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受众审美心理解析

2015-07-13 06:49:40四川音乐学院610500
大众文艺 2015年11期
关键词:动画片动画想象

袁 雪 (四川音乐学院 610500)

动画受众审美心理解析

袁 雪 (四川音乐学院 610500)

动画以高度抽象的形象诠释人对生命的认识和想象,观众热爱这种赋予生命的艺术,同时将观赏体验与自身的生命体融为一体,视为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本文将对动画片审美心理进行分析和讨论。

动画片;受众心理;审美期待;审美想象

我们的生命是有调节功能的平衡系统,当人们在有限的生命体验中发现现实世界中的桎梏和悲苦,借助艺术方式放置生命对自由和永恒的向往,正是这样一种审美的态度完善和谐生命的理想。动画是“赋予生命(Animated)”的动态影像艺术,将人们对于生命具象的认识和抽象的想象融入综合艺术中。

一、赋予生命的心灵体验

动画常以模拟现实或者高度抽象的形象来再现日常生活,借此来实现了对生命的认识和想象。宫崎骏提到“通俗作品的意义就在于你看到它的那一瞬间所产生的感悟。作品的意义是有作为受者的观众在何种精神状态下观看这一点来决定的,这和作品的内容一样重要,而与作品作为永久性艺术的价值无关。……通俗作品即使情节很单薄,只要充满真情就够了。”动画作为通俗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便是来自观众的肯定,而观众的肯定则源于作品能否带给心灵审美的体验,同时给予心灵振作的希望和美好的憧憬。

观看动画早已经不仅仅是孩子的专属,喜欢观看动画也并不代表幼稚。今天动画片的题材、类型和风格等方面非常丰富,不同的观众会有不同的审美倾向,不同的动画片也有他们不同的目标观众群。观看本身就是一场审美活动,观众的审美心理活动过程中通常是由三个阶段构成:准备阶段,包括了审美注意、审美期待的心理基础,这个阶段不仅决定了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选择和指向,还决定着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进行的观照和体验,还决定着审美对象对审美主体产生的影响。然后是兴发阶段,包括了审美知觉、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意象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因素的协调和谐运动,这是一个递进式的动态过程。最后是审美心理活动的延续阶段,包括了审美回味、审美反思等,影响或决定审美心理活动的抽象思维过程,这是一种由主体审美趣味和态度决定的对美的欣赏和创造的后效阶段。

二、观众差异化的审美期待

不同的观众对动画作品有着不同的注意和期待,如果作品呈现的内容和形式太过陌生,观众作为审美主体会无视客体;如果太过于写实,审美主体又会兴趣欠缺。当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达成了一种趣味的一致,并有相当的心理距离之时,才能有效引起审美兴发。主体会流露出一种预期和憧憬,产生一种朦胧的兴奋状态。发展心理学提出人类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的一生会经历持续的身体和心理变化,认知会伴随发生转变和迁移,这些变化都将影响观众作为审美主体的观赏趣味和审美动机。

皮亚杰的理论假设人从出生到青春期经历四个共同的阶段:感觉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阶段,而伴随我们理解世界的构建的方式被称为图式(scheme)的心理结构,即机能的组织模式,它随着心理发展而适应改变。儿童期的图式开始于注重身体或运动的行为,进入前运算阶段则为象征性符号,语言和思维开始活跃,具体运算阶段的重点是逻辑运算和技能学习,而青春期则发展到了抽象的反省性思维。由此也可以理解,动画片不同的特点会吸引到不同观众的注意力,青春期的观众很难再对幼儿期的动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关注运动的连贯性会使儿童看起动画片总是全神贯注,这对儿童而言十分重要,视觉和情节富于连续运动就是观看的重点所在,审美过程产生的愉悦体验是在动作的连续运动中生成的。动画片中角色的语言和行为开始对儿童开始产生影响,模仿英雄角色并形成简明的善恶观念,这一阶段审美的符号化倾向是十分明显的。在具体运算阶段,观众对世界的运作法则充满着好奇,故事设定的曲折和人物冒险经历更引人入胜。进入青春期的形式运算阶段,开始将注意力和思维从外部扩展到自身,自我的成长和同一性的意识都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发现,伴随而来的情感体验和抽象思考。角色具有的鲜明性格特点和特殊精神会使观众共鸣并激动,情节的发展应该是为了使角色有机会不断成长发展而生成的。

三、弥补现实缺憾的审美情感

成年观众依然观看动画片的前提是需要认可动画作为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形式,而不是形式等同低幼性。例如,将漫画具有的针砭时弊的讽刺和幽默的传统移植入动画或者夹杂情色内容进行演绎,便不能再将动画视作儿童适宜观看的作品了。成年观众对这类动画作品的审美期待更多是观看的过程释放内心的压抑,获取愉悦的体验,例如对时代人物或者时事要闻进行辛辣讽刺和幽默揭示或者通过动画形式如实表达一些在现实生活中压抑的无法满足的幻想。“游戏和幻想的目的都在拿意造世界来弥补现实世界的缺陷。”由想象构建的世界中,动画可以使得一切脱离现实生活的事件统统成立,动画角色比真人出演更加夸张的表现方式也被认为无伤大雅。

高田勋解释目前日本动画片在全球日渐流行的重要原因——“尽管欧美强调以个人的自我主张创建社会,但由于必须忍耐的东西日渐增多,也会逐渐放弃此方针。”由此可以看出,当人们长期需要忍耐日常生活的琐碎,加之压抑的自我无法伸展时,就会需要宣泄的途径。于是,哪怕是从动画虚拟的世界中获取精神上的安慰和快感,人们也愿意为之投入许多精力和情感。

四、虚实相嵌的审美想象

观看动画就会发现,人类的想象并非真正的天马行空,也并非与现实世界毫无关联。恰恰相反,知觉是想象生发的基础,而知觉源自于人对世界的知识和经验。审美想象是存在审美知觉基础之上,而审美知觉同样又源于审美主体人生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审美想象区别于一般想象的特点,决定于审美心理结构——为审美想象的展开提供了心理模式,确定了活动方向:并且它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开拓新的审美意蕴,构筑新的审美意象。”富有创造力的想象是将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编译构建出一个新的意象世界。所以动画中有大量想象与现实的嫁接,对现实世界解构后的再创造。

综上所述,没有一种艺术形式比动画更擅长表现人类的想象世界,动画片可以随意赋予任何事物拥有“自主的生命”,想象是动画片最核心的魅力。而从这份想象中,观众在审美期待与审美情感获得了与心灵成长相关的审美体验。

[1]侯克明.《多维视野 当代日本电影研究》[C].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96.

[2]罗伯特·费尔德曼.《发展心理学(第6版)》[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169.

[3]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69.

袁雪(1983-),女,汉族,四川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影视美学。

猜你喜欢
动画片动画想象
快乐的想象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动画片是怎样播放的
学生天地(2020年11期)2020-08-25 09:15:50
推荐一部动画片
看,动画片开演啦!
——介绍一部你喜欢的动画片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我的动画梦
文苑(2019年22期)2019-12-07 05:28:56
推荐一部动画片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中国化妆品(2018年6期)2018-07-09 03: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