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可筠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350000)
小学艺术教育生态改良的方法
黄可筠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350000)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远远高于生活,它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丰富人们生活,给人以审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在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的今天,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艺术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将从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两个大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成为艺术教育研讨之洪流中的一朵浪花。
艺术教育;生态;改良
(一)小学艺术教育的作用
艺术教育能修身养性、提升人的涵养,增强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小就培养艺术细胞、艺术情趣是很重要的。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说过“艺术和科学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说明了艺术和科学是相通的。因为他自己从小受到了良好的中国书画艺术熏陶,在研究物理学时,他甚至直接将中国书画艺术的一些要素融人论文及设计之中。所以艺术涵养是人的综合素质的一个体现,而对艺术的鉴赏能力的培养却是在幼儿教育及小学教育时期是一个最好的阶段,因为这个阶段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孩子的气质也正在养成,同时这个阶段孩子的学习任务不是特别多,学习负担相对更小,所以有时间有条件进行艺术教育。
(二)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
谈起目前小学艺术教育的情况,有一种怪异的现象,就是表面上大家都说要重视素质教育,然而在现实中却只是应付了事。例如,很多的学校没有设艺术类课程,而有的学校即使有艺术教育课程也是形同虚设,常常被各类课程挤占,因为人们认为艺术课唱唱歌跳跳舞或画些画捏捏泥,只是玩玩而已,艺术课成为副科之中的副科,艺术课老师有时也被调去上德育等课程或不得不转行了;有的学校认为成立几个兴趣小组就算是重视艺术教育了,没有考虑参加的只是少数人,而艺术教育应该是大多数孩子都应享受的。而有一些家长,从小就让孩子学习各类乐器、舞蹈、绘画,但有些人却是出于功能的目的,把这些项目当成一种技能学习,以考级作为学习的目标、失去了许多学习的乐趣和修养的意义。
(三)艺术教育是人生每个阶段共同的需求
如果你平时有观察生活,你会发现,在艺术教育领域倒是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出现,那就是,当你走到一些艺术活动中心,到公园、到广场,到老年学校,你会发现老人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许多退休或快退休的叔叔阿姨们,他们定期参加各种艺术培训,不管是声乐、器乐、舞蹈、绘画写字、种花养草,他们都能以高度的热情、很强的纪律性、并且表现出很强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可以说,在人生的第二阶段,他们在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在做真正的自己,在活出人生的自在和人生的精彩。我想说的是,通过这些现象,我们应该能够体会到,艺术其实是每个人心里的梦,它会让人抒发情怀、让人精神愉悦、是人们快乐的源泉。之所以许多人在退休之前不能体现和发挥,是因为受到种种外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限制,是因为生活所迫,因为市场竞争的压力、因为从小学开始的各类考试、还因为工作后的压力、家庭生活的忙碌、当然更因为人们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的偏差,这一切的一切,压制了我们的兴趣、压制了我们的本能。只有到了退休,这时工作压力没了、子女们也长大了,人生的责任大都完成,更重要的时,这时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所以这时候,人们开始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才开始按自己的选择来生活,让自己过得开心和快乐。所以艺术是共同的,人们在艺术生活中可以找到自我快乐,所以艺术教育是一件非常有意义也非常有必要的事。
我们谈到艺术教育的作用与意义,也谈了艺术教育的现状,那么对于我们来说,能为小学艺术教育做哪些的努力呢?我认为我们首先要立足于现实,理性认识和思考。我们不得不面对目前社会和学校的状况,那就是,也许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高考的指挥棒还将继续发挥作用,中小学校还将按照考试和上级考核的要求把各门主科的教学放在第一位,把附科的教育放在第二位,而艺术体育等科目依然会做为一个附件存在。除了一些艺术特长生,大多数学生从小学开始就会被要求进行无数次的数学语文英语等小测单元考半期考期末考会考直至高考。那么在这种现实状况下,我们不能做无谓的幻想和提过高的要求,而要立足于现实,在有限的舞台上发挥自己的作用,在有限的空间里培育艺术教育的细胞。基于此,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艺术教师自身的艺术修养
由于学校不够重视艺术教育,大家的重心都放在主科目上面,没有重视到艺术老师的综合素养方面的问题。而对于我们来说,不能放松对自我的要求,不能象一些人所说的那样,只是唱唱歌弹弹琴画些画,把重点放在“术”上,只是成为一个技能课的老师,我们要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养,加深自己对音乐和美术的理解力,成为一个综合性人才,这样能够在教授技能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感,使艺术教育更加有意义。
(二)提高我们的教学方法,上好每一堂课,更加寓教于乐,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
小学艺术教育是一门综合的课程,它注重的不仅是技能、也不仅是一种放松或调剂,一节课,上得好可以达成更多的教学要求,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感、气质、兴趣、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等等。所以老师理解到什么程度、思考到什么程度、教学方法运用到什么程度、表达能力提高到什么程度、甚至认真到什么程度,课程就上到什么程度。本身小学艺术类课程就不多,作为艺术类课程的老师就更应该珍惜每一节课,用好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们喜欢上课程。
(三)发现艺术苗子,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为将来成为专门人才打好基础
在每个学校通过教学和组织各类活动都会发现一些有兴趣有条件或有天生优势的孩子,如果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他们可能成为专门的人才,在将来或许从事艺术行业,甚至成为艺术领域的佼佼者。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这些苗子,进行重点培养。使学校成为艺术人才成长的摇篮。
(四)不仅把艺术学习当成一门技能的培养,而要提高学生的艺术涵养,全方位进行提升
课堂上不能仅仅把自己作为某一门技能的传授者,更要教导学生学会艺术欣赏和鉴赏。同时可以聘请某方面的专家来校开讲座,开拓视野。提升情操和艺术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不能把艺术教育和其它课程割裂开来,而要看到学科教育与艺术教育相关联性。因此我们要提高各科目老师的艺术涵养,如语文老师除了文学的涵养提升外,能从文字的美感韵律中找到与音乐的共通之处,能从文章对人物的心理、心境及对风景的描述中想到美好的画面,如数学老师能从各类图形中变幻出美好的景象。同样艺术鉴赏也需要理解力和想象力,也需要各门学科的提升。所以我们要在所有的老师中开设他们感兴趣的讲座,潜移默化地提升艺术涵养,营造一个良好的艺术教育的氛围。
总之,小学艺术教育在现有的生态下,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这就要求每位从事艺术教学的老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修养、提升教学能力、用心教学,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同时发挥自已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