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背景下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定位与使命

2015-07-13 05:14:39杨洪江彭春恒河北省图书馆050011
大众文艺 2015年18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文献图书馆

杨洪江 彭春恒 (河北省图书馆 050011)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背景下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定位与使命

杨洪江 彭春恒 (河北省图书馆 050011)

本文通阐述了当前在国家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背景下,省级公共图书馆新的定位,进而提出省级公共图书馆应担负的政治担当、文化担当、社会担当、历史担当四项使命,并分析了每项使命各自的内涵。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图书馆;使命

2015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自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起,在经历了十年的发展之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意见》明确强调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政府主导与改革创新,通过共建共享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综合效益。公共图书馆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处于主阵地的地位,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省级公共图书馆作为省域内的中心馆,肩负着引领全省公共图书馆事业全面发展的职责。在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进程中,对省级公共图书馆的重新定位,重新认识省级图书馆在新形势下的使命是十分必要的。

一、省级公共图书馆的意识形态属性与工作方向定位

(一)省级公共图书馆的意识形态属性

图书馆事业是国家文化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图书馆工作应具有的意识形态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长期以来,我们在现实中往往从具体的实际工作的角度来看待图书馆工作,这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也少有人问津。这样一来,造成我们多局限于解决一些技术性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忽略了图书馆工作的根本属性。

《意见》把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任务。由此可见,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为公共文化服务赋予了实现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政治意涵。只有从这样的高度来看待公共文化服务,看待图书馆工作,才会科学认识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的意义。因此,省级图书馆必须认真领悟自身在巩固文化阵地,弘扬先进文化,增强公众的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属性,并在此基础上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明确自己的工作重心和服务重心。

(二)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工作方向定位

省级公共图书馆是由省政府投资兴办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在坚持正确意识形态的前提下,省级公共图书馆必须兼顾向上服务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大局,向下服务广大社会公众两个工作方向,不可偏颇。我国目前实行的依然是一级政府建设与管理一级公共图书馆的体制。在这样的体制下,省级公众图书馆一方面必须坚持正确导向,贯彻省委、省政府的方针政策,宣传省委、省政府的方针政策;另一方面必须发挥自身的文献信息资源优势,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智库功能,围绕全省中心工作,为省委、省政府、省直部门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咨询与信息服务。无论是在经费投入、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公共图书馆在服务公众方面倾注了更大力量,而在服务党政机关方面的意识和努力是不够的。继续做好对社会公众的服务是省级公共图书馆永恒不变的主题,在此同时,省级公共图书馆应加强工作中的大局意识,加大为党政部门服务的力度。国家图书馆在这方面为全国各省公共图书馆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在近年来也带动了各省公共图书馆对党政部门的服务工作。

二、省级公共图书馆的担当与使命

按照1974年国际图联关于图书馆职能的共识,图书馆具备四项社会职能:即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在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中,进一步将公共图书馆的使命扩充为十二项,核心内容可以归纳为与信息、扫盲、教育和文化密切相关的活动,其具体内容反映了社会发展对图书馆的影响与要求。距今又一个二十年过去了,图书馆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图书馆的认识又有了新的发展。

省级公共图书馆影响范围仅次于国家图书馆,其使命与职能也要求与其在图书馆服务体系中的地位相适应,也需要增强担当意识,并且与时俱进,通过适时适度地调整完善来满足政府与社会公众不断演进的文化需求。具体而言,省级公共图书馆应担负起的担当与使命为:

(一)政治担当

仅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中声称,馆藏资料和图书馆服务不应受到任何意识形态、政治或宗教审查制度的影响。但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文化从来都不是超然于意识形态之外的,从来都是为特定阶级服务的。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省级公共图书馆在履行其社会职能时必须把政治担当放在首位。

作为公共图书馆,省级馆的服务对象是包括党政部门在内的全社会所有单位和公众,尤其是面对社会公众,要提供均等化、标准化,高效便捷的服务。其政治担当体现在:(1)机构设立的政治性。省级公共图书馆是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载体,受到党委宣传部门和政府文化职能部门的双重领导,这使其具有了与生俱来的政治属性。(2)服务宗旨的政治性。省级图书馆的一切活动,无论是为党政部门提供的服务还是面向社会公众的服务,都必须遵循并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握正确导向,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3)服务产品的政治性。省级公共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有着严格的方向性要求,不管是外采文献,还是自建资源,其向社会提供或发布的服务内容都必须是健康向上的,不允许出现政治方向的错误。省级公共图书馆服务活动的规划与开展也要围绕当下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

