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婷 (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637002)
基础图案教学发展与创新的若干思考
王晓婷 (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637002)
基础图案是艺术教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基础图案教学面临困境及创新路径的分析,指出当前基础图案教学面临传统图案教学经验传承不力、过度强调专业性教学、基础图案教学专业课时安排受限等困境,进而提出创新传统艺术图案应用方法、创新基础图案教学与专业设计联系机制、创新基础图案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模式的路径,旨在为提升基础图案教学有效性提供现实依据。
基础图案;发展困境;创新路径
基础图案教学是我国传统艺术教学体系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艺术教学重要专业性基础课程,继承了传统艺术的基本技能,在培养学生造型理念、写实理念、写实技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全球文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新艺术思潮冲击传统基础图案教学模式,使传统基础图案教学模式受到严峻考验,众多专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但是总体水平还不高,客观要求进一步探讨基础图案教学模式,助力提升基础图案教学有效性。
首先,传统基础图案教学经验淡出教学体系,传统技法传承不力。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入,先后从香港、日本等国家或地区引进平面、色彩及立体构成等艺术设计教学课程,在基础图案教学中注重图形、色彩等因素的分解与构成教学,对线条、点面及图案明暗等基本元素重视程度较高,对艺术进行纯理性分析,并采用分解组合练习方式,该教学方式具有系统性较强、便于掌握等特点,迅速占领传统基础图案教学领地,以国际化新事物的姿态生根繁衍,在艺术专业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而传统基础图案教学寄生于基础图案教学之中,无法发挥其艺术培养的功能。
其次,基础图案教学过度重视专业实用性,艺术创作缺乏活力。基础图案教学更加注重教学实用性,形成了服装专业、环境艺术、装饰专业等丰富多样的实用学科,但是其本质是一样的,过度强调专业实用性,导致创作艺术作品风格难以突破,带有明显的模仿痕迹,过度强调造型,讲究点、线条、面的应用,基础图案教学停留在技法学习上,以写生的方式表现变化。该种狭隘的基础图案教学模式引起教学内容具体化,形成实用至上的教学理念,导致创作视野狭窄,学生厌学情绪较重,缺乏创造性想象力等问题,艺术作品以模仿、抄袭为主,创作艺术作品缺乏活力。
最后,基础图案教学课程安排不合理,可支配专业课时量大大减少。伴随艺术设计学科不断发展,艺术设计学科被划分为不同的专业类别,直接挤占有限的专业课课时量。特别在教学改革不断推进条件下,学校不得不安排更多社会实践活动与课外娱乐活动,以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这也直接挤占专业课教学时间,尤其是传统基础图案教学课程被挤压,无法真正发挥其在学生创造性艺术思维培养中的功能。
基础图案教学发展面临诸多困境,直接影响学生创造性艺术能力的培养与创造性艺术思维的形成,客观要求进一步传承传统图案教学经验,引导学生传承优秀艺术文化,加强基础图案教学与专业性的衔接,不断优化基础图案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艺术水平。
首先,创新传统艺术图案应用方法。图案艺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先后形成以唐三彩、青铜器、青花瓷为代表的传统艺术图案,传统图案艺术是在历史发展中沉淀下来的,带有浓厚的民族文化意蕴,其题材广泛、构思精巧、生动形象的艺术形式在艺术界独树一帜,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增强对传统艺术图案的重视程度,传统艺术图案形象生动,彰显不同时代的艺术风格,为当前基础图案教学带来丰富的素材,且艺术技巧、艺术法则都蕴含在传统艺术图案之中,通过传统艺术图案分解,有助于学生理解艺术法则、构图技巧,必然成为基础图案教学的素材,需要高度重视传统艺术图案的应用,奠定其在基础图案教学中的地位。二是开发传统艺术图案在基础图案教学中的应用教材,将传统艺术图案与当代艺术教学衔接起来,将其与基础图案教学联系起来,透视传统艺术图案的艺术性、技巧性与人文性,开发系统性、实用性较强的教材。三是传统艺术图案内容丰富,要求基础图案教师把握教学重点,制定与学生基础图案教学相一致的教学规划,将传统典型性优秀文化作品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来,如三星堆太阳神鸟点线面组合、敦煌壁画色调等,让学生从传统艺术图案中体会艺术风格及艺术手法。
其次,创新基础图案教学与专业设计联系机制。基础图案是艺术专业的基础性课程,是培养学生艺术基本功的核心课程,客观要求将基础图案教学与专业课程联系起来,为提升学生艺术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一是明确基础图案教学与专业设计课程目标的一致性。不管是基础图案课程教学,还是专业设计课程教学,其本质目标是提升学生艺术水平,要求将两者有机联系起来,明确基础图案课程、专业设计课程的不同作用,发挥基础图案课程的艺术基础培养功能,专业设计课程的艺术水平提升功能,夯实基础,巩固提升,形成浑然一体的艺术培养模式。二是注重学生整体艺术感知能力的培养,在基础图案教学过程中,不仅从点、线条、面的组合或色彩配合、明暗设计的组合教学,更加应该从整体形象塑造角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专业设计教学奠定基础。三是科学选择基础图案教学课题,给学生独立设计作品的空间,让学生独立完成课题创作,教师从表现手法、图案构造、表现方法等加以指导,每一次图案教学都是系统的设计实践,对夯实基础知识,顺利实现向专业艺术课程的过渡具有积极作用。
最后,创新学生艺术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模式。基础图案教学需要与时代发展密切联系起来,把握时代艺术特征,传承优秀艺术文化,培养学生艺术创造性思维能力。一是创新学生艺术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方法,将系统艺术理念贯穿于基础图案教学整个过程,让学生创造性表现事物,杜绝盲目的抄袭与模仿,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向学生展示成功图案设计范例,向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艺术创作素材,拓宽学生艺术创作视野,引导学生多方向发展。二是尊重学生艺术创作的个性,因材施教,把握不同学生艺术创造的特点,科学引导,让学生个性化思维充分展现出来,使创造性思维全面开发。三是发挥基础图案教学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功能,注重将艺术价值较高的图案运用到教学之中,向学生展示多元化创造性艺术,在耳濡目染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1]王莉.几何抽象图形在装饰教学中的创新实践[J].装饰,2011(04).
[2]白丽平.简论标志设计中文字图形化设计的意义[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6).
[3]谢薇.浅谈《基础图案》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2).
[4]邵燕波.探析基础图案课程的作用与点元素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3(01).
王晓婷(1990.12.—),女,汉族,四川巴中人,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