业需求。公共艺术建设中,急需复合型的公共艺术人才。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化,公共艺术建设的广度与深度也在进一步发展。10年前,中国的公共艺术建设还主要集中出现在广场、交通节点、公园、绿地等少量的城市空间内;如今,公共艺术作品直接切入城区、城镇的改造建设中——社区、步行街、绿化带、公共设施等的众多公共空间内,都存在建立公共艺术作品的可能性。
在这样的公共艺术建设大潮中,相关的艺术设计机构、公司纷纷把日后的发展方向,明确指向逐渐成型的公共艺术市场。行业需求决定相关的就业市场——面对现今高校教育与就业严重脱节的现状,公共艺术专业像一支生力军,逆潮流而上,拥有广阔而坚实的就业前景——这也是公共艺术教育为何蓬勃发展的原因之一。
第二,在面对复杂的社会任务时,传统的造型类学科需要公共艺术来弥补知识盲点,调整学科的结构性缺陷。
公共艺术是美育(纯艺术)在实践中的拓展。传统的美术教育,提升受教育者的审美素养,培养对美的表达与追求能力。传统造型方式培养的本科毕业生,可以胜任美术领域内的相应创作、研究任务,却无法胜任面向社会需求的实际美术任务。现今的社会发展趋势决定了未来的美术从业者,必须承担未来城市视觉文化的再造使命,且具备较宽的文化视野和较高的艺术趣味,并拥有整合公共领域资源、妥善处理艺术现象与公共意志关系的能力。
公共艺术弥补了传统美术学科在社会实践中的“疲软”,树立受教育者的公共文化意识,并着重培养学生利用公共资源进行多种艺术形式的设计能力。公共艺术专业强调“造型学科的人文追求”和“结合公共平台,最大化展示纯艺术作品”的核心观念,可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分融合美术造型和美术设计的核心价值,并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快速切入社会实践中。应该说,公共艺术提供了一种艺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的最佳方式——艺术学习的出路不再局限于小的专业圈子,而放眼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
中国的公共艺术专业教育始于美术学院。美术学院大多施行开放式教学,学术氛围自由,国内外艺术思潮交流频繁。作为美术新思潮的公共艺术,在独立为新专业之前,就在雕塑系、壁画系等专业机构中,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并在相应的课堂教学和课下实践中开始了与传统视觉学科的融合过程。此外,作为传统架上艺术的雕塑、壁画等专业的教学实践不再满足于传统形式,相关的艺术实践者试图寻找一种全新的方式拓展传统学科的外延,也是公共艺术得以快速进入美术学院教学的主要原因。很快,公共艺术教学与实践的零星尝试,迅速蔓延为学院与学院之间关于公共艺术的热烈讨论。在相关的学术研讨中,不少工科学院提出了设立公共艺术专业作为全新专业的可行性,并通过具体研究为开设公共艺术专业方向进行了理论铺垫。
按传统的高校学科设置观点来看,美术教育与工科院校“格格不入”。二者的差异性首先体现在“文理科”的差别上,工科是指如机械、建筑、水利、汽车等研究应用技术和工艺的学问,它教学建立在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学科之上。美术类本科教育下属于“文学类”,它是借用油画、国画、雕塑等的视觉造型方式,展示文化艺术思维与内涵的学科。此外,二者的差异性还体现在物质应用和精神探索的“不重叠”上。工科结合生产实践所积累的技术经验,研究物质应用的技术,并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终极目标。美术学科则注重对历史文化、人类精神现象的艺术表达,在精神层面建构整个社会的文化构成。从传统的学科观点来看,工科与艺术二者之间毫无联系,以致在高等教育办学历史中,工科院校与美术类专业彼此遥望,互不相干。
然而,公共艺术的学科特性决定了它在工科院校的学术环境下发展的可能性。
原因如下:
首先,公共艺术的实质是一种“主动接纳”态度。公共艺术的生命力来源于——充分结合社会各个领域、针对不同学科背景的艺术实践。结合政治学领域,公共艺术是民主精神的产物,是一座城市对于市民的亲民姿态;结合城市文化学,公共艺术是一种理念,它关系到我们城市性格的塑造、城市文脉的传承、城市视觉文化的构建;结合社会学,公共艺术直接关系到艺术在社会空间的认同和城市空间的落实。
公共艺术态度上的包容量,决定了公共艺术教育在多种类型高校中的适应性。在工科院校环境下,公共艺术教育可以以“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理性逻辑与艺术逻辑”为思维线索,充分展开公共艺术与其它相关学科相结合的教学实践。
其次,公共艺术是一种“和合共生”的艺术理想——这种艺术理想来源于对社会群体、学科文化“差异性”的充分尊重。公共艺术所追求作品的“公共性”,就是出于对类社会群体中的充分理解和认同。在工科院校内的公共艺术专业,不会产生对非艺术专业的抵制思维,而是会生发出一种“积极”的态度——在尊重不同学科差异性的基础上主动了解其它学科的文化因素,进而拓展公共艺术的跨学科平台。此外,“工科”的文化背景对于公共艺术来说并不陌生,例如:在实际的公共艺术设计中,工厂、产业园区、项目遗址、水利工程等与工科“文化”联系紧密的公共空间中,公共艺术作品的建立就必须考虑工科的学术背景,使艺术形态与工科思维产生相应的逻辑呼应。
再次,公共艺术的专业教育是宏观层面对传统造型类美术学科的资源整合。工科院校的公共艺术专业教育,按一个专业进行教学,在相对集中的教学资源下,有利于学生建立整体的公共艺术意识。在公共艺术的学习过程中,“非艺术”的学院环境也助于形成“跨学科”的学术思维。而工科院校严谨的治学风气,使公共艺术课程的制定更加贴切高等教育的要求,也使具体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方法更加明确合理——从而确保了公共艺术专业的发展呈现出良好趋势。
综上所述,对于公共艺术而言,工科不是毫不相干的专业领域,而是可以利用、借鉴的学科资源。而公共艺术教育进入工科院校,不是出于工科院校盲目扩大专业的需求,而是公共艺术教育本身完全适应工科院校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