(二)文化担当

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支柱,发挥着主阵地的作用。国家在十三五期间,着力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旨在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在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于发展先进文化,引领社会风尚,更好地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省级公共图书馆要着眼于自身,挖掘图书馆的文化场所的价值,深度投身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致力于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第一,作为一省范围内业界的龙头,省级图书馆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要进一步强化对文献信息的组织和揭示,通过与现代科技融合,使蕴含在文献中的知识信息活起来,有效利用省馆的服务空间,增强图书馆的文化展示功能。第二,省级公共图书馆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效能,为公众提供参与文化活动、分享和交流文化发展成果、开展文化创造活动的空间,在全省图书馆业界中凸显省馆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市、县馆服务能力、服务水平的提升。第三,省级公共图书馆还要加强省内公共图书馆的共建共享,打造各种业务协作平台,整合全省公共图书馆资源,引领区域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第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与博物馆、群艺馆、文化馆等文化机构的互联互通,构建全省公共数字文化信息共享平台。

(三)社会担当

公共图书馆的设立、发展、运行保障主要依赖于同级政府,同时也担负着政府的部分职能,这是公共图书馆与其它以非政府组织为供给主体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不同之处。也正因为如此,省级公共图书馆责无旁贷地负有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第一,省级公共图书馆不同于市级、县级图书馆,省馆不能仅满足于自身建设与发展,而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资源建设方面要扶助基层图书馆,特别是贫困地区、基础薄弱的基层图书馆。另外也要总结先进馆的经验,通过业务培训、辅导、研讨等形式,推广到全省。第二,组织全省公共图书馆开展读书活动,推广全民阅读。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书香社会,已经连续两次写入了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促进全民阅读的立法工作也在加紧进行,显示了党和政府推进全民阅读的决心。省级公共图书馆应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全民阅读主阵地的作用,追踪并研判读者阅读需求、阅读习惯、阅读方式的变化,提升科技水平,引领全社会阅读文化建设。第三,大力开展讲座、展览等文化教育活动。图书馆是仅将于学校的文化教育机构,社会教育职能一直是公共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之一。第四,继续做好针对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贫困人群等弱势群体的服务,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

(四)历史担当

图书馆通过文献收藏实现对人类文化遗产的保存与保护。省级公共图书馆是全省的文献收藏与保障中心,在经费保障、人才队伍、馆舍空间、文献资源等诸多方面具有市县馆无法比拟的优势,做好文化遗产的保存保护工作是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另一项重要使命。由于历史的原因,河北省省会数度搬迁,原省图书馆的珍贵文献散落多处,是河北省馆无法言说的痛,以致于今天省馆的文献总藏量、古籍藏量在全国同级馆中处于很低的水平。历史无法追溯,我们应把握好当前的大好机遇,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加强对文化遗产的收藏与保护。第一,继续做好纸本文献的入藏。尽管读者对数字阅读的需求已经逐渐超越了对纸本文献的需求,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更需强化对纸本文献的收藏保存。第二,加强地方文献建设。省级公共图书馆毕竟还是区域性图书馆,本省地方文献资源是确立本馆特色的有力支撑,也是一个省馆的优势所在。第三,加强对口述文献的收集。口述文献依赖的载体是人,一些重要的文化传承将随着口述人的逝去而湮灭,一旦灭失将再无保存的可能,因此,对某些高龄传承人的抢救性口述记录时不我待。第四,加强专题文献馆、主题馆中馆建设,做好对文献的开发利用,将人类文化遗产的保存与利用有效地结合起来。

综上所述,省级公共图书馆的职能与使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不断丰富、不断充实、不断更新的,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省级图书馆必须研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本馆的使命内涵,及时校正发展方向,调整工作重心,以使各项工作契合党和政府的要求,满足并引领广大读者的知识信息需求。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2015

[2]张波.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政治意蕴及其供给逻辑[J].理论探讨,2015(2):150-153.

杨洪江(1972.03— )男,大学本科,图书馆员,河北省图书馆研究辅导部,研究方向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文献资源建设、读者服务。彭春恒(1972.02— ),男,大学本科,图书馆员,河北省图书馆采编部,研究方向文献资源建设、联合编目、读者服务。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文献图书馆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速读·下旬(2021年11期)2021-10-12 01:10:43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大东方(2019年12期)2019-10-20 13:12:49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人大建设(2019年5期)2019-10-08 08:55:18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32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商情(2017年1期)2017-03-22 16:56:36
飞跃图书馆
初具规模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中国卫生(2015年1期)2015-01-22 17:20:15